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清
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權(quán)主義”觀點在文學評論中有很好的體現(xiàn),但很少有人討論伊麗莎白的女權(quán)主義,其女權(quán)主義與作品中的其他女性(簡、卡羅琳和夏洛特)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女性都符合英國攝政時期社會強加的性別規(guī)范,而伊麗莎白則巧妙地向性別不平等提出挑戰(zhàn)。當其他女性改變自己的觀點以增加結(jié)婚的機會時,伊麗莎白一直拒絕屈服。伊麗莎白無視性別陳規(guī),通過使達西先生的道德原則與自己的道德原則保持一致,證實了她的女權(quán)主義。達西先生受到伊麗莎白的激勵,為了贏得她的芳心,他放下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社會地位并向她求婚。筆者認為,不能孤立地理解伊麗莎白的性格,必須與卡羅琳、簡和夏洛特相比較,才能理解她的女權(quán)主義。
一、《傲慢與偏見》故事梗概
《傲慢與偏見》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學作品,被英國小說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經(jīng)典名著”之一。它不僅是英國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還是世界文庫中的文明瑰寶。它的作者簡·奧斯丁也被20世紀的文學評論家、文藝理論家和文學史學家們贊為“真正偉大的英國小說家”。
1813年,《傲慢與偏見》出版。這是一部以英國攝政時期為背景的作品,所描繪的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女性,無論在經(jīng)濟、社會還是家庭地位上都依附于男性,社會等級制度森嚴,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作品講述了班納特家族五個女兒的命運。這五個出身于小地主家庭的姐妹個個如花似玉。由于家里沒有兒子,遺產(chǎn)必須留給下一位男性繼承人—他們的堂兄柯林斯先生。為了確保班納特家未來的家產(chǎn)安全,班納特太太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給她的五個女兒都找到如意的郎君??上觳凰烊嗽?,二女兒伊麗莎白總能找出不愿結(jié)婚的理由來拒絕母親。當班納特太太聽說鄰近的莊園被一個富有的單身漢租下,并且會帶著他那些有地位和身份的朋友們前來消夏時,她興奮地認定這將是女兒們的福分,求婚的人眼看著就要上門了,而事情也正如她預想的那樣發(fā)展開來。姐妹五人原本單調(diào)且略顯平靜的生活伴隨著富有的單身漢達西先生和他的好友賓利先生的到來而泛起了波瀾。健康向上的賓利先生和富家子弟達西先生這對要好的朋友在結(jié)識了鎮(zhèn)上班納特家的這“五朵金花”后,一段美麗而飽含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伊麗莎白是五個姐妹中最勤勉的一個,她善良、溫柔、聰慧、不卑不亢、思想獨立。從她機智的談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她不遜色于作品中任何一個人物。她的誠實、坦率和機智使她超越了那個充斥著蠢言惡行的講究階級差別、常常帶有惡意的社會。但是,她的伶牙俐齒和匆忙下結(jié)論的習慣常常使她誤入歧途。伊麗莎白還是個有才智的大學生,在畢業(yè)之前她從沒考慮過談婚論嫁。但是,當她遇到英俊瀟灑、玩世不恭的賓利先生和理智的商人達西先生后,她的判斷力開始接受考驗。富家子弟達西先生在短暫的交往后很快便深深地愛上了美麗的伊麗莎白。并且,達西先生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勇敢地向伊麗莎白求婚,卻因為伊麗莎白對他存有的誤會和偏見,遭到了無情的拒絕。伊麗莎白之所以對達西先生存有誤會和偏見,是因為出身富貴的達西先生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不可一世的傲慢態(tài)度,這令正直善良的伊麗莎白討厭不已。達西先生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他們之間存在這種傲慢和偏見,他與伊麗莎白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伊麗莎白漸漸地發(fā)現(xiàn)并親眼看到了達西先生是和她一樣善良的人,并且他在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上有了質(zhì)的改變。特別是他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tài)完全不見了蹤影,于是伊麗莎白最終解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并且接受了他的求婚,一段美滿的姻緣也就此最終成就。她的姐妹們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二、《傲慢與偏見》的女權(quán)主義解析
為了說明作品中伊麗莎白性格的女性主義立場,討論將轉(zhuǎn)向?qū)Ρ确治?。伊麗莎白明顯的女權(quán)主義在她的同齡人中得到體現(xiàn)。伊麗莎白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愿被社會的規(guī)則支配。簡·奧斯丁筆下的卡羅琳、簡和夏洛特被描繪成英國攝政時期的傳統(tǒng)女性,尊重社會等級制度。這些女性之所以被選為配角,是因為她們是不同性格的典型代表。她們代表了傳統(tǒng)適婚年齡女性的定型觀念,她們?yōu)榱俗非笪磥淼恼煞蚨淖冏约?。她們尋求婚姻的傳統(tǒng)方法和伊麗莎白有很大的區(qū)別。伊麗莎白的女權(quán)主義觀點大膽地挑戰(zhàn)社會規(guī)則,凸顯了她的獨立性。伊麗莎白證明了她的女權(quán)主義在影響社會性別不平等方面是有效的。當伊麗莎白改變達西先生的性格,使他的道德標準與她自己的道德標準相匹配時,實際上她正在顛覆男性主導的社會。
(一)伊麗莎白和卡羅琳的對比
第一個例子涉及女性的傳統(tǒng)教育及被認為對女性有價值的愿望和成就的類型??_琳代表了一個刻板的攝政時代的女性,她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她并不重視精神的成就。相比之下,伊麗莎白對精神世界有很大的追求,但她并沒有受過典型的女性教育—盡管她的家庭想讓她接受這樣的教育。伊麗莎白和她的姐妹沒有接受過由家庭教師進行的正規(guī)教育。然而,伊麗莎白有一顆超凡的心,她缺乏教育培訓,和卡羅琳傳統(tǒng)的女性教養(yǎng)形成了對比。卡羅琳沒有安全感,因為達西先生更關(guān)注伊麗莎白??_琳以一種典型的卑躬屈膝的女性方式討好達西先生,試圖吸引他的注意力。達西先生是一位狂熱的讀者,盡管卡羅琳覺得文學是一種無聊的消遣,但她試圖通過聲稱自己喜歡閱讀來打動達西先生??_琳代表了一個傳統(tǒng)的女性,她會取悅自己的心儀對象。她向達西先生求愛的動機是想得到他的認可??_琳的行為很獨特,因為女性的價值是由男性主導的社會決定的。她默許了像達西先生那樣的行為舉止和社會地位的男性,因為她認為這種行為是爭取到丈夫的必要條件。
伊麗莎白的獨立行為使她有別于英國攝政時期的傳統(tǒng)女性,她從未為了背叛自己的情感或觀點來取悅?cè)魏稳?。伊麗莎白知道,達西先生有更高的地位和驕傲的天性,但她仍然大膽地跨越社會界限,表達自己的觀點,嘲笑達西先生和其他人,這與卡羅琳追求討好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伊麗莎白重視堅持自己的觀點并如實表達,而卡羅琳則調(diào)整她的行為以符合她認為會吸引達西先生注意的東西。卡羅琳改變自己的觀點來模仿達西先生的觀點,并不斷地試圖吸引達西先生,但都失敗了。與此相反,伊麗莎白一直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吸引了達西先生的注意。
達西先生邀請伊麗莎白跳舞,但是伊麗莎白在他第二次邀請后才接受他的邀請。達西先生對伊麗莎白的拒絕感到吃驚。他沒有反對,只是回答說他不會看不起她。伊麗莎白拒絕與上層社會的男性跳舞表現(xiàn)出她的獨立性,說明女性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背離了當時的社會行為慣例,不堅持刻板的陳規(guī),從而吸引了達西先生到她身邊??_琳尋求達西先生的關(guān)注,因為他是社會的富裕成員。然而,伊麗莎白并沒有考慮通過婚姻獲得經(jīng)濟安全,這加強了她與卡羅琳女權(quán)主義立場的對比。
(二)伊麗莎白和簡的對比
第二個例子涉及伊麗莎白與她的姐姐簡的獨特的女權(quán)主義本質(zhì)。簡代表了一個典型的攝政時代的女人,簡的品質(zhì)不同于卡羅琳。簡是男性眼中典型的理想女人—美麗,彬彬有禮,和藹可親。在當時,女性對男性隱瞞自己的情緒是一種常見的做法。簡的美麗和甜美吸引了賓利先生,但由于社會規(guī)范的支配,她在感情上保守的天性并沒有使賓利先生相信她的愛。簡天真地默許“女性的”行為規(guī)則,希望吸引賓利先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簡小心翼翼地表達情感,以此取悅賓利先生,差點兒讓她失去這份感情。簡被動地表現(xiàn)出她的興趣,把剩下的浪漫留給了男人。遵循內(nèi)斂的女性原型表明,簡缺乏強烈的個性,因此他人無法辨別她的真實感受。
簡的保守行為受到社會理想女性形象的限制。表達強烈的情感并不被認為是女性的適當行為。在這方面,簡代表了一個傳統(tǒng)的女人,為了找到一個丈夫而隱藏了她自己的真實情感。簡通過遵守預期的女性行為,證實了她的傳統(tǒng)信念,即女性必須為男性改變自己。與伊麗莎白不同的是,簡不允許自己向賓利先生或其他人透露自己的感受。
與作品中的其他女性相比,簡的天性更純潔。簡嚴格遵守社會規(guī)范是她舉止過于友善的原因,她以一種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來取悅大家??_琳也很優(yōu)雅得體,態(tài)度卻很矛盾。與簡的安靜保守不同,卡羅琳主動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并欺騙她的愛人。簡和卡羅琳在向男性展示自己時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盡管最終的潛在目的是相同的。兩個女人都服從社會的期望,為了取悅男人,否認她們的真實想法,但伊麗莎白譴責這種做法。簡使伊麗莎白的自由主義態(tài)度更加突出。伊麗莎白拒絕了達西先生的第一次求婚,展現(xiàn)了她勇敢的態(tài)度,并公開表達了對達西先生阻礙簡和賓利先生幸?;橐龅臄骋?。與簡和賓利先生的關(guān)系不同,伊麗莎白從不向達西先生隱瞞自己的情緒。伊麗莎白一開始拒絕了達西先生的求婚,主要是因為他對班納特家族較低的社會地位和較差的關(guān)系懷有偏見。達西先生驕傲的自我形象和對社會的固執(zhí)看法使他阻礙賓利先生和簡的戀情,也低估了伊麗莎白。他對伊麗莎白的拒絕感到震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如此坦率地跟他說過話。伊麗莎白的“非典型性格”對達西先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伊麗莎白和夏洛特的對比
第三個例子是伊麗莎白的好友夏洛特。伊麗莎白和夏洛特都把自己的真實意見托付給對方。夏洛特急切地想找一個丈夫,在伊麗莎白拒絕了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后,她立刻就將目光放在了柯林斯先生身上。令伊麗莎白失望的是,夏洛特為了接近柯林斯先生,而假裝喜歡他。盡管夏洛特對婚姻并不太看重,但她認為婚姻是受過良好教育女性的唯一的體面。夏洛特遵循一個女人必須結(jié)婚的規(guī)定,她為了未來而妥協(xié)了自己的原則。夏洛特努力說服自己,找一個能為她提供舒適生活的丈夫的做法是正確的。夏洛特渴望結(jié)婚,促進和柯林斯先生的關(guān)系是夏洛特獲得經(jīng)濟保障的方式。她知道,柯林斯先生將來會使她保持良好的聲譽,因此她夸大了自己的感情。夏洛特和伊麗莎白對婚姻重要性的看法存在差異。夏洛特愿意犧牲她的真實觀點來確保她的經(jīng)濟安全,這是伊麗莎白不能接受的選擇。盡管夏洛特在作品的開頭就提到了她的計劃,但伊麗莎白相信夏洛特永遠不會為了一個丈夫而放棄女性的獨立。在夏洛特宣布她決定嫁給柯林斯先生后,伊麗莎白并沒有為她的朋友感到高興,而是表現(xiàn)出驚訝和沮喪。伊麗莎白無法想象,為了金錢和名利夏洛特可以放棄尋找真愛的機會,這進一步證明了她非常獨立且具有明顯的女權(quán)主義傾向。
伊麗莎白和夏洛特之間的關(guān)系描繪了非傳統(tǒng)觀點和典型的女性對婚姻的執(zhí)著之間的沖突。伊麗莎白批判她的朋友與柯林斯先生結(jié)婚的決定,認為這是一個不合適的匹配。雖然伊麗莎白知道,夏洛特出于經(jīng)濟原因想嫁給柯林斯先生,但她簡直不相信夏洛特會因為世俗的物質(zhì)而失去她的幸福。兩人是親密的伙伴,但她們對婚姻的看法截然相反。伊麗莎白確信,夏洛特不能與柯林斯先生交心,因為他們的世界觀截然不同。夏洛特和伊麗莎白一樣心胸開闊,頭腦明智,而柯林斯先生則自負且狹隘。
伊麗莎白和其他女性角色的對比,充分表現(xiàn)了伊麗莎白的女權(quán)主義性格??_琳和伊麗莎白的并置,強調(diào)了伊麗莎白在女性教育方面對性別不平等的特殊看法。與簡相比,伊麗莎白真我大膽的天性很突出,因為她的果斷吸引了達西先生。與夏洛特相比,伊麗莎白不會屈從于社會對女性的期望,不會為了一段有利可圖的婚姻而放棄自己尋找真愛的機會,因此她的意志不會被社會支配。伊麗莎白婚姻的成功與卡羅琳、簡和夏洛特的傳統(tǒng)努力的失敗形成鮮明對比。她的獨立思考成功地贏得了達西先生的喜愛,并深刻地影響了他的道德品質(zhì)。
與《驕傲與偏見》中的其他女性角色相比,伊麗莎白的女權(quán)主義得到了體現(xiàn)。簡·奧斯丁運用這些配角的特點,與她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形成了對比。英國攝政時代的傳統(tǒng)女性代表卡洛琳、簡和夏洛特,她們遵守社會規(guī)范,改變自己,以找到丈夫。伊麗莎白展示了女性如何保持獨立,并仍然可以找到理想的丈夫。她通過改變達西先生驕傲的世界觀來行使她的女權(quán)主義權(quán)力。筆者認為,突出伊麗莎白女權(quán)主義的優(yōu)勢至關(guān)重要,揭示了她對女權(quán)主義更微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