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能進
國防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開展學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作用。新時代,我們必須完善教育體系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形式,提升高校國防教育工作質效。
堅持“一個主干”。軍事課是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加強軍事課程建設,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大力開展啟發(fā)式、開放式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強化國防師資隊伍建設,探索建立專兼結合的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定期組織專業(yè)培訓,不斷提升教師授課能力和科研水平。
打造“兩個載體”。征兵宣傳與實踐活動是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和載體。一方面,要以征兵宣傳為契機,廣泛開展國防知識普及宣傳,引導學生自覺將對國防事業(yè)的熱情轉化為參軍報國的實際行動。另一方面,要以國防實踐活動為載體,立足第一課堂、拓展第二課堂,利用重要節(jié)慶日,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國防教育實踐活動,在多維體驗中厚植學生愛國擁軍情懷,增強他們獻身國防、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建好“三支隊伍”。退役大學生士兵、國旗護衛(wèi)隊、軍事愛好者三支隊伍是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生力軍。要堅持全員聯動,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國防教育,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國防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要以退役大學生士兵為依托,深入挖掘優(yōu)秀典型,用學生身邊人、身邊事去宣傳國防,培養(yǎng)和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要以每周的升旗儀式為依托,指導國旗護衛(wèi)隊成員進行國防法律法規(guī)宣講,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情感。要以軍事愛好者為依托,社團化、項目化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在校園內營造關心國防、熱愛國防、支持國防的良好氛圍。
實現“四個增強”。一是增強愛國情懷。將國防教育納入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廣泛宣傳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豐功偉績以及人民軍隊的光輝歷史,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增強學生國防觀念。二是增強國防素養(yǎng)。全面進行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歷史、國防法規(guī)、國防科技、國防形勢與任務、國防技能學習教育,掌握國防知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培育國防文化,提高國防素質。三是增強斗爭精神。通過國防教育,引導學生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運用戰(zhàn)略性、系統(tǒng)性、前瞻性思維,不斷增強新時代敢于斗爭的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做好充分準備。四是增強身心素質。軍訓等國防教育活動除了培養(yǎng)軍事技能,還能提高運動技能,培養(yǎng)運動習慣,提高身體的耐力性和抗壓性,增強身體素質;還能磨煉意志,增強學生直面困難的勇氣,提高心理素質。
(作者系南京工業(yè)大學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人武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