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皎然的“緇素忘年之交”及“以茶論道”*

2023-08-07 09:35:38李廣德
關(guān)鍵詞:陸羽顏真卿湖州

李廣德

(湖州師范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皎然是湖州人,中國詩歌史上著名的詩僧,字清晝,謝靈運(yùn)十世孫,居杼山?!惰躺郊酚伞按淌酚陬E為序”。此集卷數(shù)與《新唐書·藝文志》合,“頔序亦存”[1]卷一。皎然以詩寫茶道而開茶道之源。陸羽是民間詩人,著名的茶圣,以湖州為第二故鄉(xiāng),在湖州撰寫并定稿《茶經(jīng)》而興茶飲之風(fēng)。顏真卿曾任湖州刺史,是皎然與陸羽的貴人、兄長、文朋、茶友。在深入研討?zhàn)ㄈ徊璧?、陸羽茶?jīng)與禪茶文化之時(shí),本文試對此前未曾研討的皎然與陸羽、顏真卿的“緇素忘年之交”進(jìn)行論述,兼及“以茶論道”的初步考論,以求拓寬、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禪茶文化研究。

一、釋皎然與陸羽的“緇素忘年之交”的產(chǎn)生與內(nèi)涵

在釋皎然與陸羽兩人之間,皎然是“緇素忘年之交”的主動(dòng)者。在陸羽還在竟陵(天門)時(shí),皎然就聞陸羽詩名而前往竟陵,欲見陸羽,以交談詩藝,締結(jié)友情。但因陸羽外出而未能相識。后來聽說陸羽到了丹陽,再次前往,但又未遇見,作詩《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遠(yuǎn)客殊未歸,我來幾惆悵。叩關(guān)一日不見人,繞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蕭蕭愁暮蟬。行人無數(shù)不相識,獨(dú)立云陽古驛邊。鳳翅山中思本寺,魚竿村口望歸船。歸船不見見寒煙,離心遠(yuǎn)水共悠然。他日相期那可定,閑僧著處即經(jīng)年?!盵2]

陸羽的《陸文學(xué)自傳》作于皎然與陸羽會(huì)見的次年。陸羽寫道:“洎至德初,秦人過江,予亦過江”,隨后“與吳興釋皎然為緇素忘年之交”[3]21。而皎然則是多次未能見到陸羽,此番得見,真是人生有緣。于是熱心安排這位年輕詩朋茶友住下,使漂泊浪跡的陸羽在杼山妙喜寺安下身心。自此之后,兩人親如兄弟,情同手足,說茶論道,吟詩舞文。

陸羽“上元初,結(jié)廬于苕溪之湄,閉關(guān)對書,不雜非類,名僧高士,談宴永日。常扁舟往山寺,隨身惟紗巾、藤鞋、短褐、犢鼻”[3]20。這是寫他從皎然的妙喜寺移居皎然苕溪草堂后的生活。陸羽自傳中還寫到自己有著作多種,標(biāo)題與湖州直接有關(guān)的就有:《吳興歷官記》三卷,《湖州刺史記》一卷。這些都是陸羽來湖州與皎然結(jié)交后,在杼山妙喜寺、苕溪草堂撰寫的。

在皎然的《杼山集》《詩式》中,沒有文字涉及他怎么幫助、支持陸羽寫《茶經(jīng)》,倒是陸羽《茶經(jīng)》中有些重要的字詞和語句先在皎然的詩句中出現(xiàn)。如皎然《顧渚行寄裴方舟》:“我有云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guān)。鶗鴂鳴時(shí)芳草死,山家漸欲收茶子。伯勞飛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時(shí)。由來慣采無近遠(yuǎn),陰嶺長兮陽崖淺。大寒山下葉未生,小寒山中葉初卷。吳婉攜籠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迷山乍被落花亂,度水時(shí)驚啼鳥飛。家園不遠(yuǎn)乘露摘,歸時(shí)露彩猶滴瀝。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來勝金液。昨夜西峰雨色過,朝尋新茗復(fù)如何。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采之長太息。清泠真人待子元,貯此芳香思何極?!盵2]此詩寫顧渚山“陰嶺長兮陽崖淺”,“堯市人稀紫筍多。紫筍青芽誰得識”,陸羽吸收到《茶經(jīng)》中,寫為“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皎然在詩中兩提“紫筍”,比陸羽《茶經(jīng)》中寫得更明確,直接稱顧渚山出產(chǎn)的是“紫筍”茶。而皎然樂見陸羽“拿來”而寫于《茶經(jīng)》。皎然在“山僧又是采茶時(shí)”,與陸羽一起上顧渚山采茶,或者由陸羽自己在茶園、茶山上觀察、體驗(yàn),與茶農(nóng)交談、考察。皎然助力陸羽寫《茶經(jīng)》,還使陸羽寫出《顧渚山記》,現(xiàn)存四則中有一則《報(bào)春鳥》:“顧渚山中有鳥,如鴝鵒而小,蒼黃色。每至正月二月,作聲云:‘春起也。’至三月四月,作聲云:‘春去也?!刹枞撕魹閳?bào)春鳥?!盵4]24

皎然對陸羽這位年輕詩友、茶人,從日常生活、衣食起居至讀書交友、踏山鑒水,熱心引導(dǎo)培養(yǎng),關(guān)愛有加,珍惜緣分,悉心照顧,玉汝于成。這種思想和情感,在許多詩作中都有自然的流露。如在寺院過重陽節(jié),作《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盵2]陸羽搬出寺廟后,皎然去訪他,作《尋陸鴻漸不遇》:“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bào)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盵2]這些時(shí)日,陸羽自謂“往往獨(dú)行野中,誦佛經(jīng),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dá)暮,至日黑興盡,號泣而歸”,他哪里知道皎然訪其未遇的遺憾。

皎然在《贈(zèng)韋卓陸羽》詩中言道:“只將陶與謝,終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識,逢人懶道名?!盵2]詩中表明自己淡泊名利,坦率豁達(dá),不喜送往迎來的俗套,不愿多交朋友,只和韋卓、陸羽相處足矣。其個(gè)性率真若此,大有陶淵明“我醉欲眠卿且去”的率真性情。

皎然還有《春夜集陸處士居玩月》:“欲賞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訪有情人。西林可是無清景,只為忘情不記春?!盵2]《訪陸處士不遇》曰:“太湖東西路,吳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見,歸鴻自翩翩。何山賞春茗,何處弄春泉。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盵2]可見陸羽之逍遙自在,實(shí)令皎然歆羨。

皎然是詩僧又是茶僧,所寫茶詩較多,而且他還著有《茶訣》,為當(dāng)時(shí)的一些茶人閱后記載。遺憾的是此《茶訣》未能傳世。《農(nóng)業(yè)考古》的《中國茶文化研究專號》2020年第5期曾刊發(fā)拙文《“烏程之御舞”與“謝氏〈論茶〉”考論》,筆者提出:特別要認(rèn)真對待的是“謝氏《論茶》”的“謝氏”究竟是何人?筆者認(rèn)為是指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杼山妙喜寺的住持、與陸羽“緇素忘年之交”的茶道之始祖釋皎然,而“謝氏《論茶》”當(dāng)指皎然的《茶訣》。如果這個(gè)推論成立,那么“此丹丘之仙茶,勝烏程之御舞,不止味同露液,白況霜華,豈可為酪蒼頭,便應(yīng)代酒從事”等語就是摘錄皎然《茶訣》中的一段重要文字,可以填補(bǔ)中國茶史一大空白。

皎然不僅寫有茶文《茶訣》(已佚),更有多篇關(guān)于禪佛之文章。如過去少為人言的《蘭亭古石橋柱贊(并序)》。皎然寫道:“山陰有古臥石一枚,即晉永和中蘭亭廢橋柱也。大歷八年春,大理少卿盧公幼平承詔祭會(huì)稽山攜至。居士陸羽因而得之。生好古者,與吾同志。故贊云:古橋石柱,亭亭殊類。渾璞璘玢,亂錢蒼翠。遺在蘭渚,遷于客位。云狀未銷,水痕猶潰。在物頗重,則人無棄。石豈有心,求人所貴。若瓊與玉,呈碯蘊(yùn)異。如彼陸生,不文其器。此猶可轉(zhuǎn),豈君同志?!贝宋闹械奶m亭柱石由盧幼平帶到湖州,見陸羽喜愛就轉(zhuǎn)贈(zèng)之。接著以四言寫其對古石橋柱的描繪、鑒賞,然后以“如彼陸生,不文其器。此猶可轉(zhuǎn),豈君同志”呼應(yīng)“生好古者,與吾同志”[5]第10部,卷9-117。特別要注意的是,詩中兩次寫他與陸羽是“同志”。在我國古代,同志與先生、長者、君等詞含義一樣,都是朋友之間的稱呼?!巴聞t同心,同心則同志?!?左丘明《國語·晉語四》)“所與交友,必也同志?!?《后漢書·劉陶傳》)緇素僧俗無隔、年歲大小相忘,惟友誼真情心心相印。至于皎然寫到的“如彼陸生,不文其器”中的“不文”出自《文心雕龍》,“文”指文采也指人品。這里指古柱石雖然上面原有花紋漫漶文采不復(fù),但價(jià)值仍然極高。陸羽其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為人才辯篤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規(guī)諫,豁然不惑。凡與人宴處,意有所適,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謂生多瞋”。皎然不放心上,而器重他“與人為信,雖冰雪千里,虎狼當(dāng)?shù)蓝豁?對于陸羽“常扁舟往來山寺,隨身惟紗巾藤鞋短褐,往往獨(dú)行野中。誦佛經(jīng),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dá)暮,至日黑興盡,號泣而歸。故楚人相謂,陸子蓋今之接輿”,則予以肯定、贊賞。此乃君子之交,更是難得的“緇素忘年之交”。

陸羽也同皎然一樣,他寫過江之后“與吳興釋皎然為緇素忘年之交”后,自始至終珍惜兩人之間的寶貴友情,對皎然懷有深厚的感激、感恩之情。當(dāng)他從外地返回湖州,聽說皎然已逝,悲痛不已,吟詩哀悼:“萬木蕭疏春節(jié)深,野服浸寒瑟瑟身。杼山已作冬令意,風(fēng)雨誰登三癸亭。禪隱初從皎然僧,齋堂時(shí)謚助茶馨。十載別離成永訣,歸來黃葉蔽師墳?!鼻樯钜馇?感人肺腑。其墓與皎然塔比鄰,緇素千古流芳[6]81。

皎然與陸羽的“緇素忘年之交”涵蓋四個(gè)方面,即寺院生活、詩文愛好、親近茶事、以茶論道。而這四個(gè)方面是交叉、包容、互動(dòng)、共融的。兩位大師皆無后嗣和家庭牽連,以詩相識,以茶為伴,都有一顆詩心、一身茶性?!熬l素忘年之交”的兩人均有詩作收入《全唐詩》,是中國詩歌史上有名的詩人,而皎然更有《杼山集》和理論著作《詩式》傳世。他倆以茶悟道,都執(zhí)著探求茶道。皎然在文化史上第一次提出“茶道”以及“紫筍”茶,是中國茶道之祖或茶道之父,湖州長興顧渚山為“茶道之源”;陸羽在皎然幫助、支持下于湖州著成《茶經(jīng)》并薦“紫筍”茶入貢,使顧渚山出產(chǎn)之紫筍茶聞名于世。皎、陸對于茶和茶道的偉大貢獻(xiàn),惠澤古今眾生。皎然和陸羽以詩茶修身,都志在人生禪意,精行儉德,以詩茶意蘊(yùn)、高尚品德、靈性精神而昭示后人,修身養(yǎng)性,濟(jì)世救人[6]181。

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魯迅與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的傾世情誼,可以看作是皎、陸“忘年之交”“文人相親”的薪火傳承。皎然與陸羽的“緇素忘年之交”,實(shí)乃千古絕唱,令世人贊嘆、敬慕乃至膜拜。

二、釋皎然與顏真卿的“緇素忘年之交” 的經(jīng)歷與意義

皎然與顏真卿的“緇素之交”不同于皎然與陸羽“緇素之交”,一是“素”的含義有差別,陸羽是平民,顏真卿是官員;二是“忘年”也有別,顏真卿年長、皎然年壯。

大歷七年(772)十一月,顏真卿被任命為使持節(jié)湖州諸軍事、本州團(tuán)練守捉使、湖州刺史。此時(shí)的顏真卿64歲,年過花甲,心情一直不好。因?yàn)閺拇髿v六年(771)閏三月,他被罷免撫州刺史后,已經(jīng)閑置整20個(gè)月。來湖州赴任前些天,他還在《與夫人帖》中喟嘆自己“離官已久”。而到湖州之后,心情愉悅,由“立朝正色”的耿介純臣轉(zhuǎn)身變成了“風(fēng)流嘯詠”的文章太守,其中一個(gè)重要原因就是與比他小20歲的詩僧結(jié)成忘年好友。大歷八年(773)正月,顏真卿抵湖州后即訪皎然。皎然寫《奉酬顏使君真卿見過郭中寺,寺無山水之賞,故述其意以答焉》,記述了在郭中寺即龍興禪寺與顏真卿初次見面:“州西柳家寺,禪舍隱人間。證性輕觀水,棲心不買山。履聲知客貴,云影悟身閑。彥會(huì)前賢事,方今可得攀”。[2]后人認(rèn)為顏真卿與皎然之交的背后有著很深的家族淵源。皎然,字清晝,俗姓謝,為謝靈運(yùn)十世孫。而顏真卿十代從祖顏延之為顏氏家族首位著名文學(xué)家,顏延之、謝靈運(yùn)于文壇雙星齊名,以“文章之美”并稱“顏謝”。顏真卿與皎然的交往,可謂是再續(xù)顏謝前緣。皎然主持的妙喜寺成了顏真卿等文人雅集最多的地方。皎然陪同顏真卿踏遍湖州境內(nèi)名勝,于青山綠水間相互酬唱,共享樂趣。他們常游寺廟,品茶談禪。

尤其是每年立春后,顏真卿必依例進(jìn)顧渚山,在吉祥寺、貢茶院主持監(jiān)制貢茶。采茶時(shí)節(jié),湖常兩州的官員聚集到“境會(huì)亭”,在亭上歡宴,品判初茗。顧渚山至今保留有唐宋摩崖石刻三組九處。阮元《兩浙金石志》記載:“蠶頭鼠尾,顏魯公書,在明月峽中。唐宋名人石刻最多,惟此碑尤大?!鳖佌媲湓诮鹕碀旧霞茉O(shè)過一座木橋。后人因其與友步月賦詩,宴飲是橋,故名“顏板橋”。顏真卿、皎然等六人在月下飲茶作詩,成《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每個(gè)人都引用一至三個(gè)和茶有關(guān)的名詞、代詞或典故,浸潤著主客相敬、器潔茶香的茶禪意境。皎然“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與顏真卿的“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相互吟出以茶修道的禪境詩韻。為此,清代詩人王豫題吟道:“勝游豈復(fù)閉昏朝,顧渚曾聞?dòng)幸箻?。好是魯公行樂?異無人更愛消宵?!?/p>

大歷八年(773)春仲,皎然應(yīng)顏真卿之邀,與陸羽及文友等29人,攜酒登臨峴山聯(lián)句賦詩。顏真卿以“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作首句,韋介:“遲回向遺跡,離別益?zhèn)辍薄pㄈ?“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陸羽:“松深引閑步,葛弱供險(xiǎn)捫”?!钶嘁浴暗桥R繼風(fēng)騷,義激舊府恩”收尾。這首《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lián)句》,以參加詩人之眾,為唐人聯(lián)句之冠,得與“蘭亭修契”相媲美。

皎然的《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fēng)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記錄峴山聯(lián)唱后不久送吳筠歸林屋洞事,中有“吳興太守道家流,仙師遠(yuǎn)放清風(fēng)樓”,道出顏真卿深厚的道家淵源。

皎然經(jīng)常參加顏真卿的茶會(huì)并作詩。如顏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陸士修)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dú)園(張薦)。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李崿)。御史秋風(fēng)勁,尚書北斗尊(崔萬)。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顏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皎然)。素瓷傳靜夜,芳?xì)馇彘e軒(陸士修)。

據(jù)統(tǒng)計(jì),在顏真卿為首的22首湖州聯(lián)句中,皎然參與了20首。皎然《杼山集》中,與顏真卿唱酬的詩最多,達(dá)22首。顏真卿刺湖期間的宴集、游賞活動(dòng),皎然大多參與,詩作中“奉應(yīng)顏尚書”“奉賀顏使君”“奉同顏使君”“奉陪顏使君”“奉和顏使君”“奉酬顏使君”比比皆是。這些唱酬的詩和聯(lián)句都存在《全唐詩》,真實(shí)記錄下了皎然與顏真卿的“緇素忘年之交”。

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間,最為操心也最成功的事是編纂《韻海鏡源》。他自幼研習(xí)音韻和文詞訓(xùn)詁,從28歲就開始著手準(zhǔn)備編纂此書。他在《杼山妙喜寺碑》說:“真卿自典校時(shí),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與法言所定《切韻》,引《說文》、《蒼》(《三蒼》)、《雅》(《爾雅》)諸字書,窮其訓(xùn)解,次以經(jīng)史子集中兩字已上成句者,廣而編之,故曰‘韻?!?以其鏡照原本,無所不見,故曰‘鏡源’?!痹缭谄皆厝紊?就開始修訂條目,后在撫州任上又增而光之,到湖州任上后,“以俸錢為紙筆費(fèi),延江東名士蕭存、陸士修、裴澄、陸羽等十余人,筆削舊章,該搜群籍,撰定為三百六十卷”。

《韻海鏡源》編纂地點(diǎn)原在州治、放生池和韻海樓。大歷八年(773)十月徙修于杼山妙喜寺。顏真卿《湖州烏程縣杼山妙喜寺碑銘》記載:“大歷七年,真卿蒙刺是邦。時(shí)浙江西觀察判官殿中侍史袁君高巡部至州,會(huì)于此山。真卿遂立亭于東南,陸處士以癸丑歲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曰三癸亭。西北于藂桂之間創(chuàng)桂棚,左右數(shù)百步,有芳林茂樹,悉產(chǎn)丹青紫三桂,而華葉各異。各樹桂下有支徑,以袁君步焉,因呼為御史徑?!痹放c顏真卿、皎然、陸羽等相見甚歡。皎然寫下《杼山上峰和顏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韻賦得印字》:“道情寄遠(yuǎn)岳,放曠臨千仞。香路延絳騶,華泉寫金印。日欹諸天近,雨過三華潤。留客云外心,忘機(jī)松中韻。靈嘉早晚期,為布東山信?!痹娙藗儭熬l素忘年”,夜宴、酬唱、吟詠?!段逖砸寡缭仧袈?lián)句》:“桂酒牽詩興,蘭釭照客情(陸士修);詎慚珠乘朗,不讓月輪明(張薦);破暗光初白,浮云色轉(zhuǎn)清(顏真卿);帶花疑在樹,比燎欲分庭(皎然);顧己慚微照,開簾識近汀(袁高)?!比锿ぢ涑珊?成為顏真卿與皎然、陸羽等名士在杼山聚會(huì)吟詩的主要活動(dòng)場所。顏真卿為此寫下《題杼山癸亭得暮字》:“杼山多幽絕,勝事盈跬步。前者雖登攀,淹留恨晨暮。及茲紆勝引,曾是美無度。歘構(gòu)三癸亭,實(shí)為陸生故。高賢能創(chuàng)物,疏鑿皆有趣。不越方丈間,居然云霄遇。巍峨倚脩岫,曠望臨古渡。左右苔石攢,低昂桂枝蠹。山僧狎猿狖,巢鳥來枳椇。俯視何楷臺,傍瞻戴颙路。遲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樹?!贝撕?顏真卿還有《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詩。從此顏、皎、陸諸人自秋徂春,時(shí)集亭下柵內(nèi),或編貫韻日,切磋訓(xùn)解,或徜徉桂徑,同擬聯(lián)句。

在撰寫《湖州烏程縣杼山妙喜寺碑銘》時(shí),顏真卿一一寫上參與編撰《韻海鏡源》的所有人員姓名,臨近結(jié)尾處特意寫道:時(shí)杼山大德僧皎然工于文什,惠達(dá)、靈煜味于禪誦,相與言曰:‘昔廬山東林,謝客有遺民之會(huì);襄陽南峴,羊公流潤甫之詞。況乎茲山深邃,群士響集,若無記述,何以示將來?’乃左顧以來蒙,俾記詞而蕆事。銘曰:……”[7]28以記皎然之人品與功德。

皎然伴顏真卿陪袁御史觀賞湖州城名勝。唐垂拱元年(685)始建的駱駝橋?yàn)楹侨迾蛑?橫跨霅溪之上,更令他們流連忘返。皎然撰《奉同顏使君真卿、袁侍御駱駝橋玩月》,發(fā)出“山中常見月,不及共游時(shí)”的感嘆,以至于“永夜南橋望,裴回若有期”。 冥冥中的因緣聚會(huì),竟然導(dǎo)致八年后建中二年(781),袁高“四月貶韶州長史,尋移湖州刺史”,同樣被貶的袁御史也成為湖州的文人太守。

皎然隨同顏真卿攜袁高等同游開元寺時(shí)所立的《文殊師利菩薩碑》的碑石已佚,而《文殊帖》幸存。皎然《奉同顏使君真卿開元寺經(jīng)藏院會(huì)觀樹文殊碑》詩云:“萬國布殊私,千年降祖師。雁門傳法至,龍藏立言時(shí)。故實(shí)刊周典,新聲播魯詩。六銖那更拂,劫石盡無期?!睋?jù)源幻法師考,唐代湖州開元寺即現(xiàn)今的鐵佛寺。這塊文殊碑就立在鐵佛寺內(nèi)。浙江博物館藏的顏真卿《文殊帖》或即此碑。此詩前四句啟承贊頌文殊菩薩和佛門祖師,第三聯(lián)轉(zhuǎn)以前句西天取經(jīng)、龍藏傳法為比喻,贊頌顏真卿修書功德。“故實(shí)”就是“有參考或借鑒意義的舊事”。“新聲”謂新的韻法,指顏真卿編纂的《韻海鏡源》集文字與音韻而成巨著。六銖即六銖衣,佛經(jīng)稱忉利天衣重六銖,謂其輕而薄,后稱佛、仙之衣為“六銖衣”。如宋之問 《奉和幸大薦福寺》:“欲知皇劫遠(yuǎn),初拂六銖衣?!?顧況《歸陽蕭寺》:“身披六銖衣,億刧為大仙?!苯偈療o期出自《大智度論》卷五:“佛以譬喻說劫義。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xì)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焙笠蛞浴敖偈敝笗r(shí)間之久遠(yuǎn)。末句將修《韻海鏡源》與傳立藏經(jīng)同比,兩者皆將流傳千秋萬代。

顏真卿也常有詩寫?zhàn)ㄈ?如《贈(zèng)僧皎然詩》云:“秋意西山多,別岑縈左次??樛v三癸,趾趾鄰什寺。元化隱靈蹤,始君啟高致。誅榛養(yǎng)翹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掃峰翠。境新耳目換,物遠(yuǎn)風(fēng)塵異?!别ㄈ粚懹小斗詈皖伿咕媲渑c陸處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秋意西山多,列岑縈左次??樛v三癸,疏趾鄰什寺。元化隱靈蹤,始君啟高誄。誅榛養(yǎng)翹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掃峰翠。境新耳目換,物遠(yuǎn)風(fēng)煙異。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禪侶欣可庇。衛(wèi)法大臣過,佐游群英萃。龍池護(hù)清澈,虎節(jié)到深邃。徒想嵊頂期,于今沒遺記。”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顏真卿《贈(zèng)僧皎然詩》與皎然此詩前半首居然相同,僅“高致”與“高誄”、“風(fēng)塵”和“風(fēng)煙”有異。這是怎么回事呢?需要進(jìn)一步考證。

釋皎然與顏真卿之交,既是僧俗、民官之交,又是忘年、世緣之交,還是詩友茶人之交,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他倆在皎然與陸羽、顏真卿三人的“緇素之交”中,“忘年”是特別突出的。大歷八年(773)正月,顏真卿65歲花甲過半向古稀,皎然53歲知天命而過半百,陸羽40歲方不惑之年。顏真卿對多才多藝的后生陸羽賞識有加,對詩僧、妙喜寺住持皎然視為“顏謝”的同宗族兄弟。皎然則于中間承上佑下,使詩僧與刺史和茶圣成為金三角的“緇素忘年之交”。

他們和其他朋友之交在茶香、詩情、書聲與禪韻之中,無拘無束,樂趣豐盈。除五言、七言詩外,還有少見的三言聯(lián)句,如顏真卿《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見過南樓玩月》:喜嘉客,辟前軒。天月凈,水云昏(顏真卿)。雁聲苦,蟾影寒。聞裛浥,滴檀欒(陸羽)。歡宴處,江湖間(皇甫曾)。卷翠幕,吟嘉句。恨清光,留不住(李崿)。高駕動(dòng),清角催。惜歸去,重裴回(皎然)。露欲晞,客將醉。猶宛轉(zhuǎn),照深意(陸士修)。[8]詩友、茶伴、禪侶、至交,渾然一團(tuán),形同一家。這是中國詩史、文化史、佛教史、禪茶史上光輝閃耀的精彩篇章。

三、釋皎然的“緇素忘年之交”研究與“以茶論道”的考釋

皎然的“緇素忘年之交”,絕對不止陸羽和顏真卿兩人,而是數(shù)以百千萬計(jì)。如宋兩浙僧統(tǒng)贊寧《唐湖杼山皎然傳》即寫道:“晝生常與韋應(yīng)物、盧幼平、吳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肅、崔子向、薛逢、呂渭、楊逵,或簪組,或布衣,與之交結(jié),必高吟樂道,道其同者,則然始定交哉?!别ㄈ恢坝小度遽尳挥蝹鳌芳啊秲?nèi)典類聚》,共四十卷,號《呶子十卷》,時(shí)貴流布”。贊寧所作之傳還告訴我們:“元和四年,太守范傳正、會(huì)稽釋靈澈同過舊院,就影堂傷悼彌久,遺題曰:‘道安已返無何鄉(xiāng),慧遠(yuǎn)來過舊草堂。余亦當(dāng)時(shí)及門者,共吟佳句一焚香?!溥z德后賢所慕者,相繼有焉。”[9]卷29,805-807

皎然“緇素忘年之交”的基石是其儒道釋學(xué)識、智慧、品格、道德和修養(yǎng)。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shí)。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對此詩解析、評論的文章很多。筆者認(rèn)為這首《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向我們傳遞的信息極其廣博、豐富,涉及茶名、茶具、茶飲、茶性、茶用,飲茶與飲酒的比較,世人對茶、酒的處世態(tài)度等。詩的重點(diǎn)是“茶道”,然而先寫“茗”“仙”“神”“得道”,在“茶道”之后歸結(jié)到“丹丘”。“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的意思是只有學(xué)道、修道、悟道、得道之人如丹丘才能夠深知、精通“茶道”的全部真諦。它的重要意義在于:茶道在唐代之前未有文獻(xiàn)典籍記載,直到釋皎然的這首詩才出現(xiàn)“茶道”一詞,學(xué)術(shù)界據(jù)此公認(rèn)“茶道”是皎然第一個(gè)提出,皎然為茶道肇始人。

那么,為什么不是中國或外國其他的僧人、道人、詩人、茶人提出“茶道”呢?皎然首提“茶道”是機(jī)緣、靈感、哲思之圓成。皎然為湖州吳興杼山妙喜寺住持,而湖州自古為名茶產(chǎn)地,如中國茶史上最早的貢茶“溫山御荈”,即產(chǎn)于湖州吳興的溫山,為寺僧采摘山茶制作進(jìn)奉。皎然《顧渚行寄裴方舟》明確寫出他在顧渚山有茶園,他之種茶、愛茶、事茶、品茶、悟茶,與他禮佛、誦經(jīng)、參禪、修道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民以食為天,飲以茶為先,茶飯之要是生存之道。皎然由于和僧俗茶友一起飲茶,多日的精心熟慮,此時(shí)靈感閃光,儒、道、釋的思維照耀在“茶”之物上,凝聚為“茶道”一詞。此語之出現(xiàn)如同皎然寫詩著文,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詩是文學(xué),其寫作屬于形象思維,而哲思、道悟、詩性、意境等屬于哲學(xué)、美學(xué)。茶道、禪茶一味,屬于茶文化學(xué)、宗教學(xué),也屬于哲學(xué),即今日的“茶道哲學(xué)”。

皎然在另一首“飲茶歌”即《飲茶歌送鄭容》中也寫到丹丘:“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宮人不識。云山童子調(diào)金鐺,楚人茶經(jīng)虛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常說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蕩憂栗。日上香爐情未畢,亂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边@首詩,人們大多在論皎然對《茶經(jīng)》提出批評時(shí)加以引用。其實(shí)皎然并非對陸羽進(jìn)行批評、指責(zé),而是認(rèn)為《茶經(jīng)》中主要講“術(shù)”多,論“道”少。陸羽后來修改、定稿之《茶經(jīng)》就增加、豐富了“道”的內(nèi)涵。筆者認(rèn)為,此詩與《飲茶歌誚崔石使君》都是皎然關(guān)于“茶道”的重要作品。皎然在這些茶詩中的“茶道”思想,以及他對陸羽修改、深化《茶經(jīng)》中的“道”的哲學(xué)內(nèi)涵,無疑是有很大的影響和助益。皎然把佛家的禪定般若的頓悟、道家的羽化修煉、儒家的禮法和淡泊等有機(jī)結(jié)合融入了“茶道”,特別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詣使他在飲茶修道、飲茶本道方面遠(yuǎn)遠(yuǎn)走在時(shí)代的前列。因此,皎然可謂“茶道之祖”“茶道之父”[10]78。

茶作為“中國名片”之一,對于中國的象征意義不言而喻。2014年,習(xí)近平主席在比利時(shí)布魯日歐洲學(xué)院發(fā)表演講。在談到中歐兩大文明時(shí),他特意提到了茶和酒。“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shí)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nèi)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庇纱?習(xí)近平指出,中國主張“和而不同”,而歐盟強(qiáng)調(diào)“多元一體”。中歐要共同努力,促進(jìn)人類各種文明之花競相綻放[11]。

茶之道,折射出中國與世界的相處之道。作為中國傳統(tǒng)待客之道和標(biāo)志性文化符號,在多個(gè)外交場合,習(xí)近平都“以茶會(huì)友”。聯(lián)想起釋皎然在茶文化史上第一次提出“茶道”的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及《飲茶歌送鄭容》等,也是與朋友交往、飲茶論說有感抒寫出的。特別要提出的是皎然在《杼山集》第一首《五言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雖然全詩無一個(gè)茶字,卻是一首重要的茶詩,是“緇素忘年之交”的禪茶論道作品。皎然這首“奉酬”于頔“見示”的詩,開口就寫祖師教誨“了空無不可”,自己是“枯槁未死身,理心寄行坐”。此日得以欣賞大作感到“春令”“和風(fēng)”。而自己是“天生一草木,大道無負(fù)荷”[11]。所謂“草木”“天生”,是皎然稱自己為天生的“草木”人,也即茶。皎然和于頔的身份是一僧一俗、一民一官,而兩人平等地品茶言人,談時(shí)論道,性妙不染,志高行遠(yuǎn)?!吧梢徊菽?大道無負(fù)荷”的詩句,當(dāng)是指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茶苦亦甘、亦香、亦淡,茶可明道、覺道、悟道,從而使人生遵循“大道至簡”“道法自然”,不會(huì)感到負(fù)荷而勇于、敢于、樂于、善于承擔(dān),不忘初心,鞠躬盡瘁。

以茶交友,以茶論道,茶中傳達(dá)出的“和而不同”理念,坦誠相交,開放合作,共生共存,共惠共贏的信號,每個(gè)人都能體會(huì)。緇素相交,忘年相交,既是對歷史久遠(yuǎn)、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的薪火傳承,又賦予新時(shí)代的茶文化以全新理念與豐富內(nèi)涵。

猜你喜歡
陸羽顏真卿湖州
“茶圣”陸羽:煮茶走天涯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dú)特——聊聊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勸學(xué)詩
顏真卿勤學(xué)苦練書法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3
陸羽棄佛從文
湖州出土郡國五銖錢
中國錢幣(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陸羽棄佛從文
青蘋果(2016年12期)2016-04-11 05:13:06
湖州特色小鎮(zhèn)的“特”與“色”
第一次放孔明燈
湖州練市小學(xué)
恩施市| 夏邑县| 屏东县| 峨眉山市| 翁源县| 海原县| 寻乌县| 千阳县| 木兰县| 纳雍县| 海淀区| 辽宁省| 聊城市| 千阳县| 疏附县| 天津市| 安平县| 嘉荫县| 唐海县| 宜兰市| 永川市| 瑞金市| 苗栗市| 东乡县| 铁力市| 棋牌| 化州市| 海兴县| 宜丰县| 织金县| 河津市| 灌南县| 蓬安县| 井陉县| 巴彦县| 贵溪市| 云浮市| 冷水江市| 仙桃市| 宁乡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