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Scratch的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設計

2023-05-30 20:52劉思源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3年3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設計信息科技跨學科

劉思源

關鍵詞:Scratch教學;跨學科;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模式;信息科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3)03-0119-03

1 引言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第一次將信息科技課列為國家課程,反應國家高度重視義務階段的信息科技課程[1]。這一身份的轉變也引起了信息科技教師對新課標該怎樣上,怎樣落實信息科技以四大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課堂教學等問題的思考。新課標強調“科”與“技”并重,注重學科間的聯系與整合,培養(yǎng)跨學科綜合性人才,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ǎng)??鐚W科課程的設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科自身的邏輯特點,綜合多學科知識點,要“跨”得嚴絲合縫,悄無聲息。本次跨學科課程設計以“詩情畫意”創(chuàng)作為主題,結合小學生對圖形化編程的強烈興趣和編碼邏輯,融入小學語文學科中古詩詞的背誦、詩意理解、朗誦等技巧,同時融入了小學美術鑒賞能力與想象能力,打造創(chuàng)意性信息科技課堂。

2 跨學科學習現狀

“跨學科學習”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由英國學者漢佛萊(Humphreys) 首先提出的,指出跨學科學習是學生在廣泛探索不同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問題相聯系[2]??鐚W科學習一直被認為是STEM教育的核心特色,但并非只有STEM課程才能實現跨學科學習,關于跨學科學習方式的起源,要追溯到北美進步教育運動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新教育運動,而現在,跨學科的內涵和價值被重新演繹。

張華認為,真正的“跨學科學習”要求學生要有跨學科意識,能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學科概念或運用交叉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真實性問題[3]。學者鄭梅認為跨學科學習可以看作是一種選擇,是解決復雜問題的各種信息、知識、手段和方法的綜合策略,也是一種將學科知識情境化的策略。認為學科交叉學習的基本特征和判斷標準是產生學科交叉理解,運用學科思維,實現學科整合[4]。

通過文獻檢索發(fā)現,當前我國跨學科學習的研究主體主要集中在高年級學段,且多與項目式學習相結合;關于小學階段的跨學科學習研究多與STEM/STEAM課堂教學相關,且存在著拼湊、簡單疊加多學科知識的傾向,呈現出“跨”的不自然、學得不理想、情境脫離生活實際的困境。

3 跨學科教學模式設計

跨學科是多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活動,并不是一節(jié)課就能實現的跨學科教學。李克東教授基于STEAM教學提出5EX跨學科學習模型,即EQ(Enter and Questions,進入情境與提問)、EM(Exploration and Mathematics,探究學習與數學應用)、ET(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工程設計與技術生產)、EC(Expansion and Creativity,知識拓展與創(chuàng)造性設計)、ER(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多元評價與學習反思)[5]。此模型實施周期長,適合理科性學科的跨學科教學且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要求較高,不適宜小學階段教學。周昌鮮等人針對高中英語學科提出了主題式/問題式教學模式、“活動式”教學模式、“評價式”教學模式[6]。這也為語言類學科進行跨學科學習設計提供了思路,但同樣不適宜照搬應用于小學信息科技課程中。

將信息科技學科的邏輯思維和編碼能力中融合語文學科的古詩詞解析與朗誦的技能,同時要想將上述二者融入其中又需要美術學課的構圖與鑒賞能力,如何讓古詩詞動畫更加生動,又需要與古詩詞意境相合的背景音樂作為襯托,這也就需要一定的音樂情境鑒賞能力。信息科技創(chuàng)意編程主題式跨學科教學設計框架圖如圖1所示:

在跨學科教學設計框架下,具體的課程實施要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實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具體步驟如圖2所示:

4 信息科技跨學科教學實例

4.1 教學對象分析

本次跨學科教學對象是上海市某小學四年級學生,該班級學生在上學期已熟練使用Scratch圖形化編程工具的基礎功能。從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的劃分來看,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階段是在具體操作階段(7-11歲)。能進行具體邏輯推理,但抽象邏輯推理能力不足,因此對于編碼的學習借助具體形象的事物比教師講解學生模仿編碼更具有意義,編碼的過程既要有趣又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知識交流能力。

4.2 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三至四年級數據與編碼單元的教學要求進行課程目標的制定。①結合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了解編碼產品在生活中的運用及其價值。②通過對生活中數字產品具體應用的分析,了解數據信息的長處,體驗信息編碼的步驟和意義。③利用數字化工具在分析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組織和呈現數據,借助可視化的方式表達觀點或對結果進行預測。本次信息科技課程中創(chuàng)意編程主題下跨學科教學活動為期9課時。

4.3 教學實施過程

1) 確定主題,明確規(guī)則

教師活動:教師通過教室大屏投影,展示生活中小朋友們經??吹降墓旁娫~動畫,以小視頻的方式引入,詢問學生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個這樣的小動畫呢?怎樣做呢?利用已經熟悉的Scratch圖形化編程工具能不能做呢?說明接下來的學習需要每位同學做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古詩詞講解小動畫,要求用Scratch圖形化編程平臺的造型區(qū)先畫出自己理解中的古詩詞畫面,然后利用代碼區(qū)添加動畫效果,可添加多種造型和動畫形成聯動的小動畫,并要求利用其中的聲音區(qū)添加合適的背景音樂或者錄制自己對應的古詩朗誦,也可既有朗誦又有背景音樂,但要注意最后的效果不能吵鬧雜亂。本次作品將要花費9節(jié)課左右時間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并想象其每一句詩對應的畫面怎樣畫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仔細聽清規(guī)則,不清楚的要當堂問清楚,明確主要任務是要完成一則古詩詞講解的小動畫,并且要有背景音樂或者朗誦配音,完成時間是9節(jié)課,而本節(jié)課要做的內容是確定自己喜歡的古詩詞是哪一首,思考怎樣理解這首詩,每一句古詩對應的畫面要怎樣表現出來。

2) 構思創(chuàng)作,引導觀察

教師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即明確自己作品的選題和構思。說明本節(jié)課開始進入實現環(huán)節(jié),連帶本節(jié)課共有3節(jié)課的實現環(huán)節(jié)時間,本節(jié)課要畫出一首古詩大概的圖景來;下次課需要繼續(xù)完善作品細節(jié)并通過代碼區(qū)給人物添加動畫和不同圖景之間的動畫切換效果;再下次課則需要給自己的作品添加背景音樂或朗誦配音。請同學們認真且珍惜時間,過程中遇到所需要的人物素材和背景中的某些較難畫出的物體,則可以通過瀏覽器搜尋素材再通過造型區(qū)的摳圖改造出自己想要的模樣,但一定要有自己畫的部分,不可以全部或直接使用搜索來的圖片代替。這一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不隨意將網絡上的圖片“粘”為己用的良好信息道德意識。教師巡視并確保學生在認真地完成任務,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引導指正。

學生活動:學生將上節(jié)課構想出的作品畫面使用Scratch圖形化編程工具中的造型區(qū)功能實現出來??梢匀g覽器里搜索所需的人物圖片或背景作為素材,加以改造形成自己想表達的古詩意蘊。并明確知道剩余兩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形成任務驅動和時間規(guī)劃、管理的能力。

3) 同伴互評,修改完善

教師活動:經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大多數同學已經完成了自己作品的初稿,教師通過教師機的平臺按完成進度抽出較好、中等、未完成的作品各兩位同學,分兩課時進行同伴互評。通過投影儀展示抽取到的學生作品,請同學一一進行優(yōu)點和建議的點評,并且和學生明確說明要首先找出別人作品的優(yōu)點再給出建議,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成果的優(yōu)良品質。

學生活動:學生在欣賞同學們的作品的同時提出修改建議,從別人作品學到可借鑒的優(yōu)點,發(fā)現別人作品需要改進的地方時也同時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的錯誤。

4) 分享作品,再度升級

教師活動:教師要向學生明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請同學們到講臺上介紹自己的作品,要邏輯清晰,自信且堅定,教師可以提供思路,比如: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做的作品是什么?通過這幅作品我想表達什么?我認為我的作品優(yōu)點在哪里?請同學們做好準備,教師從同學們的作品中隨機抽出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計劃為2課時。要求每位到講臺介紹作品的同學要陳述3~5分鐘,臺下的同學要積極舉手點評臺上同學們的作品,這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每位認真點評別人作品的學生和上臺介紹自己作品的同學將獲得2積分,積分累積到學期末可以兌換獎品。

學生活動:接收到教師的指令后,思考應該怎樣介紹自己和自己設計的作品,可以通過寫小草稿的方式組織語言。本節(jié)課沒輪到的學生將在課下準備好介紹稿,以便下次課能夠自信地脫稿展示。

5) 教師點評,提交作品

教師活動:教師通過教師機快速對全班學生作品進行點評,注重鼓勵學生,增加其信心,也可適當給出進一步完善作品的建議,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愿學、好學、樂學的良性循環(huán)學習品質。督促學生在下課前必須保存并提交自己的作品。

學生活動:聆聽教師的點評并最后小修小改,確保在下課前提交最終作品。抽取部分學生作品示例如圖3所示。

5 結束語

本文以《詩情畫意創(chuàng)作》為例進行了跨學科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踐,在信息科技教學中融入語文、美術、音樂學科中的知識技能和素養(yǎng),符合小學生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實現了跨學科學習,利于跨學科意識的培養(yǎng),為小學信息科技教學提供參考。本次跨學科教學實施后的幾點建議總結如下:①遵循跨學科的原則,不是雜糅而是融合。②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而不是灌輸作用;牢記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學生。③注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④明確的教學指令和清楚的任務分配是良好的課堂氛圍以及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⑤適當的激勵可以帶動整個班級的良好氛圍。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設計信息科技跨學科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路徑探索
“基于設計的學習” 在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智慧旅游景區(qū)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基于童話載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關于新時期博物館的陳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