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煌
小學學生由于較為稚嫩,需通過閱讀形式認知世界和學習生活常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一直將閱讀教學作為重點。文章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簡要研究。
人類汲取知識離不開閱讀,閱讀也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基礎,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閱讀教學也是頗受關注的一個模塊。有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小學語文教材中可閱讀的課文有360多篇,累計字數(shù)大約15萬,因此,開展閱讀教學能夠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其語言文學體系,使其逐步形成獨屬于自身的知識結構。同時,閱讀知識的積累也能夠讓學生提高判斷能力,明確是非對錯,初步形成價值觀念。語文閱讀教學還能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獲得滿足感,通過總結經(jīng)驗和深入思考閱讀方法,進而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使閱讀品質進一步提高,滿足精神需求。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不僅是為學生傳授基礎語文知識,還能夠讓學生開智、求知,塑造學生的人格,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這是由于當前小學教材中的讀物都是經(jīng)過專業(yè)人員精挑細選,其中許多內(nèi)容都表達了真善美的高尚情感,閱讀教學可以指導學生領會文章的內(nèi)涵和表達情感,經(jīng)過深入思考來轉化成自身素養(yǎng)。此外,學生在閱讀學習中,也能夠鍛煉專注力并培養(yǎng)耐心。好的閱讀教學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在閱讀時不再胡思亂想,耐心解讀原文語句,更能夠挖掘學生的探究能力,這對其今后的全面發(fā)展也十分有益。
閱讀和習作教學通常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讓學生在作文中寫出優(yōu)美語句、表達細膩情感,就要從閱讀教學著手,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深刻體會。比如不少教師會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和閱讀卡片,這都是學生積累文采的好機會,為提高寫作能力做鋪墊。另外,學生閱讀知識的積累也能逐漸轉化為自身文學素養(yǎng),通過課文閱讀學生可以了解大量優(yōu)秀文化,各種信息也會逐漸在腦海里碰撞、融合以及滲透,學生會在日積月累中形成感悟,產(chǎn)生文化沉淀。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學過程機械化的問題,該現(xiàn)象不僅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更是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閱讀教學浮于表面,難以體現(xiàn)出真正的價值。例如,教師在每堂課的閱讀流程設計都大同小異,通常四十分鐘左右的語文課會包含五個環(huán)節(jié):①導入教學;②朗讀課文;③拓展思考;④總結;⑤預留作業(yè)。這些固定設計的教學流程雖然會使整個教學都較為順暢,也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但由于機械化嚴重且過于刻板,學生基本都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tài),甚至沒有多少獨立思考的時間,對其思維的開發(fā)與訓練都極為不利,再加上課堂教學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一味循規(guī)蹈矩還可能導致教學模式的不適應。此外,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不由自主地放大主導作用,使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喪失,這將不利于其個性化表現(xiàn)。
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都只有灌輸式,這種方法不僅十分落后,難以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教學的優(yōu)勢,更是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失去了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熱情,盡管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穿插運用了討論法、合作法等,但其還是以講授為主,其他教學方法的效果甚微,致使閱讀教學的效果不佳。還有部分語文教師試圖擺脫傳統(tǒng)教學局限,在課上運用多媒體設備實施教學,然而閱讀教學依據(jù)還是教材,基本沒有突破與創(chuàng)新,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比較少,難以獲得理想教學效果。例如,在語文閱讀課堂當中,教師為了實現(xiàn)與學生之間的討論,采用了設置問題讓學生回答的形式,然而教學中的“功利性”較強,提出問題缺乏循序漸進的效果,學生回答了問題卻并沒有深究其為什么這樣回答,這樣的問題設置也就失去了意義,還有一種情況是教師設置的問題較為簡單,是為了提問而提問,若是無法有效把握問題難度,學生的學習水平可能無法提高,甚至一些問題也缺乏引導思考的作用,這都是不良的教學推進形式。
小學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封閉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點:第一是教師在選取教學素材時只局限于教科書本身,事實上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十分受限,而語文本身是具有較強延展性的,若是無法有效延展教學,教學的全面性就會較弱;第二是學生在課文內(nèi)容上的解讀能力不足,甚至出現(xiàn)了隨意解讀情況,學生的思路也容易被教師牽引,難以通過閱讀形成自己的理解,有時甚至直接由教師總結來告訴學生是什么,學生就認為是什么,缺乏主體意識,這將會不利于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封閉化會導致學生閱讀面變得狹窄,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也不太關注,認為學生只要理解教材上閱讀獲得的基礎知識就行,長時間如此,學生會只關注教材課文,認為閱讀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難以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是發(fā)現(xiàn)并調整教學問題,促進教學課堂高效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學品質的工作。然而當前許多教師對閱讀教學評價的關注不足,導致其缺乏針對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評價用語簡單,難以良好調動學生思維,且無法通過評價反饋的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引發(fā)學生思考,因此評價情況也不容樂觀,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幫助不大,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盡管近些年國家大力推動教學改革,也越來越重視小學教學科學方法的推廣應用,但仍舊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認識存在偏差。比如教師普遍認為閱讀教學的多種能力培養(yǎng)需要建立在堅實理論知識基礎上,因而過分關注在課堂中為學生灌輸知識,還有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閱讀對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其教學目標只是讓學生學會朗讀、掌握生字和生詞,卻沒有注意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及激發(fā)其閱讀興趣,這也會導致教學工作出現(xiàn)不足。另外,還有一些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認為教學工作就是要讓學生強制學習,使課堂氣氛十分壓抑,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越來越弱。
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許多語文教師都是在師范學校畢業(yè)后直接進入校園參與教學工作,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上卻缺乏創(chuàng)新,不管是新手教師還是有一定教齡的教師,都喜歡依靠經(jīng)驗教學或是采用教參化教學模式,致使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如出一轍,教學風格的形成也具有傳承性。在新時期,這類教學模式卻不再適用于學生,而許多教師也沒有意識去改變或是再學習新方法。個別語文教師雖然也運用了一些新型教學方法,但對分寸的把握不佳,比如說利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導致課堂過于活躍,學生反而出現(xiàn)貪玩情況,對閱讀學習的內(nèi)容關注度下降,這也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班級中各學生之間的差異。小學學生處于一個成長十分稚嫩的階段,也是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然而由于性格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等原因,學生通常會具有差異性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方面的偏好也各不相同,語文閱讀教學要想有效提高效率,就有必要落實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還需要明白的一點是,任何教學都需以興趣為基石,興趣是最優(yōu)“導師”,在興趣的引領下,學生能夠做到快樂閱讀,逐漸形成讀書愛好,還有利于營造出更為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語文閱讀中教師需了解學生個體需求,以“投其所好”為原則找到能使其發(fā)展并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的材料,這樣才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方面,大多數(shù)小學生處于愛玩的年齡,玩耍也一直是兒童的天性,因此,語文教師可以設計“在玩中學習”的閱讀課堂,將教學內(nèi)容融合一些游戲元素,緊緊抓住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趣,這也能夠打造出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語文閱讀學習效率的顯著提高。比如在閱讀《三只小豬的故事》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樂趣,可以將閱讀教學設計和角色扮演小游戲進行融合,在帶領學生閱讀之后,讓學生感受課文中描述的角色,讓其以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來扮演角色,這也是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學生在扮演課文角色時,會使得整個閱讀過程變得十分有趣,也能更好地體會人物情感,理解人物特征,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另一方面,語文教師應明白小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趨勢,要做到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這種個性化特征在閱讀時會表現(xiàn)為學生喜歡的閱讀文章類型存在差異,像是部分學生喜歡人物傳記類文章、部分學生喜歡寓言故事、部分學生喜歡歷史故事等,教師應當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這些豐富閱讀需求,準備不同類型教學文章,讓學生來自行選擇并閱讀,但也要注意做好閱讀指導工作,使學生在舒適的文學領域中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比如學生在閱讀《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細節(jié),讓他們更深入了解爬山虎特征,還要適時提出思考性問題,引發(fā)其探究,進而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
語文教學的課程標準要求,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以及提高教學效率都是十分重要。在課標要求的作用下,語文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再進一步完善指導教學的教材內(nèi)涵,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對課程內(nèi)容加以調整,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從現(xiàn)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解析情況來看,閱讀方面的引導教學不再只是追求知識傳授,更看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要在課堂合理設計的基礎上來調整細節(jié)。對此,可以課標要求為準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具體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情境體驗教學法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重,對生動展示的教學內(nèi)容更容易接受,因此,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會采用情境體驗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設立情境,為學生帶來更深刻的閱讀體驗,還有助于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教師在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時,可考慮貼近生活,因為許多語文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且學生自身也有著許多生活體驗,以此來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進而對閱讀的材料產(chǎn)生深刻印象,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課文《陽光》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其教學要點就是讓學生明白溫暖與寒冷這對反義詞的具體含義。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冬天時走在街上,冷風吹過時臉頰冰涼的感受,若是突然出現(xiàn)了陽光,臉頰也會慢慢恢復溫度,這便能夠讓學生通過想象力進入閱讀情境中,進一步了解溫暖和寒冷的對應性,也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的感知能力變得更強。再比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情境中,這是為了帶動學生主動思考,利用其好奇心理來促進情境形成。例如,在《找春天》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題目提出問題:“春天是一個季節(jié),那為什么課文說要找春天呢?怎樣找到春天?春天里都有些什么?”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思考,從而進入閱讀情境教學當中,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能與教師間產(chǎn)生互動,鍛煉其表達能力。
2.分層閱讀教學法
分層閱讀教學法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常見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貫徹課標要求,還能夠確保學生整體教學效率的提高。所謂分層閱讀教學就是指依據(jù)學生水平及能力的不同來劃分指導層次,進而合理進行教學設計。目前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的基礎差距不大,但仍然有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應用分層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習慣、認知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相關內(nèi)容,再進行科學分層,為每層閱讀學習的學生設計專用教案。例如,在古詩詞的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也可在課堂中播放一些古風歌曲來吸引學生注意,緊接著將學生劃分為基礎低和基礎高的兩個層次,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盡量提出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并適當運用鼓勵言語來激發(fā)學生自我表達的欲望,促進學習成效的加強;針對語文水平偏高的學生,則是盡量設置一些探究性問題,讓其將知識延展運用,深入思考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能力。
3.小組合作教學法
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小組合作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充分交流,產(chǎn)生思想碰撞,還能夠減少教師的過度干擾,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有利于其全面發(fā)展,這與新課標要求相符合。例如,在《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正式開展教學時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合作小組,要注意每個小組都要具有學習能力強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這樣才能夠在后續(xù)學習中互幫互助。隨后教師可提出一個課前問題:“想一想如何利用一只草船來借到十萬支箭呢?”讓每組學生都積極思考并對該問題進行探討,產(chǎn)生更多的思維聯(lián)想,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結束之后,也可讓小組學生互相討論課文中諸葛亮、周瑜以及劉備等人的性格特點,思考為什么“草船借箭”能夠實現(xiàn),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會具有更輕松的學習氛圍,交流的主動性也會更強,使整個閱讀教學課堂都十分活躍,提高教學質量。
4.線上線下結合教學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閱讀學習范疇,有效培養(yǎng)其讀書能力,還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有利于學生全面化、多角度感受閱讀的魅力所在,具體做法是利用多媒體設備,開闊學生閱讀學習的視野。例如,在《盤古開天地》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由于故事情節(jié)和我國古代神話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開始教學時,教師可依據(jù)閱讀教學目標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隨后整理一些課外關于該神話故事的延伸文字素材,還可利用多媒體軟件來帶領學生朗讀,同時也整理一些關于盤古開天地的動畫視頻材料,在課堂閱讀指導時為學生播放,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效結合的目的,給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又能更全面地了解所學課文的內(nèi)涵。此外,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也可為學生推薦一些神話題材讀物,適當引導學生參與這類文章的閱讀,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素養(yǎng)。
我國有一句俗語叫作“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也是一種十分傳統(tǒng)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指反復閱讀能夠領會文章的含義。雖然在現(xiàn)代多種教學方法的襯托下很多人認為這種方法較落后,但其也并非毫無價值。文章的閱讀大有學問,不同的閱讀方式也可能產(chǎn)生不同見解,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通過朗讀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設計出最基本的閱讀模式就是“初讀+精讀+品讀”。初讀主要是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感知和初步理解,精讀則是提取出重點段并分析其內(nèi)涵,品讀中則是讓學生走出原文,進一步開闊視野并品味閱讀的美妙。由此可見,閱讀教學的精髓就在于“讀”,若是能夠讓學生通過讀來理解、學會傳情地讀并讀出韻味,那么也必然會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例如,在《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在帶領學生初步略讀理解意思之后,教師可提出問題:“鳥的習性是什么?巴金爺爺?shù)诙谓?jīng)過是在早晨,為什么可以看到眾鳥紛飛場景呢?為什么說這兒的確是鳥的天堂呢?”這些問題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會迅速開始思索,這時再讓其進入精讀朗讀環(huán)節(jié),帶著問題來閱讀可以整理不少細節(jié),最后則是詢問學生“在閱讀了本篇課文后你有哪些體會?”,讓學生進入品讀朗讀環(huán)節(jié),回想自己的閱讀感受,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另外,為了使學生對參與朗讀訓練的主動意愿更強,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比如說表情朗讀、分段朗讀以及配樂朗讀等,其可以讓朗讀變得更為靈活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對小學閱讀教學來說,不僅要保證學生對教材課文閱讀的學習達到要求,還要讓學生真正掌握閱讀技能,這也是“授人以漁”的道理,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十分有益。因此,教師除了課上做好閱讀教學工作外,也要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這樣的閱讀才更有價值。對此,一方面,要做好學生的讀物推薦工作。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其生活閱歷也不多,同時基本不具備鑒別閱讀內(nèi)容好壞的能力,基于其實際情況,語文教師要科學推薦讀物,既要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要防止閱讀書籍不適合學生導致其價值觀偏離。例如,可以推薦一些和教學課文相關聯(lián)的課外讀物,在學習了《草船借箭》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閱讀《三國演義》;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集》,還可推薦一些適宜學生年齡的讀物,像是《少年與海》《窗邊的小豆豆》《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能夠進一步開拓學生的閱讀領域。另一方面,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使學生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知識,比方說可以讓其學會游覽式讀書法、評議摘錄讀書法、做讀書筆記法,都可以深化讀書體驗,且能夠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
綜上所述,由于教師的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以及能力不足等原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以待完善。由文章分析可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進的有效策略包括:基于學生特點來激發(fā)其閱讀興趣、以課標要求為準豐富閱讀教學方式、通過朗讀訓練來強化學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并開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