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概要

2023-09-09 02:03:28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3年7期
關鍵詞:患病率高血壓患者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zhuǎn)變,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zhuǎn)變。為貫徹“以基層為重點、以預防為主”的國家方針,推動心血管?。–VD)防治主戰(zhàn)場由醫(yī)院逐步向社區(qū)轉(zhuǎn)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組織全國相關領域?qū)<揖幾吨袊难芙】蹬c疾病報告》,以詳實、科學的資料為衛(wèi)生行政人員和專業(yè)人員提供支持。

近30年來,我國在解決CVD“救治難”的問題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基于醫(yī)院的技術進步并不能降低我國的CVD負擔。由于我國居民中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和吸煙等與CVD密切相關的不良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齡化加速,我國CVD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負擔下降拐點尚未出現(xiàn)。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CVD占首位,2020年分別占農(nóng)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

根據(jù)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人群層面危險因素的改善對于減少冠心病死亡的貢獻最大。我國CVD防控應堅持“以預防為主、以基層為主”的方針推進,實施以預防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發(fā)生為目標的“零級預防”,以飲食、身體活動、肥胖、吸煙、睡眠和心理為干預對象,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會環(huán)境;研究和制定可更有效地提高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的策略,構建以提升“三高”控制率為核心目標的危險因素控制一級預防體系。針對CVD診療質(zhì)量,要增加應對快速增長的心血管急重癥救治需求的社會醫(yī)療資源配置,切實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醫(yī)療質(zhì)量;院后要提供康復和二級預防的醫(yī)療服務,以降低大量CVD存活患者復發(fā)、再住院和失能的風險?;诖髷?shù)據(jù)的“互聯(lián)網(wǎng)+智慧醫(yī)療”是新時代CVD防控、醫(yī)療質(zhì)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應積極推進以衛(wèi)生信息技術、遠程醫(yī)療、智慧醫(yī)療和大數(shù)據(jù)為支撐的醫(yī)療信息化、智能化、網(wǎng)絡化、自動化建設。

1 心血管健康影響因素

1.1 煙草使用

中國是全球煙草消費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煙草受害國。全球疾病負擔(GBD)2019研究顯示,1990—2019年,中國吸煙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從150萬增至240萬,增幅達57.9%[1]。

吸煙與二手煙暴露是中國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可預防危險因素之一,中國人群的吸煙相對死亡危險(RR)為1.23,人群歸因死亡危險度百分比為7.9%[2]。

中國成人煙草調(diào)查顯示,2018年我國≥15歲人群吸煙率為26.6%,較2010年和2015年有所下降,其中男性吸煙率為50.5%,女性為2.1%[3]。

2021年,全球青少年煙草調(diào)查(GYTS)中國數(shù)據(jù)顯示,中學生嘗試吸煙率為16.7%,吸煙率為4.7%;職業(yè)高中生嘗試吸煙率最高(28.9%),其次是高中生(18.9%)和初中生(12.9%)[4]。

2018年,中國≥15歲非現(xiàn)在吸煙人群二手煙暴露比例為68.1%,看到有人室內(nèi)吸煙的比例為71.9%[5],目前正使用電子煙的比例為0.9%[6]。

中國健康素養(yǎng)調(diào)查(CHLS)對中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84 839名參與者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中國20~69歲人群煙草依賴率為13.1%,現(xiàn)在吸煙者的煙草依賴率為49.7%,約1.835億吸煙者有煙草依賴,其中男性1.775億[7]。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對461 047名30~79歲成人中位隨訪11.2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基線無心血管代謝疾病的人群中,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首次發(fā)生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分別增加23%和14%,死亡風險增加40%[8]。

1.2 膳食營養(yǎng)

中國居民總能量攝入呈下降趨勢,其中蛋白質(zhì)攝入量變化不大,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呈明顯下降趨勢,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趨勢,自2012年起超過膳食指南推薦的20%~30%的上限水平(圖1),2015—2017年農(nóng)村脂肪供能比首次突破30%的推薦上限,達到33.2%[9-12]。

圖1 1982—2015 年中國居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供能比變化趨勢Figure 1 Trends in the energy supply ratio of carbohydrates,proteins,and fats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from 1982 to 2015

2016—2017年,中國6~17歲兒童青少年含糖飲料經(jīng)常飲用(每日飲用至少1次,或雖非每日飲用但每周飲用≥5次)率為18.9%[11]。

2018年,中國≥18歲居民中平均每人每年酒精攝入量較2012年增加0.4 L;飲酒者中經(jīng)常飲酒(過去1年內(nèi)曾飲酒人群中,每周≥5 d飲酒)率為19.9%,有害飲酒(男性和女性平均每日純酒精攝入量分別≥61 g和≥41 g)率為8.6%,較2012年下降了0.7個百分點[11]。

中國健康膳食(CHH)研究發(fā)現(xiàn)食用28 d中國心臟健康飲食(包括魯菜、淮陽菜、粵菜和川菜,脂肪供能減少5%~8%,蛋白質(zhì)供能增加3.5%~5.5%,碳水化合物供能增加0%~5%,鈉攝入量從近6 000 mg/d減至3 000 mg/d,膳食纖維從11 g/d增至30 g/d,鉀從<1 700 mg/d增至3 700 mg/d),可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10.0 mmHg(1 mmHg=0.133 kPa)和3.8 mmHg;每降低1 mmHg收縮壓的增量成本效益比為每天0.4元,提示這種飲食策略具有經(jīng)濟、有效的降壓作用[13]。

低鈉鹽與腦卒中的關系研究(SSaSS)衛(wèi)生經(jīng)濟學評價結果表明,用代用鹽替代普通鹽可降低14%的腦卒中風險,代用鹽組平均每人多獲得0.054個質(zhì)量調(diào)整生命年(QALY),節(jié)約費用約110元;代用鹽組在預防腦卒中和獲得QALY方面占支配地位,以較低的成本可獲得更好的健康結果[14]。

1.3 身體活動

覆蓋全國12萬~13萬余名中小學生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和體質(zhì)健康研究顯示,2017年4~6年級小學生和初中生的身體活動達標率分別為38.5%和35.3%,均高于2016年(分別為33.5%和32.5%),高中生身體活動達標率無明顯改變(24.4%比24.2%)[15-16]。

中國慢性病及其營養(yǎng)監(jiān)測(CCDNS)數(shù)據(jù)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298個縣(區(qū))的橫斷面調(diào)查顯示,2015年中國≥18歲成人經(jīng)常參加身體活動(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至少30 min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的比例為12.5%,較2010年(11.9%)有所提高,但仍處于較低水平;除≥65歲人群外,25~34歲人群經(jīng)常參加身體活動的比例最低(圖2)[17]。

圖2 2015 年中國≥18 歲成人經(jīng)常參加身體活動的比例Figure 2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adults aged ≥18 who frequentl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 in 2015

對201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的2001—2016年全球168個國家的40~74歲人群身體活動數(shù)據(jù)進行的分析顯示,達到身體活動建議目標可預防我國18.3%的過早死亡,相當于每年可避免101.65萬40~74歲的人過早死亡[18]。

對CKB隊列中48.7萬余名基線無CVD者平均隨訪7.5年的結果顯示,總身體活動量與CVD死亡風險呈顯著負關聯(lián),與身體活動量最低者(≤9.1 MET·h/d)相比,身體活動量最高者(≥33.8 MET·h/d)的CVD死亡風險降低41%;身體活動量每增加4 MET·h/d,CVD死亡風險降低12%;增加職業(yè)或非職業(yè)身體活動量均可降低CVD死亡風險[19]。

CKB數(shù)據(jù)還顯示,身體活動量平均每增加1個標準差(14 MET·h/d),與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降低0.15 kg/m2、腰圍縮小0.58 cm、體脂百分比降低0.48相關;業(yè)余靜態(tài)行為時間每增加1個標準差(1.5 h/d),與BMI增加0.19 kg/m2、腰圍增加0.57 cm、體脂百分比增加0.44相關;而且,身體活動量、業(yè)余靜態(tài)行為時間與肥胖(BMI≥28 kg/m2)的相關性存在協(xié)同效應[20]。

1.4 超重和肥胖

2002—2017年3次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我國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總體都處于上升趨勢(圖3)。2015—2017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6~17歲兒童青少年中分別為11.1%和7.9%,≥18歲成人中分別為33.3%和14.1%[21]。

圖3 2002—2017 年中國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變化情況Figure 3 Changes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ates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from 2002 to 2017

預計至2030年,中國成人(中國標準)、7~17歲兒童青少年(中國標準)和≤6歲兒童(WHO診斷標準)的超重肥胖率可能分別達到65.3%、31.8%和15.6%,超重和肥胖的人數(shù)可能分別達到78 995萬、5 892萬和1 819萬[22]。

居民對肥胖的關注度較低,2018年中國≥18歲居民近1個月體重測量率為59.2%[23]。

根據(jù)GBD研究估算,2019年中國歸因于高BMI的CVD死亡人數(shù)為54.95萬,歸因于高BMI的CVD年齡標化死亡率為38.64/10萬,11.98%的CVD死亡歸因于高BMI[24]。

廣州生物庫隊列對2003—2008年招募的19 405名50歲以上國人平均隨訪11.5年的結果顯示,調(diào)整潛在混雜因素后,在BMI≥22.5 kg/m2的人群中,BMI每增加5 kg/m2,CVD死亡率增加37%[25]。

對上海女性健康研究和上海男性健康研究中40~59歲的48 377名女性和35 989名男性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在BMI≥23 kg/m2的中年人群中,從成年開始到中年,體重每增加5 kg,未來CVD死亡風險增加20%以上(男性HR=1.26,女性HR=1.23)[26]。

1.5 心理因素

一項包含23項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中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抑郁癥患病率為51%,其中0.50%~25.44%為重度抑郁[27]。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指出,約15%~3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20%的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抑郁癥[28]。

INTERHEART研究顯示,中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抑郁癥患病率為21.66%,明顯高于無CVD病史人群(10.36%);雖然中國居民中抑郁癥患病率低于全球其他51個國家和地區(qū),但抑郁癥與AMI的相關性顯著高于其他國家(中國OR=2.27,其他國家OR=1.37)[29]。

一項包含41項臨床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高血壓患者中抑郁癥總患病率為26.8%,中國為28.5%,高于其他國家(22.1%)[30]。

中國健康與養(yǎng)老追蹤調(diào)查研究(CHARLS)對6 810例無CVD居民的抑郁癥狀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與無任何抑郁癥狀相比,持續(xù)抑郁癥狀與CVD風險(RR=1.77)和死亡風險(RR=1.63)增加顯著相關[31]。

CKB項目針對486 541名30~79歲居民的分析顯示,重度抑郁癥的整體患病率為0.61%;中位隨訪7.2年后,與普通人群相比,重度抑郁癥患者發(fā)生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32%(HR=1.32,95%CI1.15~1.53),城鎮(zhèn)居民更為顯著(HR=1.72,95%CI1.39~2.14)[32]。

2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2.1 高血壓

1958—2018年全國高血壓患病率調(diào)查結果見表1。

中國高血壓調(diào)查(CHS)顯示,2012—2015年中國≥18歲居民中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9%,加權率為23.2%,估計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為2.45億;血壓正常高值檢出粗率為39.1%,加權率為41.3%,估計全國有血壓正常高值人數(shù)4.35億[33]。

2018年,CCDRFS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298個縣(區(qū))對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的179 873名≥18歲居民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高血壓患病率為27.5%[34]。

2015年,中國≥18歲成人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51.6%、45.8%和16.8%[33],與既往調(diào)查相比,均有明顯提高(表2)。

表2 我國不同研究中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與控制率Table 2 The awareness rate,treatment rate,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different studies in China

2016—2019年在中國2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30家醫(yī)院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鈉/鉀比值每增加1個單位,血壓升高0.46/0.24 mmHg[35]。另一項研究納入20 995名CVD高危者(72.6%有腦卒中病史,88.4%有高血壓病史),平均隨訪4.74年期間,共4 172人死亡;結果顯示,與普通食鹽組相比,代用鹽組腦卒中風險降低14%(RR=0.86),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13%(RR=0.87),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2%(RR=0.88),死亡和非致死性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事件也顯著減少[36]。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干預策略(STEP)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納入8 511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中位隨訪3.34年期間,強化治療(收縮壓目標為110~<130 mmHg)組的主要結局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標準治療(收縮壓目標為130~<150 mmHg)組(3.5%比4.6%,RR=0.74,95%CI0.60~0.92)[37]。

中國農(nóng)村高血壓控制項目(CRHCP)顯示,由鄉(xiāng)村醫(yī)生主導的高血壓綜合干預模式(由經(jīng)培訓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在初級保健醫(yī)生監(jiān)督下實施)可顯著提高中國農(nóng)村高血壓控制率:18個月時,干預組57.0%的高血壓患者血壓<130/80 mmHg,而對照組僅19.9%;干預組平均血壓較基線下降26.3/14.6 mmHg,對照組僅下降11.8/7.5 mmHg[38]。

截至2019年,全國管理在冊的高血壓患者約1.09億,高血壓患者規(guī)范管理率較2009年增長29.28%,東、中、西部高血壓患者規(guī)范管理率差距逐漸縮小;高血壓被管理人群的血壓控制率由2009年的50.88%上升至2019年的67.72%[39]。

采用3個時點的篩查策略有助于掌握中國18歲以下人群高血壓的真實患病水平。2012—2015年中國兒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調(diào)查(CCACH)項目[40]及2018—2019年全國六省市調(diào)查[41]顯示,盡管采用中國和美國兩種不同篩查標準時,單個時點高血壓患病率有差異,但經(jīng)非同日連續(xù)3次血壓測量得到的最終高血壓患病率比較接近(CCACH項目:3.7%比3.3%;全國六省市調(diào)查:8.4%比5.9%)。

1991—2015年CHNS九次現(xiàn)況調(diào)查結果顯示,監(jiān)測地區(qū)學齡兒童高血壓患病率從8.5%上升至19.2%,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占2/3以上,其患病率從6.2%上升至14.1%[42]。

肥胖是兒童高血壓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肥胖兒童是需重點防控的高危人群。1995—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針對943 128名7~17歲兒童青少年的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超重和肥胖對高血壓患病風險的獨立貢獻(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PAR%)從6.3%上升至19.2%,對收縮期高血壓的PAR%增幅是同期對舒張期高血壓PAR%增幅的2倍[43](圖4)。

圖4 1995—2014 年全國超重和肥胖兒童高血壓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變化趨勢Figure 4 Trends in attributable of hypertension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4

2.2 血脂異常

2 0 15 年中國成人營養(yǎng)與慢性病監(jiān)測項目(CANCDS)對179 728名≥18歲居民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HDL-C)、甘油三酯(TG)水平較2002年分別升高0.70、0.75、0.74、0.35 mmol/L[44]。

非傳染性疾病危險因素協(xié)作組發(fā)現(xiàn),1980年,中國居民的平均非HDL-C水平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但2018年則達到或超過了許多高收入西方國家,為4 mmol/L左右[45]。

北京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BCAMS)研究分別于2004年和2014年納入6~18歲北京市兒童青少年1 660名和1 649名,結果顯示,與2004年相比,2014年兒童青少年TC、LDL-C、非HDL-C和TG水平分別升高了0.21、0.12、0.27、0.07 mmol/L,HDL-C則下降了0.07 mmol/L[46]。2002年CHNS[47]、2010年中國慢性腎病工作組調(diào)查(CNSCKD)[48]、2011年CHNS[49]及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調(diào)查[50]顯示,中國≥18歲人群血脂異常(定義為存在任一類型的血脂異常,包括TC≥6.22 mmol/L、LDL-C≥4.14 mmol/L、HDL-C<1.04 mmol/L、TG≥2.26 mmol/L)患病率大幅上升,由2002年的18.6%上升為2012年的40.4%。

2012—2015年CHS[51]和2014—2019年中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百萬人群(China-PEACE MPP)項目[52]針對≥35歲成人的血脂異?;疾÷收{(diào)查結果相近,分別為34.7%和33.8%。

2013—2014年第四次CCDRFS項目[53]、2015年CANCDS項目[44]、2014年中國腦卒中篩查與預防項目(CNSSPP)[54]、2014—2019年China-PEACE MPP項目[52]調(diào)查結果均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血脂異常的主要類型是低HDL-C血癥和高TG血癥(圖5)。

圖5 中國成人不同血脂異常類型患病率Figure 5 Preval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dyslipidemia in Chinese adults

2017年兒童青少年心血管與骨健康促進項目針對14 395名6~16歲兒童青少年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血脂異常(TC≥5.18 mmol/L、LDL-C≥3.37 mmol/L、HDL-C≤1.04 mmol/L、TG≥1.7 mmol/L)總檢出率為20.3%[55]。

GBD 2019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我國61%的CVD疾病負擔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ˋSCVD)所致,LDL-C水平升高(理論最低風險暴露水平為0.7~1.3 mmol/L)是ASCVD的第二大歸因危險因素,僅次于血壓升高(理論最低風險暴露水平為收縮壓110~115 mmHg)[56]。

按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10年ASCVD危險評估流程的危險分層定義,China-PEACE MPP調(diào)查人群中236 579人(占總人群10.2%)為10年ASCVD高危人群,LDL-C<2.6 mmol/L的達標率為42.9%,未達標者治療率僅為4.5%;71 785人(占總人群3.2%)為10年ASCVD極高危人群,LDL-C<1.8 mmol/L的達標率為26.6%,治療率14.1%,LDL-C治療達標率為44.8%[52]。

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中國心血管病醫(yī)療質(zhì)量改善(CCC)項目在全國192家醫(yī)院入選有明確心肌梗死病史或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史、此次再發(fā)ACS的患者6 523例,發(fā)現(xiàn)患者入院時他汀類藥物治療率為50.6%,LDL-C達標(<1.8 mmol/L)率為36.1%,其中≥75歲的患者入院時他汀類藥物治療率更低,僅33.9%,LDL-C達標率也更低,僅24.7%[57-58]。

PURE-China研究(47 262名)中位隨訪11.9年的結果顯示,在可改變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中,非HDL-C升高對CVD的人群歸因分數(shù)居第三,為7.8%,僅次于高血壓和教育程度較低;非HDL-C升高對心肌梗死的人群歸因分數(shù)居第二,為11.0%,僅次于高血壓;與非HDL-C≤3.2 mmol/L者相比,非HDL-C>4.0 mmol/L者的CVD、心肌梗死、腦卒中校正風險比分別為1.26、1.42和1.25[59]。

CCC項目于2014—2019年納入104 516例ACS住院患者,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標準,其中75.1%為超高危ASCVD人群,入院時LDL-C達標(<1.4 mmol/L)率僅為6.6%;對其中收集了出院處方信息的40 875例患者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95.1%的患者出院時仍接受他汀類藥物單藥治療[60]。DYSISⅡ-China研究中752例接受降脂治療的ACS患者6個月隨訪數(shù)據(jù)顯示,LDL-C未達標者占58.8%,LDL-C水平距離目標值(0.7±0.7)mmol/L,他汀類藥物單藥治療者占91.4%[61]。這兩項研究均提示,我國ASCVD患者LDL-C達標策略亟需優(yōu)化,聯(lián)合降脂在臨床實踐中應用不足。

2.3 糖尿病

中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增長趨勢顯著(圖6)。2015—2017年,針對中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75 880名≥18歲成年人的一項橫斷面調(diào)查顯示,采用WHO診斷標準,糖尿病患病率為11.2%;估計目前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達1.298億(男性0.704億、女性0.594億)[62]。

圖6 1980—2017 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調(diào)查結果Figure 6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China from 1980 to 2017

2013—2018年一項對30 69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調(diào)查顯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粗患病率為23.5%,根據(jù)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計算,冠心病年齡標化患病率為13.9%(男性16.0%、女性11.9%)[63]。

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納入來自33個診所的577名經(jīng)葡萄糖耐量試驗診斷的糖耐量受損成年人,以小組隨機的方式被分入對照組或3種生活方式干預(飲食、運動、飲食加運動)組中的一組,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從1986年持續(xù)到1992年。30年隨訪期間,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糖尿病中位發(fā)病時間推遲了3.96年,糖尿病發(fā)病風險下降39%,心血管事件、復合微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風險分別下降26%、35%、33%、26%,腦卒中和嚴重視網(wǎng)膜病變的發(fā)生率也明顯降低,平均預期壽命增加1.44歲[64]。

一項基于隨機對照試驗的衛(wèi)生經(jīng)濟學評價研究評估了結構化教育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長期(50年)成本-效果,結果顯示:與接受常規(guī)教育的患者相比,接受結構化教育的患者預期壽命和QALY均有所增加,累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節(jié)省的直接醫(yī)療費用更多;敏感性分析表明,結構化教育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為100%[65]。結構化教育被認為是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種極具有成本-效果的選擇,有望改善臨床結局并降低成本。

2.4 慢性腎臟病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中國1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進行的全國慢性腎臟?。–KD)患病率調(diào)查研究入選了47 204名>18歲的成年人,結果顯示:CKD總患病率為10.8%,推算中國約有1.2億例CKD患者,其中腎功能異常[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 ·1.73 m2)]的患病率為1.7%,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30 mg/g)的患病率為9.4%[66]。

2015—2016年,CHARLS研究納入6 706名≥60歲的受試者,老年人腎功能下降[e G F R <60 ml/(min ·1.73 m2)]的總患病率為10.3%。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下降的患病率逐漸升高(60~64歲:3.3%;65~69歲:6.4%;70~74歲:11.4%;75~79歲:22.2%;≥80歲:33.9%)[67]。

中國腎臟疾病數(shù)據(jù)網(wǎng)絡(CK-NET)2016年度報告顯示,合并CKD診斷的住院患者占該年度總住院患者的4.86%;不同疾病患者中CKD患病率不同:糖尿病患者中為13.90%,高血壓患者中為11.41%,CVD患者中為7.96%[68]。

2.5 代謝綜合征

2002年及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采取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分別納入48 556名和104 098名≥18歲調(diào)查對象,結果顯示,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診斷標準,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由2002年的6.6%增至2012年的15.4%[69-70]。

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針對16 872名10~17歲兒童青少年的調(diào)查顯示,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提出的診斷標準,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2.4%;依據(jù)Cook標準,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4.3%[71]。

2.6 空氣污染

在中國傷殘調(diào)整壽命年(DALY)和死亡負擔的影響因素中,環(huán)境大氣污染和室內(nèi)空氣污染分別位列第3位和第13位。與1990年相比,2019年與室內(nèi)空氣污染相關的總死亡人數(shù)下降了72.7%,DALY損失下降了80.2%[72]。

2021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218個城市室外空氣質(zhì)量達標,達標率為64.3%,比2020年上升了3.5%,6種主要大氣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水平均較2020年下降[73]。

基于我國272個城市2013—2015年大氣污染和死因逐日數(shù)據(jù)開展的系列研究顯示,隨著PM2.5、粗顆粒物(直徑2.5~10.0 μm)、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暴露濃度升高,CVD、冠心病、高血壓的死亡風險增加[74-78]。另一項基于2013—2018年中國250個縣的時間序列研究發(fā)現(xiàn),PM2.5重污染事件暴露導致CVD死亡風險增幅達1.09%[79]。

2000—2016年中國歸因于PM2.5污染的死亡人數(shù)達3 080萬,自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由PM2.5暴露導致的總死亡人數(shù)呈逐漸下降趨勢[80]。

一項關注不同碳減排途徑的經(jīng)濟成本和健康效益的研究發(fā)現(xiàn),2030年和2050年,碳減排可分別避免約118 000例和614 000例PM2.5歸因死亡[81]。我國碳與空氣質(zhì)量污染防治政策對人類健康的收益研究預測,2030年全國與PM2.5和臭氧相關的死亡人數(shù)將分別減少23.52萬和5.34萬[82]。

一項基于中國一個樣本城市的醫(yī)療保險報銷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PM2.5濃度每降低10 μg/m3,患者平均醫(yī)療費用將減少1 699元,普通工作和生活時間的損失將減少1.24 d;假設全市PM2.5年濃度降至國家標準(35 μg/m3),將帶來超過12.8億元的健康效益,占該市每年環(huán)境保護投資的18%[83]。

3 心血管病社區(qū)防治

《“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要求“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zhàn)略,加強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qū)建設”。截至2020年,我國在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已建成國家級示范區(qū)488個,覆蓋了全國17.1%的縣(市、區(qū))[84],已超額完成了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guī)劃(2017—2025年)》中提出的國家級示范區(qū)覆蓋率在2020年達到15%的目標。示范區(qū)建設作為“十四五”規(guī)劃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zhàn)略的重要抓手,正在推動CVD防控策略由高危人群策略向全人群策略的根本性轉(zhuǎn)變。

鞍山市立山區(qū)于2013年啟動示范區(qū)建設,2013—2020年,健康學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社區(qū)等健康單元由73個增至116個,增幅達59%;健康單元及其他示范區(qū)建設工作改善了人群CVD危險因素,其中超重率下降15.00%(36.79%比31.27%),肥胖率下降40.30%(16.90%比10.09%),吸煙率下降36.27%(30.63%比19.52%),被動吸煙率下降50.95%(75.12%比36.85%),飲酒率下降53.13%(32.73%比15.34%);7年間居民健康行為逐步養(yǎng)成,限鹽勺使用率由3.22%增至15.34%,控油壺使用率由1.26%增至12.95%,有慢性病知識需求的人口比例由48.65%增至65.74%;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顯著下降(34.69%比23.51%;16.76%比8.96%),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增加1.57歲(78.00歲比79.57歲)[85]。

武漢市硚口區(qū)在2014年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示范區(qū),通過全面推進全民健康管理服務,建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yī)院和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健康管理分工協(xié)作機制;硚口區(qū)10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及民營醫(yī)院根據(jù)自身特點成立了高血壓干預特色門診。2017年全區(qū)抽樣調(diào)查結果表明,高血壓自報率由2013年的16.88%上升至23.71%(實際患病率分別為33.71%和33.54%),高血壓治療控制率由2013年的22.22%上升至51.09%[86]。

4 心血管病

4.1 心血管病流行趨勢

中國CVD患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推算CVD現(xiàn)患人數(shù)3.3億,其中腦卒中1 300萬,冠心病1 139萬,心力衰竭89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房顫動487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200萬,外周動脈疾病4 530萬,高血壓2.45億。

城鄉(xiāng)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CVD占首位。2020年CVD分別占農(nóng)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圖7)。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農(nóng)村CVD死亡率從2009年起超過并持續(xù)高于城市水平(圖8)。

圖7 2020 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構成比Figure 7 Composition ratio of major causes of death from diseases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in 2020

圖8 2000—2020 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變化Figure 8 Chang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20

2020年農(nóng)村CVD死亡率為336.13/10萬,其中心臟病死亡率為171.36/10萬,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64.77/10萬;城市CVD死亡率為291.04/10萬,其中心臟病死亡率為155.86/10萬,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35.18/10萬。

CVD年齡標化死亡率從2005年的286.85/10萬降至2020年的245.39/10萬(圖9);2020年中國CVD過早死亡率負擔較2005年下降19.27%;2020年,缺血性心臟病、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是中國CVD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87]。

圖9 2005—2020 年中國心血管病年齡標化死亡率Figure 9 Ag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20

4.2 冠心病

根據(jù)《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年鑒2021》,2020年中國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為126.91/10萬,農(nóng)村為135.88/10萬;2020年冠心病死亡率延續(xù)2012年以來的上升趨勢,農(nóng)村地區(qū)上升明顯,至2016年已超過城市水平(圖10)[88]。

圖10 2002—2020 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冠心病死亡率變化趨勢Figure 10 Trends in mortality rat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20

2002—2020年AMI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從2005年開始,AMI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農(nóng)村地區(qū)AMI死亡率不僅于2007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超過城市地區(qū),而且自2012年開始農(nóng)村地區(qū)AMI死亡率明顯升高,并于2013年開始持續(xù)高于城市水平(圖11)。

圖11 2002—2020 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變化趨勢Figure 11 Trends in mortality rat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20

2013年中國第五次衛(wèi)生服務調(diào)查顯示,中國≥15歲人群中冠心病患病率為10.2‰,60歲以上人群中為27.8‰;與2008年第四次調(diào)查(7.7‰)相比,總患病率升高;2013年中國≥15歲人群中冠心病患病人數(shù)為11 396 104例,比2008年第四次調(diào)查的全年齡段冠心病患病人數(shù)增加了約108萬[89]。

China PEACE對中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62家醫(yī)院的調(diào)查顯示,2001—2011年,全國每10萬人中,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的患者人數(shù)逐年增加;按自然人口數(shù)估計,STEMI住院率從2001年的3.7/10萬增至2006年的8.1/10萬和2011年的15.8/10萬[90]。

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注冊(CAMI)研究顯示,2013—2014年,中國不同級別醫(yī)院A 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差異明顯,省、市、縣級醫(yī)院分別為3.1%、5.3%和10.2%[91]。

C A M I 研究分析了2013—2016年80家收治STEMI患者≥50例且有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能力的醫(yī)院,這些醫(yī)院連續(xù)收治了29 581例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為6.3%;結合中國STEMI診斷和治療指南及美國心肌梗死質(zhì)量標準計算綜合質(zhì)量評分(OBCS),OBCS較低(<71.1%)、中等(71.1%~76.5%)、較高(>76.5%)醫(yī)院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別為7.2%、6.6%和5.4%[92]。

CCC-ACS評估了中國和美國指南推薦的9種Ⅰ類管理策略在醫(yī)院層面的應用現(xiàn)狀,研究對象包括2014年11月至2019年7月全國143家三級醫(yī)院收治的57 560例STEMI患者,結果顯示,STEMI住院患者的醫(yī)療質(zhì)量基本不符合指南推薦的策略,僅1/5的患者接受指南推薦的9種策略的全部醫(yī)療,各醫(yī)院的醫(yī)療質(zhì)量存在很大差異[93]。

一項研究利用CAMI研究數(shù)據(jù),評估STEMI患者發(fā)病12 h后對梗死相關冠狀動脈行晚期PCI是否有益,結果顯示,與藥物治療相比,PCI干預患者的2年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腦卒中和血運重建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亞組分析一致表明,PCI優(yōu)于藥物治療;隨訪2年后,PCI組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有所改善,而藥物治療組無明顯提高;晚期PCI在中國臨床實踐中很常見,與單純藥物治療相比,其與心臟功能和生存率的顯著改善有關[94]。

一項研究調(diào)查了在實施國家注冊的質(zhì)量改進措施多年后中國各地醫(yī)院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質(zhì)量表現(xiàn)的變化情況,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國74家三級醫(yī)院參與的隊列研究中66 971例單純CABG患者數(shù)據(jù),結果發(fā)現(xiàn),CABG住院死亡率從0.9%下降至0.6%,CABG術后患者轉(zhuǎn)歸在醫(yī)院間的異質(zhì)性顯著降低,遵循指南建議的循證依據(jù)來指導手術過程和二級預防的比例在逐步增加[95]。

20 21年,中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注冊總病例數(shù)為1 164 117例(未包含軍隊醫(yī)院病例),較2020年增長了20.18%(圖12)。2021年平均每例患者支架/藥物球囊置入數(shù)為1.48個。2019—2021年,藥物涂層球囊的使用率分別為6.4%、10.9%和15.0%,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手術死亡率從2009年起持續(xù)保持在較低的水平,2021年為0.38%,與2020年持平。

圖12 2009—2021 年中國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量Figure 12 Number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peration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21

4.3 腦血管病

2003—2020年,腦血管病死亡率整體呈增長趨勢(圖13)。根據(jù)《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年鑒2021》,2020年中國城市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35.18/10萬,占城市總死亡人數(shù)的21.30%,位列城市居民全死因的第三位;農(nóng)村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64.77/10萬,占農(nóng)村總死亡人數(shù)的23.53%,位列農(nóng)村居民全死因的第二位;男性腦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女性,農(nóng)村高于城市[88]。

圖13 2003—2020 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腦血管病粗死亡率變化趨勢Figure 13 Trends in crude mortality rat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20

圖14 2009—2021 年中國射頻導管消融手術量Figure 14 Number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surgerie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21

GBD 2019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中國腦卒中總發(fā)病例數(shù)為390萬,較1990年增長了124%;2019年,腦卒中的年齡標化發(fā)病率為200/10萬,其中缺血性腦卒中為144/10萬,出血性腦卒中為44/10萬,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為11/10萬;與1990年相比,2019年腦卒中年齡標化發(fā)病率下降9%,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升高35%,出血性腦卒中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分別降低53%和39%(表3)[96-97]。

表3 1990 年和2019 年中國不同亞型腦卒中的發(fā)病例數(shù)和年齡標化發(fā)病率及其變化情況Table 3 Incidence and age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stroke in China in 1990 and 2019 and their changes

GBD 2019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中國腦卒中年齡標化患病率為1 468.9/10萬,其中缺血性腦卒中為1 255.9/10萬,出血性腦卒中為214.6/10萬,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為81.4/10萬;與1990年相比,2019年腦卒中年齡標化患病率上升13.2%,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升高33.5%,出血性腦卒中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分別降低31.9%和21.9%[72,96]。

2019年,我國人群腦卒中年齡標化DALY率為2 412.5/10萬,較1990年下降41.6%;年齡標化壽命損失年(YLL)率下降了45.7%,但年齡標化健康壽命損失年(YLD)率上升了15.9%[96]。

一項研究利用中國卒中中心聯(lián)盟1 476家醫(yī)院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1 006 798例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住院患者資料,評價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院內(nèi)臨床結局改進情況,結果顯示,與2015年相比,2019年管理措施得到明顯改善,靜脈注射重組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吞咽困難篩查、心房顫動抗凝藥物治療比例分別增加了60.3%、14.7%、31.4%,院內(nèi)死亡和非醫(yī)囑離院率下降了9.7%,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下降了27.1%[98]。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延遲血管內(nèi)治療(EVT)的衛(wèi)生經(jīng)濟學評價研究顯示,與其他時間窗相比,腦卒中發(fā)作后61~120 min進行EVT最具有成本-效果;與發(fā)作后301~360 min相比,發(fā)作后61~120 min進行EVT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16 409元/QALY;EVT每延遲1 h,平均損失0.45個QALY和165.02健康天數(shù),平均凈經(jīng)濟損失為15 105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早期EVT治療具有很好的成本-效果[99]。

決策樹和馬爾可夫組合模型預測結果顯示,CYP2C19基因分型指導急性輕型腦卒中和高危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可額外獲得0.031個QALY,增量成本為420.13元,每增加1個QALY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13 552.74元;概率敏感性分析顯示,若支付意愿閾值為72 100元/QALY,基因檢測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為95.7%[100]。

4.4 心律失常

根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網(wǎng)上注冊系統(tǒng)的資料統(tǒng)計和省級質(zhì)量控制中心上報數(shù)據(jù),2021年全國心臟起搏器植入99 306例,較2020年增加15.2%。希氏束-浦肯野系統(tǒng)起搏,包括希氏束和左束支起搏,在緩慢性心律失?;颊咧械目尚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臨床研究在國內(nèi)進展迅猛。左束支起搏技術源于國內(nèi),自2019年起已在國際相關雜志發(fā)表了70多篇學術論文。

無導線起搏器較傳統(tǒng)經(jīng)靜脈心臟起搏器可減少導線和囊袋相關并發(fā)癥。2019年12月無導線起搏器在中國上市,目前國內(nèi)已有10多家中心開展此技術。

2020—2021年,一項對中國22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14 039名居民的分層多階段抽樣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18歲居民的心房顫動患病率為1.6%,其中男性(1.7%)高于女性(1.4%),農(nóng)村(1.7%)高于城市(1.6%),中部地區(qū)(2.5%)高于西部地區(qū)(1.5%)和東部地區(qū)(1.1%)[101]。

研究顯示,中國心房顫動患者總體腦卒中的患病率為24.8%,其中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為26.9%,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為24.2%[102]。

中國心房顫動注冊研究納入2011—2014年32家醫(yī)院7 977例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結果顯示,CHA2DS2-VASc評分≥2分和1分的患者中口服抗凝藥物治療比例分別為36.5%和28.5%,0分患者中也有21.4%使用抗凝藥物;三甲醫(yī)院抗凝藥物治療率為9.6%~68.4%,非三甲醫(yī)院為4.0%~28.2%[103]。一項調(diào)查就診于3家三甲醫(yī)院的患者入院前用藥史的研究表明,在入院后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中,僅24.41%接受符合指南規(guī)范的抗凝藥物治療[104]。

射頻導管消融(RFCA)已在中國600余家醫(yī)院廣泛應用。國家心律失常介入質(zhì)量控制中心資料顯示,2009—2021年,全國RFCA手術量持續(xù)迅猛增長(圖14),年增長率為13.2%~17.5%。2021年心律失常介入治療直報系統(tǒng)納入的RFCA患者210 609例,較2019年增加34%,百萬人口RFCA治療量154例;其中,心房顫動RFCA比例逐年增加,2018—2021年心房顫動RFCA占總RFCA的比例分別為31.9%、33.0%、32.2%和46.4%。目前心房顫動RFCA仍以環(huán)肺靜脈電隔離為主,占總RFCA量的60.2%[105],圍術期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率為0.4%,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率為0.1%[106]。

一項對新疆11個地區(qū)不同民族(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回族)居民醫(yī)療記錄的回顧性分析顯示,3 224 103名居民中1 244例發(fā)生心臟性猝死(SCD),SCD總發(fā)生率為38.6/10萬,男性發(fā)生SCD的風險高于女性[107]。

2021年心律失常介入治療直報系統(tǒng)納入的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植入患者數(shù)為6 547例,較2020年增加36%,每百萬人口植入量為4例;其中雙腔ICD 2 876例,占44%。

一項納入中國10家醫(yī)院230例長QT綜合征(LQTS)患者的研究顯示,LQT1型(KCNQ1突變,占37%)、LQT2型(KCNH2突變,占48%)和LQT3型(SCN5A突變,占2%)是其主要亞型[108]。

對1 215名競技體育類大學生運動員的心電圖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早復極檢出率為35.9%,男性居多,部位以下壁導聯(lián)最常見,形態(tài)以頓挫型最多[109]。

4.5 瓣膜性心臟病

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一項研究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法對31 499名≥35歲居民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測,發(fā)現(xiàn)1 309人患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的加權患病率為3.8%,據(jù)此推測中國約有2 500萬例瓣膜性心臟病患者;風濕性瓣膜病仍是我國瓣膜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而退行性瓣膜病的患病人數(shù)近幾年明顯增加;我國瓣膜性心臟病患者中,55.1%為風濕性瓣膜病變,21.3%為退行性瓣膜病變[110]。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研究人員對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該院接受經(jīng)胸超聲心動圖檢查的325 910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診斷為二葉式主動脈瓣的患者有3 673例(1.13%),男性占69.1%,58.4%有明顯主動脈瓣功能障礙,52.5%有升主動脈擴張,19.2%有主動脈根部擴張[111]。

4.6 先天性心臟病

先心病在全國多地均位居新生兒出生缺陷首位。先心病檢出率存在地區(qū)差異,多為2.9‰~16.0‰。

一項評估中國新生兒先心病檢出率及空間分布特征的Meta分析納入1980—2019年617項研究中76 961 354名新生兒資料,結果顯示,全國新生兒先心病檢出率持續(xù)上升,從1980—1984年的0.201‰上升到2015—2019年的4.905‰;先心病檢出率從西部地區(qū)到東部地區(qū)逐漸上升,從南部地區(qū)到北部地區(qū)逐漸下降[112]。

2011年8月至2012年11月一項對中國東部12家醫(yī)院、西部6家醫(yī)院共122 765名新生兒的調(diào)查顯示,中國新生兒先心病檢出率為8.98‰,女性(11.11‰)高于男性(7.15‰)[113]。

根據(jù)《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年鑒2021》,2020年中國城市居民先心病死亡率為0.61/10萬,農(nóng)村為0.76/10萬,農(nóng)村高于城市[88]。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huán)分會收集的全國(包括中國香港)728家開展心臟外科手術醫(yī)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共開展先心病手術71 693例,占所有心臟及主動脈外科手術量的25.8%,占比呈下降趨勢,為歷年占比最低,這可能與我國每年出生人口數(shù)量及出生率的下降、產(chǎn)前診斷和產(chǎn)前篩查的普及相關;未成年(<18歲)患者的心臟手術量為41 985例,占2021年先心病總量的58.6%,較2020年下降1.5%,提示成人先心病矯治手術在我國依然占較高比例,且逐年增加[114]。

根據(jù)國家心血管病質(zhì)量控制信息平臺數(shù)據(jù),2020年中國先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共36 528例(圖15)。在2020年接受先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中,總體醫(yī)囑離院率為97.1%,院內(nèi)死亡率為0.5%,非醫(yī)囑離院率為0.8%;30天再入院率為1.1%,與2018年(1.0%)和2019年(1.3%)相比無明顯變化;平均總醫(yī)療費用為68 601.0元,較2018年(49 779.8元)和2019年(57 943.1元)增加[115]。

圖15 2013—2020 年中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手術量Figure 15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0

4.7 心肌病

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一項針對中國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8 080名居民(男性4 064人、女性4 016人)的分層整群抽樣調(diào)查顯示,人群肥厚型心肌?。℉CM)粗患病率為0.16%,男性患病率(0.22%)高于女性(0.10%),經(jīng)年齡、性別校正后的患病率為80/10萬,據(jù)此估計中國成人HCM患者超過100萬例[116]。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對國內(nèi)42家醫(yī)院1980年、1990年、2000年3個全年段10 714例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3個時間段的DCM比例分別為6.4%、7.4%和7.6%[119]。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的調(diào)查顯示,200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國內(nèi)33家醫(yī)院共收住心肌病患兒4 981例,占同期兒科住院患兒的0.079%(4 981/6 319 678),其中以DCM最多[1 641例(32.95%)],其次為心內(nèi)膜彈性纖維增生癥[1 283例(25.76%)]和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635例(12.75%)];住院人數(shù)整體呈逐年增多趨勢[120]。

一項覆蓋我國3家大型三級醫(yī)療中心的回顧性縱向隊列研究于2010—2019年共納入564例HCM患兒,中位隨訪2.6年期間,149例(26.4%)患兒死亡,死亡主要原因為心力衰竭;5年、10年生存概率分別為71.1%和57.1%,其中有先天性代謝缺陷、在嬰兒期診斷為HCM的患兒預后最差,5年估算生存率分別為16.9%和56.0%[121]。

國內(nèi)一項研究對529例HCM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后發(fā)現(xiàn),43.9%的患者有明確致病突變,以MYH7和MYBPC3基因突變最多見[122]。2020年,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常見基因變異也是導致HCM發(fā)病的重要原因,提示存在非孟德爾遺傳模式,且具有種族特異性[123]。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 C M)主要由編碼橋粒蛋白基因突變導致。國內(nèi)研究顯示,63.3%的患者可檢測到致病基因突變,以PKP2基因突變最常見[124]。純合的DSG2基因f ou nder變異p.Phe531Cys是中國ACM的患病因素,占比高達8.47%,且外顯率高[125]。PNPLA2基因的純合變異c.245G>A/p.G82D與ACM的表型外顯相關[126]。

根據(jù)上述調(diào)查,中國擴張型心肌病(DCM)患病率為19/10萬[117]。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中國北方非克山病地區(qū)DCM患病率調(diào)查研究實際調(diào)查7省120村共49 751人,共檢出DCM患者6例,估計患病率為1.2/萬[118]。

2022年我國學者通過代謝組學與脂質(zhì)組學解析了HCM患者心肌組織及血漿中的代謝輪廓,結合機器學習算法鑒定出精確診斷HCM及預測HCM患者預后的代謝物集合,并利用一致性聚類方法發(fā)現(xiàn)具有不同心功能和預后的三類HCM代謝亞型,最后整合代謝組與蛋白組數(shù)據(jù),提出干預磷酸戊糖及氧化還原途徑作為HCM潛在的治療靶點[127]。

4.8 心力衰竭

2012—2015年,基于CHS 22 158名居民的一項分析顯示,≥35歲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為1.3%,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50%)患病率為1.4%,中/重度舒張功能障礙患病率為2.7%[128]。

2020中國心力衰竭醫(yī)療質(zhì)量控制報告對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全國113家醫(yī)院33 413例記錄院內(nèi)轉(zhuǎn)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分析顯示,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為2.8%[129]。

對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北京14家醫(yī)院因急性心力衰竭于急診就診的3 335例患者進行長達5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5年全因病死率為55.4%,CVD病死率為49.6%,中位生存時間為34個月[130]。

根據(jù)2020中國心力衰竭醫(yī)療質(zhì)量控制報告,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齡為(67±14)歲,男性占60.8%,心力衰竭患者中瓣膜性心臟病占比逐年下降,高血壓(56.3%)、冠心?。?8.3%)是目前中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感染是心力衰竭發(fā)作的首要原因,其次為心肌缺血和勞累。射血分數(shù)降低、射血分數(shù)中間值和射血分數(shù)保留的心力衰竭分別占40.2%、21.8%和38.0%[129]。

中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利尿劑使用率變化不明顯,地高辛的使用率受國際臨床研究影響呈下降趨勢,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及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上升;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滯劑使用率呈上升趨勢,但因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的問世,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的使用率降低[129]。

根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網(wǎng)上注冊系統(tǒng)的資料統(tǒng)計和省級質(zhì)量控制中心上報數(shù)據(jù),2021年國內(nèi)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裝置植入量達5 333例,較2020年增加37%,百萬人口植入量為3.6例;其中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CRT-D)的植入比例逐年增長,2021年占比達66%。

根據(jù)中國心臟移植注冊系統(tǒng)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中國共有66所醫(yī)療機構具備心臟移植資質(zhì)。2015—2021年,中國各移植中心實施并上報心臟移植年手術量依次為279例、368例、446例、490例、679例、557例和738例,7年共完成并上報3 557例。

2021年,在中國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中,非缺血性心肌病占75.2%;在兒童心臟移植受者中,非缺血性心肌病占80.3%。2021年,中國心臟移植受者院內(nèi)存活率為91.0%,多器官衰竭和移植心力衰竭占早期死亡原因的40%左右。2015—2021年,全國心臟移植術后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別為85.4%和79.9%;其中,成人心臟移植術后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別為85.1%和79.5%,兒童心臟移植術后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別為89.7%和84.8%。

4.9 肺血管病和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

4.9.1 肺動脈高壓 我國最大規(guī)模的全國多中心、前瞻性動脈性肺動脈高壓(PAH)登記注冊研究結果顯示,先心病是我國PAH最常見的病因;2009年8月至2019年12月,該研究納入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34家三甲醫(yī)院經(jīng)右心導管確診的PAH患者共2 031例,平均年齡(35±12)歲,女性占76.2%,45.2%為先心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PAH-CHD);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IPAH)占38.8%,結締組織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PAH-CTD)占13.1%,其他亞類PAH占3.0%[131]。

2006年前中國沒有治療PAH的靶向藥物,IPAH及家族性PAH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68.0%、38.9%和20.8%[132];進入靶向藥物時代后,IPAH患者的生存狀況明顯改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別為92.1%和75.1%[133]。

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一項全國多中心觀察性研究納入140例大動脈炎并發(fā)肺動脈高壓(TA-PH)患者,平均診斷年齡為41.4歲,女性高發(fā)(81%),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94.0%、83.2%和77.2%[134]。對于部分解剖形態(tài)適合經(jīng)皮肺動脈介入治療的TA-PH患者,經(jīng)皮肺動脈球囊成形術可將死亡風險降低82%(HR=0.18),且安全性高,提示經(jīng)皮肺動脈成形術有望成為部分TA-PH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135]。

4.9.2 靜脈血栓栓塞癥 中國香港的一項登記注冊研究納入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診斷的靜脈血栓栓塞癥(VTE)住院患者2 214例,其中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患者1 444例(65.2%),肺栓塞患者770例(34.8%);13年期間,VTE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從28.1/10萬人年上升至48.3/10萬人年[136]。

中國VTE住院率和病死率研究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納入中國90家醫(yī)院105 723例VTE患者,其中43 589例(41.2%)為肺栓塞合并DVT患者,62 134例(58.8%)為單純DVT患者;2007—2016年,年齡及性別校正后的住院率由3.2/10萬升至17.5/10萬,住院病死率由4.7%降至2.1%,住院時間從14 d降至11 d[137]。

2 0 0 9—2 015年中國肺栓塞注冊登記研究(CURES)共納入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7 438例成人急性癥狀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結果顯示,高危(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中危[簡化的肺栓塞嚴重指數(shù)(sPESI)≥1]和低危(sPESI=0)患者分別占4.2%、67.1%和28.7%。CT肺動脈造影是最常用的診斷方法(87.6%),抗凝治療是最常用的初始治療方法(83.7%);初始全身溶栓治療比例從14.8%降至5.0%,急性肺栓塞病死率從3.1%降至1.3%[138]。

2016年3月至9月中國住院患者VTE風險特征研究(Dissol VE-2)在中國60家三甲醫(yī)院入選因內(nèi)科或外科急癥入院、住院時間≥72 h的患者共13 609例(內(nèi)科6 623例、外科6 986例),根據(jù)第9版CHEST指南進行危險分層,低、高風險內(nèi)科患者分別占63.4%和36.6%,低、中、高風險外科患者分別占13.9%、32.7%和53.4%;外科住院患者發(fā)生VTE的主要危險因素是開放手術(52.6%),內(nèi)科住院患者是急性感染(42.2%);所有患者接受任何VTE預防措施的比例為14.3%(外科19.0%、內(nèi)科9.3%),接受第9版CHEST指南推薦的VTE預防措施的比例為10.3%(外科11.8%、內(nèi)科6.0%)[139]。

4.10 主動脈和外周動脈疾病

4.10.1 主動脈疾病 基于2015—2016年中國超3億人的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急性主動脈夾層年發(fā)病率約為2.78/10萬人年,男性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性(3.96/10萬人年比1.59/10萬人年)[140]。主動脈夾層注冊登記研究(Sino-RAD)顯示,中國主動脈夾層患者平均年齡為51.8歲,患病年齡較歐美國家年輕10歲左右[141-142]。

Sino-RAD研究顯示,對于A型主動脈夾層,開放手術治療率為89.6%,藥物治療率為7.8%,腔內(nèi)治療率為1.4%,雜交治療率為1.2%,住院死亡率為5.5%[143]。對于B型主動脈夾層,單純藥物治療率為21.3%,死亡率為9.8%;外科手術治療率為4.4%,死亡率為8.0%;腔內(nèi)治療率為69.6%,死亡率為2.5%[144]。

2009—2019年,Sino-RAD研究采用多中心、病例交叉設計方法,納入中國11個城市14家三級醫(yī)院的8 182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發(fā)現(xiàn)主動脈夾層發(fā)病風險隨氣溫降低而增加,且在平均氣溫低于24℃時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與28℃相比,在-10℃和1℃發(fā)生主動脈夾層的風險分別增加1.84倍和1.36倍;與氣溫無變化相比,氣溫降低7℃在隨后6 d內(nèi)的主動脈夾層累積發(fā)生風險增加1.66倍[144]。

在不同類型的胸主動脈手術患者中,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各不相同。HQMS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中國胸主動脈腔內(nèi)修復術(TEVAR)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5.5 d,平均住院費用為17.06萬元;單純帶主動脈瓣人工血管升主動脈置換術(Bentall手術)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2.1 d,平均住院費用為21.55萬元;全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術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1.5 d,平均住院費用為27.31萬元。

HQMS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中國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3.1 d,平均住院費用為15.15萬元;2021年腹主動脈腔內(nèi)修復術(EVAR)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3.1 d,平均住院費用為18.83萬元。

HQMS數(shù)據(jù)顯示,近幾年我國主動脈疾病腔內(nèi)和開放手術量均呈上升趨勢,其中HQMS納入醫(yī)院主動脈腔內(nèi)手術例數(shù)由2017年的21 320例增至2021年的46 651例(增幅118.8%),Bentall手術由3 105例增至5 901例(增幅90.0%),全弓置換術由3 707例增至9 400例(增幅153.6%)。

2017—2021年,HQMS納入醫(yī)院TEVAR院內(nèi)死亡率從2.0%降至1.3%,院內(nèi)死亡和非醫(yī)囑離院率從4.9%降至4.0%;EVAR院內(nèi)死亡率從1.7%降至1.3%,院內(nèi)死亡和非醫(yī)囑離院率為3.7%~3.9%;Bentall手術院內(nèi)死亡率為1.5%~1.9%,院內(nèi)死亡和非醫(yī)囑離院率從4.4%降至2.5%;全弓置換術院內(nèi)死亡率為5.9%~7.4%,院內(nèi)死亡和非醫(yī)囑離院率為11.2%~14.6%。

4.10.2 外周動脈疾病

4.10.2.1 下肢動脈疾病 一項中國大陸的分層隨機抽樣調(diào)查顯示,≥35歲自然人群中下肢動脈疾?。↙EAD)患病率為6.6%,據(jù)此推測中國約有4 530萬例LEAD患者;其中1.9%的患者接受血運重建,據(jù)此估測中國實施血運重建的患者有86萬[145]。2型糖尿病患者中LEAD患病率可達21.2%[146]。

4.10.2.2 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 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項目分析106 918名≥40歲社區(qū)居民的頸動脈超聲檢查結果后發(fā)現(xiàn),頸動脈中度及以上狹窄的患病率為0.5%[147]。

2017—2019年在中國北方和南方兩家三級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的一項橫斷面研究共入選38 642名受試者,其中位年齡為46歲,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疾?。–ASD)患病率為30.0%[148]。在北京市8家社區(qū)醫(yī)院篩查的9 215例[平均年齡(60±9)歲]腦卒中高風險人群中,CASD患病率高達74.7%[149]。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0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頸動脈內(nèi)膜剝脫術上報例數(shù)為6 600例,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共開展18 649例[150]。

4.10.2.3 鎖骨下動脈狹窄 臂間收縮壓差≥15 mmHg是預測鎖骨下動脈狹窄(SCAS)>50%的一個指標,可用于SCAS的流行病學篩查和診斷。一項納入上海社區(qū)3 133名≥60歲居民的研究顯示,臂間收縮壓差≥15 mmHg者占1.8%[151]。單中心住院患者病因構成研究顯示,40歲以上SCAS患者中動脈粥樣硬化占95.9%,≤40歲人群中大動脈炎占90.5%[152]。

4.10.2.4 腸系膜動脈疾病 腸系膜動脈疾病(MAD)包括腹腔動脈、腸系膜上/下動脈狹窄/閉塞或栓塞。MAD缺乏流行病學資料,但臨床上發(fā)現(xiàn)急性或慢性MAD診斷不足,誤診率、致死率較高。基于1994—2006年腸系膜動脈栓塞和血栓形成個案報導的Meta分析顯示,111例確診病例中誤診率為61.3%,病死率為60.6%[153]。另一項針對1998—2008年缺血性腸病誤診文獻的Meta分析發(fā)現(xiàn),誤診率為63.4%(312/492)[154]。

4.10.2.5 腎動脈狹窄 一項18年連續(xù)納入2 905例腎動脈狹窄(RAS)患者的單中心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人群RAS的主要病因有動脈粥樣硬化(82.4%)、大動脈炎(11.9%)、纖維肌性發(fā)育不良(4.3%);動脈粥樣硬化比例由1999—2000年的50%增至2015—2016年的85%;≤40歲患者中非動脈粥樣硬化病因更多見[155]。

4.11 腫瘤心臟病學

一項納入71萬例患者的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18%的癌癥患者有CVD危險因素或患CVD,其中13%至少有1種CVD危險因素,5%有1種CVD;在調(diào)整年齡、性別、腫瘤分期和所接受的治療后,合并心力衰竭的腫瘤患者預后最差,全因死亡風險增加79%,其次合并心肌梗死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50%[156]。

5 心血管病康復

5.1 心臟康復

2016年一項針對全國醫(yī)院心臟康復工作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覆蓋中國七大地理區(qū)域的124家三甲醫(yī)院,結果顯示,僅30家(24%)醫(yī)院開展心臟康復服務,平均1億人口中僅2.2家醫(yī)院能開展心臟康復;在13家完成36項調(diào)查并開展心臟康復的醫(yī)院中,3家(23%)開展了院內(nèi)Ⅰ期康復,3家(23%)開展了Ⅱ期康復,7家(54%)同時開展了Ⅰ期和Ⅱ期康復[157]。

5.2 腦卒中康復

中國醫(yī)療機構康復科床位數(shù)持續(xù)增長。2020年全國醫(yī)院康復科床位數(shù)為246 907張[88]。康復從業(yè)人員數(shù)量也不斷增加,2009年調(diào)查顯示,國內(nèi)康復醫(yī)師1.6萬人、康復治療師1.4萬人、康復護士1.2萬人;2018年國內(nèi)康復醫(yī)師增至3.8萬人,康復護士增至1.5萬人[158-159]。

早期康復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有研究顯示,與早期康復(發(fā)病72 h~7 d)相比,進行超早期康復(發(fā)病72 h以內(nèi))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病1個月和3個月時的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和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MA)評分均顯著增加[160]。另一項研究顯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發(fā)病后24~48 h開始康復治療,相比發(fā)病后72~96 h康復治療者,90 d時改良Rankin量表評分降低,并且在腦卒中發(fā)病后第一周患者下肢FMA評分顯著改善[161]。

一項納入82例腦出血患者的研究顯示,與發(fā)病后3~4周進行康復訓練相比,在發(fā)病后2~7 d開始進行早期干預訓練更有利于患者運動功能、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162]。

6 心血管基礎研究與器械研發(fā)

6.1 心血管基礎研究

中國的高水平心血管基礎研究從2005年后開始起步,通過Cell、Nat Med、Circulation、J Am Coll Cardiol、Eur Heart J、Circ Res和Nat Commun等期刊的數(shù)據(jù),可以觀察到近幾年國內(nèi)高水平心血管基礎研究在快速發(fā)展。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通信作者和主要作者均來自中國、以探索心臟和血管解剖和以發(fā)育與功能/發(fā)病機制為對象的基礎研究論文共74篇,涉及AMI、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病、心臟重構、心律失常、動脈瘤/夾層、動脈粥樣硬化及血管重構等方面,其中熱點研究包括心臟保護與再生、單細胞測序技術及基因治療等。

6.2 心血管醫(yī)療器械研發(fā)產(chǎn)品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5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共批準59項醫(yī)療器械進入創(chuàng)新醫(yī)療器械審評通道,其中26項為心血管類產(chǎn)品,說明心血管領域的創(chuàng)新在我國醫(yī)療器械創(chuàng)新領域占主導地位,占比達44.1%;而且,國產(chǎn)原創(chuàng)產(chǎn)品有52項,占比88.1%。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5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共批準心血管領域三類醫(yī)療器械注冊證189項,其中130項為國產(chǎn)產(chǎn)品,有4項產(chǎn)品曾進入國家創(chuàng)新醫(yī)療器械審評通道。對比去年同期數(shù)據(jù)(獲批142項注冊證,國產(chǎn)產(chǎn)品101項,其中11項曾進入國家創(chuàng)新醫(yī)療器械審評通道),可以看到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在心血管器械審批方面的速度繼續(xù)加快,中國目前心血管醫(yī)療器械領域的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已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在130項國產(chǎn)產(chǎn)品中,介入類產(chǎn)品115項,成像類產(chǎn)品3項,血流測量系統(tǒng)7項,開放手術類產(chǎn)品2項,AI軟件1項,診斷類產(chǎn)品2項。

7 心血管病經(jīng)濟負擔

2020年,中國醫(yī)院心腦血管病患者出院總人次數(shù)為2 428.83萬人次,占同期出院總人次數(shù)(包括所有住院病種)的14.68%;其中,CVD患者出院總人次數(shù)1 289.94萬人次,占7.80%,腦血管病患者出院總人次數(shù)1 138.89萬人次,占6.89%。

心腦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數(shù)中,以缺血性心臟?。?98.99萬人次)和腦梗死(761.02萬人次)為主,占比分別為32.90%和31.33%;2020年糖尿病出院人次數(shù)為407.39萬人次。

1980—2020年,糖尿病出院人次數(shù)年均增長速度為12.60%,腦梗死為11.36%,缺血性心臟病為10.44%,腦出血為8.65%,高血壓為6.35%,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腎臟病為5.63%,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為0.01%;1987—2020年,AMI出院人次數(shù)年均增長速度為10.88%;2018—2020年,心力衰竭出院人次數(shù)年均增長速度為15.28%,心絞痛為7.15%,肺栓塞為5.63%,心律失常為-4.45%,急性風濕熱為-7.07%。

2020年心腦血管病住院總費用為2 709.01億元。其中,CVD住院總費用為1 652.22億元,包括缺血性心臟病1 169.59億元(其中心絞痛431.35億元、AMI 346.85億元)、心律失常170.82億元、心力衰竭144.61億元、高血壓132.60億元(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腎臟病24.96億元)、肺栓塞18.49億元、慢性風濕性心臟病15.20億元、急性風濕熱0.91億元;腦血管病住院總費用為1 056.79億元,包括腦梗死747.70億元、腦出血309.09億元。糖尿病住院總費用為316.41億元。AMI、腦梗死、腦出血患者住院總費用變化趨勢見圖16A。

圖16 2004—2020 年中國3 種主要心腦血管病患者住院總費用(A)和次均住院費用(B)變化趨勢(當年價格)Figure 16 Trends in 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A)and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B)of three 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20 (current year prices)

2 0 2 0 年,缺血性心臟病次均住院費用為14 638.22元(其中心絞痛15 369.94元、A MI 30 159.06元),腦梗死9 824.93元,腦出血20 397.61元,高血壓6 235.41元(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腎臟病8 589.18元),肺栓塞17 528.28元,心律失常17 587.40元,心力衰竭9 416.21元,慢性風濕性心臟病9 806.14元,急性風濕熱5 941.20元。糖尿病次均住院費用為7 766.69元。AMI、腦梗死、腦出血患者次均住院費用變化趨勢見圖16B。

扣除物價的影響,自2004年以來,AMI、腦梗死和腦出血住院總費用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24.65%、16.81%和12.79%;自2018年以來,心力衰竭住院總費用的年均增長速度為16.14%,心絞痛為6.45%,肺栓塞為5.82%,心律失常為3.52%,缺血性心臟病為0.10%,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腎臟病為-2.12%,糖尿病為-4.34%,急性風濕熱為-5.29%,高血壓為-12.64%,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為-16.64%。

扣除物價的影響,自2004年以來,AMI、腦出血和腦梗死次均住院費用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5.32%、4.36%和1.11%;自2018年以來,心律失常次均住院費用的年均增長速度為8.34%,缺血性心臟病為3.60%,糖尿病為-2.10%,急性風濕熱為1.92%,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為1.33%,心力衰竭為0.74%,肺栓塞為0.18%,心絞痛為-0.66%,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腎臟病為-2.01%,高血壓為-2.73%。

致謝:感謝所有參與《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編寫的專家,編寫組名單詳見參考文獻[163]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患病率高血壓患者
怎樣和老年癡呆患者相處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11-25 13:49:39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全國高血壓日
甲減患者,您的藥吃對了嗎?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7:52
昆明市3~5歲兒童乳牙列錯畸形患病率及相關因素
認知行為治療在酒精依賴患者戒斷治療中的應用
如何把高血壓“吃”回去?
高血壓,并非一降了之
428例門診早泄就診者中抑郁焦慮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醫(yī)改如何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鄂尔多斯市| 固原市| 永昌县| 东至县| 蒙阴县| 喀喇沁旗| 广德县| 西盟| 济源市| 宜昌市| 交城县| 建瓯市| 永吉县| 田阳县| 清徐县| 内乡县| 牟定县| 西安市| 博客| 姚安县| 德庆县| 绍兴县| 原阳县| 建平县| 奇台县| 盈江县| 麻城市| 房产| 莆田市| 张家港市| 奇台县| 滁州市| 西青区| 广宁县| 文山县| 南涧| 绍兴市| 合江县| 石屏县| 芦山县|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