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初中英語文化教學的多元化路徑

2023-07-27 16:50章寧
英語學習 2023年7期
關鍵詞:文化教學文化意識語言教學

摘? 要:本文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分析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及其內涵,從文化教學的視角出發(fā),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以具體案例闡述開展英語文化教學的多元化路徑,挖掘文化教學背后的意義,拓寬教師對于文化教學的認知,為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奠定基礎。

關鍵詞:文化教學;文化意識;初中英語;語言教學

引言

文化教學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題中應有之義(武銀強、武和平,2022)?!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性質的界定中多次提到“文化”一詞,可見文化知識、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核心關鍵詞(程曉堂,2022)。

文化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教師在文化教學中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片面化,只關注顯性的語言知識功能,忽視隱性的文化知識內容,未能引導學生達到《課標》的文化知識內容要求;二是模式化,教師在文化教學中陷入思維定式,過于依賴模式而忽視真實的文本語境,致使教學游離在主題語境之外;三是淺表化,教師機械灌輸,缺乏適度引導,認為文化教學的目標只在于接受和語用(張伊娜,2018),未關注到學生是否真正增強了文化意識。在這種思想下,文化教學只是語言教學的調味品(武和平,2017)。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從文化教學的視角嘗試提出有效達成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路徑和案例。

文化教學活動類型

《課標》明確闡述了文化意識一級、二級、三級學段目標,指出義務階段文化意識的具體表現及在各學段的培養(yǎng)要求,旨在使文化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文化教學指明具體方向。在文化教學中培養(yǎng)文化意識是一個從感知到意識、從意識到修養(yǎng)、從修養(yǎng)到行為的內化、提升和養(yǎng)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和跨文化能力相互促進、同生共長(武和平,2017)?!墩n標》將文化意識的表現分為比較與判斷、調適與溝通、感悟與內化三類,并具體展示了所對應的文化教學活動。依據任務情境和表現特征,文化教學活動在深度和廣度上均呈現遞進關系,以三級(7—9年級)學段目標為例,具體歸納如表1所示。在單元語言學習活動中,教師應將文化教學活動貫穿單元整體教學中,系統(tǒng)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在適當環(huán)節(jié)設計相應的文化教學活動,各個活動逐級遞進,并且緊密圍繞單元教學目標展開。

文化教學多元化活動設計與案例

筆者將結合《課標》文化意識三級學段目標以及文化知識三級內容要求,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 My names Gina.為例,闡述如何設計培養(yǎng)文化意識的多元化語言教學活動。本單元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主題內容。單元主題為“結交新朋友”(Making new friends),單元目標為運用所學語言和核心句型正確、規(guī)范地介紹中英文姓名,交換電話號碼,問候初識的朋友,了解初次見面的社交禮節(jié),掌握在新環(huán)境中與他人交際的方式。單元主題內容框架如圖1所示。

本單元由七個不同類型的語篇組成,包含四組對話、一段分角色表演、一篇圖文信息配對和一張學生卡。其中,四組對話分別圍繞介紹自己和問候他人、詢問他人的姓名及電話號碼等展開,引導學生在不同場景中掌握恰當的交際用語;分角色表演的主要內容為對話雙方分別介紹自己并詢問他人姓名;圖文信息配對引導學生區(qū)分英文姓氏和名字;學生卡為單元寫作訓練板塊,要求學生從語篇中提取信息并根據范例仿寫信息卡。筆者基于上述單元語篇文本解讀,設置了服務于單元目標的文化教學活動,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

1. 比較與判斷:認識不同文化,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1)充分聯結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

《課標》課程內容結構示意圖中,語言知識為明,文化知識為暗(夏紀梅,2023),二者相互關聯、融合統(tǒng)一。因此教師在文化教學中應有機聯結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不能片面地將二者割裂?;诖?,教師首先向學生呈現本單元Section A的主題圖。該圖片展示的情境為開學伊始一所外國學校的教師與新生在學校走廊互相介紹與問候。教師針對本圖和Starter Units的語言知識,設計了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不同文化的活動。

首先,教師以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pell it, please.”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識別圖片中的物品并用英文拼寫,激活學生已有的詞匯知識。接著教師進一步提問,請學生觀察圖中的場景。師生對話如下:

T: Where are the students? How do you know?

S1: I think they are at school. Because I see a lot of school things in the picture.

T: Is our school the same as the school in the picture?

S2: No.

T: The picture shows the hallway of a foreign school. Lets see what our school hallway looks like.

該圖片為Unit 1的主題圖,教師接著呈現學生所在學校的走廊圖片,以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引導學生觀察兩幅圖片差異。學生發(fā)現教材主題圖中放在走廊的許多物品被放置在自己的教室內。對比不同國家學校的走廊場景后,教師通過圖文將學生帶入開學結交新朋友的情境中,呈現外國學校中未曾見面的新同學、新朋友與教師問候的情境,并在該語境中輸入關于“自我介紹、問候他人”的核心語言,引入單元話題。教師提醒學生所處的場景與他們的交際用語密切相關,學生學習如何與新老師、新同學在學校走廊打招呼:

T: What does Jenny say?

S3: Im Jenny. Nice to meet you!

T: And what does Ms. Brown say?

S4: Hello, Alan. Im Ms. Brown.

學生通過對話語篇發(fā)現師生在不同環(huán)境中相互問候時的不同用語,感悟文化差異,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兼顧文化理解,了解中外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和方式。

語言知識是構成語言能力的重要基礎,文化知識是學生形成文化意識、涵養(yǎng)人文精神的源泉,兩者互相關聯、互為鏡像。文化知識的學習不限于了解和記憶具體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發(fā)現、判斷其背后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奠定人文底蘊,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

(2)歸納融合文化信息與語用特征

外語教學是一個“知己知彼”的過程,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融入中外文化知識,如思維方式、日常禮儀、語用策略、學習策略等隱性文化知識。這些知識需要教師自行發(fā)現、體驗、感悟、對比、歸納、提煉(夏紀梅,2023)。

在本單元Section A 2a與2b活動中,Conversation 4的聽力文本片段為:

Ms. Miller: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My names Ms. Miller. Whats your name?

Jack: My names Jack.

Ms. Miller: And whats your name?

Mary: My names Mary.

在本段對話中,Ms. Miller使用了“My names Ms. Miller.”進行自我介紹。而在本單元Section A的主題圖中,Ms. Brown與學生打招呼時則說:“Hello, Alan. Im Ms. Brown.”基于以上兩則自我介紹,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自我介紹的語境及語用需要。當Ms. Miller采用“My name is…”時,表明她正在進行比較正式的自我介紹,學生也宜使用同樣的句式進行回復。當然,學生也可以使用“Im...”或者直接說出自己的名字來回復,但相對而言不夠正式。而當Ms. Brown使用“Im…”時,學生就可以采用同樣的句式回復。通過比較與歸納,學生不難發(fā)現,雖然兩個語言材料的內容同樣是師生初次見面打招呼,但兩次對話的場景有所不同:主題圖中的對話場景是學校走廊,因此對話氛圍輕松隨意;聽力文本的對話場景是在教室內,語言則相對嚴肅正式。該活動有助于學生關注語用特征,選擇恰當的交際策略。

總之,語言是靈活的,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語言,文化很難存在(程曉堂,2022)。教師在文化教學中應注意歸納與融合,梳理文化信息,羅列語用特征,在語言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在不同場景的問候方式。學生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基于文化知識建構文化意識,對師生在正式和非正式場景交流的正確方式形成新的理解。

2. 調適與溝通:感知交際策略,關注交流技巧

(1)深挖教材細節(jié),創(chuàng)設真實的文本語境

在開展文化教學時,教師應創(chuàng)設盡量真實的語用情境,避免單純機械的操練。本單元的語言目標主要是介紹自己、問候他人。許多教師在問候新生時,會直接詢問學生:“Whats your name, please?”學生回答完畢,教師就簡單回應:“Nice to meet you. Next, please.”其他學生繼續(xù)接龍回答。這樣的教學活動比較模式化,無法有效引導學生關注溝通技巧。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的文化知識,發(fā)現關聯,創(chuàng)設真實的文本語境。

本課例中,教師嘗試銜接小初學段,利用學生熟悉的小學教材中的人物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包含多個人物,如Mike、Sarah、Amy、Chen Jie和Zhang Peng等。在本課例中,教師將這些人物“請”到了課堂上,學生發(fā)現他們熟悉的小伙伴也升入了初中,學習熱情高漲。教師設計以下問題,引入本課主題:

Q1. Do you still remember your old friends?

Q2. Do you want to know your new friends?

Q3.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friends? Lets go and ask them!

在該活動中,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獲得文化體驗,掌握恰當的人際交往策略,學會運用文化知識恰當地問候老朋友、結識新朋友,利用文本語境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而教師在一定的主題語境和話題引領下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內在的主線,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章寧,2021)。

(2)理解語用特征,選擇恰當的交際策略

文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恰當的交際策略?!墩n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社會情境中,使用得體的語言和非語言形式進行日常生活交流(教育部,2022)。本單元Section A活動1b為聽錄音,為對話編號。對話文本如下:

[對話一]

A: Whats your name?

B: Alan.

A: Hello, Alan. Im Ms. Brown.

[對話二]

A: Good morning! Im Cindy!

B: Hello, Cindy! Im Dale.

A: Nice to meet you!

[對話三]

A: Hi. My names Gina.

B: Im Jenny. Nice to meet you!

A: Nice to meet you, too!

上述對話未明確對話者的姓名與身份,因此教師在學生完成活動后,補充了一個表格(見表2),請學生關注三組對話的區(qū)別,并判斷對話者的身份、對話形式以及核心句型。如Whats your name?的問法較為正式,而同學之間可以直接使用Im.. .或者My names... 進行自我介紹。一些看似很簡單的語言表達方式,如英語中最常見的問候語“Hello!”“Hi!”“How are you?”中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容(武和平,2017)。

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模仿練習對話。其中有一組學生在對話時詢問了教師姓名后又詢問了年齡,扮演教師的學生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教師及時點評,引導學生思考在認識新教師時詢問對方年齡是否恰當。教學片段如下:

T: How do you think the teacher feel when she is asked about her age?

S1: I think the teacher is not happy.

T: Why?

S2: Because she is a teacher.

S3: Because she might not wan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Its her secret.

S4: Also we cant ask a teacher “Whats your name?”.

T: Is it polite to greet your new teacher in this way?

S5: No. Because the teacher is like our parents. We should be polite.

在上述活動中,教師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感知交際策略,逐步明晰與不同身份的人物進行交際的基本禮儀和恰當方式,而非直接植入相關知識,告訴學生應該或者不應該做什么。該活動有效幫助學生了解社交禮儀,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英語的語用特征,選擇恰當的交際策略(教育部,2022)。

3. 感悟與內化:將文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

中小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他們思想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程曉堂,2022)。教師應通過文化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和做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領正確的行為取向,彰顯文化教學的優(yōu)勢。

教師在本單元Section A的感悟與內化環(huán)節(jié)設計了Introduce your new friend的活動(見圖2),要求學生為自己的新朋友畫一張頭像并用英文介紹。為了避免學生隨意提交未經證實的信息,教師特別要求學生課后實際詢問朋友并記錄真實信息,在下一節(jié)課運用單元目標語進行表達與分享。該活動教導學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異,避免弄虛作假與隨意敷衍,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誠實與友善的品德和價值觀。

本活動設計有如下考量:

第一,由于本單元的標題為“My names Gina.”,側重介紹英文名字,即first name(given name),因此本活動重點關注如何規(guī)范使用英文名。如果該活動安排在教材Section B的活動后,涉及姓氏和名字的區(qū)分,則教師需適當補充活動要求。

第二,本活動重點關注“新朋友”,是教師考慮到應給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更多的表達空間。通過強調“new friend”而非“best friend”,鼓勵學生結交新朋友,與同學和睦相處。

第三,本活動和Starter Units有關顏色的學習內容緊密關聯,教師設置了與顏色有關的問題,有利于學生鞏固已學。

教師在英語課堂中的語言素養(yǎng)、視野和行為對于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起著極大的作用。該語言學習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規(guī)范使用英語名的拼讀與書寫、進行發(fā)散性思考與表達,文化意識并非停留于意識層面,而是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的進階與總和(張伊娜,2018)。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融入語言技能教學與品格培養(yǎng)中,真正做到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有機融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部,2022)。

(2)立足文化知識內容,提升語言交際的得體性

在文化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文化知識內容并明確具體要求。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正確介紹自己與他人的姓名,詢問和告知電話號碼等,對應《課標》三級文化知識內容要求中的“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和方式”(教育部,2022)。教師可基于本單元Section B中3a與3b填寫學生卡的活動開展文化教學。具體活動設計與要求如下:

① 每位學生做一張學生卡,包含學校、中文名(中文名字全名的拼音寫法)、英文名以及電話號碼等信息;

② 學生進行四人小組活動,第一位學生進行自我介紹,使用第一人稱單數形式介紹自己的學生卡信息;

③ 小組內第二位學生進行接龍,使用第三人稱單數介紹上一位學生的信息,再接著使用第一人稱介紹自己的信息;

④ 小組內第三位學生和第四位學生繼續(xù)接龍介紹前幾位學生的信息,比一比誰的語言材料積累最多、最正確。

在該活動中,教師還嘗試通過以下做法引導學生更全面地關注語言交際的得體性:

① 教師向學生推薦英文名,注意避免重復,并確保規(guī)范性。

② 在英語中正確使用中文姓名的漢語拼音,注意大小寫以及空格,關注中英文姓名的差異。

③ 部分學生在寫自己的電話號碼時,會寫緊急電話或者隨意編一個電話。此時教師應滲透社會公德意識,引導學生盡量使用真實號碼,不可隨意使用緊急電話等占用社會資源。如果沒有電話,則可用“Sorry, I dont have a cell phone.”進行說明。

④ 學生在記錄他人的信息時可能會有遺漏。因此教師應在活動前,注意指導學生使用禮貌用語確認信息,如“Excuse me. Whats your Chinese / English / first / last name, please?”或者參照Section A 2b中“Excuse me, are you Eric?”的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何要以“Excuse me”引起對話,而不能直接提問。

該活動中,教師以中外姓名差異作為文化導入,讓學生初步感知文化差異,激活文化背景,然后用所學語言介紹自己與他人,有機滲透“先別人后自己”的社交禮儀,促進本單元文化知識和語言目標的達成,為接下來的語言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在語言技能的訓練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禮儀,在文化教學中實現了“正確認識自我,關愛他人,尊重他人”(教育部,2022)。

結語

在文化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循序漸進的多元化路徑,打破文化教學的固有模式,即從文化差異的比較與判斷入手,再到語言交際的調適與溝通,最終落實到文化知識的感悟與內化。教師應注意避免窄化文化教學的涵義,在整體育人環(huán)境下幫助學生激活文化背景,加深對文化教學背后意義的挖掘,聯結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融文化教學于語言教學過程之中。

通過有效的文化教學活動,學生能夠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差異,有助于發(fā)展良好品格,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和包容性,提升語言學習能力,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的社會,將文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態(tài)度和修養(yǎng),學會做人做事、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程曉堂. 2022. 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教育部. 202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武和平. 2017. 因文而雅,由文而化——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文化教學[J]. 英語學習, (6): 7—8

武銀強, 武和平. 2022. 以文化人——文化教學的課標理念與課堂實踐[J]. 英語學習, (3): 4—12

夏紀梅. 2023. 教英語、教文化、教思維是教師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從課標的知識與文化構圖談教學小插件設計[J]. 英語學習, (2): 61—65

章寧. 2021. TSA課程視野:學習與挑戰(zhàn)[M]. 寧波: 寧波出版社.

張伊娜. 2018. 文化意識培養(yǎng)是實現英語學科價值的關鍵[J].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4): 6—9

猜你喜歡
文化教學文化意識語言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高中英語課堂中文化教學應關注的兩個問題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淺析大學英語文化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對喬姆斯基普遍語法的認識及其與語言習得和教學的關系探究
淺談西班牙語歌曲在教學中的運用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語閱讀教學
大學英語閱讀課程資源開發(fā)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
試評文化意識在高中英語人教版教科書中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