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炯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2005年兩版《魯迅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遺補(bǔ)編》據(jù)手稿收入了6篇魯迅校錄、考證古代碑志的文字,篇末附有相關(guān)人物、典籍和事件的注釋。筆者研讀發(fā)現(xiàn),其間兩條涉及唐代人名的出注存在顯誤(1981年版第51、69頁,2005年版第61、83頁),現(xiàn)略加考述,以期《全集》再版時予以修正。
1.《〈大云寺彌勒重閣碑〉校記》注釋〔1〕云此碑題“前校書郎杜登撰”,“杜登”應(yīng)作“杜澄”?!度反俗⑾笛厍搴钢渡接沂虆簿帯分`。魯迅曾用所購該碑精拓本“以校《叢編》,為補(bǔ)正二十余所,疑碑本未泐,胡氏所得拓本惡耳”,其中一處校改即“杜登,碑作澄”(《校記》手稿見《魯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6期封二)。魯迅藏拓今已不得見,國家圖書館現(xiàn)存章鈺舊藏《大云寺彌勒重閣碑》拓本一幅,作者名諱處,“登”字左側(cè)的水旁清晰可辨(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碑帖菁華”庫“章專885”)。撰碑者為杜澄,盛唐名相張說《孔補(bǔ)闕集序》亦可為佐證:“唐會稽孔季詡,字季和,識真之士也。弱冠制舉,授校書郎……永昌之始接跡書坊,有廣漢陳子昂、鉅鹿魏知古、高陽許望、信都杜澄、昌樂谷倚、廣陵馬懷素、東萊王無競、河南元希聲、臨淄李伯魚、譙國桓彥范,僉謂季和神清韻遠(yuǎn),析理探微,衛(wèi)叔寶之比也?!?《文苑英華》卷七○一,中華書局1966年版,第3612頁)按,“永昌”年號行用不足一年(公元689年正月至十月),“書坊”謂朝廷藏書之館院,亦指文臣學(xué)士校書修史的處所?!洞笤扑聫浝罩亻w碑》撰立于唐天授三年(692),張說文中提到的“信都杜澄”與執(zhí)筆是碑的“前校書郎杜澄”年代、職官相契,應(yīng)即同一人。
2.《〈呂超墓志銘〉跋》注釋〔5〕云“打本,即拓片。見于唐代竇泉《述書賦》注”,“竇泉”應(yīng)作“竇臮”?!度莆摹肥珍浻懈]臮《述書賦》,作者小傳云:“臮,字靈長,扶風(fēng)人。建中時官范陽功曹,檢校戶部員外郎,汴宋節(jié)度參謀?!?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560頁)《述書賦》以賦體論書史,是書法史上最重要的評論文獻(xiàn)之一。竇氏之名,唐宋以來時有誤記。唐憲宗宰相權(quán)德輿《太宗飛白書答詔記》:“有都官郎中竇泉者,博古尚藝。貞元初,得其書于人間。”(《文苑英華》卷八一六,中華書局1966年版,第4311頁)同時人林寶撰《元和姓纂》卷九“竇氏”條載:“進(jìn)生蒙、泉。蒙,太原令。泉,都官郎中。”(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1377頁)以上俱錄其名為“泉”。北宋《新唐書》卷七一下《宰相世系一下·竇氏》記右庶子竇進(jìn)二子:“蒙,太原令。鼎,都官郎中。”(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2327頁)南宋陳思《寶刻叢編》卷八引《復(fù)齋碑錄》:“《唐太子賓客冀國靖公竇希球碑》,唐裴耀卿撰,侄臯行書。大歷七年正月一日立?!?《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24冊,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18242頁)諸書所載“泉”“鼎”“臯”等字多因形近而訛。2009年8月,與《竇希球碑》同日建立的《竇希瓘碑》于咸陽出土(見李明、劉呆運(yùn):《唐竇希瓘神道碑研究》,《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5期),書丹并篆額者署名“再從侄刑部員外郎臮”。新出石刻史料進(jìn)一步確證這位唐代書法名家、書藝評論家名為“竇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