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靈芝
基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語文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必備基礎學科,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使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閱讀自信心,激發(fā)其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一、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更好地滿足新課標閱讀教學需求
隨著新課標要求的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迎合時代發(fā)展需求,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保障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語文教材內容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鉆研,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及道德品質。在小學階段,通過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更好地滿足新課標閱讀教學的需求,進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二)提升學生對文學的鑒賞能力
語文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及探索的學科,要想使學生獲得較強的文學素養(yǎng),需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鑒賞與分析,從而增強閱讀理解及情感共鳴能力。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選擇具有較高教育價值及審美價值的文章,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督促學生摘抄與積累文章中的優(yōu)美語句,為日后寫作打下良好基礎。學生應不斷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自身對文學的鑒賞能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三)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進行鑒賞與品讀,有助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進而提高其專業(yè)寫作能力,為日后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及文章續(xù)寫積累豐富素材,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閱讀,并積累與應用文章中的優(yōu)美句子,從而在自主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優(yōu)美詩詞或佳句進行仿寫,提高寫作水平。
(四)增強學生理解學科知識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缺乏生活閱歷及學習經(jīng)驗,且不具備完善的思維意識和認知水平,在理解問題時容易產生偏差。為此,教師應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底蘊,引導其品讀優(yōu)美文章,增加知識儲備,從而提高文學鑒賞力,可以更好地理解語文學科的知識內涵,促進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小學階段閱讀內容時應結合學生的興趣偏好,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閱讀的積極性,體會閱讀的樂趣。明確的教學思路是完善教學的前提條件,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設計中,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需求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更輕松地掌握閱讀技巧,促進對文章的理解及情感的表達。當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時,會獲得全面素質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使用正確教學方式,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基于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不合理的地方,并結合時代發(fā)展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小學階段的學生貪玩、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實際情況設置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閱讀專注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當今時代學生開展閱讀的方式變得多樣,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閱讀內容,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及文章鑒賞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督促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并在寫作中合理應用閱讀技巧及知識儲備,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其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以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為例,本篇文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對一個豆莢中的五粒豆進行描寫。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小女孩的病也慢慢地好了,文章表面是描寫豌豆,實則向我們展示生命是充滿希望,生生不息的,采用借物喻人的方式進行情感表達?!啊业奶?,原來是一粒小豌豆在這里生了根,還長出小葉子來了。它怎么鉆進這個縫隙里去的?你現(xiàn)在有一個小花園了!”文章通過描寫豌豆苗對生命的渴望,向學生展示生命的可貴。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結合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豌豆莢的成長過程,并運用播放動畫的方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整體閱讀效果。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將時代特征與教學要求進行深度融合,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在當今時代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保障師生課堂地位的平衡,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閱讀學習活動,進而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通常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逐漸對閱讀學習產生排斥心理。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小學生年齡較小、想象力豐富,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給予學生更多自我展示空間,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貫徹落實素質教育。
以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祖父的園子》為例,本篇文章采用回憶童年的方式講述故事,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教學內容,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使其對文章所要傳遞的情感產生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通過文章中的“祖父鏟地,我也鏟地”等描寫,可以看出作者與祖父之間深厚的感情。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節(jié)奏緩慢、旋律輕快的背景音樂,營造安逸自由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文章閱讀中,進而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推行激勵教學機制,幫助學生樹立閱讀自信心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增強其自主閱讀意識。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興趣設置教學內容,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逐漸掌握課堂閱讀的主動權,營造開放自由的語文課堂,使學生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尚未成熟,很容易受教師的鼓舞,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激勵的評價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探索過程,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采用激勵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以統(tǒng)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的《小蝌蚪找媽媽》為例,在開展本課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課文線索進行探究,以更好地掌握文章主旨。教師應在學生探索學習過程中觀察與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小組貢獻,通過激勵教學機制幫助學生樹立閱讀自信心。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其表揚,積極開展鼓勵教學,與學生構建友好的交往關系,從而提高整個教學課堂的質量與水平。
(四)豐富語文閱讀內容,更好地滿足學生閱讀需求
教師要不斷豐富閱讀內容,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原有閱讀內容的基礎上開展拓展教學,借助多媒體將語文閱讀內容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獲得情感共鳴能力。豐富閱讀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其更真切地感受語文學科魅力。
以統(tǒng)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丁香結》為例,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開展閱讀時,需要在原有文章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閱讀感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功能營造輕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文章的閱讀及理解中,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設置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透過“丁香結”表象的描述,獲得人生感悟和良好的閱讀感受,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五)課前進行有效導入,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的課前導入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教師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應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趣味性圖片及豐富的視頻內容,激發(fā)學生對文章閱讀的熱情,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設置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投入教學情境的同時,對后續(xù)故事展開聯(lián)想。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要注重把握教學節(jié)奏,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與效率有效提升。
以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中的《圓明園的毀滅》為例,教師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圓明園舊址圖片及相關影視作品,引導學生對圓明園毀滅前后的圖片進行對比,使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反差感。教師應把握好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文章閱讀,增強閱讀理解能力,獲得情感共鳴。
(六)合理引入課外讀物,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無法使學生獲得全面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內閱讀設計時,應合理引入課外讀物,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深刻理解,獲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在收集課外閱讀資料時,應選擇具有拓展價值的內容,讓學生通過閱讀豐富多樣的書籍獲得不同的歷練,進而提高自身的情感表達及理解能力,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以統(tǒng)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中的《少年閏土》為例,本篇課文選自魯迅的《故鄉(xiāng)》,要想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教師應引導學生針對《故鄉(xiāng)》進行整本書閱讀,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拓展延伸,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其對《少年閏土》故事情節(jié)有更詳細的了解,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具有較高的教學價值,教師應督促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仔細閱讀,以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及學習綜合能力,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感受。基于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自主探究閱讀及獨立思考意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進而推動教學課程順利開展。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