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朋|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qū)東關初級中學
意象,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作者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文學藝術形象。相較于傳統(tǒng)的單篇古詩文閱讀教學,品析鑒賞一“群”古詩文具有鮮明特征的意象,洞察其承載的豐富情感或深刻意蘊,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更全面、更深刻地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體悟詩文的思想主旨,進而獲得促進生命成長的閱讀體驗。
筆者以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陋室銘》為教學主體,整合其《望洞庭》《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秋詞》三篇代表作品,開啟了劉禹錫詩文整合教學之旅,并重點引導學生洞察四篇詩文里的眾多意象。學生在深入賞析與進階思考中一步步地思辨其承載的豐富而深刻的意蘊,較好地抵達了閱讀的深廣處,引發(fā)了對劉禹錫這位唐朝著名文學家的高度關注和深入探究,豐富了文化積累,提升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面具體闡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睘檠杆傥龑W生的學習注意力,調動其學習興趣,使其圍繞教學問題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教師可運用以故導新這一教學方式。
上課伊始,筆者讓學生集體復習背誦劉禹錫的《望洞庭》一詩。這首詩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學習過,重溫舊知,學生記憶的閘門一下子被打開。但如果僅限于背出全詩,任務就沒有挑戰(zhàn)性,不易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于是,筆者以綜藝節(jié)目“聲臨其境”的標準引導學生完成如下任務。
吟誦《望洞庭》,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的吟誦效果最契合這首詩所描寫的詩景詩境?
問題一出,群情興奮,因為熟識,所以學生都能踴躍吟誦。同一首詩,不同人演繹,效果各異,課堂也在瑯瑯的誦讀聲中拉開序幕。學生既迅速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又于爭先恐后的吟誦展示中自覺地在腦海中驅遣著思緒,進入意象所勾勒出的詩情畫意之中,并用聲情并茂的聲音藝術展現(xiàn)出來。
群文閱讀教學具有內容集中、易于對照意象特征和意蘊的優(yōu)勢。緊承課堂開始的吟誦導入,筆者設置了如下整體感知任務。
這四篇詩文分別通過______(意象),描繪了一幅“______”的畫面(嘗試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你從中讀出了一個______的詩人。
學生自主思考、交流反饋,給出了如下四種答案。
(1)《望洞庭》一詩通過月光、明鏡、白銀盤、青螺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湖光月色圖”,我從中讀出了一個淡泊閑適、內心寧靜的詩人。
(2)《陋室銘》一文通過青苔、臺階、草色、簾、素琴、金經(jīng)等意象,描繪了一幅“名士雅居圖”,我從中讀出了一個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詩人。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通過沉舟、千帆、病樹、春光等意象,描繪了一幅“萬物崢嶸圖”,我從中讀出了一個積極向上、堅韌不拔的詩人。
(4)《秋詞》一詩通過晴空、白鶴、云、碧霄等意象,描繪了一幅“鶴翔云霄圖”,我從中讀出了一個勇于拼搏、積極樂觀的詩人。
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相對于傳統(tǒng)單篇古詩文的點狀教學,群文閱讀縱向對照意象特征、品鑒意象意蘊的線狀教學,更容易引領學生迅速完成對詩文內容的整體感知,更容易使其整體感悟到不同詩文中意象所承載的詩景詩境詩情的差異,進而助推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走向縱深與多元。
在文學作品特別是古詩文中,一個意象往往被賦予豐富多元、獨特深刻的意蘊,承載著作者復雜微妙的心理變化甚至“矛盾對立”的情感。遵循這一規(guī)律,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聚焦意象的多元特征,辨析其承載的復雜情感和豐富意蘊,使學生在一步步的辨析、體驗和感悟中逐步提高思辨性閱讀能力。
這節(jié)課所選四篇詩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劉禹錫參加的唐朝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四篇詩文也都是其在運動失敗而被貶后所作,屬于同一時期作品?;谏弦画h(huán)節(jié)對四篇詩文整體內容進行縱向對照的鋪墊,筆者設置了如下進階問題。
從詩文中意象的特征看,如果要把四篇詩文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為什么?
學生自主思考、交流反饋后,得出基本一致的意見。
第一組為《望洞庭》《陋室銘》,原因是其中的意象都描繪了環(huán)境氛圍之“清幽”,都表現(xiàn)出了詩人閑適恬淡的一身“靜”氣;第二組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秋詞》,原因是其中的意象都描繪了畫面情境之“開闊”,都表現(xiàn)出了詩人積極向上的一身“豪”氣。
這個一致性結果,既顯示出學生對這四篇詩文的詩景詩情詩境有了一定的積極性思考,又暴露出學生的思維認知和鑒賞感悟等能力尚未跳出淺層化閱讀的窠臼,且有隨流從眾、人云亦云的心理。學生閱讀時的個性感悟、審美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思維等,尚需教師作進一步啟發(fā)。
為此,筆者進一步提問。
《陋室銘》是一篇抒寫“靜”氣之作嗎?
問題剛一拋出,學生普遍持肯定態(tài)度,并以文中正面描寫陋室環(huán)境之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為佐證,認為“一片苔痕”“一抹草色”兩個意象所勾勒的陋室環(huán)境的清幽,襯托著作者悠然閑適、安貧自足的一身“靜”氣。
筆者因勢利導,提出如下問題。
陋室周圍一定還有很多植物可寫,但作者為何偏偏選擇描寫“苔”與“草”,你印象中的“苔”“草”還有其他特征嗎?
在此啟發(fā)之下,經(jīng)過片刻思考后,有學生誦道“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并說出了苔花具有突破環(huán)境阻礙、煥發(fā)生命光彩的頑強品質。觸類旁通,又有學生想到寫“草”的古詩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出小草雖不起眼,但同樣具有堅忍頑強的品質。
筆者趁熱打鐵,進行如下追問。
由此看來,《陋室銘》只是一篇抒寫“靜”氣之作嗎?
學生豁然開朗、一致表示:從“苔”“草”兩個意象堅忍頑強的品質來看,作者劉禹錫是想借這兩個意象表達自己面對政治理想失敗與仕途失意打擊的不屈不撓,因此這篇文章也是一篇充滿壯志的“豪”氣之作。
鑒賞至此,似乎已然可以結束,然而水到渠成的啟發(fā)必然觸發(fā)靈感的洪流噴涌而出,又有學生補充:作者的“豪”氣還體現(xiàn)在“諸葛廬”“子云亭”兩個意象上,表面上是作者借助兩個意象類比自己的陋室,表達自己的安貧樂道情懷,實則含蓄地寫出自己要像諸葛亮一樣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要像揚雄一樣在文壇上名揚天下,而這也是在表明自己窮且益堅、不墜青云的豪情豪志。
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品鑒過程,引發(fā)學生對文中意象所承載的情感和意蘊進行了更深層級的思辨性認知——“靜”氣只是陋室主人的表象,豪情豪志才是陋室主人的本真,一“靜”一“豪”,看似矛盾,實則統(tǒng)一。
有了對《陋室銘》中意象意蘊矛盾統(tǒng)一特點的鑒賞經(jīng)歷,學生基本掌握了透過意象抵達深度鑒賞的方法和技巧。為了引導學生將其夯實內化,筆者再次提問。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秋詞》兩首詩中的意象是否也有矛盾統(tǒng)一的意蘊?
此時,學生的思辨賞析已然變得輕車熟路,短暫的自主思考和交流反饋之后,他們得出如下結論。
其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的頸聯(lián)是全詩意象集中之句,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盡顯自己遭遇貶謫、仕途坎坷之“悲”,情感消沉,而“千帆過”“萬木春”又盡顯窮且益堅、崢嶸奮進之“壯”,情感豪邁。兩組意象形成鮮明對照,同樣傳達出作者看似矛盾但又統(tǒng)一的復雜心理。
其二,《秋詞》一詩中,詩人首先指出他人的“悲秋”之見,接著標新立異地道出了自己的“贊秋”之識,并以一只在萬里晴空中振翅高飛、排云而上的白鶴形象寄托自己氣沖云霄的豪邁樂觀之情,一“悲”一“贊”、一“苦”一“樂”,情景對照鮮明,把內心深處一反常態(tài)的豪情豪志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此基礎上,有積累廣博的學生更是延伸到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一詩中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一句,指出該句意象的意蘊同樣也是矛盾統(tǒng)一的,即雖已是夕陽落到桑榆間的傍晚,但霞光余暉依然映紅滿天,進而傳達出詩人復雜微妙的心理——既嗟老嘆老又樂老贊老,含蓄地道出了積極面對人生的一腔豪氣。如此舉一反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生已經(jīng)能活學活用,掌握了以思辨意蘊進行深度鑒賞的閱讀方法。
課堂最后,筆者又提煉指出,諸多“靜”不掩“豪”、“靜”“豪”相彰的詩文作品,與作者劉禹錫一生多次遭遇貶謫,但又多次奮起抗爭的性格相一致,這也充分印證了其好友白居易之語——“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課堂至此,已由“讀詩”拓展到“讀人”,學生對劉禹錫“詩豪”稱謂的本質內涵才真正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在悄然之中領略到了其人格的魅力,汲取到了其精神的力量。
總之,這節(jié)劉禹錫詩文整合教學課,以劉禹錫的詩作發(fā)端,以洞悉其多篇詩文中意象意蘊的矛盾統(tǒng)一特征為主任務,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抵達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淺層面增進的是學生的學科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深層次精進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等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及從詩文中獲得的人格品質和成長動力。實踐證明,要想抵達深度閱讀,洞察意象的多元意蘊不失為高效的教學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