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莽
蒙古人騎馬射箭,若非撥轉馬頭,信馬由韁的馬會直奔前方,在馬上一箭射去更是直的。據說草原上的人腸子也直,彎弓射雕的成吉思汗是以武力征服亞歐。忽必烈遷都被金國遺棄的燕京,下馬拿起墨斗盒子一彈,也彈出一條直線,那便是以后的中軸線。此后他和他的子孫,以及把他們趕出元大都的中原牛人,在這條線上蓋出許多好看的房子,令整個世界都驚嘆不已。
中軸線上的壯美建筑由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箭樓、永定門城樓、天橋、正陽門橋坊五牌樓、正陽門前門箭樓、正陽門城樓、后來改稱的中華門(明稱大明門,清稱大清門);后面是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坤寧門、御花園、欽安殿、順貞門、神武門、北上門、景山門、綺望樓、萬春亭、壽皇門、壽竽殿、地安門、萬寧橋、鼓樓和鐘樓,貫穿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總共是固若金湯的四重城。
一些城、樓、門、殿,雖已毀滅得連遺址也尋不見了,老北京人依然能懷念地說出它們不可復制的舊容。此外,從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還有許多雌雄對稱的建筑,如天壇與先農壇,東便門與西便門,崇文門與宣武門,太廟與社稷壇,東三座門與西三座門,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東華門與西華門,東直門與西直門,安定門與德勝門——說相聲的說到此處,會趁機顯擺一下過硬的貫口,其他人則有點兒費勁。
尤其費勁的是外國人。大清朝有西國公使漂洋過海來和皇上洽談貿易,以為如在本國一般,雙方可以對坐沙發(fā),坐久了還能蹺著一條腿,那是不會殺頭的。卻被通知去接受奴才的培訓,下跪磕頭,就堅決不同意了,稱西方人是另一品種,兩條腿子不能同時彎曲,除非求愛時單腿跪地。太監(jiān)們心知西國公使狡猾,說是實在不跪也行,那就另走一條旁門左道吧,遂帶公使順著中軸線走了一遍,走到老佛爺面前,腿子疼得要斷,不等宣詔就“撲通”一聲跪下了。太監(jiān)說啟稟老佛爺,洋人的腿子本來不能跪的,可他參觀了咱們這條筆溜直的中軸線,還有一道道的門,佩服得五體投地,不跪也要跪了。
中軸線又叫子午線,就像有人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也有人問子午線為什么這樣直。有人帶著問題去找答案,結果在后河橋的河泥里發(fā)現了一只石老鼠,這家伙代表地支子鼠;又在前門的河泥里發(fā)現了一匹石馬,這家伙代表地支午馬。于是就明白了,原是子鼠午馬這兩個屬相對得正,正直正直,一正就直了,子午線不直才怪。不過還真出怪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有個高人,說北京南北中軸線并不是正南正北。問他根據何在,高人說,有一次他拍天上的鳥,從北京的衛(wèi)星影像圖中發(fā)現這條線有點兒偏。高人用立竿見影的方法,在甬路中央立了一根兩米長的竿子,粘上一條六米長的膠帶,當永定門上的太陽正當頂時,竿子投下的陰影就是永定門的子午線。如此一算,北京中軸線偏了兩度十幾分,大約有三百米。但這時候又有個高人出現了,說中軸線偏離子午線的原因,是北京時間的十二點和真正的北京正午不是一個時間,雙方要差四分二十八秒,那影子可不有點兒偏嗎?啊呀呀,這個問題忽必烈當時沒有想到。
北京除了南北中軸線,還有一條東西中軸線,這就是著名的長安街,始建于燕王朱棣勇奪皇侄建文帝之位登基以后,自南京遷都北京的明永樂十八年。長安其名,取自大唐帝都長治久安之意。最初的長安街東端起于東單路口,西端止于西單路口,以天安門為界,分東長安街與西長安街。此后悠悠歲月,首尾兩端延長,西起門頭溝三石路,東至通州宋梁路,號稱十里長街,又叫神州第一街。
我家住在東西中軸線的新長安街上,門前有地鐵一號線和地面若干條公交線路,到哪兒都行。周圍有高檢、國際廣播電臺、國際雕塑公園。夜幕下推窗遠眺,璀璨燈火之中,東西中軸線宛若一把磨亮的長劍,橫佩在古老北京的腰間,莊重而威嚴。
南北中軸線則是一條金線串起的珠寶,每一顆都發(fā)出讓世人驚羨的奇異之光,且不說故宮和天安門,其中最圓的那一顆稀世珍珠應是祭天之壇。上世紀八十年代我來到北京,單位在西城區(qū)百萬莊大街,分給我的宿舍在府右街,站牌上一排站名之間還鑲了一個括號,里面寫著西安門。我住的光明胡同九號,與“神童作家”劉紹棠比鄰。乘無軌電車前去一站就是西四,再前去一站就是西單,正好在東西中軸線最初的長安街西頭。我像一條南水北調的魚,每天早晚在東西中軸線的邊緣往返游過。但我最好的記憶卻留在了南北中軸線——天壇,這顆最圓最美的珍珠這里。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我把居住在祖籍小城的父親和母親接到北京,每到節(jié)假日就陪他們外出游玩,南北中軸線上的珠寶一顆一顆看了個遍,天壇是我們去得最多的地方。一歲的兒子穿上乾隆的戲裝,騎在我的背上進祈年殿,我對他講解過去的皇帝每年春天要來這里,祈求蒼天給世間黎民一個好年成??鬃蛹捌涞茏泳帯对姟?、《書》、《禮》、《樂》、《易》和《春秋》,其中《禮記·月令》中說:“(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
兒子哪里聽得懂這個,即便懂也不信,紅著臉表示尿脹了。尋一間小房子讓他去尿,轉而再看那臉上一派輕松,便對他說,咱們下江南吧。不料一聽這個,他竟歪歪扭扭真的走起路來。這讓父親和母親大喜過望,奔撲過來保護。接著在回音壁,母親和假乾隆貼著弧形的墻面打起了電話,一家人快樂得像五個皇帝。
三十年后,兒子已在異邦學業(yè)有成,母親卻不在了。父親第三次一人來京,大年初一,堅決要再去一次母親去過的天壇懷舊。這年是龍年,父親生肖屬龍,三個月前過完八十四歲大壽,今日他身穿繡有金龍的紅色漢褂,絲麻,對襟,襻扣,溜肩,脖纏孫兒從遠方買回的大圍巾,兩只老手像北京中軸線上的一對城門,左右對稱地插入兜中。他站在陽光下寒冷的風中,白發(fā)飄零,背后是天壇的金頂、藍瓦、紅墻和漢白玉的三層砌欄。這里是母親三十年前與他合影的地方,他要求再照一張,以后到了天國帶給我的母親。
我是父親最好的導演和攝影師,歷來都是,無論在老家還是北京,別人都照不出那么漂亮的風姿——為他照相要么說一句有趣的話,要么偷拍。這次我剛給他整理好圍巾,正要下手,突然一聲哨響,從斜刺里殺來一支隊伍,看皮膚是歐洲的,哇啦叫著,迅速成為父親的背景。一位手持三角旗的東方人在用英語解說,像是他們的翻譯和領隊,父親轉過身去,被他們看見了胸前的龍。翻譯代替他的歐洲朋友問:“老人家高壽?”
父親把大拇指和食指叉開,又把四指并攏:“本命年,八十四?!?/p>
“啊,聽口音老人家不是北京人哪?”
父親說:“我的祖先是楚人。春秋戰(zhàn)國時代北京是燕國?!?/p>
“對,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歐洲的朋友們,我把老人家的話都翻譯給你們聽吧!”
父親說:“你給他們好好講講天壇?!?/p>
這是父親最后一次來北京,自然也是他最后一次來天壇。從他的眉飛色舞可以看到,從他的放聲大笑可以聽出,這是母親走后一年零兩個月里,他最高興的一天。
北京和我老家的風俗一致,統(tǒng)統(tǒng)認為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龍年第一天我們從天壇盡興而歸,我問父親吃多少個餃子,父親又把兩手掏了出來,我以為他要比八十四,但他保守地說:“二十!”
一絲失望掠過心頭。但再一想,廉頗估計還沒這個數。
責任編輯 張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