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理念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美術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在高等美術教育實際教學活動中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從多個角度開展分析,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探討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基本改變,以及二者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意義,分析當前高等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發(fā)展途徑,以推進高校美術教育模式改革。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藝術;高等美術教育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育部對美術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相關人員應轉變教學內容,發(fā)展最新的教育理念。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是目前高校美術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的樹立。但二者在目前的具體教學融合中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融合的方式,促使學生通過高校美術教育得到綜合發(fā)展。
一、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概念
傳統文化簡單來講是人們在文明發(fā)展中形成的一種民族特色,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國傳統文化由于發(fā)展時間較久,出現了較多的思想碰撞。同時,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優(yōu)秀思想意識,將其融入高等美術教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還可以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進行有效繼承,進一步實現以文化推動教育行業(yè)朝著正確方向發(fā)展的目標。
從現代藝術的發(fā)展歷程來講,很難對其進行定義,一般被認為是20世紀以來帶有前衛(wèi)、先鋒色彩的各種藝術思想浪潮的統稱?,F代藝術與傳統藝術之間存在較大區(qū)別,注重應用藝術來干預人們的生活,至今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仍然很大。現在人們享受生活的意識不斷提升,對藝術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突出,開始從單一走向多元化。因此,在高等美術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是未來藝術教育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以確保學生可以在美術教育中探索出藝術的本質與價值。
二、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
融合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現代藝術,都具有開放性的思想特點,為高校教師提供了多種教育形式。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古代思想與現代藝術的豐富樣式,可以幫助教師在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展開立體化教學,促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認識到繪畫的深層內涵。傳統文化主要針對學生情感意識的提升,幫助學生在美術教育中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內涵,從而形成一種文化自信。從繪畫與書法來看,無論是山水畫還是各種書法形式,其中都具有一定的靈韻美感,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融合,則是讓學生在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可以做到全面架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從教材的框架中跳脫出來,進一步做到思維的有效解放。這種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意識,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
(二)有利于實現學生綜合發(fā)展
在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是目前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近現代美術教育中,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我國高等美術教育教師一般向學生重點講解現代文化藝術知識內涵,這讓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正確看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F代藝術文化內容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所以部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很容易出現思想混亂的情況,從而對美術學習缺乏興趣,難以理解其中的價值內涵。將現代藝術融入高等美術教育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接觸外來文化的過程中,與傳統文化進行對比,形成一種新的思想認知。從現代藝術特點中發(fā)現其中蘊含的豐富的哲學內容,可讓學生在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做到全面反思,并且理解其中的文化教育功能,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而與傳統文化內容的融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一種文化認知,尤其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高等美術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能夠幫助學生以客觀的態(tài)度吸收外來文化精髓,對我國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實現中西方文化藝術的融合。在這種融合方式下,還可以通過藝術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在今后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表達出自己的個性化情感,引導學生注重發(fā)揚民族藝術,肩負創(chuàng)新傳統文化的使命。
三、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目前在培養(yǎng)人才時,無論是在教育方式還是在教育理念上都存在著一些不足。從高等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中可以發(fā)現,教師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內容,比較重視外來文化的教學,對傳統文化教學存在不夠重視的情況,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不佳,難以使學生實現在高校中的全面發(fā)展。
在當前高等美術教育體系中,部分教師很難對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進行正確的融合,多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對學生進行基礎教育,難以達到當前人才培養(yǎng)標準。新時代下,教育部對學生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部分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有待提升,往往注重學生技能方面的提高,忽視了學生精神、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難以做到個性化發(fā)展,給我國高等美術教育事業(yè)的改革也帶來了較多的不利影響。因此,高校應當從多個角度分析出現這些不利因素的原因,然后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重新構建出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融合方式。
四、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
融合策略
(一)轉變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高校要想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中的全面融合,首先需要注重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從上述問題中,可以看出高等美術教育教師在給學生講授知識內容時,由于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難以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內涵,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較多困擾。因此高校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狀態(tài)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對教師展開培訓。借助這種模式,不僅能改變教師的教學認知,還可以讓他們?yōu)閷W生帶來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高校還可以將教師培訓方案的創(chuàng)新與績效方案掛鉤,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在教育活動中,主動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在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價值,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此外,高等美術教育教師為學生講解知識內容時,可以注重教材資源的有效挖掘。結合教材內容中出現的教育資源進行拓展,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將教材內容同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到較多的知識內容。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尋找中西方優(yōu)秀的素描作品資料,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欣賞。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價值,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素描在中西方的發(fā)展歷程,形成較強的探索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尋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高等美術教育學習活動中,充分感知到這門課程的價值。
(二)完善課程體系,深化學生認知
從當前高等美術教育課程設計方面來看,部分教師為學生講解知識內容時,還在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難以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融入高等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因此,高校可以針對當前的課程設計體系進行分析,聯系其中存在的不足,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為學生挑選出合適的教材,這樣才能深化學生對高等美術教育的認知。高校在完善課程體系的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以外,還需要注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發(fā)展,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做到身心健康發(fā)展。高??梢越柚鷤鹘y文化與現代藝術分別給學生開設專門的公共文化課程,引導學生學習相關課程內容。
以傳統文化為例,教師可以借助書法與繪畫課程,向學生講述傳統文化與高等美術教育創(chuàng)作的聯系,借助優(yōu)秀的教材內容,闡釋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關系,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促使學生在今后課程中逐漸改變之前的學習理念。在現代藝術中,可以通過多元化藝術課程的講解,給學生介紹比較前衛(wèi)的藝術流派,聯系現代藝術的發(fā)展史,讓學生認識到目前在高等美術教育中融合現代藝術的價值。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打破傳統美術教學的限制,幫助學生認識到這二者的聯系與不同價值。同時,高校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課程中引入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內容,讓教師在教學中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也可以提煉出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元素,幫助學生不斷探索,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三)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
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包含的知識內容較多,并且其中蘊含著較多的思想內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需求。高等美術教育對學生的藝術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在課堂中讓學生自主探索,思考美術教育的內涵與價值。如教師在講述有關美術鑒賞的知識內容時,應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內容強化感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意識。在美術教育中,可以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資源開展教學,讓學生對美術鑒賞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
教師可以聯系當地博物館,讓學生欣賞當地比較出名的繪畫與書法作品,鼓勵學生在觀賞中說出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借助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對美術教育形成新的認知。此外,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尋找優(yōu)秀的現代藝術作品,讓學生分析這些作品之間的關系并進行對比,講述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對美術產生的影響。這種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還可以從中感知到美術教育中現代藝術的價值,助力學生實現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一,注重學生的多重體驗,突出高等美術教育價值。
(四)設計實踐活動,注重情感表達
教師在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要想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融合,則需要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在講解完理論內容后,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得以表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有關美術設計的知識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聯系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之間的精神,以具體的主題為例,進行內容與形式設計,然后以繪畫作品的方式呈現設計內涵。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繪畫中發(fā)散思維,讓教師認知到學生對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理解程度,從而為教師今后的美術教育活動開展提供支持。現代藝術在表達形式上給欣賞者一種多元化的體驗,而傳統文化內涵是一種隱晦的情感表達。教師在美術教育中,應該注重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新,聯系繪畫與書法的形式,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靈感。這種活動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精髓,形成文化認同感,還可以在現代藝術的影響下,做到思想解放,發(fā)展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些是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方式,可以結合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對他們開展個性化教學。
五、結語
教師要想在高等美術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則需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效融合的重要性,轉變教育理念,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此外,高校還需通過相關措施,有效幫助教師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促使他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深挖教材資源,保證學生在美術教育中感知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價值,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美術教育中做到文化自信,并且在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的影響下實現自我創(chuàng)造,從而滿足當前社會人才培養(yǎng)要求。
參考文獻:
[1]陳玉芬.藝術學設立后對高等美術教育發(fā)展的思考[J].才智,2022(26):75-78.
[2]施旭棟.傳統文化在高校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21(9):80-81.
[3]張彩虹.新美育時代我國高等美術教育培養(yǎng)目標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21(14):126-127.
[4]王藝霖.中華傳統文化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21(3):94-95.
[5]譚薇.高校以培養(yǎng)民族文化精神為導向的民間美術教育研究[J].明日風尚,2019(21):82,84.
[6]欒蔓.從宋代畫學到中國當代高等美術教育[D].武漢:湖北美術學院,2019.
[7]朱建峰.民間美術融入高等美術教育的途徑與價值研究[J].新美術,2018(3):120-123.
作者簡介:
周雪彥,碩士,山西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UI交互設計、視覺設計語言藝術及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