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躒 朱麗云
【摘 要】合理的教師權威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是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的需要,也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當前的教師權威呈現“去倫理化”的特點,而在民主意識和觀念深入人心的當下,教師權威應該是“合倫理性”的。因此,在民主視域下教師權威要以民主為價值導向,承認和尊重學生,給權威注入情感的生命,并且教師要修煉自身的教育智慧。
【關鍵詞】民主視域 教師權威 “去倫理化” 合倫理性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07-21-04
教師權威一直是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zhèn)涫荜P注的重要議題。當今,隨著民主意識的深入人心,在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家長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使得學生和家長更多從自身的角度去衡量教師權力的運用,這使得教師權威重新被審視。學校本身是一個倫理實體,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活動,本身就具有倫理性的特點,而教師權威作為學校權威的重要體現,也具有其倫理屬性,主要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之中。教師與學生的每一次交往和互動都應該從倫理角度進行考量,從其倫理屬性來看,教師權威存在具有其價值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民主視域下,對教師權威進行倫理審視有助于厘清教師權威的倫理問題,旨在確立教育活動中需要何種教師權威,確保師生關系的和諧民主,避免走向強權限制和姑息放任的兩種極端。
一、教師權威內涵及其倫理屬性
(一)教師權威的概念澄清
教師權威區(qū)別于教師權力和教師威信,權威的產生和實施都與權力有關,且權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權力作為其發(fā)揮作用的基礎,但是權威并不等同于權力,也不等同于教師威信。相比之下,教師權威具有內在生成性,其對學生的影響是建立在學生信服的基礎上而展現出的尊重,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一種認可和服從?!敖逃龖饕且环N權威性的活動”[1]。教師對于學生有著一定的影響,教師權威不會阻礙學生的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自治。合理的教師權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是對學生自由的保障和促進,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和自治能力。同時,學生出于對教師知識力量和人格威望的敬佩,會產生內生性、自發(fā)性和服從性的意愿,從而影響其行為,實現教育的政治、社會及文化功能。[2]教師權威象征著師生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約束和制約,以及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和服從。這是一種客觀的關系聯結,會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看,教師真正的權威并不是個人主觀的感受,而是學生對教師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3]因此,教師權威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對教師權威的理解,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外在的約束和管理,除了要看到師生在教與學及相處過程中展現出的師生關系,還要考慮到師生之間因道德準則而在倫理方面被制約的關系。
(二)教師權威的倫理屬性
教師權威的建立受社會形勢的影響,在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的特征??傮w來看,教師權威在教育活動中是必要的,但是有其倫理邊界,過度泛化會使得權力越界。承認、公正、責任是教師權威重要的倫理屬性。
首先,教師要承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同時,教師要承認自身的教育能力,也就是正視自身的教育能力,只有正視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實施教師權威時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能力,處理好學生的問題。其次,教師權威的另一倫理屬性是公正。公正既是學校教育的手段,同時也是目的,教師只有以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才能讓學生更相信教師權威。是否公正是學生判定教師可否相信的道德砝碼,恩威有度是幫助教師更好實施教師權威的正確方法。最后,責任也是教師權威的倫理屬性。教師通過履行自身的責任,不斷了解學生、關愛學生,有助于更好地贏得學生的尊敬。教師以積極負責的態(tài)度面對教育教學工作,有助于感染學生,使教師權威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教師權威的必要和價值
隨著傳統(tǒng)教育觀、師生觀的改變,關于教師權威存在很多爭議,但正確的教師權威仍是學校教育教學中不可丟失的重要因素。教師權威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和效率,而且還可以協(xié)助和引導學生形成一種內在生成的向善行為。合理的教師權威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時也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一)從學生角度看:教師權威是學生成長的需要
教師權威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首先,合乎情理的教師權威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具有一定的“未完成性”,教師需要一定的權威對學生加以引導,約束學生一些超出界限的行為。其次,在教師權威的約束和管理下,才能更好地保障學生所需的學習自由。權威和自由并不是互斥的,兩者相互聯系。如果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完全的自由,去掉教師權威,那么學生和學校都將陷入無序的境地,因此教師權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影響,是引導學生成長的必要因素。
(二)從教學的角度看:教師權威是教學活動的需要
教師權威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保障。由于教師權威具有一定的內在生成性,在其建立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和服從,展現出對教師的尊重。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管理者,合理的教師權威使得教師發(fā)出的指令能夠更有效地被執(zhí)行,引起學生精神上的共鳴,做出相應的情感回應及行為模仿,這有效保障了教育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尤其在追求教學效率的學校教育中,教師權威作為一種理性力量,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履行管理職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教育活動的有效進行,從而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
(三)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師權威是教師發(fā)展的需要
教師權威也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師權威與教師的成就緊密相關,教師權威建立在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和信服教師的基礎上,教師權威的存在說明教師對學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學生和家長的認同感是對教師的一種肯定與鼓勵,也是對教師身份和角色的認同,促使教師產生相應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從而更容易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這種成就感帶來的積極體驗能促使教師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意義。
三、教師權威“去倫理化”的現實審視
“去倫理化”的教師權威是對教師權威本身的損害。教師權威應該在符合倫理屬性的基礎上彰顯其合理性。教師權威呈現“去倫理化”的特點會導致教育的“變質”,因此對于教師權威的倫理審視十分迫切且必要。
(一)情感關懷疏離
教師權威呈現的是師生之間的社會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教師與學生在情感上的聯結。由于課程任務繁重,加上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一般將重心放在課程內容教學上,因此部分教師缺少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缺少對學生的關愛和感召,喪失了教師權威應有的人文向度。主要體現在部分教師處理學生的問題時容易忽略學生情感上的訴求及其失范行為背后的原因,于是不可避免地將自身的主觀色彩帶入對學生行為的評判中。在教育實踐中,一些教師出于對自身權威建立的考慮,多用嚴厲的管理方式去訓練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常用統(tǒng)一的模式及標準衡量和要求學生,這樣的師生交往使師生間的情感疏離。過于強調整體統(tǒng)一性、限制學生個性發(fā)展,會使學生難以感受教師的真切關心和愛護。教師如果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那么學生便難以對教師形成內生性的認可和服從,也不會自發(fā)學習知識、自覺建構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教師的權威。
(二)過分強調師道尊嚴而缺失理性
在不良的教育樣態(tài)中,教師權威強調外在的約束,將尊師重道作為一種倫理的規(guī)范,教師權威具有學生不可撼動般的絕對性地位,這是將教師權威神化的后果。而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少部分教師把是否尊師重道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造成教師權威實施過程中理性公正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部分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對學生的評價摻雜過多的主觀判斷,并把自身的情緒強行地施加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從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及學生行為背后的動機。在“權威主義”的不良影響下,當學生為維護自身權利或提出異議時,常常被教師以尊師重道的倫理規(guī)范所壓制。過分強調師道尊嚴會讓教師權威缺失了公正和民主,走向非理性化。
(三)過度依賴外在制度
倫理意義上教師權威同時具有內生性和外賦性。阿倫特指出,權威的獨特性在于它從根本上拒絕“外在的強制手段”,在其內在的組織結構中,外在的強制性手段反而會瓦解權威的本身。[4]一些教師在實施權威時依附于各種制度的規(guī)定、教師的身份、懲戒的威懾、獎賞的誘惑,而忽略了師生交往所需要的倫理關懷和情感交流。且教師權威是以可能性為前提,也就是說教師權威的實施對于學生來說,會出現一定的反抗可能。[5]于是部分教師會以某種壓制性的力量對學生進行規(guī)訓,這導致教師權威的人文倫理異化。
四、民主視域下教師權威走向合倫理性
民主在教師權威的建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民主的教育過程能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和信服教師,同時教師權威又能體現民主,這個過程使得教師權威趨向合倫理性。隨著師生關系轉向平等對話的合理樣態(tài),教師角色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推進課程改革,師生應共同構建民主型的師生關系,這使得教師權威的民主性越發(fā)重要,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觀念,樹立民主型的教師權威觀,最終實現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利用民主的方式來實施教師權威,在符合教師權威倫理屬性的同時,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自由發(fā)展。
(一)以民主為價值導向,承認和尊重學生
教師權威最大的特點是其具有內在生成性,其中“內生”與“外賦”的區(qū)別在于一個是趨于“信服”,而另一個是趨于“壓服”。教師在與學生每一次的交流和互動中,都應該進行倫理方面的考量,要充分照顧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警惕對學生造成傷害。因此,要以民主為價值導向,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在師生互動和交往過程中形成一種民主的氛圍,相互尊重和理解,并且堅持互惠共利的師生交往原則,把民主和平等視為彼此的基本利益而共同維護。[6]教師要承認學生個體的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自由。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當的價值觀,通過建立民主、公正、平等的師生觀,用行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權威,將教育活動視為學生自由探索的過程,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面對未知的挑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建立起符合倫理的教師權威。
(二)給權威注入情感的生命
教師權威構建的前提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和信服,而這種信服很大程度來自師生情感上的聯結,這說明教師權威具有情感建構性。真摯的情感不僅是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紐帶,而且還是感召型教師權威建立的重要橋梁,學生的情感世界既豐富又敏感,教師深入學生內心情感世界,展現倫理意義上的情感關懷,有助于得到學生發(fā)自內心的認可與信任。因此,教師要對學生付出更多的情感,充分了解學生,才會使得關心恰到好處。在實施教師權威時,注重學生情感的波動,用真切的關心和交流代替簡單命令式的對話。在處理學生問題時,綜合考慮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后,自然而然地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向師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感召性逐漸得到提升。同時,教師要將關心、理解和愛護等平等地給予每個學生,使教育教學活動中充滿情感關懷和公正理性。
(三)教師修煉自身的教育智慧
教師無疑是教師權威形成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因素。獲得學生的信服和認可是教師權威內在生成的價值意蘊,為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魅力、人格魅力和道德魅力,“修己”方能“安人”。首先,教師要使得教育過程趨于自由、和諧、民主。尤其在實施教師權威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總結工作規(guī)律,面對各種學生突發(fā)情況,要敏銳反應,沉著冷靜地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培養(yǎng)自身機智應對學生事項的綜合能力,在教師權威實施的過程中把握好權威的“度”。其次,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有效處理和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還要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憑借著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逐漸建立合乎倫理屬性的教師權威。
民主視域下對于教師權威的倫理審視和理性重建是新時代教育領域的重要問題,我們應對“去倫理化”教師權威進行深刻反思,同時探討合倫理性教師權威的民主取向和構建途徑。不合理的教師權威呈現情感關懷疏離、過分強調師道尊嚴而缺失理性、過度依賴外在制度等“去倫理化”的特點。而現實的教育情境中,民主觀念與教師權威的建立相輔相成,民主視域下教師權威走向“合倫理性”,要以民主為價值導向,承認和尊重學生,同時給權威注入情感的生命,展現倫理意義上的情感關懷,實現教育應有的人文向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修煉自身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感召性,為民主型教師權威的建立和實施提供更多可能。
【參考文獻】
[1]張人杰.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1.
[2]黃慶麗.論教師權威的合法理據、倫理內涵及實現路徑[J].當代教育科學,2019(2):34-38.
[3]李鎮(zhèn)西.民主教育與教師權威[J].教書育人,2009(16):14-15.
[4]楊堅.阿倫特教育權威思想探析[J].教育學報,2015,11(3):29-35.
[5]亞歷山大·科耶夫.權威的概念[M].姜志輝,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96.
[6]黃明亮,趙敏.全媒體時代師生關系的解構與重構:基于教師權威的視角[J].中小學德育,2019(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