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昱潔
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只覺“家”是間屋子,可以遮風(fēng)擋雨。直到住進那座小城,才真正體會到家的煙火氣。
春·楊柳垂枝情生處
屬于春的記憶是朦朧的,時間定格在幼年,母親因工作繁忙把我送回小城讓阿婆照顧。稚嫩的孩童傾戀于城門前的楊柳與拱橋。“阿婆!快點!”我總愛拉著阿婆的手反反復(fù)復(fù)地往那楊柳前跑,阿婆腿腳不好,氣喘吁吁地捶著腰:“小寶慢些,別摔著了,注意安全?!彪m如此說,可阿婆的臉上卻洋溢著慈愛的笑容。春姑娘的剪刀把柳枝修剪得清秀而嫵媚,舒適的春風(fēng)吹過,暖身又暖心,讓那棵名為“愛”的嫩苗萌了芽。
夏·烈日陽光情深處
盛夏的中午驕陽似火,北方的天氣中彌漫著燥熱。我搬著板凳坐在舅舅家門前的大樹下,阿婆就躺在她的搖椅上,拿著大蒲扇給我扇風(fēng)。冰桶里冰冰涼涼的井水浸著圓滾滾的西瓜,方寸之地足以撐下我一整個童年。課業(yè)壓力變大,我總愛對阿婆說些毫無邏輯的廢話,從開學(xué)新來的老師,到學(xué)校門口的小賣部,再到雨天踩過的泥坑。阿婆慈祥的眼神很燙,燙到把夏天燒出一個洞,瞬間也成了永恒。
秋·雨后舊屋恰好處
秋風(fēng)送爽,阿婆的舊屋里,灰白粗糙的墻體受雨水澆打,斑駁的墻皮有些脫落,又有幾分水墨畫的詩意。吃著早上從集市買回的水果,逐漸長大的少年初懂分離與團圓,便更鐘情于這座舊屋。窗外,初秋的雨伴著飄落的樹葉肆意游蕩。冰柜里有阿婆常備的冰棍,吃上一根,別提有多爽了。
冬·溫情持續(xù)思念處
細數(shù)來,已經(jīng)三年未能回到那舊屋處。視頻通話時,我看著阿婆愈加增多的銀絲不禁紅了眼眶,她卻以為我在外受了委屈,眉頭有些緊蹙,著急地用手捶著腿:“小寶別哭呀,阿婆在呢,在呢……”冬啊,你有凜冽的寒風(fēng),殘忍地游走而無法握住。如果有那反方向的軌,時間,請你讓阿婆老得慢些,再慢些……
那座北方的小城載著我所有的回憶,成了我永遠的家,我深愛的家。如今,阿婆逐漸年邁,或許無法將我絮絮叨叨的話語悉數(shù)聽清,但我依舊會講給她聽。
阿婆,我一切都好,未來的每一個春夏秋冬,都愿有您,和我愛的那座城——我永遠的家。
【華東師范大學(xué)附屬進華中學(xué)】
●點評
本文有直接抒情,如結(jié)尾處對小城、對阿婆的思念與贊美;也有間接抒情,如對小城春、夏、秋、冬的描寫,字里行間融入了作者對小城和阿婆的深情,表面上寫四季,時間上卻跨越數(shù)年,為情感的積蓄做了充分的準(zhǔn)備。本文四部分看似并列,但所敘事件與情感卻層層深入,起承轉(zhuǎn)合間飽含著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