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曙 張 帝
大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xiàn)實結合起來”[1]。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提出“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推動教學資源建設常態(tài)化機制化”“以重大紀念日、歷史事件為契機”,扎實開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動。[2]學校、課堂是課程實施的終端,如何以重大事件為載體,發(fā)揮“大思政課”教學資源的育人價值,是保障《方案》落地的關鍵。為此,設計開發(fā)“大思政課”教學資源包,挖掘現(xiàn)實重大事件中的思政元素,依托教育數字化平臺使用和更新教學資源,有利于激活思政教育的主體性作用,讓思政教育更加“走心”“共情”。
2022年8月,重慶在短時間內多地發(fā)生10余起森林火災,黨和政府科學組織,各地專業(yè)隊伍火線馳援,烈火英雄逆行而上,普通市民挺身而出,終將肆虐的山火撲滅,守護了萬家燈火,讓國人為之動容,贏得了世界贊譽。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緊扣這一現(xiàn)實重大事件的鮮活素材,聯(lián)合相關學校,從主題確立、內容組織、課程設計、生成共建等方面,精心制作“奮斗成就夢想 做了不起的中國人——‘重慶山火撲救’”大思政課課程資源包,為教師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提供了豐富的場景應用案例,探索以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共建、共享賦能鑄魂育人。
價值取向是思政課課程資源建設的核心,它決定了開發(fā)的方向。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盵3]因此,從實踐中蘊含著的龐雜教育資料中萃取恰當貼切的思政主題,清晰地彰顯課程資源包的育人價值導向尤為重要。
首先,體現(xiàn)高度的引領性?!皧^斗成就夢想 做了不起的中國人——‘重慶山火撲救’”大思政課課程資源包匯聚了此次事件中發(fā)生在重慶人身邊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諸如逆行者的英勇無畏、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市民們的團結一心、同袍同澤的守望相助和感恩圖報等,都極富教育動能,從而為教學目標的制定提供導引。這些精神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象化呈現(xiàn),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備素養(yǎng)。主題的萃取注重用樸實的語言激發(fā)師生共鳴,結合山火中的“我之作為”內化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其次,體現(xiàn)強烈的感召力。“奮斗成就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個體的擔當。通過黨和政府的科學組織、消防隊員的專業(yè)滅火、摩托騎士的志愿行動……這些發(fā)生在身邊鮮活的真實素材,彰顯了新時代眾志成城的精神內核。“這群娃兒立功了”“山火一天不滅,我們一天不回”“和你們并肩作戰(zhàn),是我們一生的榮耀”……這些滿含豪情的話語是對思政主題的貼切呼應。由此,通過“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盵4]
課程是一個集成系統(tǒng),教學資源的素材需要根據思政主題進行內容選擇與組織,建立起謀劃周密、設計縝密、邏輯嚴密的結構,綱舉目張。“重慶山火撲救”教學資源包的結構包括導語、教學素材、課程方案、成長展示、互動交流等(見圖1)。
圖1 “重慶山火撲救”教學資源包結構圖
導語部分:以簡潔通俗的語言,概述“重慶山火撲救”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情景,闡釋主題,介紹內容概覽、學習目標和使用建議,引發(fā)思考,統(tǒng)領方向。
教學素材:對整個事件進行全景呈現(xiàn)。“重慶山火撲救”分“掠影”“自救”“托舉”“決戰(zhàn)”“情深”“相約”六個版塊,系統(tǒng)組織素材,以火災發(fā)生到被撲滅的時間為序,具有清晰的脈絡。圖片、文字、數據、視頻等資料豐富,既有官方及媒體發(fā)布的權威信息,也有一線志愿者拍攝的真實現(xiàn)場,還有來自專業(yè)機構的科學分析材料等,為教學提供豐富的選擇。
課程方案:體現(xiàn)課程改革理念,注重落實實踐、體驗、探究等教學方式。資源包圍繞主題、依據目標,針對幼兒園到高中不同學段,綜合考慮教學對象、課時分配、教學背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各學科教材鏈接點、教學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資源運用、評價點評、教學地點、教學建議等,分別設計了教學實施過程方案。對于不同學段教師而言,資源包的設計框架可以“拿來就用”,也可以結合他人提供或自己收集的素材進行更新完善,從而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還可以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區(qū)域的學生特點,從學生視角創(chuàng)設能引發(fā)興趣的話題,通過展示、演講、辯論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同時,資源包教學素材的每個版塊內容也為教學實施提供了思路,具有可操作性。每一個版塊就是一節(jié)專題課程設計,以“掠影·災情危機”版塊為例:第一部分是“封面”,精選的圖片和統(tǒng)計數據可以起到引起興趣的作用,文字部分則以問題為驅動引發(fā)思考;第二部分是“現(xiàn)場”,立足具體事件或典型人物,著力還原或展現(xiàn)真實的經歷,帶動學生“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第三部分是“鏈接”,延展視線,深化思考,引導師生剖析事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并尋找解決辦法。
成長展示和互動交流,則通過記錄師生的學習經歷,搭設分享展示相互啟發(fā)的舞臺;專門設置教學討論、使用評價等欄目,為教師設計課程、運用資源、教學實踐搭設了交流平臺,以此推動共建共享的成長共同體形成。
互聯(lián)網的平臺存儲和技術開發(fā)優(yōu)勢對于資料的有效使用提供了簡便靈活的載體。教學資源包根據內容結構分板塊整理各類資料信息,靈活組合、多樣呈現(xiàn)。從資料到資源的過程強調符合國家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體現(xiàn)思想性、教育性、針對性、進階性等。同時,我們注意畫面清晰、時長適中、使用便捷等操作層面的細節(jié),明確建設技術標準(見表1)。
表1 資源包建設素材技術標準
二維碼的結合使得教學資源包使用更加便捷。掃一掃,即可呈現(xiàn)教學資源包的事件、人物等所有內容,再結合手機投屏、電腦多媒體播放等,既方便即時呈現(xiàn),又豐富使用媒介。此外,其具有的表單功能,便于收集、反饋信息,通過API還可以與其他平臺進行數據連接,從而實現(xiàn)多元教學主體互動。
在二維碼資源包的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教學資源管理的機制,是建好、用好教學資源的有力支撐。教學資源包最終要實現(xiàn)開放共享,這就需要有協(xié)同聯(lián)動的保障機制和更新機制。
首先,建立資源包質量保障機制。此次資源包的研發(fā)團隊師資力量雄厚,包括親歷火災撲救的北碚區(qū)朝陽中學、遠離市區(qū)的城口縣咸宜鎮(zhèn)中心小學、母城渝中區(qū)的大田灣小學、重慶科學城的雙福第三小學等不同類型學校的眾多優(yōu)秀教師,對標開發(fā),相互借鑒。同事,依托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雄厚的教研力量和西南大學等高校專家,組建審查委員會,對資源的政治性、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進行嚴格審查和指導。
其次,建立資源包動態(tài)更新機制?!盎ヂ?lián)網+”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以及高效的信息化教學方式,推動了教學模式改革。[5]“重慶山火撲救”資源包的建設,鼓勵開發(fā)者和使用者將相關的生活經歷與發(fā)現(xiàn)融入其中。因此,教師、家長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其中的材料,也可用自己的所歷、所見、所感補充或代替材料的展示。同時,在“互動反饋”部分,開通“資源評價”“資源提供”互動通道,使得資源包在運用過程中可以不斷有學校、教師、家長出謀劃策或者提供資料。例如,有的家長提出增加與消防人員的互動版塊;有的學校提出增加山火起因的科學描述;甚至有教師在教學時增加了小朋友在后方聲援救火的視頻,促進學生思考“我也能做些什么”……這些內容的動態(tài)調整、模塊的靈活組合,使得思政資源包在互動中不斷動態(tài)生長,形成“使用-建設”回路,增強大思政課的豐富性和實效性。
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往往給人以有益的啟迪,激活創(chuàng)造的力量。教學資源包既要重建設,更要重運用?!爸貞c山火撲救”思政資源包的教學運用給人以精神鼓舞,產生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2022年9月開學前后,“重慶山火撲救”資源包每天訪問量超過5000人次,各校老師結合本地情況,綜合化實施,體驗性感悟,使學生們從中汲取了眾志成城、英勇救火的偉大民族精神,進而激發(fā)他們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的團結無畏精神。這一資源包自推出以來,重慶市教委公眾號第一時間發(fā)布信息,點贊“為孩子上好這人生重要的一課”。中國新聞網、華龍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媒體紛紛予以關注和推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從而為資源包的建設不斷注入新的動能。此外,資源包對學校課程開發(fā)也產生了積極影響。部分學校以此為藍本,結合“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重慶冬季抗疫”等開發(fā)相關課程,如“奮斗成就夢想”“新時代十年”“向逆行者致敬”“疫路有你”等,以視頻、繪畫、征文等形式解讀和彰顯時代精神。
這一教學資源包突顯了引領性、全景性、操作性、生成性等特點,在共建共享、開放互動中,呈現(xiàn)出個性化的共創(chuàng)共長的生動場景。讓“大思政課”春風化雨,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沉淀了厚重致遠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