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 曾霞 楊翠 張玉春
(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消化內科,陜西 安康 725000)
本文所述臍灸也叫灸臍法、蒸臍法、熏臍法[1],是祖國醫(yī)學的瑰寶,消化系統(tǒng)疾病是臍灸療法的優(yōu)勢病種[2]。低溫燙傷也可稱為低熱燒傷,是指機體長時間接觸溫度<50℃的熱源,造成從真皮淺層至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傷[3]。臍灸過程有如煎煮藥物,宜文火慢煮[4],有研究證明灸熱的溫度達到45~48℃(<50℃)是灸藥發(fā)揮生物作用最佳溫度且人體可耐受[5]。臍灸所需時長1~2.5 h,若溫度控制不佳,局部皮膚需長時間處于50℃左右的溫度下,極易發(fā)生燙傷。本研究收集2019年07月至2019年11月消化內科門診及住院部接受臍灸治療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目的是探討發(fā)生低溫燙傷的危險因素,為制定預防及處理措施提供參考。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統(tǒng)計自2019年07月至2019年11月期間消化內科門診及住院行臍灸治療的患者,共計403例,其中5例過敏,7人未規(guī)范治療,有效觀察病例數(shù)共391人,其中男性191人,女性200人,年齡16~87歲。納入標準:(1)年齡≧16歲;(2)符合臍灸適應證;(3)無藥物過敏史;(4)局部皮膚完整無破損;(5)同意此項治療,能正常溝通極度配合者。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癥狀;(2)感知覺障礙者;(3)對熱極度不耐受者;(4)有哮喘病史、過敏性鼻炎等病史;(5)有嚴重心肺疾病、出血性疾病者;(6)中途放棄治療者;(7)期間發(fā)生過敏反應者。
1.2方法 (1)操作方法:暫無統(tǒng)一的操作標準,參考高樹中教授、楊繼國教授等研究[6],操作方法如下:①取面粉60 g加賦形劑制作一干濕度適宜的面碗,此面碗要求底座直徑6~7 cm,底座有一直徑2~3 cm、高度2 cm的孔(此孔直徑比病人神闕穴直徑長0.5~1 cm),外壁高5 cm[7];②備用大小固定的艾柱;③病人排空二便,飲用150 mL溫開水,平臥于床,放松全身,充分暴露腹部皮膚,予以毛巾覆蓋腹部預留面碗位置;④面碗正對神闕穴,孔內填充藥物至平孔最高平面,置艾柱灸烤,上放置紅外線烤燈;⑤待每一個艾柱充分燃燒后更換下一柱,直至病人有全腹部溫熱感或腸鳴音明顯[8],一般5-7柱為宜;⑥結束后觀察記錄局部皮膚情況,局部予以封穴,飲用150 mL溫水,觀察20 min無異常離去。(2)低溫燙傷皮膚評估方法:根據(jù)“四分五度法”燙傷分級[9],I度燙傷也叫紅斑性燒傷,局部干燥、紅、腫、熱、痛,無水泡;淺Ⅱ度燙傷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內含淡黃色澄清液體或含蛋白凝固的膠狀物;深Ⅱ度燙傷局部腫脹,表皮較白或棕黃,間或有較小水皰,痛覺減退。臍灸過程中最常見的是I度、淺Ⅱ度、深Ⅱ度燙傷。(3)面碗表面含水量評估方法:選用高精度智能水分測試儀,測試成型面碗表面濕度。(4)患者熱敏度評估方法:準備水溫計,治療碗中裝50~55℃水,將紗布塊浸入,然后放置于患者臍部,讓患者表達熱感覺,不熱為不敏感,微熱或較熱但可耐受為普通敏感,極熱或較熱但不能耐受為極敏感。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單因素采用卡方檢驗比較組間差異,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將單因素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變量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一般情況 391例臍灸治療的患者95例發(fā)生低溫燙傷(24.3%),其中I度燙傷91例(95.8%),淺Ⅱ度燙傷3例(3.2%),深Ⅱ度燙傷1例(1.0%)。
2.2臍灸低溫燙傷相關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提示臍灸低溫燙傷發(fā)生與文化程度、患者熱敏感度、艾柱大小、面碗成分、賦形劑、面碗表面含水量、烤燈距離、點火位置、填塞藥物松緊度、年齡有關(P<0.05),而與性別、證候分型、點火時間無關(P>0.05)。見表1。
表1 臍灸低溫燙傷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例(%)]
2.3臍灸低溫燙傷相關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 為探討臍灸低溫燙傷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將以上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文化程度、患者熱敏感度、艾柱大小、面碗成分、賦形劑、面碗表面含水量、烤燈距離、點火位置、填塞藥物松緊度、年齡作為自變量,是否發(fā)生低溫燙傷為因變量。見表2。
表2 臍灸低溫燙傷危險因素與賦值說明
2.4將以上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患者熱敏感度、艾柱大小、面碗成分、烤燈距離、點火位置、填塞藥物松緊度、年齡為臍灸低溫燙傷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臍灸低溫燙傷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低溫燙傷發(fā)生率為24.3%,發(fā)生率比較高,原因與本研究納入標準比較寬松有關,臨床中有一些情況無法與燙傷區(qū)分開,1例病人灸后臍部出現(xiàn)大量水分并出現(xiàn)水泡,不排除是排病反應,2例年輕病人治療過程中并無燙或痛的表現(xiàn),4~6 h后洗澡之后局部出現(xiàn)水泡,9例病人局部微紅暈,皮溫正常,指壓變白,但有刺痛感。只要患者局部出現(xiàn)水泡或者紅、熱、痛、腫、麻等不適,此項研究中都視為燙傷。
本研究中顯示,患者熱敏感度、艾柱大小、面碗成分、烤燈距離、點火位置、填塞藥物松緊度、年齡是低溫燙傷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9-10]。
針對發(fā)現(xiàn)的以上危險因素,擬定了以下預防及應急處理對策,作為大家參考。預防:(1)操作前正確評估熱敏感度,詢問有無燙傷史,準備水溫計,治療碗中裝50~55℃水,將紗布塊浸入,然后放置于患者臍部,讓患者感受,不熱為不敏感,微熱或較熱但可耐受為普通敏感,極熱或較熱但不能耐受為極敏感,也可選擇熱水袋測試,用體溫槍測試熱水袋表面溫度;(2)目前無法精準控溫,要重視病人的主觀感受,操作者應因人因病掌握適合病情的火候,主動詢問,冷靜判斷;(3)艾柱的大小目前無統(tǒng)一標準,應以病人能耐受為宜,艾柱要緊實,并非越大越好;(4)目前為止全麥是面碗的良好原料,面碗要堅硬有型,無裂紋,干濕度適宜;(5)烤燈以20~30 cm為宜,根據(jù)患者的敏感度、耐受度調節(jié),以病人自覺局部持續(xù)溫熱舒服為宜,注意避免周圍皮膚直接受紅外線長時間照射;(6)點火位置從尖端點火;(7)臍灸的環(huán)境要安靜無風擾,溫度22~24℃,濕度50%~60%適宜,避免風擾空氣對流增加燃燒,使浮火太盛,耗損患者陽氣;(8)心情不舒暢者、煩躁好動者,容易面碗移位導致火灰落下,發(fā)生燙傷,囑咐患者保持心情平和,不要大笑大聲說話情緒激動,不要隨意挪動體位,灸前排空大小便;(9)臍周薄涂甘油、石蠟油或美寶燒傷膏,可增加面碗與皮膚貼合,且有效預防燙傷;(10)6 h內避免洗澡,施灸后飲食宜清淡,忌海鮮、羊肉、狗肉等食物。對發(fā)生低溫燙傷者,I度燙傷局部薄涂濕潤燒傷膏,每天3次,每次換藥需把上次殘余藥膏擦凈,避免搔抓皮膚,3日左右即可痊愈,Ⅱ度燙傷水皰小者,待皰液自行吸收,局部薄涂濕潤燒傷膏,每日4次換藥,局部覆蓋無菌紗布塊保護皮膚完整,7~10日左右痊愈,水皰大者,局部消毒后1 mL針抽取皰液,愛爾碘消毒與涂濕潤燒傷膏交替,待皰液分泌少量時,交替涂抹促表皮生長因子,每日各3次,14~21 d痊愈[13-15]。 實施對策后統(tǒng)計2020年05月至09月門診及住院接受臍灸治療的患者共206例,發(fā)生低溫燙傷11例,發(fā)生率5.3%,均為I度燙傷,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說明對策有效。不足之處: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對象均來自我科,單中心樣本量少,其次本研究為觀察性研究,觀察時間較短,再次很多方面無法詳細數(shù)據(jù)化,比如患者敏感度,不能做更好的數(shù)據(jù)比較處理,本研究未找出簡便高效的溫度控制的方法,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