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娟 朱淑紅
開學不久,班里就出現(xiàn)了遲到的現(xiàn)象。遲到學生的理由大多是:早上起床晚了,爸媽送得遲了,等等。面對這些理由,作為班主任的我很清楚——內(nèi)因是學生自己不守時,賴床,時間觀念不強;外因是父母縱容孩子,對孩子管理松弛或者極易妥協(xié)。當然,有時學生遲到確實是情有可原的,那么這時該怎么正確處理呢?
比如,有一天周周同學遲到了將近15分鐘,理由是:她按時從家里出發(fā),走了一半時,發(fā)現(xiàn)紅領巾沒戴,于是又掉頭回家拿紅領巾,因此就遲到了。當時我遲疑了,是該批評呢,還是該表揚呢?后來,我雖然批評了她的遲到行為,提醒她以后要提前整理好物品,但也肯定了她積極佩戴紅領巾的行為。這樣做看似圓滿了,但我總覺得處理得不到位。
又有一次,小曹同學在上課鈴響30分鐘后才姍姍來遲,問其理由時,一向嗓門粗大的男孩居然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說明白原因。原來他的確按時從家里出發(fā)坐上了公交,卻不小心坐反了方向。我一邊慶幸孩子沒有走失,一邊想到底該怎樣批評教育。
我于是去取經(jīng),和同事交流、在網(wǎng)上查閱資料,最后,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和準備,我決定要給這些遲到的學生點顏色看看。
一是端正態(tài)度,凝聚信心。我組織召開專題班會,讓學生明白遲到的危害:沒有良好的時間觀念,就不會有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沒有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就會導致做事不成功,間接地影響學習,進而影響整個人生。同時,鼓勵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時間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二是制定標準,獎懲分明。我組織學生共同討論,給遲到定一個統(tǒng)一的懲罰標準。這一點比較難,因為遲到的原因不同。怎么辦呢?幾經(jīng)商討,確定了這樣的班規(guī):無論因為什么遲到,遲到的同學都要從光榮榜上摘下自己的一面小紅旗,交還給班主任,并講清楚遲到的原因。如果從此開始一周內(nèi)做到不遲到,就重新頒發(fā)小紅旗,并貼回光榮榜。一個月做到不遲到,將額外獎勵兩面小紅旗,并向家長發(fā)短信表揚。一個學期做到不遲到,期末時進行表揚并頒發(fā)獎狀。
三是家校合力,助力成長。我把班級的決定傳達給家長,讓家長參與班級的管理。家長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積極配合班級管理工作:給孩子定起床鬧鐘,按時給孩子做早餐,培養(yǎng)孩子早睡早起、睡前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這個標準執(zhí)行了一段時間后,果然收到了效果,班里學生按時到校的情況越來越好。偶爾有學生遲到了,也不用我再語重心長地說教,他們會主動將小紅旗交給我,并保證不再遲到。雖然學生一時感到失落,但我可以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到?jīng)Q心和希望。因為他們心里明白,只要接下來努力做到不遲到,就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還有什么能比“既警示又給予希望”更有效的教育呢?
(本欄責編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