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簃/北京電影學院
色彩語言藝術在視覺敘事和美學畫面的創(chuàng)作建構中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作為當代電影藝術作品中的重要表現(xiàn)元素與靈感源泉,它集中展現(xiàn)了對于影視作品認知內容和表達樣式的革新與改變,同時也呈現(xiàn)出了創(chuàng)作者內在審美傾向和時代重心的演變。
放眼新時代文化的審美塑造,在不斷變革中色彩語言始終通過其自身獨到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例如在構圖布局、視界范圍以及內在隱喻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實拍電影中,色彩語言更是通過其形式美、時代感、情感性等美學意向,充分發(fā)揮并創(chuàng)造了抽象的色彩語言表達方式,展現(xiàn)出了其普遍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獨特引申價值。
色彩在體現(xiàn)基本美學規(guī)律的同時,通過使場景與畫面達到和諧統(tǒng)一,來實現(xiàn)抽象表意等一系列基本功能與作用。在實拍電影中,色彩的主要語言分為客觀色彩和主觀色彩兩大類,前者更加客觀地還原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色彩,以此符合觀眾的審美預期;后者則是基于抽象表達與象征意味,對部分創(chuàng)作思維與藝術觀點進行特定表達。在新主流電影《萬里歸途》(圖1)中,巧妙地運用了寫意別致的色彩,極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藝術氛圍與效果,通過對畫面中高純度紅色的借用,在推進劇情走向的同時既豐富了人物形象又展現(xiàn)出了中國氣度[1],此類抽象表現(xiàn)與影片的內容主旨相得益彰。
圖1 《萬里歸途》
色彩作為電影語言的一部分,通過運用顏色表達不同情感和感受,如同應用光與影來象征生與死。紅色的語言審美意向同時對于死亡、生機、家國情懷進行內涵上的深刻暗示,寓意豐富而又滿含激情,將色彩語言與背景元素融合并在呈現(xiàn)視聽畫面的同時,完美地增強了片中藝術表達的創(chuàng)作感染力[2]。題材背景大相徑庭的影片《滿江紅》,對紅色這一色彩語言進行了截然不同的詮釋,片中的紅色并非只是客觀色彩的直觀呈現(xiàn),而是通過推動整體事件主觀營造的側面體現(xiàn)。從一開始的暗冷基調直至最終的“滿屏紅”,紅色是岳飛所作“滿江紅”無數(shù)民眾丹心底色的映現(xiàn)。色彩凝聚了一切,其正確使用可基本保證形式不會出錯。《滿江紅》通過色彩語言的恰當選擇,使影片的整體形式感營造不言而喻[3]。只有合理準確地挖掘色彩語言的潛在含義,才能更加有效地運用色彩語言提升形式感,做到展現(xiàn)影片中色彩語言價值與魅力的同時,充分抒寫作品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審美延伸意象的豐富感染力。
動畫電影作為一種假定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能夠運用繪畫藝術中最為直觀的色彩語言來對人物角色以及空間場景進行塑造與變化。色彩在動畫電影中的合理應用可使觀者深刻感受到片中色彩語言藝術所烘托出的智慧、魅力和角色的精髓與內核。影片中的每個形象造就、空間建構以及道具設置,在借助色彩與明暗的搭配和鋪陳下為觀者極力營造出新鮮感。不同的色彩搭配組合突出了不同角色的塑造和主旨,同時也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導觀眾通過不同的色彩變化進行情感轉變,從而更大程度地提升影片的觀賞性與引導性。
色彩語言所營造的開放性思考空間使影片整體情節(jié)和故事更具吸引力與說服力。1961 年的二維動畫影片《大鬧天宮》作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動畫長片,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在逐步帶領觀眾進入天宮、花果山等各式各樣場景氛圍的過程中,生動而準確地塑造了角色人物形象,雖然片中的場景采用了散點透視和單線平涂的寫意表現(xiàn),但通過畫面中傳統(tǒng)紅、綠、藍等基本大同顏色的相互映襯,帶來了豐富且有趣的視覺效果,在觀賞性極佳的同時又不顯突兀。孫悟空戰(zhàn)哪吒一鏡中整體背景以冷色呈現(xiàn)(圖2),兩個角色卻是以民間色彩風格的固有色表現(xiàn),沒有過多地受到環(huán)境色的影響,這一方面是為了能夠直觀突顯角色使之不融于背景之中,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側面刻畫出孫悟空與哪吒勇猛直率,剛正不阿的人物角色性格,同時使之與冷色背景形成一定沖擊與對比。通過抽象與寫意色彩語言的配合使用,切合呼應人物形象并滿足觀者的視覺與精神需求。
圖2 孫悟空戰(zhàn)哪吒
通過色彩語言藝術的結合來表現(xiàn)和塑造虛擬的故事和人物,可為觀者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并引發(fā)其共鳴。動畫影像本身是采用逐格拍攝以及不同片段組合而成的,雖然具有一定特殊性,但仍屬于電影表現(xiàn)形式,因此動畫電影也包含實拍電影的要素和特征。它通過集中運用色彩語言來進行角色的造型設計與場景的氛圍營造,借用色彩的多重組合來表達不同的事件和故事,通過精心巧妙的設計使其在思想內容表達上能夠被觀者普遍接受、代入并產生共情[4]。這樣做最大程度地突出了親切感與真實感,從根源上保證并提升了動畫影片的可觀賞性和藝術價值。
不同于《大鬧天宮》,三維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選擇了更為寫實的電影語言與數(shù)字虛擬制作相結合的呈現(xiàn)方式,雖然片中的場景表現(xiàn)較為真實,但色彩語言同樣對場景中的人物塑造產生了直接影響。例如,三太子敖丙在水下與龍王和申公豹交談的場景中,采用了整體冷色調的設置,但在畫面底部添加了一絲巖漿所映襯出的暖紅色。冷色在這一場景中同時蘊含多層意味:深海的冰冷、龍王的冷血、申公豹的殘酷等,而那一抹暖色則在豐富畫面層次的同時準確捕捉到了敖丙內心的情感掙扎,盡管他被龍族復興的重任所依托,但他卻仍懷自我認知和憐憫之心,這種矛盾糾結使得其自身色彩語言在角色本體固有色基礎上相伴相生。動畫電影中的色彩語言藝術無論是場景設置還是角色表現(xiàn)的使用上,在提煉出色彩共性并代入主觀表意的同時,獨特的搭配體現(xiàn)影片別樣的內涵魅力與風格質感。因此,動畫影片不光吸引了廣大年幼觀眾的喜愛,同時也受到其他年齡段觀眾的歡迎。
色彩語言作為一種自由奔放的視覺表現(xiàn)形式,在增強作品藝術感染力的同時,隨著技術和藝術的快速發(fā)展,其表現(xiàn)方式與文化底蘊也在不斷地豐富。某些情況下甚至具有特定的情感文化象征,使觀者對不同顏色產生好惡,并通過或逼真寫實或夸張寫意的應用來營造和突出所要表達的特定情感和文化內涵以及隱含象征。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對色彩語言的象征和寓意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因而針對國家或民族在自身影片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勢必會存在些許差異和偏好。例如在中國,人們對于喜慶熱烈的大紅色異常偏愛,因其本身代表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所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然而在其他國家,他們或許不會直接使用類似大紅這樣的純色,而是通過混合搭配黃、藍等其他純色來彰顯民族獨特的色彩語言,同時這些明亮的純色也同他們飽滿的膚色形成鮮明對比。對于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而言,如需得到更廣泛的觀眾認可與賞識,還需要考慮不同地域色彩語言的文化特征和內涵因素。
相同的色彩語言搭配在不同作品的詮釋中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容隱喻。如黑白與彩色的極致對比,一些作品通過彩色來表現(xiàn)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黑白則用來象征現(xiàn)實生活的殘酷與枯燥;而有些則通過彩色來對現(xiàn)實的不堪進行暗諷,借用黑白來表現(xiàn)歷史的蒼茫。黑和白作為無彩色所帶給人的直觀感受,前者更多的是渺茫、陰冷、與危險,后者則是優(yōu)雅、利落、穩(wěn)固,兩色作為對比度極高的顏色也常常被創(chuàng)作者用以表達較為極端的感情含義。但當處于不同國家與地區(qū)的文化背景下,同樣的色彩語言卻寄托著完全不同的情感狀態(tài)與文化底蘊,如婚紗上裝填的白色在西方部分國家表示永恒,且作為積極意義存在;而在東方背景文化中,則用來表現(xiàn)肅穆與低沉,作為喪事所著素服的填充色來表示悲哀與引申出的消極含義??梢娤嗤收Z言搭配在不同歷史背景及人文主題中會全然彰顯出不一樣的文化內涵。
無論是實拍還是動畫影片,創(chuàng)作者都普遍將色彩視為傳達極致美感、文化內涵和思想底蘊的重要元素。然而,要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文化意境,就需要深入了解生活并巧妙地運用色彩語言來渲染烘托,同時注意色彩潛在的象征意義。只有在注重這三點的基礎上,才能精準捕捉作品的文化主題和思想內涵,并通過間接手段傳達出一些較為抽象且無法直接傳達的隱藏信息及含義[5]。
色彩語言的整體泛指為影片中畫面色彩總和,是制作者對于作品及色彩的語言思維模式和創(chuàng)作進程演變的總結概括,它既是對整體色彩藝術語言的掌控,也是對細節(jié)的深入思索,同時也是影片為觀眾帶來的視覺和文化上的多重審美體驗。我國傳統(tǒng)戲劇中會用較為濃烈靚麗的色彩進行修飾,對于傳統(tǒng)繪畫而言所講求的便是“隨類賦彩”,在注重色彩統(tǒng)一與變化的同時以墨為主以色為輔,從而產生別有一番情趣的相得益彰。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中的妖王到《楊戩》中的水墨太極圖大戰(zhàn),前者的角色面部設計對傳統(tǒng)京劇臉譜進行了簡約化處理,后者則在保有水墨場景的基礎之上同電影語言的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接洽,通過簡約大氣的色彩語言藝術與濃厚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進行結合(圖3),不論是背景布置還是道具設計亦或是人物處理,都在保有極佳裝飾效果,使得畫面絢麗奪目,且極具沖擊力與色彩美的同時對于傳統(tǒng)文化底蘊進行了有力發(fā)酵與內涵傳承[6]。
圖3 《楊戩》
影片創(chuàng)作中所呈現(xiàn)出的每一抹色澤都是色彩語言的一種外化思想表達,從形態(tài)各異的顏色中,可以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對于生命情感特有的表達和寄托,甚至是對社會與世界的看法。色彩語言所承載著諸多的想象與夢境,觀者在不同的情感狀態(tài)下感受到的甚至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內容,極強地調動著主觀情緒感受,通過情感表達的調節(jié),預示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并傳播著獨特的思想內涵和底蘊。
色彩語言作為一種豐富的媒介象征、精神動力、及交流方式,既由自身展現(xiàn)了萬物,又傳遞了情感,還表達了思想認知。在實拍電影與動畫電影中都發(fā)揮了極強的藝術魅力與鑒賞價值,通過色彩本身對角色、場景、情節(jié)的刻畫,在有效吸引觀者目光的同時凸顯影片的中心思想和主題內涵。伴隨著電影藝術的不斷發(fā)展迭代,其勢必會被賦予和拓展更多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以實現(xiàn)更震撼的視覺效果。在內容詮釋的同時不忘其帶有的獨特文化底蘊,將其通過特有的創(chuàng)作手法融入到影視作品中,并使色彩語言藝術的內在影響與價值引導得到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在強化視覺畫面效果,打破場景和人物塑造常規(guī)化的同時造就獨具魅力的潛在藝術風格。但伴隨著觀者審美能力的日漸提升,其同類審美需求也在不斷擴展,因而色彩語言藝術所帶有的功能作用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內容之中,其作用與地位也在實拍與動畫電影制作中日益變強變重。在帶來美學享受的同時背負著傳承影片文化內涵的大任,色彩語言藝術的能量與生命力也勢必會不斷匯聚積攢并再次將影片創(chuàng)作升高至嶄新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