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濱
我照鏡子始于何時?已全然忘記,但對鏡子最初的記憶卻很清晰。大哥大嫂結(jié)婚的時候我才兩歲,從記事起就記得他們屋里有一個梳妝臺,上方墻壁掛著兩面方鏡,背面是張美人照,濃眉大眼,嫵媚俏麗,后來才知道是電影明星謝芳。而今幾十年過去,那兩面鏡子依然完好無損?,F(xiàn)在想來,婚房中的鏡子固然增添了一絲溫馨時尚的氣息,但對于年幼的我來說,印象之深刻倒源于鏡子的背面。
我與鏡子的熱戀正是青春時節(jié)。上大學(xué)起,開始逐步進入從農(nóng)村娃到城里人的蛻變,這過程哪里少得了鏡子呢。但又不好意思當(dāng)眾攬鏡自照,就買了一塊掌心大小的圓鏡偷偷塞在宿舍床鋪下,趁無人之時拿出來凝眸細瞧。我看鏡子,鏡子也看我。有一段時間我臉上長滿了粉刺,噱稱青春美麗痘,當(dāng)看到鏡中人這副尊容,既憂傷又無奈,有時不免遷怒于小鏡子,恨不得摔掉。但一日不照如隔三秋,每個少年愛上的第一個人其實是自己。隱秘的鏡子心事重重。
世間為何要有鏡子?因為人的眼睛再明亮睿智,也無法看到自己的臉,不知道自己長啥樣。眼睛用來認識世界,鏡子用來認識自己。人類的第一面鏡子其實是水,臨水映面,又將水盛到銅器里照人,稱作鑒,后有了銅鏡、玻璃鏡。傳說,鏡子是黃帝的妃子嫫母發(fā)明的。嫫母是中國四大丑女之一,額如紡錘,鼻子扁塌,體型肥胖,面黑似漆。一天,她在挖石板時見一塊石片在太陽下閃閃發(fā)光,持手里一瞧,嚇了一跳,石片映照出了一副丑陋的容貌。她不甘心,怪石片不平,就磨,再照,丑依舊,遂悄悄將石片藏了起來。唐代鄭谷《閑題》詩云:“舉世何人肯自知,須逢精鑒定妍媸。若教嫫母臨明鏡,也道不勞紅粉施?!蹦腿藢の兜氖?,鏡子由丑人所創(chuàng),原初就賦予了隱喻的意義,所映照的就不只是容顏了,正如黃帝評說嫫母,只要內(nèi)心純正,貌丑又何妨?
朋友老齊是位收藏家,他家里有兩面銅鏡,皆圓形,沒有手柄,背面有鈕可穿繩懸掛。一面是鎏金青銅,一面是白銅,皆比盤子還要大,正面平展光滑,但烏突突的,照出來影影綽綽。金屬時間長了氧化生銹,需要經(jīng)常刮垢磨光。明末玻璃鏡才被引入中國,在此之前古人用的一直是銅鏡。這兩面銅鏡背面除了銘文,都有精美的圖案,其中白銅鏡子背面還是松鶴浮雕,極為珍貴。我雙手持鏡,感覺沉甸甸的頗有分量??梢韵胂?,古代女子在鏡前梳妝,這鏡子稍大一些就只能放置桌上,或掛在墻上,不可能拿在手中,實在是太沉了。
人們通過鏡子自我觀照,認識自己的真實面目。但這里邊卻有諸般復(fù)雜的情態(tài)與況味,并非一照了之那般簡單,一面鏡子也照出了紛繁的人生。《笑林》記述:夫持鏡回家,妻拿起來自照,大驚,急忙喚來母親:“不好啦,老公又找了一個老婆帶回來了!”母親也照了照說:“咦?連親家母也領(lǐng)回來了!”雖是笑談,其實我們真的認識鏡中人嗎?是否也常有顢頇和陌生之感?甚至有時在鏡前自照,對它的纖毫畢現(xiàn)竟會感到無處躲避的難堪。唐代詩人劉禹錫對此有深刻的洞察,他寫有《昏鏡詞》,詩前有段小序頗堪玩味。一個鏡子工匠在店鋪陳列了十面鏡子,打開匣子一看,一面光潔明亮,其余九面皆朦朧模糊。有人不解,工匠笑著說,不是我做不來都是明鏡,商人哪有不想賣出去的道理,只是買者都是買與自己容貌相宜的鏡子,那太清晰的就難以掩蓋臉上的瑕疵,所以買模糊的倒十有八九。于是,“瑕疵自(既)不見,妍態(tài)隨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紅樓夢》又名《風(fēng)月寶鑒》,寶鑒,寶鏡也。書中鏡子是一個含蘊深遠的意象,多有描述,既真實又虛幻,既日常又奇崛。寶黛愛情是一場無望的悲劇,《枉凝眉》云二人“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鏡花水月,看似美麗,終是虛妄,故只能枉自嗟呀,空勞牽掛。甄寶玉是賈寶玉的鏡像投射,如襲人所說:“那是你夢迷了,你揉眼細瞧,是鏡子里照的你影兒?!闭嬲婕偌?,亦真亦假。賈瑞相思王熙鳳,被捉弄后病體懨懨,這時跛足道人帶來一面鏡子——“兩面皆可照人,鏡把上面鏨著‘風(fēng)月寶鑒四字”,“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癥,有濟世保生之功”。鏡子背面是一個骷髏,正面是鳳姐勾魂的召喚。背面嚇人卻可保命,正面銷魂卻可喪命。這鏡子的兩面恰恰象征著人生的殘酷與歡欲、真相與幻相。蘇東坡說人生如夢,《紅樓夢》可謂人生如鏡。
關(guān)于鏡子,李世民的認知別有洞天:“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笔篱g萬物皆可為鏡,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相互映照,無處不在。時常引鑒,可正,可知,可明,鏡中人不管妍媸定會元氣淋漓、容光煥發(fā)。
【原載《遼沈晚報》】
●河南周口 曉 潼薦
插圖 / 鏡中人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