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煥 陳玉新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千姿百態(tài)的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v使穿越千年斑駁歲月,記錄歷史脈絡的文物依然可以映現(xiàn)不同民族和文明之于自然的認識和選擇。古人同樣將心中山水遺留在了衣食住用、琴棋書畫的物跡里,賈湖骨笛寄托著先民溝通天地的向往,懷素《自敘帖》描摹了夏日的風旋云卷,黃筌《寫生珍禽圖》透射出仁愛世間萬物之心,漢代羊尊銅燈掀放之間是對資源的取之有度……當我們輕輕拂去時光沉淀的塵埃,通過這一件件器皿、一幅幅字畫、一座座建筑,回望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野下的“天地觀”,總能深刻感受到古人樸素的生態(tài)理念。
摹《蘭亭序》(神龍本) 唐 馮承素 故宮博物院藏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圣賢們畢生追求的終極目標,也是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思想的核心,代表了我們祖先對人與自然的理想關系狀態(tài)的描述和憧憬。
“天人合一”思想認為人與自然并非是對立的,而是統(tǒng)一于宇宙的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依存、辯證統(tǒng)一?!疤臁北还湃艘暈椤白匀弧钡南笳鳎缚陀^存在的自然界。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边@里的“天”指的就是四季輪轉(zhuǎn)、萬物生長于其中的自然界?!吨芤准f》有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故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人亦物也,言萬物則人在其中矣?!惫湃苏J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生存的載體,兩者不可分割,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規(guī)律。故而孟子才提出“上下與天地同流”,“萬物皆備于我矣”。
當哲學照進藝術(shù),追求“天人合一”、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也成為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信條。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認為精湛的書法好比大自然造就的奇異景觀,并在《書譜》中做了極為生動的描述:“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tài),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jù)槁之形?;蛑厝舯涝疲蜉p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
摹《蘭亭序》(局部)
溪山行旅圖(局部)
“書圣”王羲之在《蘭亭序》中或俯視山川河流,或仰觀天空飛鳥,或與朋友一觴一詠,或與知己清談玄理,更多的是親近自然山水的感性體悟。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書家向外欣賞著自然景色之美,向內(nèi)享受著心靈自由之美?!短m亭序》中描繪風物不只是抒情言志的手段,書家借此探尋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人走進了自然,自然亦深入人心,筆墨交融、跌宕起伏間,“天地”與“人”達成了奇妙而盛大的共鳴。
書畫同源,中國繪畫藝術(shù)也提倡以包容天地、人生于一體的宏觀視角來進行創(chuàng)作。中國古代畫家不是一味地追求把萬物描繪得酷肖逼真,而是在似與不似之間營造“象外之象”“韻外之致”的意境。正如唐代王維的《山水論》所言:“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云齊?!本科鋵嵸|(zhì),正是因為中國繪畫考慮的不是如何將主、客二體對立,而是如何讓二者更好地溝通,達到物我交融的狀態(tài)。
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有“宋代繪畫第一神品”之譽,董其昌更評價其為“宋畫第一”。打開這幅“巨碑式”山水畫,撲面而來的大山中峰鼎立,占據(jù)了三分之二的畫面。山腳下的路上緩緩出現(xiàn)一支商旅,路邊溪水潺潺流淌。山峰巍峨、林木蔥蘢、巨石突兀,雄偉的自然景色反襯出人的渺小,以此展現(xiàn)出中國文化獨有的“天地觀”。
高聳的群山是我們始終向往的崇高之境,而我們也像山腳下渺小的趕路人那樣:雖然路途遙遠,卻始終相信自己的腳步。
“道法自然”,以此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古之圣賢為我們描繪的理想藍圖,實現(xiàn)了目的和手段的統(tǒng)一,也構(gòu)建起比較完整的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思想體系。
溪山行旅圖 絹本墨筆 206.3cm×103.3cm 北宋 范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代四神瓦當
“道法自然”強調(diào)人們應遵循自然規(guī)律。荀子《天論》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在他看來,人理當順應自然,而不應否定自然、悖逆自然。道家的見解更加獨到,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睂ⅰ暗馈敝糜谑澜绲谋驹c法度,認為包括人在內(nèi)的萬物皆由道而生,因此人與萬物的發(fā)展都應“依道行事”,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意味著萬物皆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人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老子為此特意提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备嬲]人們不要試圖挑戰(zhàn)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必須在以“道”為師的前提下才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
千年以降,“道法自然”一直是引領古代設計最重要的法則之一,也是設計的靈魂性思想。漢代四神瓦當中的“四神”—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在古代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星宿,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正如三國曹植在《神龜賦》中寫道:“嘉四靈之建德,各潛位乎一方。蒼龍虬于東岳,白虎嘯于西岡,玄武集于寒門,朱雀棲于南鄉(xiāng)?!痹跐h人看來,東南西北的方位順序和春夏秋冬的四時變化是相呼應的,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因時制宜,順應環(huán)境和自然的變化。深信四神與天地萬物、陰陽五德關系密切的漢人,將其造型用于瓦當,既表達了祈求庇護的愿望,又體現(xiàn)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漆木彩繪三魚紋耳杯 西漢 荊州博物館藏
漢代漆器創(chuàng)作同樣遵循了“道法自然”理念,“自然”可謂漢代漆匠的教科書、設計者的范本?!痘茨献印ぬ┳逵枴房偨Y(jié)道:“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斫金,巧冶不能鑠木。金之勢不可斫,而木之性不可鑠也。埏埴而為器,窬木而為舟,鑠鐵而為刃,鑄金而為鐘,因其可也?!蓖ㄟ^實例論證了物品的使用和設計要依材料的自然性而為。西漢彩繪三魚紋漆耳杯內(nèi)部用紅漆描繪三條魚圍繞四葉紋首尾嬉戲,格外鮮活且富有生趣?!棒~”與“葉”均為自然之物,簡潔寫實的風格體現(xiàn)了漢人的“自然”之趣。三魚一世界,四葉成宇宙,設計者用巧思將萬物與自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舉重若輕地展現(xiàn)了出來。
古人的“道法自然”理念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解決好排在衣食住行首位的穿衣問題,我們的先人千方百計找到了棉、麻、毛、絲等天然纖維織物,讓不同階層的人們都有了衣料。從天然礦石或植物的根、莖、葉、果中萃取顏料,還原了大自然最本真的五彩斑斕。雖然歷朝歷代推崇的服飾圖案有所變化,但自然萬物一直是圖案設計的靈感源泉,牡丹、蓮花、龍、鳳等花草異獸很受古人鐘愛?;始曳椛铣孙@眼的龍、鳳,更是遍飾祥云、仙鶴、蝙蝠、桃等吉祥圖案,真切地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古人相信,只要大自然中這些美好的風物能常伴左右,自己就會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仁愛萬物”觀念凝結(jié)著中國古代先賢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如細雨潤物般陶冶了古人的生態(tài)觀、天地觀,將屬于人類的道德情感擴展到了大自然中的萬物,將人際道德上升為生態(tài)美德。
“仁愛萬物”觀念要求人們懷有仁愛之心,約束自身行為,從熱愛親人發(fā)展到熱愛其他人,最終達到熱愛現(xiàn)實萬物,即開端于“親親”,發(fā)展于“仁民”,成熟于“愛物”,最終進化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鬃釉唬骸爸邩匪?,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睂⑸鐣藗愱P系中的仁愛思想延伸到了山水之間,主張以仁愛原則來應對人與萬物的關系。孟子認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提倡人們關愛他人,憐憫萬物。莊子則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同樣主張要對萬物慈愛,認為萬物平等。
圓明園山水樓閣圖冊之十二 絹本設色 31cm×25.3cm 清 陳枚 故宮博物院藏
輞川圖 單幅壁畫 唐 王維
蘭竹全性圖 163cm×97cm 清 鄭變
“仁愛萬物”觀念使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在創(chuàng)作時格外注重生意、生氣、生機。這里的生意是指宇宙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就是自然中的生命之美。人、山水、花鳥都充滿了生機,所以是美的,因此成為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對象。作為水墨山水的開山鼻祖,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的單幅壁畫《輞川圖》,以別墅為主體與中心,向外展開。別墅處于群山環(huán)抱之中,川石起伏,山腳下樹林掩映。別墅里,亭臺樓榭錯落有致、古樸端莊,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別墅外,門前河上正有一位船夫撐船經(jīng)過,船中三兩人弈棋飲酒、投壺流觴,自然而閑適,令人心生悠然超凡之感,畫家“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精神指歸躍然紙上。
南朝畫論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就提到了“仁智之樂”:“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至于山水,質(zhì)有而趣靈。是以軒轅、堯、孔、廣成、大隗、許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稱仁智之樂焉?!币云降热蕫壑目创伺c自然的關系,方能如實地呈現(xiàn)自然之靈趣?!俺螒盐断蟆笔穷I悟到超越具象而貫穿于宇宙的天道,頓知物我乃同出一源,油然而生的深沉贊嘆與欣悅之情,此為“仁智之樂”。
鄭燮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反對盆中種蘭,在《蘭竹全性圖》中題跋:“夫芝蘭在室,室則美矣,芝蘭弗樂也。我愿居深山巨壑之間,有芝不采,有蘭不掇,各全其天,各安其命?!彼嬲]人們,為了裝飾房間把芝蘭置于室內(nèi)的做法有礙其自由自在生長,我們要以一顆仁愛寬厚的心來觀照生命。
鄭燮還在《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中說:天地生物,一蟻一蟲,都心心愛念,這就是天之心。人應該“體天之心以為心”,所以他“平生最不喜籠中養(yǎng)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人與萬物是平等的,人不能把自己當作萬物的主宰。古代士人的大仁愛觀由此可見一斑。
暗花綢百衲衫 清 清華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藏 供圖/視覺中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知足知止”的生態(tài)消費觀千百年未變,在強調(diào)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同時,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為保證能從自然界源源不斷地獲取生產(chǎn)生活資料,祖先告誡我們要懂得節(jié)制欲望,不可一味索取。
古人很早就明白“知足知止”的道理。老子曾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他提醒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時要節(jié)制物欲、適可而止,不能只顧眼前利益,索取無度,從而破壞生態(tài)平衡,危及人自身的生存??鬃犹岢傩找搬灦痪V,弋不射宿”,孟子則主張“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都是勸誡人們要以時取物、取之有度、取用有節(jié),這樣自然資源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
早在戰(zhàn)國時期,中國就已經(jīng)有了“巧施肥綠”的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模式。人們將落葉、青草等燒成灰做肥料,同時廣泛將人畜糞便、河泥、塘泥、草皮泥、動物皮毛骨羽、炕土、秸稈、糠秕等用于耕種,進行廢物利用。
2002年,福建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三塊清朝禁碑,上面清晰地刻著“松杉木等木不論大小不許批賣傷伐……竹林不允許亂砍,冬筍、春筍不允許亂掘……永遠不許盜砍私批山內(nèi)樹木……切勿盜砍”等字樣,這明確體現(xiàn)了先人們保護森林、涵養(yǎng)水源、穩(wěn)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綠色發(fā)展理念。
羊尊銅燈 西漢 河北博物院藏
古人也將“知足知止”觀念貫徹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周口市博物館所藏漢代羊尊銅燈,其設計融入了節(jié)約的巧思。此燈分上下兩部分,羊頸下部設一活動樞紐與軀體相連,羊背做成可翻轉(zhuǎn)至頭頂?shù)臒舯P,背部上掀打開,內(nèi)部可盛油,引芯可燃。燈盤放下后又與羊體吻合,余油自動流入腹腔存放。古人一般使用植物油或動物油,此燈加設蓋子不僅能防止不用時油料揮發(fā),避免老鼠偷喝,還能把未燃盡的油再利用,可謂一舉三得。
《左傳·莊公》有云:“儉,德之共也?!惫?jié)儉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拼布便是扎根于節(jié)儉的手工技藝,在此基礎上引申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對勞動成果的愛惜、對審美和技藝的不懈追求,以及對耐心、細心和匠心的磨煉。服飾不僅可以御寒遮羞,還可以裝飾美化、彰顯身份,更能寄托情感。流行于明清時期的百家衣也稱“百衲衣”,是由許多小布塊拼接而成,色彩豐富,是一種傳統(tǒng)的嬰兒服。古時民間有給幼兒穿百家衣、吃百家飯、蓋百家被的傳統(tǒng)習俗,以此希望孩子不嬌貴、好養(yǎng)活。新生兒降臨,家中長輩向親友鄰里報喜,大家紛紛在表達祝賀的同時,贈予家中的零碎布頭兒,主人將這些飽含美好心愿的布料拼縫成百家衣,寓意眾人祝福、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鼻О倌陙?,中國古人不斷探尋著人類在自然界最恰當?shù)奈恢?。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衣食住行等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的方方面面,寄托著先人們對融入宇宙的渴望,對自然法則的敬畏,對萬千生靈的尊重,對生生不息的追求,抒發(fā)著“天人共美”這種深遠的生態(tài)理想和倫理共鳴,體現(xiàn)了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