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新
學寫書法,讓我親近了筆。一支支筆從記憶的深海中旋轉而來,蕩起的漣漪擴散著舊時光的蹤跡。
最早看見筆,大約是在我五六歲時,奶奶送走在她家吃飯的人,站在門口轉身對我們幾個小孩說:“瞧瞧!瞧瞧人家吃派飯的‘大人物,穿著帶兜襖,口袋里插著筆,多神氣!要是你們長大后也能這樣就好了!”奶奶說完又望了望那人的背影。那時,我不知道兜襖的意思,但奶奶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天后,我常常盼著有“大人物”來奶奶家吃派飯,想再看看他們口袋里的筆。
終于,又有人到奶奶家吃飯了,我和堂兄弟趴在門縫往里瞅,使勁看吃飯人的口袋。他的上衣口袋露出有煙卷粗、黑乎乎閃著光的小棍子——那好像就是奶奶說的插在口袋里的筆。那人瞥見我們,便招呼我們進屋一起吃飯。我進屋后又仔細觀察他的上衣口袋——那里有個小蓋,蓋上留個小口——正好讓筆露出來。那天在奶奶家吃的什么飯我早已忘了,但那位“大人物”上衣口袋里的筆,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后來,在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時,有人提到上衣口袋里插筆的事,大幾歲的姐姐便說,到她家吃派飯的人上衣口袋里插著兩支筆呢,一高一低。她還聽大人說:“官兒大不大,看他口袋的筆就知道啦。”于是,我又盼著插兩支或者更多筆的“大人物”到奶奶家吃飯。然而,一直盼到我上學也沒有盼到。我下意識地看爺爺、父親他們穿的對襟襖,他們的襖子上沒有插筆的口袋;再看左鄰右舍的人,他們也沒有人在口袋里插筆。懵懂年幼的我,感覺到那支筆不一般,它像過年時才能吃到的豬肉、穿到的新衣服一樣,閃著光亮投射在我童年的天空中。
長大后,我才明白小時候奶奶口中的“大人物”是下鄉(xiāng)干部,他們穿的衣服是中山裝或者制服,上衣口袋蓋專留插筆的口兒。那時候,上衣口袋插筆是一種時尚,暗示身份,這是那個年代特定的標志。
我上小學時,用兩分錢一支的鉛筆寫著漢語拼音、做著算術題。盡管不是那么貴重的筆,我也依然十分珍惜,就算鉛筆用到小手指一般短,我也還是舍不得扔掉。班里的同學也一樣節(jié)儉,有名同學用從兵工廠撿回的子彈殼套在鉛筆頭上,引得大家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改裝”后的鉛筆,圍著他挨個去體驗寫字的感受……在握著冰涼發(fā)光黑黃色子彈殼的筆套時,我想起了在奶奶家吃飯的“大人物”口袋里插的筆,這感覺很奇妙。
小學三年級時,我花五毛錢買了一支鋼筆。挑選時,我特意看了看這支鋼筆有沒有筆夾,能不能插在上衣的口袋里。盡管我的上衣并沒有口袋,但用這支鋼筆寫字依然使我很滿足——老師的紅筆勾在一片片藍黑色的字跡下顯得格外鮮艷。后來,我又買了能拔帽的鋼筆,還有經常哈口氣才能出油的圓珠筆,一支又一支筆,陪伴著我的每段學習歷程,直到師范畢業(yè)。
我教書的時候,用粉筆板書。教室里的黑板已經舊了,灰白中夾雜著點點黑色,粗糙不平。寫字的時候,粉筆末像雪屑一樣飄落在我的頭發(fā)上、手上、衣服上,也隨著窗外吹進來的微風飄落到學生們的周圍。
課余給學生制作測驗練習卷之時,需用鐵筆刻蠟紙,再用油墨機將練習卷印出來。鐵筆比鋼筆長,筆頭是鋼制的,又細又尖??滔灱埍容^簡單,但在剛開始我也花費了一番功夫才上手??套直葘懽致?,我掌握不住手勁——有的字“蜻蜓點水”,用油墨滾子滾那些字,蠟紙漏不下墨而成空白;有的字又用力過猛,劃得蠟紙“傷痕累累”,漏墨過多而成黑乎乎的點子,無法使用。經歷過幾次失敗后,我終于找到手感,用鐵筆寫楷書或仿宋體,一筆一畫,筆筆到位。刻寫時,我宛如一名在田園中勞作的農夫,他們栽種樹木,我則在播撒一個教師的希望,別有一番韻味。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20世紀90年代,無塵粉筆、無毒粉筆進入課堂,師生不必再遭受粉筆末的侵擾。尤其到了新世紀,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大數據教育時代的來臨,電子白板、網絡平臺等現(xiàn)代設備也紛紛進入課堂。我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PPT文稿演示、文件傳輸、實物展示,我手中的傳統(tǒng)粉筆,已變成了感應筆。似乎具有魔力的感應筆,在電子白板上既能寫字,又能像計算機鼠標一樣打開按鈕,根據教學需要找到輔助內容。感應筆好像能打開萬花筒,各種各樣的圖形、五彩繽紛的色彩……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直觀的、斑斕的世界。我也能夠借助這支感應筆把學生巧妙地帶入課堂,幫助他們汲取知識的甘露。
工作之余,我也愛寫點文字?;蚯么螂娔X的鍵盤,或點擊手機上的字符,一行行字出現(xiàn)在屏幕上,比路邊修剪的隔離帶更整齊劃一。然而環(huán)顧周遭,在我學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寫筆,使用卻越來越少,只有偶爾需要簽名的時候才會使用。大多數成年人好像都沒有握筆書寫的習慣了。
余秋雨曾經說:毛筆是“點化了整體生活的美的精靈”。此刻,我又像學生一樣手執(zhí)毛筆,一筆一畫地書寫文字,品味著古代“尖、齊、圓、健”的四德內涵。我努力去捕捉“美的精靈”,讓它化成尖尖的小荷,在歲月的池塘搖曳生姿。
(作者系北京市延慶區(qū)教育宣傳中心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