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趙薇,王茸,魏琳,劉暢,王冰梅,王微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吉林長春 130117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fā)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tǒng)血液淤積,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此障礙癥候群集中表現(xiàn)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1]。
網(wǎng)絡藥理學作為一種藥物研究的新模式出現(xiàn),其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特征與中醫(yī)的整體理解、辨證治療以及與處方配伍的原則相吻合[3]。網(wǎng)絡藥理學從整體角度探討藥物與疾病之間的關系,突出了從“單個靶標”到“網(wǎng)絡靶標”研究模式的轉變[2-3]。
溫陽強心顆粒具有明顯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作用,但是目前對于溫陽強心顆粒的作用機理研究和文獻很少,也比較單一,尚需進一步研究。網(wǎng)絡藥理學的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預測和分析“藥物-靶標”相互作用的可能。本文采用網(wǎng)絡藥理學預測溫陽強心方的活性成分,篩選治療心力衰竭的作用靶點,結合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揭示溫陽強心方對心力衰竭的效應機制[4]。
通過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TCMSP,http//:lsp.nwsuaf.edu.cn/tcmsp)檢索溫陽強心顆粒(黨參、甘草、葶藶子、附子、丹參、三七、茯苓、黃芪、當歸、白術、桂枝)各組分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點。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ilability,OB)≥ 30%,類藥性(druglike,DL)≥ 0.18為篩選條件,篩選出溫陽強心顆粒的有效成分及靶點[5]。將篩選后所得的藥物靶點通過全球蛋白質資源數(shù)據(jù)庫(Uniprot,https://www.uniprot.org/),限定物種為“Homo sapiens”,并點擊Reviewed進行基因的標準化處理,從而將蛋白名稱轉換為Gene Symbol。
通過在線人類孟德爾遺傳數(shù)據(jù)庫(OMIM,http://www.omim.org/)和基因卡片數(shù)據(jù)庫(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輸入關鍵詞“chronic heart failure”檢索與CHF相關的基因,點擊選項Export選擇Export to Excel格式,并篩選出相關分數(shù)Relevance score ≥ 15的基因構建疾病數(shù)據(jù)庫。
將“1”取得的溫陽強心顆粒靶點與“2”取得的疾病靶點導入Venny 2.1平臺取其交集,所得交集靶點即為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的潛在作用靶點,并制作Venny圖。
將“3”取得的溫陽強心顆粒與疾病的交集靶點進行分析,找出各個中藥之間的重復成分,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準備好網(wǎng)絡文件和屬性文件。先將網(wǎng)絡文件導入Cytoscape 3.9.1軟件,設置第一列為MOL、第二列為Gene,接著導入屬性文件,即可獲得一個初步的中藥有效成分-交集靶點網(wǎng)絡圖,再對其初步的網(wǎng)絡圖進行調整美化得到最終的中藥有效成分-交集靶點網(wǎng)絡圖。
為了探討CHF與溫陽強心顆粒之間的潛在靶點相互作用的關系,將“3”獲得的交集靶點蛋白輸入String數(shù)據(jù)庫(https://cn.string-db.org/),限定物種為“Homo sapiens”進行分析,隨后導入輸出文件和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圖[2]。為了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設置選項“minimum required interaction score = 0.4”的PPI關系數(shù)據(jù),構建溫陽強心顆粒對治療CHF的 PPI網(wǎng)絡圖。將溫陽強心顆粒與疾病CHF在String數(shù)據(jù)庫取得的交集靶點輸入到Cytoscape 3.9.1軟件中,在得到的PPI互作圖中去除掉游離的邊緣靶點蛋白,再對剩余比較集中的交集靶點蛋白的網(wǎng)絡互作圖進行修飾,通過計算靶點蛋白結點之間的Degree值,根據(jù)Degree值的大小來進行作圖,最終得到PPI網(wǎng)絡互作圖。
為了進一步闡明溫陽強心顆粒的作用機制,本研究擬采用DAVID數(shù)據(jù)庫(https://david.ncifcrf.gov/)對溫陽強心顆粒治療靶點進行GO 功能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以 P ≤ 0.05 為篩選標準,通過微生信網(wǎng)站(http://www.bioinformatics.com.cn/)以圖表的方式進行生物過程、分子 功能、 細胞組分以及KEGG 氣泡圖的可視化處理[3]。
應用TCMSP數(shù)據(jù)庫檢索溫陽強心顆粒的各成分信息,設置OB(%)≥ 30%和DL ≥ 0.18作為篩選條件,據(jù)統(tǒng)計符合條件的共有278種活性化合物。去除重復數(shù)據(jù),共篩選出246種活性化合物,見表1,獲得靶點231個。
表1 溫陽強心顆?;衔锛鞍悬c數(shù)量表
通過CHF致病基因數(shù)據(jù)庫構建,篩選CHF疾病相關靶點10698個,并以相關分數(shù)(Relevance score)≥15為條件檢索出CHF疾病相關靶點1060個。通過 Venny 2.1 平臺將“1”所得藥物靶點與“2”所得的相應疾病靶點進行取交集,從而獲取有效靶點,保存交集靶點,共得到交集靶點共有106 個,并制作Venny圖,見圖1。
圖1 溫陽強心顆粒與心力衰竭相關
將“3”取得的溫陽強心顆粒與疾病的交集靶點進行分析,找出各個中藥之間的重復成分,對其進行標注,然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通過Cytoscape 3.9.1軟件獲得一個初步的中藥有效成分-交集靶點網(wǎng)絡圖,再對其初步的網(wǎng)絡圖進行調整美化得到最終的中藥有效成分-交集靶點網(wǎng)絡圖見圖2。
圖2 中藥有效成分-交集靶點
橘色代表黃芪(HQ)、茯苓(FL)、白術(BZ)、三七(SQ)、茯苓(FL)、桂枝(GZ)、丹參(DS)、附子(FZ)、川芎(CX)、當歸(DG)、附子(FZ)、黨參(DANGS);藍色代表靶點蛋白;粉色代表有效成分;綠色代表共有成分(注:A1為黨參和丹參的共有成分;A2為黨參、當歸、三七的共有成分;A3為黨參、甘草的共有成分;B1為當歸、三七、葶藶子的共有成分;C1為川芎、桂枝、甘草、附子的共有成分;C2為川芎、三七的共有成分;D1為三七、甘草、葶藶子、黃芪的共有成分;F1為甘草、葶藶子、黃芪的共有成分;F2為甘草、黃芪的共有成分;F3為甘草、葶藶子、黃芪的共有成分;F4為甘草、黃芪的共有成分)。
為了進一步探討核心靶點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將“1”得到的藥物與疾病的 106個交集靶蛋白基因名導入到 String數(shù)據(jù)庫,將物種限定為“人”,得到藥物-疾病之間的 PPI 網(wǎng)絡圖[6]見圖3。
圖3 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的PPI網(wǎng)絡圖
圖中共有105個節(jié)點,1997條邊,平均節(jié)點度 38;節(jié)點代表靶標蛋白,邊表示蛋白與蛋白之間的關系,邊連接節(jié)點構建靶蛋白網(wǎng)絡。將 String 數(shù)據(jù)庫得到的數(shù)據(jù)導入 Cytoscape 3.9.1 軟件中,繪制 藥物 -疾病的核心靶點網(wǎng)絡圖見圖4。其中節(jié)點度值前二十的分別為AKT1、IL6、TNF、VEGFA、IL1B、CASP3、TP53、EGFR、MMP9、PTGS2、CCL2、SERPINE1、MYC、ERBB2、HIF 1A、IL10、PPARA、MPQ、CRP、HMOX1推測這20個靶蛋白在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圖4 核心靶點網(wǎng)絡圖可視化
通過DAVID數(shù)據(jù)庫對獲得的106個“溫陽強心顆粒-心力衰竭”共同靶點進行富集分析。GO屬于基因功能分類體系,有3個分支,即生物學過程(biological process,BP)、細胞組成(cellular component,CC)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通過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 P ≤ 0.05 為篩選標準,最終得到556個BP,54個CC,91個MF。其中涉及的生物學過程包括成骨細胞發(fā)育、半胱氨酸型內肽酶活性的激活、壞死過程的負調節(jié)等;涉及的細胞組成有低密度脂蛋白顆粒、毛孔復合物、細胞頂端部分等;涉及的分子功能有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結合、神經(jīng)遞質轉運蛋白活性、β-連環(huán)蛋白結合等。應用微生信網(wǎng)站根據(jù)“Enrichment score(-log(Pvalue))”對富集的前10個BP、CC、MF進行柱狀圖可視化見圖5。
圖5 GO富集分析
將106個靶蛋白數(shù)據(jù)通過DAVID在線進行KEGG通路分析。結果顯示:富集出 KEGG信號通路共127條(P ≤ 0.01,F(xiàn)DR < 0.05)。其中與舒張血管有關通路PI3K-AKT信號通路[7](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與腫瘤相關通路有癌癥通路(Pathways in cancer)、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胃癌(Gastric cancer);與血管新生有關通路有VEGF信號通路[8-9](VEGF signaling pathway);與心律失常有關通路有Ca信號通路[10-11](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NA重新收信號通路(Aldosterone-regulates sodium reabsorption);與免疫調節(jié)相關的信號通路有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NOD樣受體信號通路[12](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oll樣受體信號通路[13](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與心室重構和心肌修復有關通路腎素分泌信號通路[14-15](Renin secretion)、JAKSTAT信號通路[9,16](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由此可見,溫陽強心顆粒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上述的這些信號通路,從而達到調節(jié)CHF和治療疾病的目的。運用微生信平臺對前20個的富集結果進行可視化處理見圖6。
圖6 KEGG 富集分析的氣泡圖(前20)
在以前的藥物研發(fā)模式中,主要遵循“一個藥物、一個基因、一種疾病”的模式,這是導致70%的新藥在臨床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17]。然而,目前對CHF作用機制的研究相對較為單一,因此有必要研究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的作用機制[18]。
對比傳統(tǒng)的藥理學,網(wǎng)絡藥理學從整體網(wǎng)絡的角度認識藥物的作用機制,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在進行新藥發(fā)現(xiàn)和新藥作用評價以及新藥開發(fā)時,我們發(fā)現(xiàn)藥物的靶點并不是隨機分布在網(wǎng)絡中,而是具有靶點分布的特點和一定的規(guī)律。因此,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對中藥復方溫陽強心顆粒的有效成分、靶蛋白和信號通路進行預測和分析,構建與CHF相關的PPI網(wǎng)絡,對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的可能作用機制進行初步的分析。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溫陽強心顆??梢酝ㄟ^作用于抗心律失常、免疫炎癥反應、舒張血管平滑肌、血管新生等方面治療心力衰竭[19]。
為了探究溫陽強心顆粒治療心力衰竭的作用機制,本研究對溫陽強心顆粒中的中藥活性成分進行了分析,構建了中藥活性成分-交集靶點網(wǎng)絡,分析了中藥活性成分與靶點的作用關系[20]。在中藥活性成分-交集靶點網(wǎng)絡中有多個與疾病緊密相關的關鍵靶點蛋白,如AKT1、IL6TNF、VEGFA等,由此可推測溫陽強心顆粒正是與這些靶點直接或間接作用發(fā)揮藥理作用。
此外,本研究還對溫陽強心顆粒在GO功能和KEGG通路進行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結果顯示,溫陽強心顆粒作用的靶點參與了成骨細胞發(fā)育、半胱氨酸型內肽酶活性的激活、壞死過程的負調節(jié)、低密度脂蛋白顆粒、毛孔復合物、細胞頂端部分、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結合、神經(jīng)遞質轉運蛋白活性、β-連環(huán)蛋白結合等生物過程、細胞組成和分子功能。KEGG通路進行富集分析顯示,溫陽強心顆粒大多數(shù)基因富集到與癌癥有直接關系的通路上,包括Choline metabolism in cancer、Central carbon metabolism in cancer等;另一部分負責調控信號通路,包括Epithelial cell signaling i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drenergic signaling in cardiomyocytes、GnRH signaling pathway等。
綜上所述,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的作用機制是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的復雜網(wǎng)絡結構[21]。在溫陽強心顆粒治療CHF中,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預測了溫陽強心顆粒對該疾病的主要作用機制,為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藥理實驗提供了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