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暢婉潔
“種業(yè)是農業(yè)的‘芯片’,一個優(yōu)良的水稻品種,可以造福千家萬戶。”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和他的團隊歷經成千上萬次的篩選和試驗,選育出了中國推廣面積最大的雜交水稻品種,改變了當時我國局限于引用國外品種作為雜交水稻恢復系的局面,讓無數中國人端牢了自己的飯碗。
如今,82歲的謝華安步伐矯健,奔走在田間地頭,數十年如一日地守望著那一畝畝稻田。
從小立誓:為農民有碗飯吃而努力
1941年,謝華安出生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適中鎮(zhèn)。從童年到少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餓:吃不飽飯,在極端饑餓時,口水就拼命地流,肚子咕咕地叫。飽嘗饑餓之苦的他,從小就立下了“為農民有碗飯吃而努力”的誓言。
對田少人多的中國來說,水稻良種的重要不言而喻,它是提高畝產的有效保證。20世紀70年代,“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學生在海南島的一條水溝邊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性器官發(fā)育異常的野生稻,為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利用找到了途徑。雜交水稻良種的選育工作隨即在全國范圍大規(guī)模展開。從福建龍巖農校畢業(yè)后剛到永安農業(yè)學校任教的謝華安,也對雜交水稻的育種產生了濃厚興趣。當時永安農校的工作條件甚為簡陋,連必備設施都沒有,謝華安就到數十千米外的三明地區(qū)農業(yè)局借來儀器做科研。1972年9月,謝華安被調入三明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工作。當時全國正掀起雜交水稻協(xié)作攻關浪潮,他作為三明南繁領導小組組長,帶隊前往海南三亞,在那里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研究雜交水稻育種生涯。
水稻育種受季節(jié)制約很大,福建因氣候原因,一年只能種兩季水稻。為縮短試驗周期,全國農業(yè)育種專家都選擇在熱帶氣候的海南島做試驗。謝華安被選派為福建省協(xié)作組成員赴海南。海南的風光旖旎迷人,但對育種工作者來說,最向往的不是風景,而是陽光和溫度。
“稻可三熟,菜滿四地”的海南,是水稻育種的“天堂”。但謝安華當時的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初到海南,他和隊員們借住在偏僻農村十幾平方米的倉庫里,夜夜與農機、柴油、農藥、化肥為伴,空氣里彌漫的都是肥料的味道。海南天氣悶熱,他們打通鋪在倉庫一睡就是半年。半夜,他們還要輪流在田間值守,打著手電筒趕老鼠,生怕來之不易的育種材料毀于鼠患。
踏入育種門檻后,謝華安總想比別人多學一點,因此經常奔波在各個育種基地之間。海南聚集了全國各地數十家育種單位,但相距甚遠,在那個交通落后的年代,雙腳便成為謝華安的“11路汽車”。他“駕駛”著他的“11路”幾乎跑遍了所有兄弟單位的育種基地,鍥而不舍地拜師取經。
半年過去了,謝華安收獲前沿知識的同時也帶回了一雙粗糙的手。原來,一到水稻雜交授粉時,稻葉的邊就像鋸子一樣,會在裸露的手和手臂上留下一道道口子。天長日久,雙手傷痕累累、又黑又糙,謝華安的這雙手讓干慣了農活兒的老農民都感到意外。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謝華安不辭辛苦地努力實現(xiàn)兒時的夢想,“希望我自己也能成為一顆好的種子”。
來自江西的水稻育種專家鄔孝忠,非常欣賞這位同行后輩的鉆研精神,毫不吝嗇地從自己的育種田里拔下一些稻苗給他進行育種試驗。謝華安回福建前夕,他又從保管瓶中取出自己選育多年的15粒母本不育系種子相贈。這在中國雜交水稻育種科研尚處于摸索階段、育種材料相當匱乏之時,不啻是天大的寶貝,讓一無所有的謝華安欣喜欲狂。他把其中的8粒種子分給福建同行,將剩下的7粒播在花盆里,一粒一盆,放在鐵絲網內,細心呵護。就是這7粒種子,讓他發(fā)現(xiàn)了雜交水稻良種組合的途徑,為日后培育一系列良種打下了基礎。
迎難而上:培育出“東方神稻”
20世紀70年代,我國水稻產量很低,如何培育出高產量的稻種再加以推廣利用,成為謝華安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1975年,謝華安和同事們成功培育出“矮優(yōu)2號”雜交組合,可還沒來得及大規(guī)模推廣,一場毀滅性的稻瘟病撲面而來,枯黃的稻株整片整片地倒下……謝華安看到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忍不住淚流滿面。原來,中國第一代雜交水稻不抗稻瘟病,此前培育的雜交稻,一旦遭遇嚴重的稻瘟病,便顆粒無收。因為稻瘟病的暴發(fā),雜交水稻曾面臨著是否要繼續(xù)發(fā)展的問題。
“不抗稻瘟病的雜交水稻,今后是沒有前途的?!敝x華安堅定了自己的育種目標——首選抗稻瘟病的優(yōu)良株系。他發(fā)現(xiàn)福建三明山多病害,便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其作為“旱病圃”,嘗試將海南收回的種子種在三明的稻瘟病重發(fā)區(qū),通過自然誘發(fā)篩選出抗稻瘟病能力強的品種。1980年冬天,經過無數次篩選和試驗,中國雜交水稻組合配制“明恢63”成功問世。
第二年,謝華安成功育成了能夠抗稻瘟病的良種——“汕優(yōu)63”?!吧莾?yōu)63”制種時,為了減少包穗,謝華安和他的團隊經常上午8點下田趕露水,到了晚上9點還在田里打藥。關鍵時候,他們還輪班徹夜守在試驗田。
1986年,“汕優(yōu)63”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累計增產稻谷700多億公斤。東南亞一些國家引進并大面積種植后,感嘆其增產效果、增加效益之顯著,譽之為“東方神稻”。那一年,袁隆平院士到福建看望謝華安,第一句話就說:“老謝,祝賀你,‘汕優(yōu)63’已經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了?!?987年,謝華安被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五年后晉升為研究員。
1996年,年過半百的謝華安出任福建省農科院院長。他深感農業(yè)科技人員責任重大,提高糧食產量與質量乃重中之重。于是,他上任伊始就參加了袁隆平主持的中國超級稻(超高產水稻)的攻關。
責任與擔當:做稻田的守望者
很多年里,謝華安像候鳥一樣,每年11月去海南,來年5月回福建。長期在外工作,使他根本管不到孩子的學習,也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天、哪一年突然長高長大的。而對雜交稻,謝華安像護著寵兒一樣看著它們長大成熟。雖然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謝華安卻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影響他們形成了“善”“勤”“學”“和”的良好品格。
謝華安的妻子是一個傳統(tǒng)的客家女子,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也從未因家事拖過謝華安的后腿。父親對于兒子的工作更是給予了有力的支持。1997年,謝華安父親一病不起,彌留之際要家人不要告訴謝華安,怕影響了他的工作,遺囑希望兒子能為人民育出更好的良種。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成為他奮斗拼搏的不竭動力。功夫不負有心人,謝華安陸續(xù)育成“航1號”“特優(yōu)航1號”“Ⅱ優(yōu)航1號”“Ⅱ優(yōu)航2號”“Ⅱ優(yōu)623”等優(yōu)良品種。
隨著不斷取得成功,榮譽紛至沓來。謝華安相繼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首屆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等。2007年,謝華安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后來,又陸續(xù)當選第八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從青春少年到久負盛名,謝華安身上的榮譽越來越多,但他渾身上下的泥土氣絲毫未改,讓人倍感親切。
2020年,謝華安第一次在家待滿半年。那是因為疫情,他不能再東跑西跑了。40多年來,女兒謝小丹第一次和父親相處這么長的時間,她也終于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父親:父親的皮膚好像白了一點,胃還是不太好,喜歡吃軟爛的食物。但疫情稍微有所好轉,謝華安又迫不及待地前往試驗區(qū)。
2022年9月1日,謝華安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為全國中小學生上了“開學第一課”。他在舞臺上給孩子們介紹了雜交稻,提到了自己兒時的夢想。之后,81歲的謝華安恰逢回到適中老家。他帶領著一群小學生,一手緊抓稻稈,一手輕揮鐮刀,有模有樣地收割稻子,給鄉(xiāng)村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的勞動課。孩子們也紛紛嘗試:“謝爺爺,您看,您看,我又割了一把!”他正在點點滴滴地培養(yǎng)新一代的農業(yè)接班人,將農業(yè)科學的種子一代代傳承下去。
編輯/張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