郭麗麗
(臨漳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河北 臨漳 056600)
鐵棍山藥人們稱之為山藥精品,表面有鐵銹斑,根毛細而少,質(zhì)地硬,形似鐵棍。鐵棍山藥商品屬性高,食用口感甜,里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各種維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糖類。此外還含有較多的藥用保健成分,是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藥食同源食品??梢越∑櫸?、固腎、益精。本文總結(jié)下鐵棍山藥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供種植者參考。
1.1 選地。鐵棍山藥是深耕性作物,必須深耕細作。鐵棍山藥耐肥怕漬,種植應(yīng)選擇地勢高、土壤結(jié)構(gòu)疏松、排水性能以及透氣好的兩合土、砂壤土,同時保證前茬沒有種過山藥、紅薯、土豆等作物,沒有用過咪唑乙煙酸、氟磺胺草脒等除草劑,同時必須遠離有污染的工礦企業(yè)。
1.2 整地施肥。鐵棍山藥現(xiàn)在都是開溝種植,整地時畝施優(yōu)質(zhì)干雞糞100 kg、復(fù)合肥50 kg、硫酸鉀30 kg。同時用苦參堿或者敵百蟲摻細土均勻撒入田間,防治地下害蟲蠐螬和螻蛄。開溝種植一般行距90 cm,溝深80 ~120 cm,同時自然隆起30 cm 左右的高壟。
當(dāng)?shù)貕K5 cm 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9 ℃~11 ℃時,就可以開始種植鐵棍山藥。選擇晴天播種,播前開溝,溝深8 ~10 cm。山藥在種植前要進行藥劑浸種,用50%多菌靈400 ~600 倍液,將山藥栽子浸泡5 ~10 min,撈出待種。鐵棍山藥的種植密度為6000~7000 株/畝,播后覆土6 ~7 cm。鐵棍山藥種好后要在周圍開好排水溝,以便在雨季來臨時能夠排水通暢。
3.1 澆水。鐵棍山藥種植前進行洇地造墑,種植后如墑情不足時補澆1 次小水,切忌大水漫灌,澆水滲入深度不能超過塊根下扎深度。8 月進入塊根膨大期,可澆1 次透水。如遇大雨要及時排水。
3.2 施肥。施肥應(yīng)遵循有機肥為主,有機無機配合,生物菌肥、微量元素合理補充的原則。在山藥苗出齊時應(yīng)加施氮肥,每畝施尿素10 kg;塊莖膨大期追肥1次,每畝追施45%硫酸鉀復(fù)合肥30 kg。膨大后期噴施葉面肥,每畝噴施0.2%磷酸二氫鉀2 ~3 次,可以提高山藥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3.3 中耕鋤草。播種后可噴施適宜的除草劑。山藥出苗后應(yīng)該進行中耕鋤草,避免雜草與山藥爭奪養(yǎng)分。第1 次是在幼苗出土后淺鋤1 次,第2 次于6 月中下旬莖蔓上架前深鋤1 次。第3 次在7 月底8 月初莖蔓上架后人工拔除。
3.4 搭架整枝。待鐵棍山藥長出幼苗后,就需要為其搭建支架,這樣既可以通風(fēng)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也是提高鐵棍山藥養(yǎng)分積累的方法。搭架高度在1.5 m 左右,間隔20 ~30 cm,交叉捆牢成人字形架。完成搭架后,鐵棍山藥的莖蔓就會沿著支架方向生長。搭架時要確定好主蔓,然后進行摘心工作,促進側(cè)蔓生長,這樣可以為塊莖生長打下基礎(chǔ)。
鐵棍山藥容易發(fā)生炭疽病、褐斑病、金針蟲、蠐螬、地老虎、紅蜘蛛等病蟲害。
4.1 炭疽病。炭疽病7 ~8 月發(fā)生較重,發(fā)病初期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者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噴霧防治,7 ~10 d 噴1 次,連噴2 ~3 次。
4.2 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為害山藥根系,容易造成缺苗、斷壟,嚴重減產(chǎn),可用秕谷拌毒死蜱,每畝撒施1.5 ~2.5 kg。也可用5%阿維菌素、10%噻唑膦、30%噻蟲胺殺蟲。
4.3 褐斑病。發(fā)病后立即剪除病葉,再用65%代森鋅噴霧防治,每7 d 噴1 次,連噴2 ~3 次,或用百菌清進行噴灑防治。
4.4 紅蜘蛛。用殺螨特1 200 倍液進行噴灑防治,也可用5%噻螨酮、1.2%阿維甲腈進行噴施防治。
霜降后葉片枯落時即可收獲,也可在越冬來春收獲?,F(xiàn)在收獲都是用挖溝機,收獲時從鐵棍山藥地的一頭,順行挖深70 ~80 cm 的溝,然后順次將鐵棍山藥小心挖出,防止損傷,使山藥露出來,再人工進行收獲,收時再去凈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