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耿兄
雍正是改了遺詔才登位的?清代的男子全都是陰陽頭?圣旨都是太監(jiān)宣讀的?公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兒?
從小到大看了這么多古裝劇,卻發(fā)現(xiàn)很多影視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認知。但有些錯誤的知識點實在是挑戰(zhàn)觀眾的智商。
并非“皇帝詔曰”
圣旨是幾乎每一部古裝劇都必然會出鏡的重要道具。無論以哪朝哪代為背景的電視劇,都少不了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或官員)雙手捧著明黃色的圣旨,身前跪倒一票人,張口一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但很多歷史愛好者應該都清楚,過去的圣旨根本就不是這樣斷句滴……正確的讀法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意思是說:皇帝是上天派下來的天子,彰顯其尊貴的身份。
這里的“奉天”是指尊奉天命,“承運”是指遵照五德(金木水火土)的運行。因此,“奉天承運皇帝”連起來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權利是順應天命倫常的,是上天賜予的,也就是我國古代封建帝制時期“君權神授”的傳統(tǒng)思想。
而后面兩個字“詔曰”,根據(jù)圣旨內(nèi)容和詔告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詔曰”是詔告天下的意思,凡重大政事須告知天下臣民的,均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制曰”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時使用的,“制曰”只用于宣示百官,并不下達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誡的意思,皇帝在給官員加官晉爵時會使用敕曰,意為告誡官員要勤于政務,勿貪圖享樂,要忠于朝廷,勿結黨營私,危害朝廷。
并非所有的圣旨開頭都是一樣的字。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唐代天寶年間,這時的圣旨開頭為“門下”。雖然只是幾秒鐘的鏡頭,但這部劇中的大詔令還是將這一細節(jié)準確地還原,不愧是豆瓣高分的良心劇制!
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圣旨開頭是“應天順時,收茲明命”,只有明清時期才固定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
如今每年都有多部新的古裝劇、歷史劇播出,越來越聰明睿智(有知識有文化)的觀眾不只關注影視劇的服化道,而是同時更多注重劇中的細節(jié)呈現(xiàn),多維度評判一部劇的優(yōu)劣。
而小編發(fā)現(xiàn),知乎評分2.3、豆瓣評分2.5的2020年度史詩級車禍現(xiàn)場——新版《鹿鼎記》中,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在宣讀圣旨時,竟然將這幾個字的斷句讀對了!
并非都是明黃色
圣旨并非全都是我們看到的明黃色,一般由紅、藍、黃、白、青五色相兼的絞錦制成,通稱“五色”,但不一定全用,有三色、五色、七色不同組合,但不論幾色,圣旨中必有一段黃色絲緞,表示君主對黎民有再生之德。
比如清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日頒發(fā)給林宏德祖父母的誥命圣旨,就是由灰青色、正紅色、明黃色、米白色和赭紅色相間的絞錦制成。
清代圣旨用漢滿雙文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書日期,并鈐蓋“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
所以有些清宮劇暗示雍正是靠篡改圣旨上的位,也得考慮一下實際情況好伐。把漢字的“傳位十四阿哥”改成“傳位于四阿哥”沒啥難度,但改滿文……要不編劇和導演自己上手試試看再說?
言歸正傳,六至九品的官員授以敕命,圣旨是純白色的;一至五品授以誥命,顏色隨官銜的增高而增多。圣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清嘉慶五色圣旨由漢、滿兩種文字豎書,用青黃黑白赤五種絲綢織成。
圣旨的底紋一般是祥云、瑞鶴、獅子等等,絢麗多姿,光彩照人,盡顯華美高貴、雍容富麗。
并非太監(jiān)傳旨
我們在電視劇里經(jīng)常看到,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大太監(jiān)或一臉嚴肅(正經(jīng)型)或滿臉堆笑(討好型)來到某嬪妃居住的宮里宣讀圣旨,內(nèi)容包括但不僅限于皇帝賞賜了什么寶貝、升一升位分,或者批評一頓打入冷宮之類的。
但其實,除了幾個宦官當?shù)赖某渌O(jiān)的地位并不高。
《明史·職官志》中記載,“此曹止可供灑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庇纱丝梢姡鞔幕鹿俨块T主要負責照顧皇帝的生活起居,不得參與政治,更別說直接接觸圣旨這么重要的東西了。
那么實際上到底是由誰來傳圣旨呢?電視劇里還出現(xiàn)過皇上派重要的官員擔任欽差大臣,專門負責傳旨或替皇帝辦理重要事務。但欽差只是明清時期的一種臨時官職,并非專門為傳圣旨而設立的。
凡頒行詔敕,冊封宗室,撫諭諸蕃,征聘賢才,與夫賞賜、慰問、賑濟、軍旅、祭祀,咸敘差焉。
——《明史·職官志》
明代專管傳旨的衙門叫做“行人司”,專門負責傳播官方詔令。根據(jù)《周禮》記載,早在周朝就有“行人”一職,分為“大行人”和“小行人”,是負責溝通內(nèi)外的外交人員。
此后的隋、唐、宋等朝代都有關于行人傳旨的文獻記載。而真正把“行人”設置為固定官員專門負責傳旨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這一官職最初的等級不高,官階九品。
“行人司”在歷史上存在了三百七十多年,從明太祖一直延續(xù)到清乾隆時期才廢除使用。在此期間,“行人”就作為御用跑腿兒,替皇帝分赴各地頒行詔敕。
小時候看《還珠格格》里的紫薇和小燕子,知道了皇上的女兒叫“格格”;過幾年看《大明宮詞》,發(fā)現(xiàn)皇帝的女兒叫“公主”;后來古裝劇越看越多,才知道不是只有親王的女兒才叫“郡主”……
“郡主”這一稱謂最早產(chǎn)生于東漢時期,自唐代始太子之女封為郡主。
《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中記載:“外命婦之制:皇姑封大長公主,皇姊妹封長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視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視從一品;王之女封縣主,視正二品?!?/p>
到了宋代,除了皇太子和親王的女兒被封為郡主,還出現(xiàn)功臣之后可以破例封為郡主的情況。比如電視劇《知否知否》里的平寧郡主,其父襄陽侯是北宋功臣,且只生有一女,無法繼承父親爵位,因此破例被封為郡主。
雖然平寧公主在歷史上并沒有原型,是原著作者虛構的角色,但這部劇以宋代歷史為背景,這樣的角色安排也是符合人物設定的。明清之后,郡主大多指親王之女。
“格格”是清代特有的稱呼,在滿語里是小姐、姑娘的意思。
在清朝,很多皇家稱謂出現(xiàn)滿族化的演變。清初,國君和貝勒的女兒都稱“格格”,直到清太宗皇太極登上皇位后,仿照明朝的制度,封自己的女兒為“公主”,其他王公貴胄的女兒稱“格格”。
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tǒng)稱格格。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
——《清稗類鈔》
這樣大家就明白了,以《還珠格格》為首的眾清宮劇中把皇帝的女兒稱為“格格”的說法并不準確。但這部從小看到大的劇實在太成功了,改成《還珠公主》聽上去總覺得奇奇怪怪的。
而清代的公主也是有所不同的。皇后所生的嫡女被封為固倫公主,嬪妃所生或者皇后的義女封為和碩公主。
但凡事都有例外,我們熟知的固倫和孝公主,也就是乾隆的“十公主”,雖然只是嬪妃所生,但從小深得乾隆喜愛,雖然不是皇后之女,也仍被封為固倫公主。
歷史上只有遼代,出現(xiàn)過皇帝的女兒稱“郡主”的情況?;实凼龅呐畠阂缺环鉃榭ぶ鳎蟛疟粫x封為公主。
當然,歷朝歷代也有很多皇帝因為不同的目的,將宗親之女、大臣之女封為公主,這些公主為實現(xiàn)政治目的而成為和親的犧牲品,比如文成公主、解憂公主、細君公主等等。
在我們看到的清宮劇中,男子基本都是陰陽頭加一條(號稱從沒剪過的)長辮子。但其實清朝的發(fā)式有一個極其搞笑的演變過程,并非一直都是陰陽頭。
清初《榕城紀聞》中記載:“剃發(fā),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p>
從清軍入關到乾隆時期,基本都是將腦袋四周的頭發(fā)剃掉,只在頭頂留一撮銅錢大小的頭發(fā),然后編一個小辮子,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辮發(fā)的粗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小方孔,比小拇指還要細,被稱為“金錢鼠尾發(fā)式”。
到嘉慶時期,人們開始蓄發(fā),留頭發(fā)的地方逐漸變多,頭發(fā)由一開始的一小撮,慢慢變成整個腦袋的一半,直到清末,才發(fā)展成為我們熟悉的陰陽頭。
因此電視劇里的清代男子形象是不嚴謹?shù)?,而且清朝在剃發(fā)易服著裝打扮這件事情上格外嚴格,甚至有“剃發(fā)不如式者亦斬”的規(guī)定。頭發(fā)梳得不對都得沒命,哪兒還顧得上好不好看!
古裝劇下飯又好看,但這些錯誤的知識點很容易誤導觀眾,影響觀眾對歷史真實的認知。不過好在,現(xiàn)在的很多古裝劇不只關注收視率和服化道的精致耐看,而更注重對歷史細節(jié)的還原。畢竟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口碑和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