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星(南京工業(yè)大學(xué) 海外教育學(xué)院,江蘇 南京211816)
關(guān)于琴曲《秋鴻》作者,明代以來即存在兩種說法,一種為明代朱權(quán),另一則為南宋郭楚望。近來不少學(xué)者仍撰文論及,不過因資料所限,終無定論。雙方所據(jù)材料主要有諸家琴譜中《秋鴻》解題及歷代詩文等。筆者發(fā)現(xiàn)南宋徐天民所作《雁過衡陽》又稱“小《秋鴻》”,且該曲與《秋鴻》關(guān)系緊密,結(jié)合徐天民曾習(xí)郭楚望傳譜經(jīng)歷,筆者也認為南宋郭楚望曾作《秋鴻》。明代朱權(quán)則是延請一眾琴師整理、校訂此譜,誠如朱權(quán)本人所云乃“為之揄揚”?!肚秫櫋吩谥鞕?quán)《神奇秘譜》前未見有曲譜留存,故朱權(quán)僅存譜之功,亦垂琴史。
姚品文、黃卉等認為《秋鴻》作者為朱權(quán),其主要依據(jù)為朱權(quán)《神奇秘譜》之《秋鴻》解題,其云:“或問制作者其誰,茍非老于琴苑,孰能為之揄揚;乃西江之老懶,誠天胄之詩狂?!盵1]177研究者指出朱權(quán)雖未明言自己為《秋鴻》作者,但其中“天胄”“西江”②西江為江西別稱,朱權(quán)封于江西?!袄蠎小雹壑鞕?quán)自稱“老懶”,其所著《神隱》中有一鈐印作“天全老懶”。等字眼均直指其本人。除朱權(quán)《神奇秘譜》外,明代《浙音釋字琴譜》《重修真?zhèn)髑僮V》《理性元雅》《古音正宗》,清代《五知齋琴譜》《琴譜正律》《枕經(jīng)葄史山房雜抄》《琴學(xué)初津》《琴學(xué)摘要》亦將該曲歸為朱權(quán)名下;而明代《梧岡琴譜》《琴譜正傳》《玉梧琴譜》《藏春塢琴譜》將《秋鴻》歸于郭楚望名下,此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日藏明代《清湖琴譜》亦持此說④按《清湖琴譜》中《秋鴻》標題后注云“郭楚望譜,徐諸公訂潤,清商曲”,與《梧岡琴譜》一樣。。査阜西、鄭珉中、馬如驥、章華英、王風(fēng)、嚴曉星等學(xué)者認為《秋鴻》作者為南宋郭楚望,所據(jù)材料除琴譜外,還采用故宮藏《秋鴻》琴譜圖冊以及歷代詩文等。
《梧岡琴譜》《琴譜正傳》為浙派琴譜,其中不少琴曲標注有“瓢翁刪”(瓢翁為徐天民)、“秋山翁訂”(秋山翁為天民子徐企)、“曉山翁再訂”(曉山翁為天民孫徐夢吉)等字樣,可知該譜疊經(jīng)徐門幾代琴人修訂,號稱“徐門正傳”,頗為可信。
此外學(xué)者又舉元代趙孟頫《謝鮮于伯機惠震琴云是許旌陽手植桐作》、倪瓚《〈來鴻軒詩〉跋》、冷齋《聽袁子方彈琴》,明初貝瓊《來德堂記》等詩文均出現(xiàn)琴曲《秋鴻》,認為其作者當非明人朱權(quán)。筆者也發(fā)現(xiàn)元代陶宗儀《聽琴行》中有大量琴曲名稱,其中恰包括《秋鴻》:
岐山峨峨周所起,帝眷拘幽商不祀。兒寒兒饑兒履霜,殘形占夢巫咸死。
狄水弗涉行將歸,時不我遘蘭猗猗。龜之大兮魯之奄,越裳來庭德孔施。
南熏化被民財阜,杏壇教流渾未朽。春江滾滾禹門遙,巴蜀雪消綠于酒。
凌虛御風(fēng)飛仙猶,廣寒宮闕三郎游。霓裳羽衣天上譜,陽春白雪還能酬。
明妃出塞辭漢主,獨抱琵琶淚如雨。文姬心事果紛紜,拍拍胡笳兒女語。
白雉朝飛挾兩雌,老烏夜啼傷遠離。嗟哉無傳廣陵散,別鵠未作妻苦悲。
長清短清彈一過,長側(cè)短側(cè)要安挫。三弄梅花畫角哀,鶴鳴九皋其子和。
栩栩蘧蘧蝶夢闌,起讀離騷身佩蘭。大雅不作哇淫滋,隱德忘機鷗共閑。
漁翁泛泛滄浪艇,瀟湘水云千萬頃。何似山居吟嘯日,樵歌響荅煙霞暝。
短帽輕衫美丈夫,觀光上國車騎都。風(fēng)雷震蕩比豪俠,酒酣擊劍歌嗚嗚。
改弦別奏清商曲,秋鴻飛云聲斷續(xù)。悲風(fēng)颯颯皎月流,欸乃悠揚疑擊筑。[2]①因篇幅所限,本文所引《聽琴行》并非全文。
上文幾乎每一句詩均暗含琴曲名稱(見畫線部分),其中“改弦別奏清商曲,秋鴻飛云聲斷續(xù)”提及“清商曲”《秋鴻》,琴曲《秋鴻》正為清商調(diào),且“飛云”也與《秋鴻》小標題頗為相近②如“凌云渡江”“排云出塞”“如云避影”“引陣沖云”等。。因此可確知明朱權(quán)前已有琴曲《秋鴻》。
明代張大命《陽春堂琴經(jīng)》中《博古名操》記載,琴曲《雁過衡陽》又稱“小《秋鴻》”[3],該曲收錄于明代《清湖琴譜》《風(fēng)宣玄品》《西麓堂琴譜》《杏莊太音補遺》《琴書大全》《藏春塢琴譜》《義軒琴譜》,清代《愧庵琴譜》《澄鑒堂琴譜》《蓼懷堂琴譜》《五知齋琴譜》《琴譜千古》等譜,《清湖琴譜》標為“神品,瓢翁作”,可知該曲作者為南宋徐天民。③按清代《五知齋琴譜》《枯木禪琴譜》中《雁過衡陽》解題云為漢代蘇武所作,裴鐵俠《沙堰琴編》予以否定曰:“或以傳書漢廷,以為與蘇武有關(guān),稱其所作,不足徵也?!薄缎忧f太音補遺》解題云:“此言雁自絕漠以至衡陽,去寒就暖,以喻知機。君子去亂國,適治邦,如伯夷、太公去紂以歸文王也?!盵4]359故《雁過衡陽》與《秋鴻》主題相近,不僅如此,《雁過衡陽》小標題亦與《秋鴻》頗為類似,如表1 所示。
表1. 《雁過衡陽》與《秋鴻》小標題對比
其中“情同友愛”“遠落平沙”與《秋鴻》小標題完全一致,此外“蘆箭驚寒”“悲秋嘹嚦”“南依湘水”“北望紫塞” 等亦與《秋鴻》如出一轍。如此看來,《雁過衡陽》之“小《秋鴻》”名號得來非虛,清代裴鐵俠亦云:“以雁為題之曲,多寫征夫旅懷?!逗怅枴窞槠渌鶚酥^程,是合《秋鴻》《瀟湘》二者而有其意趣矣?!盵6]另外裴鐵俠提到的《瀟湘》當指《瀟湘水云》,而此曲正為郭楚望所制。
郭楚望為浙派創(chuàng)始人,徐天民亦為浙派重要琴人,明代倪謙云徐天民“琴得東嘉郭楚望、天臺劉志方之傳”(《故錦衣衛(wèi)指揮使徐公墓志銘》),琴譜記載徐天民曾訂潤琴曲《秋鴻》④按《梧岡琴譜》載:“郭楚望譜,徐諸公訂潤,清商曲?!惫蕦m《秋鴻》圖譜冊亦云:“妙品夾鐘清商曲,世謂清商楚望譜,瓢翁、曉山翁累刪?!?。故結(jié)合上文分析來看,筆者猜測南宋郭楚望譜寫琴曲《秋鴻》,其后徐天民學(xué)習(xí)并潤色郭楚望《秋鴻》,還寫有《雁過衡陽》(小《秋鴻》)。
明末清初莊臻鳳歷經(jīng)十余年搜尋琴曲《秋鴻》,可謂專家。莊臻鳳所制《琴學(xué)心聲諧譜》雖未載《秋鴻》曲譜⑤按該譜并非完帙,其《凡例》云:“一存古上下二卷,載選集古今諸賢名譜。”“是書四種,茲將自著諧音,并采律原圖說,指法要義,及贈詠詩文,匯成二卷,先梓公諸同好,其余書三種嗣出,以竣全軼。”故目前所見《琴學(xué)心聲諧譜》收錄琴論、莊臻鳳自著曲及贈詠詩文等,而古曲未見,僅存《秋鴻》序,可知古譜還待出版。,但錄有莊臻鳳《秋鴻》序一篇:
寧獻王好樂,延三十六師,各制一段而成譜,調(diào)用清商。余求之十年,得有四種,撫彈皆未洽心。甲申歲,訪季寅李先生于桃花塢。披云掃石,拂幾焚香,請奏斯曲。仿佛征鴻天外,寫破秋空。時而呼朋相喚;時而叫月驚霜。泛音弄處,風(fēng)遲露冷;索響鳴時,遠落平沙。忽焉如張旭醉后,濡發(fā)草圣;忽焉如鐘王真楷,鐵畫銀鉤;令廣寒仙子,藥杵聲清;繡閣佳人,搗砧韻逸。引我于碧云深處,叫開天門,跨青鸞彩鳳,隨雁行婆娑飛舞,俯視人間,直斗中天耳。先生乃解奚囊,授此秘譜。予復(fù)構(gòu)思三季,請同志者共聽之。四座佳賓,皆踴躍而起,共稱絕唱。虞弦之妙,其觀止矣。余恐先生發(fā)明之功,與余究研之苦,如稽叔夜廣陵散,不傳于世,湮沒無聞,令好學(xué)者每加惆悵,故詳敘之。[7]①按文中提到莊臻鳳先前找到的四種《秋鴻》譜本不盡如人意,按《琴學(xué)心聲諧譜》之《凡例》云:“琴乃天真元韻,音出自然。不喜以文拘之,則音乏滯,其高下抑揚,如《箕山》《洞天》《秋鴻》《羽化》《瀟湘》《醉漁》《鳳翔》《列子》《高山》《流水》之類。妙自入神,焉以詞合。(后略)”故莊臻鳳認為《秋鴻》之類琴曲不宜贅入歌詞,筆者猜想其不甚滿意的《秋鴻》譜本可能類似《浙音釋字琴譜》《重修真?zhèn)髑僮V》之類配以歌詞,乃至一字一音之譜本。
莊臻鳳指出該曲為朱權(quán)延請其三十六位琴師分別譜寫一段匯總而成,朱權(quán)《神奇秘譜》序曾提到:“予謂琴操泯于世者多矣,遂命琴生桂巖李吉之、蘭谷蔣怡之、竹溪蔣康之、玄圃何勉之、靜庵徐穆之五人屢更其師而受之,而琴道乃正。”[1]107可知朱權(quán)周圍聚集一眾琴師,當然莊臻鳳所云“三十六師”可能并非實指,因三十六位琴師每人寫一段,似不太現(xiàn)實。故筆者猜測《神奇秘譜》乃朱權(quán)延請眾多琴師合力完成,他們對搜集到的古譜“屢加校正,用心非一日矣。如此者十有二年,是譜方定”。[1]108可惜一些琴曲作者是何人,朱權(quán)也未知,巧的是《秋鴻》前載小曲《飛鳴吟》即屬此種情況,朱權(quán)《飛鳴吟》解題云:“是曲者,不知何人所作也?!盵1]176。該曲經(jīng)考證為郭楚望所作[8],且為《秋鴻》之吟(即《秋鴻》的引子)。
由此想來,朱權(quán)亦不知《秋鴻》作者,因而《秋鴻》解題開頭“是以達人髙士,懷不世之才,抱異世之學(xué),與時不合,知道之不行,而謂道之將廢,乃慷慨以自傷,欲避地幽隱,恥混于流俗,乃取喻于秋鴻,凌空明,干青霄,擴乎四海,放乎江湖,潔身于天壤,乃作是操焉”[1]176-177,為朱權(quán)對曲作者的猜想;結(jié)尾“或問制作者其誰,茍非老于琴苑,孰能為之揄揚;乃西江之老懶,誠天胄之詩狂”[1]177,實為朱權(quán)自詡“揄揚”之功。《神奇秘譜》中琴曲為朱權(quán)等人共同整理編訂而成,故稱朱權(quán)“為之揄揚”更為合理。正因朱權(quán)“老于琴苑”,又貴為“天胄”,方有人力、物力揄揚《秋鴻》。
《秋鴻》一曲鴻篇巨制,氣象萬千,《五知齋琴譜》云其“如遇群賢鼓時,必落后奏為妙。若先彈此曲,使諸音皆閉,覺大無意趣”。[9]故莊臻鳳彈畢“四座佳賓,皆踴躍而起,共稱絕唱。虞弦之妙,其觀止矣”。此曲至神至妙,指法高深,陳世驥指出:“曲中用指極難,起承轉(zhuǎn)合,各有神妙,所以三十余段之多,并不嫌其繁瑣也?!盵10]故莊臻鳳從李季寅處得到《秋鴻》譜后,苦練三年方公之于眾。關(guān)于琴人李季寅生平不詳,目前僅知其往來江浙一帶,為琴人羅子敬老師[11],與明代畫家楊文驄交好,楊文驄詩句中屢次言其琴藝了得②參見楊文驄《西湖聽琴歌并序》《登嚴陵釣臺聽季寅友鼓琴》二詩,另外明代陳函輝作《聽李季寅彈琴》,收錄于《小寒山子集》中。。至于李季寅琴學(xué)生涯還有待方家另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