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婉
(遼寧大學 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遼寧 沈陽 110000)
目前,兩岸青年交流還不夠頻繁深入,兩岸青年依然存在著認同偏差。兩岸青年交流應以認同構建為指向,而文化認同是其中最溫和而有力量的切入點。兩岸文化同宗同源、一脈相承,兩岸同胞也有著骨肉親情,這是構建兩岸青年文化認同的基礎。我們應準確把握這個切入點,以文化交流為手段,增進文化認同為目的,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年交往交流,實現兩岸青年心靈契合。
人是以群體為單位生存的,在一個群體中,人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對事物一致的認識,這就是文化認同產生的基點。以群體為單位的人,在長期生存中形成的文化認同,具有穩(wěn)定性,并且具有強大的內聚力和向心力,能夠不斷增強個體對群體的歸屬感。中華民族形成的核心就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群體,而不是血緣群體,這個群體內有56個民族,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漢民族中因地理環(huán)境等影響也存在文化差異,而凝聚這個龐大的群體的核心便是文化認同。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過多次大分化、大融合,在分分合合中,逐漸形成了對以漢文化為主的中華文化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便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來源。
臺灣民眾,長期與大陸缺少交流溝通的渠道和機會,缺少與大陸的接觸和互動,對大陸的了解和認知都比較有限?!哆h見》雜志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33.7%的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整體印象變差,從歷史民調數據來看,近兩年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印象有整體變差的趨勢。但與此同時,民意調查中關于兩岸互動意向的的調查結果顯示,64.2%的臺灣民眾支持兩岸增強互動。并且,從橫向比較的結果看,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向往和期待還比較高。調查顯示,臺灣青年對工作、求學的地區(qū)選擇傾向,中國排在第二位,僅次于日本,遠超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等發(fā)達國家。[1]排除曾經日本殖民經歷的影響,臺灣青年對大陸始終有著特別的情感。一部分原因是大陸近年來經濟發(fā)展的紅利吸引著臺灣青年,更重要的是,臺灣與大陸有著不可割裂的情感聯系,這種內在的情感聯系源自于兩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向往大陸。
在兩岸青年的交流中,我們應抓住文化認同這個突破口,以文化交流為手段,以增進文化認同為目的,不斷強化兩岸青年的情感聯系,不斷增進兩岸的凝聚力。
民族認同,也稱族群認同。一般而言,廣義的民族認同應該包括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對群體的積極評價以及對群體的信念、價值、活動的卷入。共同的文化淵源是族群存在的基礎,文化認同也是民族認同的基礎。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演變,經過了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文化特質。而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導臺灣青年認識“廣義民族”與“狹義民族”這兩種民族認同的雙重屬性,對臺灣青年增進民族認同有重要的意義。
從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民意調查結果來看,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臺灣民眾在28年間增加了46.7%;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則呈現截然相反的發(fā)展趨勢,減少了22.9%,目前僅有2.6%;認同“既是臺灣人又是中國人”的則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比率,從46.4%到29.9%。[2]由此可見,即便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zhí)政,大陸出臺多項惠臺措施,兩岸青年交流日益熱絡,臺灣民眾對于“中國人”民族認同仍然在持續(xù)減少。但事實上,臺灣民眾對身份的認知很分裂,與其說是民族獨立的意識,不如說是天然的“臺灣意識”。這種“臺灣意識”其實代表了臺灣民眾對臺灣故土的認同,也體現著臺灣在整個中華文化中的獨特性。如同遼寧人有“遼寧意識”,這種意識來源于遼寧這塊土地、這個環(huán)境使遼寧人區(qū)別于北京人、福建人、四川人等等,但“遼寧意識”絲毫不影響遼寧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臺灣青年一代生長在“解嚴”之后,在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的中小學教育背景下,有強烈的“本土化”的認同底色,我們應當承認臺灣青年“臺灣意識”的必然性與合理性。同時,也應意識到這種“臺灣意識”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我們要不斷加強兩岸青年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闡釋好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質,讓他們意識到一個人可以有多重身份,但這些身份有層次之分,他們可以先認同臺灣,再認同中國,當然前提是,這里的“臺灣”是從“地理、族群等認同”的層面而言的。要讓他們認識到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流”與“源”、“枝”與“根”的關系,以文化認同推動民族認同,不斷強化臺灣青年對“中國人”對“中華民族”的身份的依賴感、歸屬感、自豪感。
馬克思指出,國家的本質是一種民眾共同的公共權力。也就是說,國家強調的是一種政治組織形式。但是,我國作為典型的民族國家,國家又不僅僅代表一種公共權力,而是更強調文化、精神、心理、血脈的共同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國家認同是指國家內的公民認同所在國家的政治權威,認同所在國家的文化、價值、信仰,并將自己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形成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利益的主體意識。可以說文化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所以,想要增進兩岸的國家認同,也需要從增進文化認同入手。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統(tǒng)獨立場”上,選擇“偏向獨立”“盡快獨立”的民眾比例呈上升趨勢;選擇“維持現狀再定”“永遠維持現狀”的民眾占多數;選擇“偏向統(tǒng)一”“盡快統(tǒng)一”的民眾呈下降趨勢。[3]《遠見》雜志的調查結果中,民意變化曲線相對溫和,但總體來看仍然是選擇“先維持現狀再看”和“永遠維持現狀”的占多數,“贊成獨立”的呈上升趨勢,“贊成統(tǒng)一”的呈下降趨勢。[1]要增進國家認同,需要先厘清國家認同形成的基本途徑。
由于臺灣多年來一直實行淡化國家認同、強化本土意識的教育,臺灣青年多數對國家認同的概念很淡漠。而且,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臺灣在國際政壇地位尷尬,整個臺灣社會對宏觀議題的關注度都很低,大部分臺灣民眾只關注島內信息,很少關注兩岸信息與國際信息,并不具備根據實際形勢探究在兩岸關系中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的能力。事實上,相當一部分臺灣民眾對于“臺獨”這個概念的認知,并不是宏觀意義上的“國家”層面的認知,只是在島內長期“藍綠”拉鋸、媒介宣傳影響下的產物。
所以,在不能直接改變島內政治背景的前提下,我們要盡可能的增進兩岸溝通交流,通過兩岸在社會層面不斷的的連接、滲透與整合,經濟、文化、人員的日漸頻繁的交往交流,不斷加快兩岸同胞情感趨融、價值趨近,不斷增進文化認同,進而推動國家認同的形成。
從1990年“臺灣青年亞運觀光團”赴京開始,30余年間,兩岸青年交流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趨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不同年齡的人,經歷不同,時代對其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對相同的事件反應不同,對相同的環(huán)境理解、適應性不同。本文著重探討兩岸青年交流的現狀、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對于“青年”的概念,我國、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都有各自不同的界定標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普遍認同的青年年齡范圍相對更廣,因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日常交往交流中的特征、表現,故本文將“青年”的年齡界定為18至40周歲。
相對于其他群體,青年有其自身的特點。就個體心理而言,青年具有開放性與興奮性,敏感性與易激性,創(chuàng)造性與批判性,獨立性與可塑性,理想性與探索性的鮮明特點。就群體心理而言,青年具有歸屬性、活動性、趨向性、從眾性和社會性的鮮明特點。我們應抓住青年群體的特點,從青年喜愛的形式和內容出發(fā),深入開展兩岸青年交流工作,不斷增進兩岸青年文化認同。
一是交流形式由“獨白”到“交往”。最初的兩岸青年交流多以“獨白”為主,交流的形式比較單一,多為學術論壇、峰會、競賽等形式,交流效果也很有局限。目前,兩岸青年交流的形式越發(fā)多元、越發(fā)深入,能夠以文化的植入構建兩岸青年的共同情感。單方面、單向度的表達變成了相互的交往,各地臺聯通過組織兩岸青年就彼此關心的話題進行座談,從專業(yè)到家鄉(xiāng),從美食到風景,從風土到人情,及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從大學的學習狀況、考試制度到生活的衣食住行、點點滴滴。兩岸青年進一步加深了解,對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在冬、夏令營活動期間,舉行攝影比賽,激發(fā)青年興趣,充分展示青年風采和大陸人文、自然風光,增進營員對大陸的認知,對祖國的認同。
二是交流內容由“物質”到“精神”。兩岸青年的物質聯結已經有了很好的發(fā)展,大陸的政策紅利、社會福利等已經在惠及臺灣青年,臺灣當地的民調數據也顯示,相當一部分臺灣青年有意到大陸發(fā)展。在共同事業(y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兩岸青年的聯結已經逐漸從物質層面深入到精神層面,在兩岸青年交流中注重思想、情感的交流,注重文化認同的構建。廈門市臺聯舉辦“閩南煙火 兩岸情書”活動,先后推出閩南文化兩岸星推官、兩岸情書(家書)征集、“我和我的祖國”在廈一代臺胞訪談等主題活動,宣傳兩岸故事和閩南民俗,推動兩岸同胞在共鳴中喚醒文化記憶、強化情感聯結、促進心靈契合。
三是交流目的由“認識”到“情感”。兩岸青年的交流最初都是從彼此“認識”、增進了解開始的,逐漸開始培養(yǎng)“情感”,通過鼓勵和推動兩岸青年的情感交流,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青年形成文化影響。同時,不斷挖掘具有特色、易產生共鳴的文化資源,有意識的強化文化資源對青年的影響,發(fā)揮文化影響在塑造兩岸青年共同情感的作用。河南省臺聯組織以“同文同祖 文化傳承”為主題的冬令營,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主線,參訪歷史古跡、體驗城市建設、見證祖國發(fā)展,參訪“三蘇園”,臺灣青年憶起蘇軾的詩詞,蘇東坡出名的菜肴。體驗陶瓷拉坯、上釉、刻花體驗,制作汝瓷作品,臺灣青年想起周杰倫的“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營員們感受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悟兩岸血脈相連。
但是,兩岸青年交流的互動性、體驗性仍需進一步加強。不少參與兩岸交流活動的臺灣青年表示,參與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多以走馬觀花的參訪為主,走了很多地方,也看了很多東西,但是深入社會真正體驗大陸生活的機會有限,與大陸普通民眾交流互動的機會不多,對大陸整體的社會文化缺少切身的感受。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化在認同構建中的熏陶作用。
一是打造系列活動品牌。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冬令營、全國臺聯千人夏令營已經成為兩岸青年交流標志性的品牌活動。各地臺聯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在舉辦冬令營、夏令營時吸收臺生參加冬令營、夏令營等交流活動,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認同,鼓勵他們積極投身兩岸和平發(fā)展的事業(yè)中來。在陸臺生為臺灣營員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了解真實的大陸。在陸臺生與臺灣營員交流順利融洽,從他們口中聽到的大陸經歷,讓臺灣同學更可信、更易于接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9年黑龍江臺聯、哈爾濱臺聯創(chuàng)立“哈爾濱 臺灣周”品牌活動?;顒右浴凹訌娛蕾Q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經貿發(fā)展”為主題,活動期間,舉辦臺北世界貿易中心企業(yè)推介會、“臺灣周”參觀等多項專題商貿活動。組織青年臺胞走進哈爾濱龍臺兩地,深化兩地青年交往交流,促進兩地經濟文化融合發(fā)展,鼓勵青年臺胞跨過海峽,來到黑龍江,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fā)展。
二是搭建交流平臺。江蘇省臺聯在南京新媒體數字產業(yè)園掛牌成立“新媒體·臺胞服務實踐基地”。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幫助更多青年臺胞、臺資企業(yè)運用新媒體平臺推廣自有品牌,培育專業(yè)人才,擴大產品銷售。根據青年臺胞、臺資企業(yè)對新媒體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求,提供智慧零售和互聯網運營的實戰(zhàn)技能培訓,幫助青年臺胞、臺資企業(yè)在各自行業(yè)領域獲得更大發(fā)展,為廣大臺胞臺企融入“雙循環(huán)”帶來全新的發(fā)展機遇。
但是,兩岸青年交流的后續(xù)跟進明顯不足。一方面兩岸青年保持長期交流的意愿不強。兩岸青年成長環(huán)境不同,生活圈子也不同,長期交流的持續(xù)動力不足,心理上主動“失聯”。另一方面是兩岸青年的交流活動缺少反饋總結與跟蹤服務。許多兩岸青年交流的項目都缺少對活動的長期統(tǒng)籌,對反饋信息的搜集不足,也沒有建立好定期溝通、互訪交流等長效機制,導致交流往往在活動后就中斷,建立集體認同收效甚微。
網絡具備了開放、便捷、信息海量、成本低等特點,是新時代青年群體溝通交流的主渠道之一,18-40周歲的青年群體是網絡空間最活躍的力量。網絡社交媒體時代,世界范圍的交往交流已經進入到多領域、多主體、多媒介全面互動的階段,兩岸青年的交流卻因群體話語體系、歷史傳統(tǒng)、傳播權利與意識形態(tài)等影響,導致新興媒介在兩岸交流中“缺席”。一直以來,我們對互聯網、新媒體、社交網絡等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夠重視,也缺少對兩岸青年借助新興媒介開展交流的引導。兩岸青年生活軌跡、生活情境皆有不同,在短暫的面對面交流后,若沒有線上的常態(tài)化互動,很難將交流延續(xù)。
另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我們缺少兩岸能夠直接、雙向互動的媒介工具?!哆h見》雜志調查數據顯示,臺灣青年最常用的社交軟件主要是FB、LINE、Instagram,大陸青年常用的社交軟件微信在臺灣青年中使用量非常小,微博更是沒有被列入調查范圍。[1]
傳播媒介的缺位會導致兩岸青年社交圈、朋友圈不同,兩岸青年的情感也會因缺少傳播媒介變得疏離,逐漸將對方排除在自己的社交圈之外,當相識的余熱退去,相互交流的意愿便會逐漸消退,兩岸青年的常態(tài)化互動就很難進行。
新時代,兩岸青年的交流應走向更深層次、更生活化、更具滲透性,切實通過相互的交流增進文化認同。
兩岸青年的交流應更加注重讓兩岸青年更直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彼此的生活,構建兩岸青年的共同認知和集體記憶,形成“共同體驗”,構建文化認同。
一是交流形式由“平臺建設”轉向“社群建設”。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有意愿到大陸發(fā)展,這為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我們應在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兩岸青年的組織聯系和社群建設,針對不同群體,開發(fā)有針對性的、精致的、長期的交流項目。
要針對不同社群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和服務工作,密切兩岸青年的生活聯系,推動兩岸青年深度交流,豐富兩岸青年的社會感受與體驗,不斷深化兩岸青年以共同利益、共同事業(yè)為基礎的物質聯結和以共同價值、共同追求為基礎的精神聯結,讓臺灣青年在整體的大陸文化環(huán)境中認識大陸、感知大陸、認同大陸。
二是交流內容由“文化符號”轉向“文化感受”。目前,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往往偏好“文化符號”的表達,如名勝古跡、歷史遺跡等等,但對青年群體切身的“文化感受”關注不夠。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帶領臺灣青年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體驗者,讓臺灣青年親身參與傳統(tǒng)民俗的活動中,或切身體驗傳統(tǒng)技藝的制作過程,逐步培養(yǎng)臺灣青年的文化情感;組織兩岸青年共同開展中華文化的文創(chuàng)設計,共同致力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逐步構建文化認同。另一方面,要切實讓臺灣青年感受到大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制度的優(yōu)越性、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如,遼寧省臺聯通過開展臺商糾紛訴調對接工作,讓臺灣青年切實感受到依法治國的內涵。遼寧省臺聯與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聯合簽發(fā)《關于開展臺商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意見》。省內各市臺聯積極響應,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省市臺聯機關分別選定了臺聯系統(tǒng)的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由省高法聘任并頒發(fā)了特邀調解員證書,針對特邀調解員開展了專項培訓。省臺聯每年組織召開遼寧臺商權益保護工作座談會,省高法領導現場對訴調的法律原則、法律程序、承辦步驟以及臺商提出的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及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民事商事糾紛等問題進行解答。這項工作自開展以來,深得臺商們的歡迎。臺商們通過訴調對接減少了訴訟成本,縮短了辦案時間,增加了企業(yè)效益,也切身體驗到大陸的法治文化。
三是交流目的由“家國情感”轉向“社會情感”?!凹覈楦小笔侨后w成員對群體的共同文化想象,“社會情感”是群體成員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牽絆,二者都是構建文化認同,形成群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目前,兩岸青年交流的活動,大多圍繞民族意識、愛國意識等“家國情感”,從活動的名稱、活動內容的設計都不難看出來,“尋根之旅”“歷史不容忘卻 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非遺所思’兩岸非遺文化嘉年華”等,主要聚焦于文化傳承、民族記憶等宏大敘事。對于源于日常生活的“社會情感”缺乏關注。如果在兩岸青年交流中,“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長期缺位,會導致“家國情感”的塑造不接地氣,很難被臺灣青年真正內化。
“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有賴于群體成員的共同體驗,需要將交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留學訪學、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建立兩岸青年的良性關系,形成緊密聯系的生活共同體。
“社會接觸理論”認為,不同群體的人際互動,將影響群體成員的態(tài)度與行為?!笆烊耸浇佑|”存在相互了解與信任,有利于消除負面印象;“偶然式接觸”欠缺了解與信任,會強化負面印象。而團體間的交流接觸,需先“消除類屬印象”即去除偏見敵意,再“再造類屬印象”即建立正面情感。也就是說交流并非必然拉近距離,而是需要逐步構建正向的演變關系,要通過反復的接觸,先消除偏見、建立好感,再逐漸發(fā)展出對彼此的認同。如果兩岸青年接觸的時間短暫,文化差異不能及時化解,兩岸青年便只能繼續(xù)沿著差異了解對方,不但不能增進共識,反而會固化差異。
在日后的兩岸青年交流工作中,一是要進一步推動交流活動常態(tài)化,目前兩岸青年互訪式的交流活動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應適當增加活動的次數,合理安排活動開展的時間,最大程度發(fā)揮活動的良好效應。二是要建立長效聯系機制,建立長期的互動機制和情感聯系渠道,為朋輩間培養(yǎng)友情,構建認同提供基礎和條件。各地臺聯在兩岸青年交流活動開始前通常會建立微信群,先行發(fā)布遼寧的基本情況、冬夏令營的基本安排、一些注意事項、溫馨提示等,在活動期間,通過微信群發(fā)布行程,營員們也通過微信群交流感想。在活動后,應繼續(xù)保留微信群,充分利用起來,有效延續(xù)活動成果。三是要對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參與人員,尤其是首訪人員建立長期的聯系,使他們在身處臺灣時依然能夠獲得大陸的信息,能夠感受大陸文化的魅力,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構建文化認同。四是要推動臺灣青年在地化,吸引臺灣青年到大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鼓勵臺灣青年久居大陸,在大陸落地生根。
一是充分利用現有網絡交互平臺開展兩岸青年線上交流。目前,兩岸共同使用的新媒體平臺主要是微信,應從微信著手,建設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平臺,不斷完善新媒體平臺的功能,擴大其普及面與使用面。同時,持續(xù)推動“兩寶”(即淘寶、支付寶)“兩微”(即微信、微博)在臺灣青年中的普及與使用。
二是打造兩岸交流新平臺開展兩岸青年線上交流。加快推進智慧“臺胞之家”建設,利用“云網絡”繼續(xù)深化開展對臺聯絡交流工作。福建省開展閩臺族譜宗親交流數字平臺建設,打造閩臺族譜宗親交流數字平臺,深入挖掘閩臺族譜檔案資源,推動資源活化利用和共享開發(fā),利用數字化平臺,保護傳承閩臺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增進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深化對臺聯絡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fā)展。
總之,增進文化認同是促進兩岸青年交往交流的有效切入點,以文化為橋梁,深入開發(fā)、挖掘、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展對話合作;以文化為紐帶,尋找兩岸青年共同的精神基因,開展多方面多層次的交流活動;依托同源文化,不斷提升兩岸青年交往交流的質量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