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鴻波 李開
故宮文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谷諔?zhàn)爭期間,為保護這一文化根脈,故宮文物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經(jīng)歷了南遷、疏散(西遷)、東歸,最終得以保全,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化遺產(chǎn)保護史上的偉大奇跡。其中,全面抗戰(zhàn)期間,故宮文物隨著戰(zhàn)事的變化不斷西遷疏散,形成了南、中、北三條西遷路線。[1]成都是故宮文物西遷線路中北路的一個落腳點,故宮文物在這里存放了近13個月。在蓉各界人士對保護故宮文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故宮博物院也以其書畫珍品展回饋成都人民。本文以成都市檔案館的館藏檔案為依據(jù),講述故宮文物避難成都時的歷史史實,還原當年成都人民保護故宮文物的善舉,以及故宮文物帶給成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用歷史細節(jié)展現(xiàn)故宮文物南遷對保存中華文脈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為了給故宮文物在成都尋找一個合適的存放地點,1938年4月初,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親自到成都考察文物存放地點。他拜會了川康綏靖公署主任鄧錫侯,請求其派人保護文物入川,協(xié)調(diào)存放地點。4月21日,四川省政府向成都市政府辦理川大遷移校地委員會發(fā)布建字第8923號訓令,“……查經(jīng)本府提出第219次省務會議決:(一)皇城舊存房屋均可撥借;(二)文廟部分令成華縣與保管文廟紳士商洽后再行討論……”[2]。當時,成都市正在改造皇城,建設中央商務區(qū),成立了成都市政府辦理川大遷移校地委員會來處理皇城內(nèi)各機構(以四川大學為主)的搬遷、征地、補償、商鋪售賣等事宜,正是頭緒繁雜、糾紛不斷之時。成都府文廟鑰匙須由府文廟董事長徐申甫、陳益廷雙人同意才能使用,但此時又與二人失去了聯(lián)系,導致無法開門,所以這兩處地點均不適合存放古物。
在協(xié)調(diào)以上兩處存放地點的同時,故宮博物院和四川省政府還選擇了成都大慈寺作為存放地址備選。4月22日,四川省政府向省會警察局發(fā)布第4358號密令,“……近因重要品物需地屯儲,茲查有大慈寺之大雄殿及藏經(jīng)樓上下兩處,房屋寬敞適用,堪以借用……事關重要,勿任延誤……”[3]。時任大慈寺住持果澈和尚一開始不同意把大雄殿借給故宮博物院,因為那是僧人經(jīng)課之所,維系著本寺的香火,關乎僧眾的生計。然而,民族危難之際,妥善保存國寶是民族大義,個人和小團體利益必須要服從民族大義。為此,四川省政府分別于4月24日、26日、30日連續(xù)給省會警察局發(fā)了三道訓令,嚴令大慈寺必須立即騰出大雄殿和藏經(jīng)樓,不得延誤??紤]到寺廟的實際問題,省政府對協(xié)調(diào)工作做了具體的安排:大雄殿和藏經(jīng)樓上下層用來存放故宮文物;本寺駐軍163師部移駐文殊院,所用房間(天王殿、觀音殿)用于僧眾佛事;市佛教分會移至總會,所用房間借與故宮博物院使用。
5月12日,省會警察局給省政府呈文,表示所有騰讓工作已經(jīng)完成,請省府派員接收。5月13日,省政府指令省會警察局,“請轉(zhuǎn)函故宮博物院馬院長,迅予派員接收可也”[4]。至此,故宮北線轉(zhuǎn)移文物終于在成都有了一個固定的家。
為了謹慎保管文物,故宮博物院駐蓉辦事處非常重視警衛(wèi)工作。故宮文物初到成都,辦事處就請省會警察局專門派長警1人、警員9人(配有漢陽造步槍9支)常駐大慈寺,負責文物的警衛(wèi)工作。他們對警員的工作狀態(tài)非常注意,一旦發(fā)現(xiàn)可能對保護文物不利的情況,就果斷更換警員。比如,警員任槐態(tài)度不好,傲慢無禮,院方擔心會影響到文物的安保工作,就及時協(xié)調(diào)省會警察局更換了該警員。1938年底,為了加強文物的安保工作,故宮博物院通過四川省政府協(xié)調(diào)成都警備司令部派排長1人、士兵兩班,替換原來的警員。用軍隊替換警察,文物安保工作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故宮博物院駐蓉辦事處對大慈寺的建筑和僧人也提出了要求。大慈寺建筑以木質(zhì)結構為主,僧人宿舍又毗鄰文物存放地,辦事處擔心僧人用火不當對文物造成損害,為求完全,曾要求僧人遷移別處,然而大慈寺房屋有限,僧人無處可去也是實情,強行遷移會造成不滿或糾紛,對于文物保護工作不利。但文物安全又是重中之重,必須得到切實保障,最后,在四川省政府的協(xié)調(diào)下,故宮博物院同意僧人不遷移,但須將僧人宿舍所有木板隔斷全部改成磚墻,并擬定了7條僧人應遵守的安全事項。
1938年底,大慈寺發(fā)生了一個可能會危及文物安全的事件。1938年12月22日,故宮博物院駐蓉辦事處向故宮博物院報告稱:“……大慈寺住持果澈報告說,本寺僧人維明欲意加害文物庫房,請速派隊將其逮捕……”。[5]這對文物安全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為防萬一,故宮博物院立即請駐軍排長蘇卿云帶兵將其逮捕,并轉(zhuǎn)交給警備司令部進行詳細質(zhì)詢。經(jīng)過調(diào)查,該僧稱自己只與廟有仇,并未與故宮作對。他與住持各執(zhí)一詞,事實真相一時也難以查明。時值抗戰(zhàn)緊張之際,擔心奸人擾亂后方,為慎重起見,故宮博物院要求警備司令部,即使維明和尚沒有危害庫房的重大嫌疑,也應立即驅(qū)逐出寺,不能讓他留在成都,以除后患。這頗有點“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味道。也許維明和尚并無加害文物之心,他只是與住持果澈有私人恩怨,但為了文物安全萬無一失,也只能“犧牲”他了。
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故宮博物院決定將所有疏散后方的文物先集中于重慶,再全部遷回南京。1945年冬,故宮博物院選擇重慶向家坡作為文物暫存地,1946年1月第一批巴縣文物80箱運到這里,峨眉和樂山的文物經(jīng)內(nèi)江循成渝公路于1947年3月抵達重慶。1947年6月,集中于重慶的文物開始陸續(xù)通過水運運往南京。其中,國子監(jiān)石鼓由于箱大體重,只能通過陸路運往南京。所有疏散文物最終于1947年7月下旬全部運抵南京。
1946年,為感謝川人保護文物所盡之努力,滿足其飽覽祖國文化瑰寶的心愿,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批準在成都舉辦書畫展覽,預備展出從晉朝至清代的88位著名書畫家的100幅書畫珍品。川人對此寄予厚望,希望增加展品。時任四川省政府代主席鄧錫侯致電馬衡院長,請求增加50件書畫和10件石鼓。馬衡院長以此事已經(jīng)理事會議決,自己無權擅自更改為由,婉言拒絕,但答應選擇精品,以少勝多。雙方最終商定展品數(shù)量不變,以顏真卿《祭侄文稿》等14件精品替換相應展品。[6]故宮書畫展于當年11月12日在成都中山公園(現(xiàn)人民公園)市立民眾教育館如期開展。
此次展覽盛況空前,各界人士踴躍觀展,既有政府職員、普通民眾,也有張大千、徐悲鴻、羅文謨、謝無量等書畫大家和社會名流,還有四川省立會計??茖W校、成都縣立中學(現(xiàn)成都七中)等學校的學生。展覽期間,每天有2500人左右參觀。[7]因為參觀人數(shù)太多,故宮博物院決定延長展覽時間,為此,故宮博物院在蓉書畫展覽委員會給四川省會警察局發(fā)了請求延期警衛(wèi)的公函:“……現(xiàn)因參觀人士眾多,經(jīng)由本會商得北平故宮博物院同意,將展覽日期延長兩日,以十二月七日截止……煩將原派駐本會維持秩序警士之任務亦予延長……”。[8]此次展覽歷時26天,意義非凡。時任四川美術協(xié)會主席羅文謨這樣評價此次展覽:“……可以從中探索中國書畫的源流,更可以上窺我民族文化之深邃,啟發(fā)我民族之自信心,蓉人得觀此文化珍物,真是一生大幸?!盵9]
為保證參展書畫的安全,成都市政府動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包括軍隊、警察、憲兵、特務以及保甲組織,對展場24小時輪流值守。成都民間頗具影響力的袍哥組織也被動員起來保護展覽。當時,袍哥大爺在展覽前招呼:“公園頭展覽的東西都是我們祖宗留下的寶物,那是神靈之物……這次到了我們成都,哪個敢去惹是生非,……就跟哪個下不來!”[10]在這樣嚴密的保護下,整個展覽期間,展區(qū)和展室未發(fā)生一起事故。展覽結束后,為感謝成都市政府和省會警察局為展覽的安全所付出的努力,故宮博物院特別獎勵了常駐展場的10名警士共11萬元。[11]
抗戰(zhàn)期間,故宮文物保存在成都時所發(fā)生的故事只是其遷移避難歷程中的一個縮影。從1933年南遷開始,到1947年東歸結束,故宮文物經(jīng)歷了14年顛沛流離的崢嶸歲月,全國上下為此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努力,創(chuàng)造了二戰(zhàn)史上成功守護人類文化傳承的奇跡。在這14年里,故宮文物行程萬里,跨越南北10多個省市,存續(xù)了中華民族的文脈,傳播了中華文化,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其意義與影響極為深遠。
注釋及參考文獻:
[1]鄭珊珊.顛沛,卻不流離——國寶西遷[J].紫禁城, 2005(5):68-76.
[2]四川省政府關于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函請暫借房屋存放古物一案的訓令,檔號:M031-000-0266-0027,成都市檔案館藏。
[3][4]四川省會警察局、四川省會警察局各分局關于四川省政府借用大慈寺藏經(jīng)樓一案的密令,檔號:M093-002-5769-0002,成都市檔案館藏。
[5]四川省會警察局、四川省會警察局各分局關于準故宮博物院函以救濟大慈寺僧人一案的訓令、公函、呈,檔號:M093-002-5769-0004,成都市檔案館藏。
[6][7][9]馮賀軍.顛沛中的從容——故宮文物南遷時期的幾次國內(nèi)展覽[J].紫禁城, 2020(10): 102-113.
[8]北平故宮博物院在蓉書畫展覽委員會送四川省會警察局關于派警維持秩序一案的函,檔號:M093-002-3273-0021,成都市檔案館藏。
[10]劉忠福.烽煙南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79.
[11]四川省會警察局、四川省政府教育廳關于北平故宮博物院在蓉書畫展覽會期間派警員維持會場秩序一案的公函,檔號:M093-002-3976-0035,成都市檔案館藏。
作者單位:成都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