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芹
判斷型選擇題是歷史選擇題中最常見的題型,該題型主要考查學生能夠根據題干中的條件和信息作出判斷。解答這類試題,通常需要對題干關鍵信息進行提取整合,聯(lián)系所學,在明確選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理解選項范圍內的各個概念、原理,代入題干限定條件,切忌似是而非。
典型例題
1880年,近代外交家薛福成寫道:“中國立約之初,有視若尋常而貽害于無窮者,大要有二:一則曰,一國獲利各國均沾也。……一則曰,洋人居中國不歸中國官管理也?!痹谒磥恚瑢袊百O害于無窮”的是(? )
A. 割地賠款和允許外國公使入駐北京
B. 協(xié)定關稅以及開放通商口岸
C. 開設工廠和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D. 片面最惠國待遇和領事裁判權
解題提示
解答判斷型選擇題,一般采用以下步驟:第一,提取題干材料關鍵詞,整合信息;第二,結合題干主旨,聯(lián)系所學,進行考點轉換;第三,對比選項中的表述,代入題干中的限定條件,研判選項是否與題干限定條件一致。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兩次鴉片戰(zhàn)爭。根據材料“一則曰,一國獲利各國均沾也?!粍t曰,洋人居中國不歸中國官管理也”可知,薛福成認為,與列強簽訂的條約,對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一個是“一國獲利各國均沾也”,即片面最惠國待遇,另一個是“洋人居中國不歸中國官管理也”即領事裁判權,故選D項;割地賠款和允許外國公使入駐北京、協(xié)定關稅以及開放通商口岸,在材料中沒有描述其信息,排除A項和B項;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是1901年《辛丑條約》內容,排除C項。
【參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