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紅
【摘? 要】當今社會教育的目標是培育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才,強調教育強國,深度學習的概念應運而生,深度學習有助于教師對課程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有助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傳達深度學習理念,讓教師的教育思想不斷更新,實現(xiàn)深化教學實踐活動的目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要注重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PBL叫作項目式學習,是通過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作為學習的情景,進行深度探索,能有助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當前地理教育也在進行改革,將PBL教學應用到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可以找到一種全新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學習思維和層次由淺到深,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采用PBL教學策略進行深度視角下的高中地理學習有重大的意義,不僅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能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課堂學習的深度。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地理課堂;PBL教學
現(xiàn)今社會高速發(fā)展,對知識的學習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地理學科是研究人與地理環(huán)境的一門課程,地理的學習不在于強調過去,而是在于通過學習地理知識,能夠對知識進行分析和運用。通過PBL模式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反思,理解知識的本質,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能夠深層次地學習和思考,思維從低層次向高層次遞進。深度學習理念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方式要靈活多樣,要有融合多學科的思維,要不斷地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思維的高層次發(fā)展。PBL模式通過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思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將課堂學習到的地理知識遷移到實際的問題情景中。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問題的解答,加深了學生的思維深度。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只有讓學生的思維遞進,形成高階認知,才能真正地提高地理課堂學習效率。本文重點闡述了在深度學習視角下高中地理PBL教學策略。
一、設計教學內容高度相關的問題情景
問題情景主要源于現(xiàn)實世界的生活情境,可以通過文字和圖像、視頻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問題作為課堂教學探討的對象,可以帶動學生進行高效學習。通常問題情景就是通過將層層遞進的問題搭建成和地理教學有關聯(lián)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中進行探索和求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如果老師通過生活化、場景化教學,把生活化的情景搭建起來,再圍繞這一場景進行知識傳輸,可以快速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同時,提高了學生對問題探索的興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教學“地球上的大氣”時,教師提出問題:“何時藍天常在?”教師如果還是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教學,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大氣相關知識,學生課上對知識沒有深刻的理解,課后又死記硬背,那么學生不僅成為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沒有真正地理解知識,不知如何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只是單純地為了應對考試來將知識強塞進大腦。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無法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PBL教學策略就是讓老師先在地理課堂上講解大氣相關的知識,如什么是大氣層,大氣層的組成和垂直分布等。當學生對大氣的相關知識有了基本的認知后,老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大氣有關的資料、圖片和視頻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多媒體信息技術有圖有聲音,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都能很好地感受到內容的真實性,能較快地融入到播放的內容情景中。然后,老師圍繞大氣污染提出一些問題,如:“何時藍天常在?大氣污染是怎樣形成的?大氣污染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何治理大氣污染?”等。通過分析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可以通過翻閱相關書籍,借助電子工具、互相討論等得出問題的答案。在探討答案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獨立思考,還能提高同學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在生活化的情景教學中,學生更加直觀地面對問題,感受學習的快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教學的過程中來。
二、老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通過PBL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問題。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起到指導的作用,鼓勵學生要進行自主探究。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師要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指導策略,讓學生學習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關聯(lián)起來。老師在教學“自然災害”課程時,要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授課方式,不僅要將書本上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還要讓學生理解并記住,最后順利地通過考試。因此,學生在學習時一般都是聽從老師地指令,不會自覺地進行獨立思考,沒有自主自覺地對問題進行探索。為了幫助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實用性和適用性人才,老師要教導學生自覺求知求真。具體的步驟就是老師先布置教學的課題內容,如“救災物質儲備庫該建立在何處”,老師引導學生對該課題進行研究分析,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查詢課題相關的資料。當學生通過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后,老師可以根據收集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然災害,對自然災害相關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最后進行討論總結。老師讓學生分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講述自己整個研究的過程。讓學生將這些知識內容和生活進行關聯(lián)。再根據這個課題擴展研究,討論、分析,可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在課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效果也更好。
三、學生進行分組學習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所以老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老師要學會放權,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思考的空間,讓他們能一起思考和交流。PBL教學模式就是讓老師把問題當作課題線索,或者把項目當作課題線索,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內部討論,組間也可以合作學習思考,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學習,加深了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對研究的課題內容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學生團結合作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例如,老師在教學“地球上的水”時,就要讓學生對地球水資源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然后再把全班60名學生分成4個小組,15人一組。在分組時老師要注意考慮任務分工和角色分工,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另外,老師還要明白,學生的學習能力會有所限制,學生有時候不知道如何探究,老師就要起到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如何選擇課題,然后如何研究課題,如,水如何循環(huán)?海水的運動,淡水和海水如何進行循環(huán)?是否能通過淡化海水來解決我國缺水地區(qū)淡水短缺的問題?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學習能力選擇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在選好研究的課題后,各小組的組長根據每個組員的性格和能力進行分工,哪些同學收集資料,哪些同學進行記錄,最后哪些同學總結發(fā)言。當學生收集好課題相關的資料后,各個小組進行討論。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儲量和思考能力,有各自的想法,能互相進行溝通交流,可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學生討論完后,老師指導學生將討論結果記錄匯總,各個小組各派一名學生匯報研究討論的結果。在小組匯報時,老師要維持好課堂紀律,其他小組成員要認真傾聽發(fā)言,如果有不清楚的問題或者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小組匯報完后舉手提問。通過這種PBL教學方式,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提高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進一步的提高。PBL教學模式著重在于強調如何解決問題,要進行深度學習,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知識建構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以及高階思維能力,在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達到了深度學習的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對問題所在的情境進行深度的剖析,學生能夠整合自己的新舊知識經驗,進行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四、課堂教學資源整合,教學回歸自然
地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可以把高中的地理教學課堂設置到大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以在農田旁,可以是在小溪邊,也可以是在果園里,甚至可以是在自然博物館,把高中地理課堂設置在任何一個可以跟地理知識相關聯(lián)的地方,讓學生對地理學科能有切實的感悟。生活素材,尤其是自然鄉(xiāng)土素材,跟學生的學習內容密切相關,更與地理學科內容緊密相連,通過貼近鄉(xiāng)土,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研究更加深入和深刻。我們學校的郊區(qū)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山川、河流、泥土和植被,當學生站在高樓上,可以欣賞到本土美麗的自然風光。老師在講解教材知識時,要緊密貼合本土的自然風貌。如,在學習植被和土壤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本地的田野,讓學生觀察田野中的植被和土壤,老師現(xiàn)場提問:“這植被屬于天然植被還是人工植被,特征是什么,主要分布在我國哪些地區(qū)?”讓學生仔細地觀察研究,然后得出結論,告訴老師自己的答案,老師再對回答不完整的內容進行補充。通過這種現(xiàn)場教學,讓學生身處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中思考地理問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植被的形態(tài)、分布結構等,來判斷植被的種類、特征和分布情況。在講解土壤的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不同的環(huán)境中觀察土壤,如學校草坪下的土是什么土質,郊區(qū)茶園的土壤是什么土,土壤是什么顏色,土地的性狀怎樣,有無黏性等??梢宰寣W生用小鐵鍬挖一個土壤的剖面,讓學生觀察土壤的顏色,用手觸摸土壤剖面,感受土壤的質地,最后再觀察不同土層的特點。老師讓學生將觀察到的內容記錄在筆記本上,然后回到教師后再讓學生匯報不同土層的特征。通過這種和自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非常積極,努力地探求真相,從而進一步愛上了地理課堂。
五、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 PBL 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代教育的必然趨勢,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效率,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地理學科的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要讓學生學以致用。本文具體闡述四種PBL教學策略:老師設計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分組合作學習、將課堂帶到大自然中,探知問題答案。通過以上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進而得到科學的、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晨,單良,秦趣,等.深度學習視角下的高中地理PBL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8):38-40.
[2]閆瑞芬.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地理PBL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2.
[3]周怡.PBL教學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22(22):38-40.
[4]張鐘燦.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22(17):37-38+41.
[5]孫俊鵬.透析 甄選 構建 貫穿——新課標視野下提升高中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2(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