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惠
摘? 要:《左傳》中有多處提到“輿人”,學界對“輿人”所指何人未有定論。從語言學角度出發(fā),首先厘清“輿”的各個義項,分析先秦文獻中“人”的隱含意義,解釋“輿”作為單音詞及以不同語素義參與構(gòu)詞的不同含義。再結(jié)合《左傳》文本的語境及前人注疏,探求《左傳》中“輿人”的真正內(nèi)涵。單音詞“輿”和“人”組成雙音詞組“輿人”,在《左傳》中用來指稱具有一定地位的官員。當“輿”義為“賤官”時,“輿人”是指管理車輿的官員。當“輿”義為“眾”時,“輿人”即指眾臣?!拜浫恕彼阜Q的眾臣并沒有特定的范圍,常指擅長運用“誦”的方式諷諫時事,為國君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的大臣。
關(guān)鍵詞:《左傳》;“輿人”;指稱
《左傳》中有多處提到“輿人”,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謀曰:‘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1](P3959)此處是說晉侯攻曹不下,十分擔憂。這時“輿人”為晉侯獻計,晉侯聽從了“輿人”的計謀,攻入曹國。我們看到,“輿人”在這里起到了重要作用,幫助晉侯扭轉(zhuǎn)了戰(zhàn)爭局面,取得了勝利。杜預將此處的“輿”訓為“眾也”[1](P3959),那么,“輿人”是泛指眾人,還是作為專有名詞特指某一個群體,需要我們進行深入探究。
一、“輿”的本義及引申序列
我們首先確定“輿”的本義,在此基礎(chǔ)上,梳理“輿”的各項詞義。
《說文解字·車部》:“輿,車輿也。從車舁聲?!盵2](P302)段玉裁注:“車輿,謂車之輿也?!犊脊び洝罚骸浫藶檐?。注曰:‘車,輿也。按不言為輿而言為車者,輿為人所居,可獨得車名也。軾、?、軫、軹、轛,皆輿事也?!盵3](P721)根據(jù)許慎《說文解字》及段玉裁注,“輿”義為車廂,車廂是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輿”也可指代整輛車?!拜洝弊謴摹棒ā钡寐?。《說文解字·舁部》:“舁,共舉也。從從廾。凡舁之屬皆從舁。讀若余?!盵2](P53)“輿”與“舁”同源,“輿”最初是人抬的運載工具,如轎子、步輦一類?!兑磺薪?jīng)音義》:“車無輪曰輿?!盵4](P4829)《急就篇》顏師古注:“著輪曰車,無輪曰輿?!盵5](P305)由此來看,“輿”要早于車,它是人抬的運載工具,由此引申出“抬,舉”的意義。如《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绖,士輿櫬。”[1](P3903)此處“輿”意為“抬”。車是“輿”增加輪子而產(chǎn)生的,由人抬到車載都叫作“輿”。換言之,“輿”由“人抬的運載工具”義而產(chǎn)生“車廂”義,又由“車廂”義引申出“車”義,再由“車”義引申出“造車的人”義。如《孟子·滕文公下》:“則梓匠輪輿?!壁w岐注:“輿人,作車者也。”[6](P428)一般情況下,造車的人都是手工業(yè)者,因此,“輿”有“隸卒”義?!稘h書·嚴助傳》:“廝輿之卒,有一不備而歸者?!鳖亷煿抛ⅲ骸拜?,主駕車者?!盵7](P4321)駕車的人即為隸卒。隸卒皆為普通大眾,由此而引申出“眾”義。如“聽輿人之謀”句中,杜預將“輿”訓為“眾也”。再如《周禮·夏官·序官》:“輿司馬,上士八人?!编嵭ⅲ骸拜洠娨??!盵8](P1792)“輿”意為車廂,車廂的主要功能是運載物品或人,因此,“輿”亦含有“載”義?!逗鬂h書·光武帝紀》:“臣請大司空上輿地圖?!崩钯t注:“《廣雅》曰:‘輿,載也?!盵9](P65)
通過上文的梳理、分析,我們可以得到“輿”的詞義引申系列,如圖1所示:
根據(jù)對“輿”的詞義梳理,我們認為,“輿”可以引申出“眾”的詞義。那么,杜預訓“輿”為“眾也”,應(yīng)是詞義訓釋,而非文意訓釋。
二、先秦時期“人”字的意義
“人”現(xiàn)在的意義是指普通的人,在先秦時期卻并非如此。我們對“人”在當時文獻中的相關(guān)用例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人”主要有以下訓釋:一是“天地之性最貴者”,二是表示有一定身份的人,三是“眾辭也”。
《說文解字·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2](P159)許慎認為,“人”是天地之間具有極高地位的、最為尊貴的生靈。這一訓釋可能來源于《禮記》。《禮記·禮運》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盵10](P3081)又云:“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盵10](P3083)也就是說,人是天地的中心,是天地盛德的產(chǎn)物,所以人是最為尊貴的。由此可以引申出“有一定身份地位”?!抖Y記·大學》:“好人之所惡。”孔穎達疏:“人,謂君子。”[10](P3639)這里的“人”并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稱君子。《儀禮·聘禮》:“主人使人與客讀諸門外?!编嵭ⅲ骸叭耍瑑?nèi)史也?!盵11](P2318)這表明,“人”可以表示有一定官職的大臣。
值得注意的是,“人”訓為“眾辭也”的用例也很多。《谷梁傳·隱公八年》:“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范寧注:“稱人,眾辭。”[12](P5144)《公羊傳·莊公十七年》:“齊人瀸于遂?!焙涡葑ⅲ骸胺Q人者,眾辭也?!盵13](P4851)《谷梁傳·文公十六年》:“宋人弒其君杵臼?!狈秾幾ⅲ骸疤┰唬骸畟鞣Q人者,眾辭。”[12](P5232)從這些文獻用例可以看出,“人”表“眾辭”義時,可指多數(shù)。
三、“輿人”所指
“輿”和“人”組成的“輿人”究竟所指何人,下面,我們就通過分析《左傳》中“輿”的相關(guān)文句,來探究“輿人”的真正含義。
我們對《左傳》中“輿”所出現(xiàn)的文句進行了檢索,共計33處(不包括“輿”作為人名及地名用字的文句)。其中,有6處杜預訓為“眾也”,有3處杜預訓為其他意義,其余24處沒有訓釋。現(xiàn)列舉如下:
(1)聽輿人之謀曰:“稱舍于墓?!保ā蹲髠鳌べ夜四辍罚?/p>
(2)寡君不忍,使群臣請于大國,無令輿師淹于君地。(《左傳·成公二年》)
(3)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左傳·襄公三十年》)
(4)輿嬖袁克,殺馬毀玉以葬。(《左傳·昭公八年》)
(5)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左傳·昭公十二年》)
(6)是以不得助執(zhí)紼,使求從輿人。(《左傳·哀公二十三年》)
(7)群臣帥賦輿,以為魯、衛(wèi)請。(《左傳·成公二年》)
(8)司馬、司空、輿帥、候正、亞旅,皆受一命之服。(《左傳·成公二年》)
(9)山人取之,縣人傳之,輿人納之,隸人藏之。(《左傳·昭公四年》)
(10)王之在隨也,子西為王輿服以保路,國于脾泄。(《左傳·定公五年》)
(11)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12)禮,國之干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左傳·僖公十一年》)
(13)禮,政之輿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14)夫樂,天子之職也。夫音,樂之輿也。而鐘,音之器也。(《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15)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鐘之,輿以行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16)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17)使乘車者左實右偽,以斾先,輿曳柴而從之。(《左傳·襄公十八年》)
(18)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绖,士輿櫬。(《左傳·僖公六年》)
(19)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左傳·哀公十五年》)
(20)大子使五人輿豭從己,劫公而強盟之。(《左傳·哀公十六年》)
(21)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于中軍。(《左傳·昭公四年》)
(22)遂殺?鄭、祁舉及七輿大夫。(《左傳·僖公十年》)
(23)唯魏氏及七輿大夫與之。(《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24)若大盜,禮焉以君之姑姊與其大邑,其次,皂牧輿馬。(《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25)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左傳·昭公七年》)
(26)及火,里析死矣,未葬,子產(chǎn)使輿三十人,遷其柩。(《左傳·昭公十八年》)
(27)公享晉六卿于蒲圃,賜之三命之服。軍尉、司馬、司空、輿尉、候奄,皆受一命之服。(《左傳·襄公十九年》)
(28)以為絳縣師,而廢其輿尉。(《左傳·襄公三十年》)
(29)寡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保ā蹲髠鳌こ晒辍罚?/p>
(30)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保ā蹲髠鳌べ夜四辍罚?/p>
(31)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chǎn),吾其與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32)原輿人逐絞,而立公子跪?qū)ぁ#ā蹲髠鳌ふ压辍罚?/p>
(33)秦人過析隈,入而系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在這33條用例中,例(1)~例(6)中的“輿”,杜預皆訓為“眾也”。這6句中的“輿”都不是單獨出現(xiàn)的,而是與“人”“師”“嬖”“臣”搭配出現(xiàn)的。其中,3句為“輿人”,其余分別為“輿師”“輿嬖”“輿臣”。例(7)中的“賦輿”,杜預注:“賦輿,猶兵車?!盵1](P4115)
那么“輿”即是指“車”。例(8)中的“輿帥”,杜預注:“輿帥,主兵車?!盵1](P4116)“輿帥”是管理兵車的官員,那么“輿”在此詞中的語素義也應(yīng)是“車”。例(9)中的“輿人”,杜預注:“輿、隸,皆賤官。”[1](P4417)那么“輿”指的是“賤官(卑微的官職)”。
其余24處,杜預沒有對“輿”進行專門訓釋,但有時會對文意進行解釋。我們根據(jù)杜預的文意解釋及前后文語境,分析“輿”在這些例證中的詞義內(nèi)涵。
例(10)~例(15)中的“輿”,都是作為單音詞單獨出現(xiàn),在句子中都是名詞,意為“車”。例(16)、例(17)中的“輿”,有的學者認為是指人,但我們結(jié)合事理分析句意,此處的“輿”應(yīng)指“車”?!拜浺凡瘛钡囊馑际亲尡囃现鴺渲?,或假裝逃跑,或造成眾軍奔馳的假象,都是用以迷惑敵人的。例(18)~例(21)中的“輿”,都是動詞,意為抬著。上述例句中的“輿”都與人無關(guān)。
例(22)、例(23)都出現(xiàn)了“七輿大夫”,杜預分別注為“侯伯七命,副車七乘”[1](P3911)與“七輿,官名”[1](P4290)。綜合這兩條注釋,可知“七輿大夫”是主管諸侯副車的七大夫。春秋時期,侯伯出行有副車七乘,每車有一大夫主管,故稱。而例(8)中的“輿帥”為主管兵車之官,那么,“輿”在“七輿”這個詞語中所表示的語素義應(yīng)為“車”。
例(24)中的“皂牧輿馬”,杜預注:“給其賤役,從皂至牧,凡八等之人。”[1](P4278)例(25)中詳細羅列了十等之人的名稱,其中就包括“從皂至牧”這八等之人。再結(jié)合例(9)杜預注“輿、隸,皆賤官”,可以看出,這兩處中的“輿”都是指“賤官”。至于“賤官”究竟是什么樣的官職,杜預沒有作進一步的解釋,孔穎達的疏可以提供參考??追f達引用了服虔的說法:“皂,造也,造成事也;輿,眾也,佐皂舉眾事也;隸,隸屬于吏也?!盵1](P4447)服虔分別對皂、輿、隸等“賤官”的命名理據(jù)做了闡釋,認為“輿”是輔佐皂做各種事情的人。如前所述,“輿”既然可以引申出“眾”義,那么做眾事的人,也可以稱為“輿”。根據(jù)《左傳》“人有十等”的記載,作為“賤官”的一種,“輿”的地位在皂之下,隸之上。
例(26)中的“子產(chǎn)使輿三十人,遷其柩”,杜預注:“以其常,輿已言故。”[1](P4529)意思是說“輿”是常用義,此前已經(jīng)作了注釋。其句意是子產(chǎn)派三十名“輿”遷移里析的棺柩。這里的“輿”應(yīng)是指“賤官”,承擔抬棺一類的工作。通常情況下,當“輿”單獨出現(xiàn)并且指人時,均指“賤官”。而當“輿”指眾人時,一般會與“人”“師”等共現(xiàn);當它指代某類官職時,則會與“帥”等共現(xiàn)。
例(27)、例(28)都出現(xiàn)了“輿尉”,是古代的一種官職名稱。例(28)中的“以為絳縣師,而廢其輿尉”,孔穎達疏引服虔曰:“輿尉,軍尉,主發(fā)眾使民?!盵1](P4369)我們再來考察“尉”的含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百官公卿表》應(yīng)劭注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為稱?!盵3](P483)因此,這里“輿”的語素義應(yīng)該是“眾”,“輿尉”就是春秋時期主管民眾征役的武官。
例(29)“無令輿師陷入君地”和例(2)“無令輿師淹于君地”句式十分相似,例(2)中“輿”的訓釋是“眾”,因此,這里“輿”的意思也是“眾”。
例(30)~例(33)都出現(xiàn)了“輿人”,現(xiàn)在我們把《左傳》中所有出現(xiàn)“輿人”的例證列舉如下:
(1)聽輿人之謀曰:“稱舍于墓?!保ā蹲髠鳌べ夜四辍罚?/p>
(3)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左傳·襄公三十年》)
(6)是以不得助執(zhí)紼,使求從輿人。(《左傳·哀公二十三年》)
(9)山人取之,縣人傳之,輿人納之,隸人藏之。(《左傳·昭公四年》)
(30)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保ā蹲髠鳌べ夜四辍罚?/p>
(31)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chǎn),吾其與之?!保ā蹲髠鳌は骞辍罚?/p>
(32)原輿人逐絞,而立公子跪?qū)?。(《左傳·昭公十二年》?/p>
(33)秦人過析隈,入而系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首先,我們注意到例(9)中,“輿”的訓釋是“賤官”,而不同于前幾句中的訓釋“眾也”。那么,由表“賤官”義的“輿”和“人”組合而成的“輿人”究竟指稱什么呢?如前所述,“人”在先秦時期是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隱含官義。這一點可以通過該句中與“輿人”并列的“山人”“縣人”得到證實。杜預對“山人”的訓釋是“虞官也”,即掌管山林的官員。杜預對“縣人”的訓釋是“遂屬”,楊伯峻進一步補充說:“據(jù)《周禮·遂人》,五縣為遂,地官亦有縣正,縣人或即縣正。”[14](P1249)換言之,縣人為遂之屬官。以此類推,這里的“輿人”應(yīng)當指掌管車輿的官員。
其次,我們也注意到例(30)、例(31)“輿人”出現(xiàn)的語境和例(1)十分相似,分別為“聽輿人之誦”“輿人誦之”“聽輿人之謀”。因此,這三處的“輿人”應(yīng)屬于同一個群體,“輿”都是“眾”義,但“輿人”并不是指普通的眾人。例(1),晉國討伐曹國久攻不下,輿人為晉侯出謀劃策,宣稱要在曹國人的墓地上駐扎。晉侯聽從了這一建議,曹人十分害怕,于是晉侯成功攻入曹國。例(30),晉楚開戰(zhàn)前夕,晉文公猶豫不決,這時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意思是讓晉侯放下顧慮,下定決心與楚決戰(zhàn)。例(31),在子產(chǎn)從政一年時,輿人誦之,大意是子產(chǎn)奪走了我的衣冠耕地,誰要殺子產(chǎn),我?guī)退话?。此段還有后文:“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chǎn)誨之。我有田疇,子產(chǎn)殖之。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1](P4372)兩段誦辭彼此對照,前后映襯,說明子產(chǎn)施政頗有成效,深得民心。
我們檢索了與《左傳》創(chuàng)作時期相近的史部作品,僅在《國語》中發(fā)現(xiàn)兩例“輿人”語料?!秶Z·晉語三》:“惠公入而背內(nèi)外之賂。輿人誦之曰:‘佞之見佞,果喪其田。詐之見詐,果喪其賂。得國而狃,終逢其咎。喪田不懲,禍亂其興?!盵15](P303)《國語·楚語上》:“近臣諫,遠臣謗,輿人誦,以自誥也?!盵15](P504)在這兩句中,韋昭皆訓“輿”為“眾也”,《國語》中的“輿人”都是通過“誦”的方法來諷諫時政。他們所出現(xiàn)的語境也與例(1)、例(30)、例(31)相近。就此而言,輿人應(yīng)是為執(zhí)政者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的官員,他們了解當下的施政效果、民風民情,擅長運用“誦”的方式諷諫時事。
最后,我們將其余的例句放在一起來看。例(5)與例(32)是前后文的關(guān)系:“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冬十月壬申朔,原輿人逐絞,而立公子跪?qū)ぃg奔郊。”[1](P4479)前一個“輿”杜預訓釋為“眾也”,后一個“輿”杜預未加訓釋。在這段文字中,“輿臣”“輿人”處在前后相應(yīng)的位置上,因此,“輿人”就是“輿臣”,意為眾臣。例(3)所發(fā)生的故事背景,曾在襄公二十九年有所交代。晉平公為杞女所生,所以為杞國修筑城墻,晉國大臣知悼子以及鄭國、魯國的大夫都積極參與。于是,晉悼公夫人(即杞女)邀請曾經(jīng)為杞國筑城的“輿人”吃飯。因此,這里的“輿人”也應(yīng)是“輿臣”。例(6)是說宋國的景曹去世,季康子派家臣冉有前去吊唁、送葬,并讓冉有跟隨在“輿人”之后,這說明“輿人”應(yīng)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例(33)是說秦軍經(jīng)過析地,捆綁“輿人”裝作俘虜,并在夜間假裝與戍守商密的楚軍將領(lǐng)(實為“輿人”)盟誓,商密人于是向秦軍投降。這里的“輿人”通曉盟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理應(yīng)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官員。
根據(jù)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左傳》中的“輿人”應(yīng)是指有一定地位的官員。當“輿”表“賤官”義時,“輿人”是指管理車輿的官員。當“輿”表“眾”義時,“輿人”即指眾臣。當“輿人”的所指為眾臣時,并沒有特定的范圍,其共同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他們在春秋時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可以驅(qū)逐暴虐的國君、改立新君,而且可以參與國事、接待他國臣子。尤其值得重視的是,“輿人”擅長運用“誦”的方式諷諫時事,為國君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總的來看,以往關(guān)于“輿”或“輿人”的研究,既未辨別“輿”的多種詞義,也未理順“輿”的引申義序列關(guān)系,還將單音詞“輿”、雙音詞組“輿人”以及“輿”作為語素參與構(gòu)詞的專有名稱“輿帥”“輿尉”“七輿大夫”等相混淆,在這種狀況下,對“輿人”的解讀自然是見仁見智。有鑒于此,我們從語言學角度出發(fā),首先厘清“輿”的各個義項,闡釋“輿”作為單音詞及以不同語素義參與構(gòu)詞的不同含義;再結(jié)合文本的語境與前人的注疏,探求《左傳》中“輿人”的真正內(nèi)涵。在《左傳》中,“輿”具有多個義項,如作為名詞“車”、作為動詞“抬”等。除此之外,當“輿”作為單音詞出現(xiàn)時,通常是指“賤官”,其主要任務(wù)是輔佐“皂”做眾多的事情,地位在皂之下、隸之上。“輿”以“車”的語素義參與構(gòu)成“輿帥”“七輿大夫”等官職名稱,分別指主管兵車之官、主管諸侯副車的大夫?!拜洝币浴氨姟钡恼Z素義參與構(gòu)成“輿尉”,是指主管民眾征役的武官?!拜洝迸c“人”構(gòu)成雙音詞組“輿人”,則是指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官員。當“輿”義為“賤官”時,“輿人”是指管理車輿的官員。當“輿”義為“眾”時,“輿人”即指眾臣。當“輿人”的所指為眾臣時,雖然并沒有特定的范圍,但特別是指擅長運用“誦”的方式諷諫時事,為國君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的官員。
參考文獻:
[1][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A].[清]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C].北京:中華書局,2009.
[2][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
[3][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張涌泉主編.敦煌經(jīng)部文獻合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8.
[5]張傳官.急就篇校理[M].北京:中華書局,2017.
[6][清]焦循.孟子正義[M].沈文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7][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9.
[8][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A].[清]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C].北京:中華書局,2009.
[9][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10][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A].[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C].北京:中華書局,2009.
[11][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A].[清]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C].北京:中華書局,2009.
[12][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谷梁傳注疏[A].[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C].北京:中華書局,2009.
[13][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A].[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C].北京:中華書局,2009.
[1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5]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M].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
Research on the Meaning of “Yuren(輿人)” in Zuozhuan(《左傳》)
Xia Zihu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Zuozhuan(《左傳》) refers to “yuren(輿人)” in many places, and scholars have always ha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o exactly “yuren(輿人)” refers to. From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first clarify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yu(輿)”, analyze the implicit meaning of “ren(人)” in Qre-Qin literature, and explain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yu(輿)” as a monosyllabic word 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word 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morpheme meanings. By combining the context of the text of Zuozhuan(《左傳》) and previous annotations, we aim to explore the true connotation of “yuren(輿人)” in Zuozhuan(《左傳》). The monosyllabic words “yu(輿)” and “ren(人)” form the disyllabic phrase “yuren(輿人)”, which is used in the Zuo Zhuan(《左傳》) to refer to officials with a certain status. When “yu(輿)” means “l(fā)owly official”, “yuren(輿人)” refers to the official in charg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vehicle. When “yu(輿)” means “public”, “yuren(輿人)” refers to the ministers. Although there is no specific scope for the ministers referred to by “yuren(輿人)”, they particularly refer to ministers who are skilled in using recitation to satirize and advise current affairs, provide advice and solve problems for the monarch.
Key words:Zuozhuan(《左傳》);“yuren(輿人)”;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