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弗朗西斯卡·奧西尼在《世界小說之境中的印度》一文中,通過引用和評價阿米特·喬德赫里所編選的《皮卡多版印度現(xiàn)代文學》,揭示了印度文學在面對世界文學時所處的一種不平等關(guān)系。并在借用和批評莫雷蒂與卡薩諾瓦世界文學理論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對印度文學的處境進行了思考,他在反對西方中心主義對于邊緣世界的民族文學進行壓迫和統(tǒng)治的同時,提倡要關(guān)注印度文化自身的特殊性與復(fù)雜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印度文學并讓它在世界文學之中展現(xiàn)出真實的一面,以此讓邊緣化的印度文學能夠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統(tǒng)治。本文正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展開了對于作者如何創(chuàng)作以及讀者如何接受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
【關(guān)鍵詞】 弗朗西斯卡·奧西尼;世界文學;印度文學
【中圖分類號】I35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8-003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11
奧西尼并沒有對印度文學下一個非常具體的定義,而是根據(jù)印度文學現(xiàn)有的生存狀況來指出印度文學應(yīng)該要顛覆西方對后殖民印度小說的種種流行期待。他通過對喬德赫里、莫雷蒂和卡薩諾瓦三人的借鑒與批評,來竭盡全力地為人們勾勒出一個清晰的印度文學形象。在立場上,他無疑是與喬德赫里相同,都是認為西方中心主義下的世界文學體系是一個不平等的序列,正如喬德赫里指出的,“印度小說的聲音應(yīng)該是‘穩(wěn)健而外向的’、喧囂的復(fù)調(diào),拒絕任何雕琢或精致表達。其主題內(nèi)容必須是荒誕的,其敘事則必須是非線性的:‘印度生活是多元、繁冗、散漫的,缺乏固定的中心,而印度小說也應(yīng)該與此相同。’” ①擁有這樣要素的小說,才可能是“印度的小說”,并得到西方的祝福成為印度小說的代表,而這在奧西尼與喬德赫里看來,無疑是對印度文學的一種偏見和有意為之的篩選行為。雖然二者在反對西方的立場是一致的,但奧西尼又表現(xiàn)出了對于喬德赫里的批判,他認為喬德赫里所編的文選雖然展現(xiàn)了印度文學的“多元傳統(tǒng)”,但并沒有把它放在一個屬于印度歷史的語境中進行思考,這也表明了奧西尼自身對于印度文學的觀點,只有把印度文學放在其自身生存的文化與歷史語境下,才能真實地展現(xiàn)印度文化的多元性。只有這樣才能向世界呈現(xiàn)出真實的印度文學,一個不同于西方打造的印度文學。本文將沿著奧西尼這樣的批判路徑去思考印度文學在世界文學體系中如何才能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而不只是成為具有西方品位格調(diào)的華麗裝飾品。
一、只有“祝圣”才有可能
奧西尼在其文章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來批判西方中心主義下的世界文學體系及其運作方式,這種批評正是建立在薩義德的東方學基礎(chǔ)之上。在他看來,東方主義主要是西方立足自身立場對東方進行的想象、重構(gòu)和壓迫的話語。這種話語建構(gòu)忽略了東方各個文明的獨特性差異,只是簡單粗暴地將東方作為一個整體直接納入到了西方的話語體系之中,以此來扭曲東方以凸顯西方的文明、發(fā)達與規(guī)范,為西方霸權(quán)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在這一理論體系下,西方是居于世界的中心,而東方則存在于世界邊緣。換句話來說,西方并不需要一個真正的東方世界,他們僅僅需要的是一個西方需要的東方世界。奧西尼借助了莫雷蒂與卡薩諾瓦兩人有關(guān)世界文學的理論,對這樣的建構(gòu)進行了多角度的揭示與批判。
莫雷蒂在其世界文學理論中明確地指出,“在過去200年來,全球范圍內(nèi)的文學實踐,與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實踐一樣,不平等現(xiàn)象是非常突出的。莫雷蒂采用了世界體系理論的類比,指出世界文學是‘一元的,不平等的’,呈現(xiàn)為邊緣和核心的結(jié)構(gòu)?!?②而卡薩諾瓦則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種不平等呈現(xiàn)與運作的方式??ㄋ_諾瓦從文學競爭與語言不平等問題出發(fā),向人們展示了英法等西方語言對于其他語言有著強力的支配作用。只有通過把本民族語言的作品翻譯成英法等西方語言,才能獲得國際上的認可,以此進入文學世界的領(lǐng)地,被授予世界品味的“格林尼治標準時間”。③這樣的“祝圣”是通過西方數(shù)個重要的支配性地區(qū)、規(guī)模巨大的出版工業(yè)和世界文化市場的商業(yè)需求所共同形成的。印度小說正是被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所擠壓所塑造,最后只能選擇這樣一種妥協(xié)的方式,或者說是以被選擇的方式來展現(xiàn)自身。在語言上只能是英語的,表現(xiàn)形式上則是一種高度程式化的,即夸飾、散漫、奇情異想和非線型歷史敘述的。這樣的印度小說才能擁有被“祝圣”的可能,才能進入到世界文學的體系之中,進而被西方認可,被世界所看到。
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體系,印度文學自身并不是完全的無能為力,它并不是只能在英語與世界文學評選的框架下任人宰割。就像奧西尼對于卡薩諾瓦的批判所顯示出的一種可能性,他指出了卡薩諾瓦堅持對“大”語種和“小”語種的劃分,無疑是和莫雷蒂關(guān)于“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假設(shè)是一樣的,都是一種中心與邊緣的關(guān)系。奧西尼認為,卡薩諾瓦忽視了多語種作家的靈巧的主觀能動性,而正是這樣的一種能動性,給予印度文學反抗的可能性。奧西尼則通過劉禾所提出的“主”“客”語言的概念,向人們證明邊緣世界的作家反抗西方中心世界的可能性。邊緣世界的多語言作家可以用“主”“客”語言,來讓本民族文學在強大體系的壓迫下獲得反抗的可能,作家可以通過轉(zhuǎn)譯把從西方獲得的理論和概念進行改造,從而能讓它以一種與當?shù)氐奈幕瘹v史相結(jié)合的面貌出現(xiàn),以此來反抗西方中心對于邊緣地區(qū)的壓迫,也讓邊緣地區(qū)的民族文學從體系內(nèi)部反抗變成一種可能。當印度作家用英語與當?shù)鼐唧w歷史文化相結(jié)合進行敘述時,就為世界提供了一種理解真實印度的可能性。所以,這樣的多語言作家無疑是邊緣向中心進行反抗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但借用這樣的文化“源”語言不免會產(chǎn)生許多問題,接下來,將具體討論多語言作家在進行敘述時可能產(chǎn)生的種種問題。
二、除了是英語還能是什么
薩爾曼·拉什迪作為一個出生在印度而生活在英國并最終加入英籍的印度裔作家,他正是這樣的一位多語言作家,從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也許可以看到這類作家所表現(xiàn)出的得與失?!段缫怪印返某晒o疑是對印度文學的一次重大鼓舞,《午夜之子》讓世界注意到了英語印度小說,他將印度的文學帶向了西方。隨后涌現(xiàn)出的其他英語印度小說家和為此而成立的各式英語印度文學批評機構(gòu),都從側(cè)面印證了以《午夜之子》為代表的印度文學,在世界文學中所產(chǎn)生的影響。
如果按奧西尼所借用的“主”“客”語言的概念,來對《午夜之子》等英語印度小說進行考察,拉什迪等人確實做到了用西方語言來轉(zhuǎn)譯,甚至是轉(zhuǎn)譯英語本身。印度小說家們通過解構(gòu)重組英語來反抗“西方中心主義”這個強大的他者,20世紀30年代的納拉揚就已經(jīng)開始這樣的創(chuàng)作實踐,他按照印度本土方言來改造英語,將印度生活的節(jié)奏融入了其英語表達之中,從而開始一個英語印度化的過程,這無疑是印度作家用來反抗英國殖民者的一個有效的手段,他們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拆解英語對于殖民地的象征性和霸權(quán)性的權(quán)威。
隨后,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繼續(xù)了這樣的一種寫作策略,通過用印度化的英語來打破殖民英語所帶來的西方權(quán)威,進而達到一種抵制西方殖民霸權(quán),希望以這樣的一種手段來擺脫英國對于印度的文化控制,這樣的反抗手段看似是有效的。但是,當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去考察這樣的寫作策略時,它會帶來另外一種思考方式,尤其是以拉什迪等人為代表的后殖民時代的英語印度小說家。如果說像納拉揚這樣生活在殖民時代的印度作家用本土化的英語是為了反抗英國人的殖民霸權(quán),那么這些生活在印度獨立時代的作家為什么繼續(xù)選用印度化的英語來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而不是印度官方所選定的印度語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為了繼續(xù)抵抗英國在文化上對于印度的影響,還是受曾經(jīng)的殖民宗主國文化的影響進而產(chǎn)生的一種自我殖民的現(xiàn)象,尤其是拉什迪在其后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為了滿足西方的讀者要求轉(zhuǎn)而異化了當時的印度,這樣的舉措雖然為他贏得了大量的西方讀者,但他的這種行為卻引來的大量印度本國國民的抗議與憤怒。所以,究竟如何認識和使用“主”“客”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誠如喬德赫里所認為的,《午夜之子》在批評和商業(yè)上獲得的認可,使拉什迪的作品被樹立為一個巨大的建筑立面,是一個紀念碑似的存在。這個立面是由英語寫作、西方祝圣和世界文化市場暢銷共同打造而成的,這樣的英語印度小說究竟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代表印度的文學。尤其是當人們考察拉什迪其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時,也許可以窺探到一二,他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英國的英籍印度人,他實際上是從外部經(jīng)驗來考察印度本土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且他這樣的創(chuàng)作也確實受到了真正常年生活在印度的讀者的詬病與抵制。這也讓人們再度思考奧西尼所堅持的觀念,只有在印度自身的歷史敘事與文化語境下進行闡釋,才有可能認識到一個真實的印度??梢钥闯隼驳系摹段缫怪印肥菍τ《葟闹趁褡呦颡毩疫M行的一場宏大敘事,但它依舊是符合薩義德在東方學中所提及的西方對于東方的一種想象,拉什迪筆下的印度還是一個過分渲染、魔幻的、醉人的和非線性的。這也是人們進而要討論的,怎么樣的書寫才能向人們展現(xiàn)印度文學的真實性,讓邊緣地區(qū)的文學能夠在世界文學體系中獲得一個較為平等的地位,進而為自己的民族獲得文化上的話語權(quán),打破西方對東方的想象,從而可以為拆解西方的文化霸權(quán)做出努力。
三、巨大立面之后
喬德赫里認為《午夜之子》被樹立為“一個巨大的建筑立面,但也遮住了探視其背后潛藏著的一切的目光” ④。顯然他對拉什迪這種滿足西方對后殖民時期印度小說的種種期待的行為是不滿的,他所在意的是立面之后的事物,這背后潛藏著的一切的目光在喬德赫里那里被解釋為印度文學“多元傳統(tǒng)”。但這種多元的傳統(tǒng)在奧西尼的眼中又是自相矛盾的,因為這個文學選本向人們反映的印度,“是一個沒有分裂、沒有宗教暴力的印度;是一個沒有與鄰國進行長期戰(zhàn)爭的、沒有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沒有產(chǎn)業(yè)工人階級的印度。小鎮(zhèn)與村莊生活明顯比喧鬧豐富的城市生活突出?!睋Q句話說,它并沒有表現(xiàn)出印度的階級、性別、地域與民族問題,這樣的印度并不是一個在歷史時空中的印度,它是由喬德赫里所打造的一個在時間中停滯的印度,這就決定了它也沒有把立面背后的事物全部顯現(xiàn)出來。
如果不從階級、性別、地域與民族等方面去考察印度,那么印度文學“多元傳統(tǒng)”究竟是由何所構(gòu)成的,這也是人們在面對印度文學所不能回避的問題。就像喬德赫里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他的文選中所展現(xiàn)出的是高種姓占優(yōu)的印度,是一群現(xiàn)代化的婆羅門與剎帝利階層的印度。從這里可以延伸出一個問題,即印度文學究竟是為誰而作,被什么樣的印度群體認可的印度,才能真正在世界文學中代表印度文明。誠如拉什迪的小說,它們在西方世界極受歡迎,同時也可能受到印度一些精英階級的喜歡,因為他們都有受到過良好的語言教育,同時可能也有西方的學習與旅居經(jīng)驗。但操著各種地區(qū)語言的普羅大眾會喜歡這樣的文學嗎,這類小說對他們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嗎,這類小說對于他們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么,這也是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以拉什迪為代表的印度小說并不能代表印度文化的復(fù)雜性,尤其是當他在創(chuàng)作生涯的后期出版了一些引起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與人民所反感的小說時,而這正是西方人所熱衷的東方幻想。人們應(yīng)當把作家和讀者的階級身份背景考慮進去,同時也要顧慮到其語言與文化的復(fù)雜性,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印度文學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對抗西方的問題,其內(nèi)部也有著復(fù)雜的問題,當這種復(fù)雜的問題是以重疊對抗的形式所展現(xiàn)出來時,人們更應(yīng)該去小心地辨別印度文學。
阿米德說印度是一個無所不容的怪物,因此印度的文學也必然將會是一個無所不容的怪物,所以當人們在世界文學的體系下審視印度文學時,不能只把它放在與西方或其他民族文學競爭的比較之中,也要注意到這個無所不容的怪物其自身的復(fù)雜性,尤其是語言、文化與階級的復(fù)雜性。不能把目光聚焦于那些被西方“祝圣”的英語印度小說,雖然它們是在世界文學中已有一席之地的作品,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代表印度文學,但這類小說與其說是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的印度倒不如說是為印度蓋上了一層做工精細的薄紗。也要注意到那些由印地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與烏爾都語寫就的作品,它們也許不會代表印度中產(chǎn)及精英階層的光芒,也許并不是精致的文學作品,也不符合精英對于文學的品位與格調(diào),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真實沒有被薄紗遮蔽的印度。就像奧西尼所評述那些涉及印度底層與中產(chǎn)階級生活的小說一樣,“乏味的小鎮(zhèn)、垂頭喪氣的青年、互相無法溝通的夫妻、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等等。但這就是印度,西方不屑于花時間下功夫思考的印度?!?⑤
可以說奧西尼對于喬德赫里、莫雷蒂與卡薩諾瓦的借鑒與批評,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他對于印度文學的思考。他是強烈反對現(xiàn)存的世界文學體系,同時他也反對把印度文學的“多元傳統(tǒng)”當作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不從具體的歷史與文化語境進行思考,如果不把印度的階級、性別、地域與民族等方面放到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人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看到一個真實的印度。而由此展開的對于如何反抗不平等的世界文學體系,如何看待多語言作家的創(chuàng)作以及什么樣的文學作品才能代表本民族的文學,這些都是人們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在拋開這些復(fù)雜的問題之后,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當人們考察西方世界所建構(gòu)的文學中心與邊緣的體系時,既要注意中心與邊緣的對抗,也要考察邊緣其內(nèi)部的復(fù)雜情況,才能對邊緣地區(qū)的文學有更為豐富的認識,這樣才不會被西方的“源”語言光暈所迷惑,進而才會擁有打破這種不平等體系的可能性與力量。
注釋:
①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頁。
②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6頁。
③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頁。
④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頁。
⑤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頁。
參考文獻:
[1](美)薩義德.東方學[M].王宇根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
[2]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翟世鏡.后殖民小說“教父”拉什迪[J].中國比較文學,1999,(1).
[4]石海峻.“雜交”的后殖民印度英語小說[J].外國文學動態(tài),1999,(12).
[5]尹晶.解域、逃逸與創(chuàng)造:印度當代英語小說的小民族文學性[J].外國文學研究,2017,(4).
[6]孫婧.本土性的誘惑:印度文學中的后殖民取向[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21,(2).
作者簡介:
陳煒,男,漢族,河北淶水人,重慶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yè),研究方向:西方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