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淵
插敘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技巧,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在原本比較完整的故事中插入了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運用插敘寫作,可以豐富文章內(nèi)容,突出人物形象,使結構起伏有致,避免平鋪直敘。
我們以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莫懷戚的《散步》、冰心的《荷葉·母親》這三篇文章為例,對插敘這種手法進行學習。
一、插敘時,要插進對相關事件的回憶和追溯,增加文章的寬度
如《荷葉·母親》一文就插入了與故鄉(xiāng)院里“蓮花”有關的往事,引出了下文作者對往事的回憶。這個插敘部分回憶了“我”和祖父賞蓮的情景,在閑談中由花及人,把三姊妹比作三蒂蓮,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了伏筆;再自然地由荷葉聯(lián)想到母親,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作者在后文描繪了一幅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美麗圖景,由此聯(lián)想到女兒對母親的依戀以及母親對女兒的呵護,抒發(fā)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對文章主題進行了升華。
二、插敘時,要插進對相關的人或事物的說明和解釋,這樣,有助于了解人物相關性情
如《散步》一文的第二段就運用插敘講述了母親答應“我”出來散步的經(jīng)過。母親本不愿出來散步,但在“我”的勸說下,才“信服地點了點頭”,體現(xiàn)了一家人互相體諒的真摯感情。第二句“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累”也為下文“我”背母親做了鋪墊,體現(xiàn)出母親性情溫和的一面。
同樣的插敘手法在《秋天的懷念》中也有好幾處:“母親喜歡花……”一句中可看出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但她為了兒子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從這里可以看出母親當時的病重程度和母親為此做出的超常努力;“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從這里可以看出母親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卻從未把自己放在心上。這三處插敘的運用,把一心只為關心子女的母親的形象刻畫得生動感人,也更能表現(xiàn)出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以及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悔恨之情,令人動容。
插敘的表現(xiàn)形式還有許多種,如可以插進一件物品的來歷,以增加文章的力度;還可以插進相關的內(nèi)容,開啟由近及遠、由古及今的回溯。如宗璞在描繪紫藤蘿瀑布時,就回憶了十多年前稀零的紫藤蘿花,與眼前繁茂的紫藤蘿形成對比,反襯出紫藤蘿花頑強不息的生命力,為下文對生命的思考做鋪墊,說明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
插敘既然有這么多作用,寫作中我們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不能隨意插敘。通常情況下,對一件物品的來源進行交代、對人物的過去進行補充介紹、對事件的原因進行說明時,都可以運用插敘。插敘的內(nèi)容對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一般起補充、襯托的作用。如果刪去插敘的部分,主要情節(jié)應仍是大體完整的。
其次,要處理好插敘的內(nèi)容。插敘的內(nèi)容要準確簡明,不能過短,也不能過于詳細,不能沖淡文章的中心事件;插敘的內(nèi)容必須與主要事件或中心主題密切相關,還必須能表現(xiàn)主題或者刻畫人物形象。不可為插敘而插入,更不可隨意插敘。
最后,要交代清楚插敘的起止。不管運用哪種插敘方式,在插敘結束后,都要回到對原本事件的記敘上,使文章銜接過渡自然。
綜上所述,對于一些內(nèi)容空洞的文章,如果能插敘一段小故事、小回憶或別人的一些小評價,就可以讓文章內(nèi)容變得充實生動起來;而對于一些平鋪直敘的文章,若能適當插敘一段回憶或者場面,情節(jié)就會變得生動起來,文章主題自然而然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