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縣級融媒體中心是我國當前媒體鏈條中最貼近基層群眾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對于提升新聞輿論工作,更好展示當?shù)匦蜗缶哂兄匾饬x。而如何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能力,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傳播能力,一直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從業(yè)者努力探索的課題。本文從內容創(chuàng)新、提升“時、度、效”、移動端發(fā)展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求探索縣級融媒體中心發(fā)展路徑,予人啟發(fā)。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 內容創(chuàng)新? “時、度、效”? 移動端
縣級融媒體中心最貼近基層群眾,位于采編最基層、最前線,因而能夠在基層新聞傳播、輿論引導、信息服務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對于提升傳播力、影響力,更好展示區(qū)域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探索融媒體中心建設規(guī)律,加強融媒體中心傳播能力,本文從內容創(chuàng)新、“時、度、效”、移動端發(fā)展三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內容創(chuàng)新是根本
“對新聞媒體來說,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都重要,但內容創(chuàng)新是根本的?!雹購男侣剬W角度來講,新聞內容的創(chuàng)新以滿足受眾求新的心理需要為標準,包括發(fā)現(xiàn)新事物、選擇新角度、提出新問題這三個維度。結合具體工作,這意味著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編人員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做到腳下沾滿泥土,善于發(fā)現(xiàn)新事物。本文所探討的“新事物”,并非局限于“新出現(xiàn)的事物”這一概念,而是將其概念延伸到新眼光、新思路,乃至包括以新的寫作手法寫出的內容。也就是說,記者除了有“腳力”去發(fā)現(xiàn)新出現(xiàn)的東西的同時,還要有“眼力”“腦力”和“筆力”去進行新的觀察、新的思考以及新的寫作整理。以上這些,都建立在“腳下沾滿泥土”這一基礎上??h級融媒體中心是最接近基層人民群眾的通道之一,在“腳下沾滿泥土”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這就要求縣級融媒體中心必須立足縣域特色,在新發(fā)現(xiàn)以及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進行新的觀察、思考、總結,同時積極深入到群眾中去,聽取群眾新的需求及想法,創(chuàng)造出凝聚群眾智慧、符合當前政策需求的新的報道。
二是做到堅持辯證思考,精心選擇新角度。辯證思維能夠幫助我們客觀看待事物,有助于人們避免偏見。事實上,如果能夠避免偏見,即不把暫時的看作長期的、不把局部的看作整體的、不把地域的看作全域的,自然就會產生一篇符合“堅持正面報道為主”原則的作品。所以,盡管縣級融媒體中心從工作范圍上講是一種“足不出縣”的狀態(tài),不可能如上級媒體那樣“見識比較廣闊”,但只要能夠堅持好辯證思維,所選角度的維度就能明確下來。選好角度的維度后,接下來是具體角度的問題。有時候,盡管維度正確,但角度如果選不好,就會變成“正確容易出彩難”,報道就易流于平淡化。這時就需要發(fā)揮縣級融媒體中心貼近群眾的特色,將報道鏡頭拉長拉細,聚焦到群眾的思考想法與理論政策的結合上,從細小處著筆,最終引回大方向。
三是做到善于設置議題,有效提出新見解。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穩(wěn)定劑和潤滑劑。“善于設置議題”中,重在“善于”二字,契合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內容、報道本土人物風采的內容、反映本土好人好事的內容都是有利于促進基層社會治理且不易產生負面作用的議題選擇。設置議題后,下一步工作就是提出新見解?!靶乱娊狻钡摹靶隆?,要新在能夠引發(fā)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思考上。比如,家電、生活設施之類的扶持政策可以幫助群眾過上新的生活方式,致富榜樣事跡可以啟迪群眾新的致富思路等。這里著重要說的是,議題的設置及見解的提出,一定要貼近群眾生活,這樣才能引發(fā)共鳴,形成參與。
二、從“時、度、效”方面著力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要抓住時機、把握節(jié)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xiàn)時、度、效要求”?!皶r、度、效”是檢驗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尺。精準把握“時、度、效”的要求,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立足宣傳職能、滿足受眾需求、凝聚縣域黨員群眾共同認識具有重要作用。為此,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編人員必須從“時、度、效”上整體著力,更好提升縣級融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打造黨的新聞輿論堅強基層陣地。
一是抓住時機,營造聲勢。時機,一般情況下可以理解為“時勢”。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抓住了時勢,就意味著搶占了先機,站在制勝的浪頭上。相比省市級媒體甚至中央媒體,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抓住時機上是比較困難并難以做到的,但存在困難并不意味著無法實現(xiàn)。如果能夠準確把握宣傳形勢上的要求,精心把好選題策劃這一關口,瞄準縣域特色,適時推出契合宣傳需要的過硬作品,取得“爆款”效果并非不可能。這就需要縣級融媒體中心立足選題策劃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宣傳形勢發(fā)展,適度超前謀劃,以搶得先機,更好營造宣傳聲勢。
二是把握節(jié)奏,打好配合。宣傳形勢是“波浪式”而非“一站式”,這就要求各級媒體要圍繞宣傳主題相互呼應、排好階段、打好配合。對于縣級融媒體來說,表面上看其屬于方陣最末端,但末端往往承擔著不亞于開頭的收尾任務。這個尾收好了就是“徹頭徹尾”,收不好就會變成“虎頭蛇尾”。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宣傳越向下級媒體走,與當?shù)貙嶋H情況結合就越緊密。在做打配合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具有天然優(yōu)勢并一直善于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只要縣級融媒體中心將自身最貼近基層群眾的特色發(fā)揮出來,把理論政策與當?shù)亟洕鐣鷳B(tài)等實際發(fā)展作出良好的結合,就能以小見大并與大方向良好地配合起來。
三是講究策略,務求時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為此,必須堅持黨管宣傳的根本原則,確保工作成果有時效,經受得住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所謂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實效,應以其具體效果是否指向體現(xiàn)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是否能夠引領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做到愛黨、護黨、為黨來衡量。在具體操作中,一定要著力避免內容單調說教、形式拘謹呆板、可讀性差、脫離基層等問題,而是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增強透過新聞現(xiàn)象看待事件本質。這就要求縣級融媒體中心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基調,聚焦現(xiàn)實、關注民生,為民眾發(fā)聲。同時,對于縣域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縣級融媒體中心要不回避、不怯戰(zhàn)、不掩飾,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把縣域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聚焦到解決問題、更好發(fā)展的方向上。
三、向移動端發(fā)力
“移動優(yōu)先”,體現(xiàn)的是“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宣傳思想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的指導思想。②當前,受眾在各類媒體中主要集中于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而在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中又主要集中于移動端媒體,做到“移動先行”,就意味著黨的主流媒體掌握了大多數(shù)用戶。當然,從技術和成本上講,沒有必要也難有資源去在每個縣級行政區(qū)都建設互聯(lián)網(wǎng)云平臺,但縣級融媒體中心卻有必要且必須在利用省級或者中央級的云平臺資源的基礎上,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動端平臺,并以創(chuàng)造和加強用戶黏性、與上級媒體共同成長、培育全媒體記者為抓手,確?!耙苿觾?yōu)先”的各項工作要求落到實地。
一是要以“媒體+政務+服務”創(chuàng)造和加強用戶黏性。用戶在平臺選擇上以受益為作出選擇的核心。一個媒體平臺,無論是向受眾提供愉悅心情的內容、知識性內容還是資訊內容,都必須把用戶“覺得該平臺能讓自己受益”作為第一個要滿足的方向。政務信息作為資訊內容,天然具有服務公眾并使公眾受益的屬性,如能加入其他服務性內容,憑借“服務性”這一特色,必能產生足夠強的用戶黏性。但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來說,“服務”并不代表“全盤包攬”。在具體操作中,縣級融媒體中心應把握好所提供的服務內容要與政務服務掛鉤這一原則。比如,針對政策咨詢需求,可開設咨詢窗口;針對居民就業(yè)需求,可提供招工信息或本地產業(yè)發(fā)展信息;針對農牧民增收,提供土特產銷售服務等。而像院線排片、商業(yè)演出等,盡管其能服務并使一定群眾受益,但顯然不適合出現(xiàn)在縣級融媒體平臺上。
二是要以團結協(xié)作的方式與上級媒體共同成長。打造現(xiàn)象級移動端,絕非一個媒體憑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實現(xiàn),而是需要多個媒體或個人與其配合協(xié)作才能做成。打造出現(xiàn)象級移動端的自媒體的成功之處在于,它有巨量能夠與其媒體宗旨契合的個人力量,而這種宗旨上的契合,我國各級媒體都具備且都不差。契合的下一階段是配合,這是上級融媒體與縣級融媒體需要重點注意且考慮的地方。從目前來看,上級融媒體與縣級融媒體在配合上做得還遠遠不夠,不少上級融媒體存在縣級融媒體提供什么稿件就用什么稿件的現(xiàn)象,而沒有作出統(tǒng)一的策劃或指導。不少縣級融媒體存在有什么可寫的就發(fā)什么稿件的現(xiàn)象,而沒有根據(jù)宣傳形勢需要去主動找線索以及主動與上級媒體進行溝通。在這里,雙方都要注意的是:一個成功的移動端平臺,必然是在雙方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基礎上才能共同進步,上級媒體必須能提出要求縣級融媒體配合的具體要求,而縣級融媒體必須能提出要求上級媒體給予的具體指導要求,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實現(xiàn)共同成長。
三是要以培育全媒體記者實現(xiàn)優(yōu)質內容的生產。衡量內容優(yōu)質與否,可以用“快、準、穩(wěn)”這三個字來評價,對于移動端來說,它的特色無疑在“快”,而基礎在“準”與“穩(wěn)”??h級融媒體直接面對的是縣域內的人民,在輿論引導、政策宣傳等方面都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必須在“準”與“穩(wěn)”的基礎上力求“快”,而這一重任也主要落在了縣級融媒體記者肩上。所以,我們必須加大縣級融媒體記者的培養(yǎng)力度,從無人機操作、視頻采集制作、政策把握、稿件寫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培養(yǎng),再根據(jù)個人特長,將勝任人選選拔到合適的崗位上。在這里需要明晰的一個認識是:不從事某崗位的記者是否需要進行全媒體素質培養(yǎng)?會不會浪費資源?實際上,進行全媒體培養(yǎng)必要且必須?,F(xiàn)在的媒體比之前更需要做好協(xié)作分工,打好配合的前提是熟悉對方的工作,如果對需要配合的工作不熟悉,配合根本無從談起。
注釋:
①張麗.融媒體時代地州級民生新聞欄目如何做好內容創(chuàng)新[J].傳播力研究,2019(02):41.
②江凌.走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群眾路線[J].紅旗文稿,2020(15):4-7+1.
作者簡介:胡達古拉,內蒙古日報社區(qū)域傳播中心主任編輯
編輯: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