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攀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摔跤是世界公認出現(xiàn)最早的競技體育項目,而古典式摔跤起源于公元前2 世紀末的古希臘,它屬于技能主導的對抗性格斗項目。隨著人們對摔跤項目的深入了解,我國的摔跤項目也廣泛開展,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及發(fā)展,我國古典式摔跤的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技術及戰(zhàn)術水平更高,依托國家體育總局對摔跤項目的持續(xù)支持,我國的古典式摔跤項目的競技水平也不斷提高,并且也逐步采用科學的手段監(jiān)控訓練。
古典式摔跤的專項特征即該項目的主要性質(zhì)和特征,一般是指項目的競賽規(guī)則、供能方式、運動員的體能分配、技術及戰(zhàn)術能力、心理能力等一系列與其他項目不同的特質(zhì)。摔跤項目屬于競技時間短而強度大的項目,從能量代謝方式來看,摔跤訓練和競賽期間,糖原是主要的供能基礎,該項目以無氧供能為主,有氧供能為輔。何強等人的研究表明,摔跤運動員在比賽中的供能方式是無氧糖酵解,尤其是運動員在賽后測量血乳酸,該值普遍能達到10 mmol/L 以上,并且各級別之間該值無顯著差異,充分說明摔跤項目的負荷大,主要是以無氧代謝為主的項目,尤其是運動員對抗過程中,需要運動員瞬間爆發(fā)大力量,雖然摔跤屬于無氧代謝,但同樣要求運動員具備較好的有氧能力,有氧和無氧供能的比例則是由比賽的激烈程度和訓練的負荷決定的。總而言之,摔跤是一項對運動員體能和運動素質(zhì)要求較高的格斗類項目,并以無氧糖酵解為主,有氧供能為輔的運動員項目[1]。
評定古典跤運動員訓練負荷、身體機能、疲勞恢復等可以更好地為訓練計劃的制訂提供參考,有效提升計劃的科學性,以促進運動員自身競技能力的提升。紅細胞、血紅蛋白等指標是賽前訓練監(jiān)控指標之一,該值下降且無顯著差異時,顯示訓練負荷合理,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tài)好,紅細胞數(shù)會隨負荷的增加而增加,顯示運動員適應較好,也可間接反映運動員的有氧能力,也可直接評定運動員是否因疲勞引起運動性貧血。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人體骨骼肌中,長時間大強度訓練會使該值升高,運動以后的16~24 h該值達到峰值,之后逐漸下降,48 h 內(nèi)恢復到正常水平,正常值在100 U/L以下,血清肌酸激酶可反映運動負荷,以及肌細胞對負荷的適應程度,因此對訓練恢復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血尿素氮是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的代謝產(chǎn)物,由尿液排出體外,該值保持在4~6 mmol/L,運動員該值一般略高于普通人,高水平運動員一般保持在8 mml/L 以下,運動員的訓練負荷的增加,運動時間的延長都會造成該值的增加,該指標既可評定訓練負荷,又可以判定運動員機體恢復狀況,也是常用的監(jiān)控指標之一。血清睪酮是男性分泌的激素之一,該物質(zhì)的合成與代謝有利于疲勞的消除,并提高運動能力,如果該值下降,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則反映運動員產(chǎn)生疲勞。有研究顯示,摔跤運動員的睪酮值與運動負荷之間呈顯著相關性,因此通過睪酮值的變化可以客觀評定訓練負荷及疲勞的恢復[2-3]。
該文選取廣西古典式摔跤隊60 公斤級運動員曹利國作為研究對象,該隊員現(xiàn)為國家摔跤集訓隊運動員,2022年代表中國取得世界摔跤錦標賽第八名,2021年參加全運會取得了銅牌,并多次參加全國錦標賽和冠軍賽取得優(yōu)異成績,其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運動員基本信息
3.2.1 文獻法
針對論文的撰寫內(nèi)容,通過閱讀古典式摔跤訓練及理論知識的書刊,并在中國知網(wǎng)檢索古典式摔、體能訓練、生化指標測試關鍵詞,下載相關期刊及碩士、博士論文,為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參考。
3.2.2 測試法
對該運動員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舉行的2022年摔跤世界錦標賽前調(diào)整時進行生化指標測試,測試時段:賽前調(diào)整訓練三周;測試采用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主要測試指標為血紅蛋白(HB)、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睪酮(Testosterone)。
3.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所有測試數(shù)據(jù)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測試值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運動員各測試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獨立樣本檢驗進行分析,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示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古典式摔跤賽前,主要強化個人的技術,尤其是賽前需要在訓練過程中注意細節(jié),提高技術對抗的得分點,在賽前需要繼續(xù)強化體能,仔細揣摩技術和手法的銜接對抗,提高得分能力,增加比賽實戰(zhàn),提高運動員的攻防能力,在進入賽前調(diào)整周前,運動量下降,運動員主要控制住體重,調(diào)整個人的競技狀態(tài)。
美國體能專家胡安·卡洛斯·桑塔納研究表明,體能訓練基于“四大支柱運動”,而古典式摔跤的體能訓練方式主要集中在頸部的屈伸,上肢的推拉和抓握,軀干的旋轉(zhuǎn)和平衡,下肢的支撐、移動、蹲起及伸髖運動。因此,古典跤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要強化上肢和腰部力量,上肢力量可以有效控制摟抱對方,強有力的腰部力量可以抱起對手實施動作,下肢的站架穩(wěn)定則使運動員動作更為協(xié)調(diào),也有利于變化步伐,實施技術動作,由表2 可以看出,運動員的賽前訓練以專項力量訓練為主,體能訓練,主要有針對性地圍繞實戰(zhàn)技術常用的動作進行,一般力量訓練是基礎,專項力量訓練是實戰(zhàn)的必修課,其中跪撐技術幾乎貫穿所有的訓練課??梢钥闯鱿轮α考仁侵攸c環(huán)節(jié),也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學者對歷屆奧運、全運會古典跤運動員的比賽進行分析,運動員在賽場上摔法技術相當,幾乎拿不到分,但是跪撐階段易取得分數(shù),因此跪撐技術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運動員的得分,它同時也是攻防技術中的制勝要素,因此強調(diào)該技術的成功率是比賽成功的關鍵[4]。
表2 賽前周計劃
4.2.1 運動員生化指標結(jié)果
表3 為運動員賽前訓練各指標的變化值,其中HB的最小值為144.42 g/L,最大值為157.57 g/L,平均值為151.00±2.65 g/L,賽前該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BUN最小值為4.26 mmol/L,最大值為6.54 mmol/L,平均值為5.40±0.46 mmol/L,該值無非常顯著性差異;CK 最小值為137 U/L,最大值為737 U/L,平均值為374.00±319.23 U/L,該值有非常顯著的變化(P<0.01);運動員T 的最小值為728.2 ng/dL,最大值為969.98 ng/dL,平均值為824.66±128.08 ng/dL,該值呈顯著的變化(P<0.05);
表3 運動員各生化指標的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
4.2.2 運動員生化指標分析
運動員的血紅蛋白(HB)值呈非常顯著性變化,說明在賽前訓練中,運動員的紅細胞破損數(shù)量較多,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賽前HB 值有所升高,且處于正常值范圍內(nèi),說明運動員在賽前紅細胞恢復較好,雖然大負荷訓練導致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值下降,從而促進了骨髓內(nèi)紅細胞的增生,后期該值不僅恢復,還有所增加,也說明機體已經(jīng)適應賽前的訓練負荷[5]。
運動員的BUN值呈非常顯著差異,賽前訓練前期,訓練量加大,該值上升,達到5.8 mmol/L,第二次測試時,該值有所降低為5.5 mmol/L,說明機體剛開始適應訓練負荷。賽前,隨著運動員的肌肉持續(xù)做功,肌糖原消耗不斷增加,蛋白質(zhì)的分解增加導致該值不斷上升,強度負荷訓練期間,該值高是正?,F(xiàn)象;隨著訓練時間的延長,運動員適應大強度訓練,該值逐步恢復到正?;蚪咏V?,提示運動員機體逐漸適應運動負荷[6]。
CK 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賽前訓練初期,運動員的CK最大值達到737 U/L,且數(shù)值下降明顯,說明骨骼肌細胞在大負荷訓練前期出現(xiàn)損傷,導致血液中該物質(zhì)的含量增加。另外,也反映運動員的身體出現(xiàn)了疲勞,還未完全適應強度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值下降明顯且處于正常水平,充分說明運動員對負荷的適應較好,肌肉未發(fā)生損傷,運動員也未發(fā)生嚴重疲勞[7-8]。
該運動員T 值雖然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有差異,但是一直維持在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運動員賽前的訓練后期該值達到969.98 ng/mL,說明運動負荷對運動員機體的刺激較強,雄性激素水平維持較好,攻擊性強,賽前隊員的興奮性較強,這種狀態(tài)對比賽十分有利。
(1)該運動員賽前訓練HB 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說明機體對訓練強度的反應,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該值處于正常范圍,提示運動員已經(jīng)適應賽前訓練的強度。
(2)該運動員賽前訓練BUN值無顯著性差異,說明運動員在賽前肌肉做功能力較強,機體較為適應負荷的刺激。
(3)該運動員賽前訓練CK 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說明運動員在賽前訓練初期骨骼細胞損傷較多,身體產(chǎn)生一定的疲勞,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該運動員的機體適應訓練負荷,該值也下降趨于穩(wěn)定,說明骨骼肌肌纖維未出現(xiàn)損傷。
(4)該運動員賽前訓練T值有顯著性差異,訓練前期機體受大強度刺激,睪酮值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并且有所上升,說明賽前的雄性激素水平維持較好,興奮性較高,賽前整體狀態(tài)好。
(1)大賽前通過生化指標監(jiān)控的手段來監(jiān)測運動員的機體是否疲勞,是有效的手段,訓練賽前負荷初期更要注意各指標的變化。
(2)運動員個別指標在訓練后發(fā)生變化,可遵循隊醫(yī)的醫(yī)囑,采取營養(yǎng)補劑的方法,來促進骨骼肌損傷及機體疲勞的恢復。
(3)運動員在大強度初期身體反應大,實際是機體在適應負荷刺激的過程,只有經(jīng)過大強度刺激,才能有效保障運動員在比賽中發(fā)揮自身的技術、戰(zhàn)術。
(4)運動員賽前需保持較高的興奮性,這是十分有利比賽的狀態(tài),也是運動員取得好成績的前提,所以在訓練期間要注意放松和營養(yǎng)手段,使運動員盡快恢復體能,從而在比賽中發(fā)揮更好的競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