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龍
紅樓夢詩詞·林黛玉·杏簾在望·十七回
上元之夜,元妃省親,喜寶玉竟知題詠,命其為“瀟湘館”“蘅蕪苑”“怡紅院”“浣葛山莊”四處各賦五言律一首。此時,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負(fù),自是不快,見寶玉獨(dú)作四律,大費(fèi)神思,故有代寶玉作兩首之意,以便省他些精神不到之處,故而有林黛玉代賈寶玉擬《杏簾在望》一詩。
匾曰:杏簾在望
詩曰: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你道結(jié)果如何?原來賈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jìn)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遂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
這里邊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品味:一是林黛玉代擬動機(jī)及結(jié)果,二是“杏簾在望”所現(xiàn)黛玉的抱負(fù)及對寶玉的期待。
關(guān)于林黛玉代擬的動機(jī),一則是“胡亂”作一首五律應(yīng)景后,感覺才思泉涌,有不吐不快之意;二則是擔(dān)心寶玉精神不到。其實(shí),在原文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薛寶釵幫寶玉改“綠玉”為“綠蠟”。我認(rèn)為這是曹雪芹有意將“黛釵之爭”穿插到此次大觀園題詠中的,且此次暗爭又可以分為兩方面,一為才能之爭,二為親密之爭。才能之爭且不論,因?yàn)檠氣O所爭本非“才”,而是“德”,主要看一看親密之爭。
先看薛寶釵幫寶玉改“綠玉”為“綠蠟”的片段:
寶釵轉(zhuǎn)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罷?!睂氂褚妼氣O如此說,便拭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么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
再看林黛玉代寶玉擬《杏簾在望》的片段:
因見寶玉獨(dú)作四律,大費(fèi)神思,何不代他作兩首,也省他精神不到之處。想著,便也走至寶玉案旁,悄問:“可都有了?”寶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簾在望一首了?!摈煊竦溃骸凹热绱?,你只抄錄前三首罷。趕你寫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這首了?!闭f畢,低頭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tuán)子,擲在他跟前。
曹雪芹將這兩個場景放在一處,可謂妙趣橫生,意蘊(yùn)深長,處處體現(xiàn)著林黛玉與賈寶玉的親密關(guān)系。
首先,是思與行的順序。薛寶釵是先行后思,而林黛玉是先想后行。薛寶釵的一“瞥”,可以理解為隨意而為,而林黛玉的一“想”更像是本有打算。薛寶釵“瞥”見之后,先是觀察,后用一個“趁”字,再連用“急忙”“悄推”的隱秘動作,充分體現(xiàn)了薛寶釵的周全與縝密。反觀林黛玉,“想”之時,便“也”“走”至,之后“悄問”,直耿耿把林黛玉的隨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個“問”字,較之薛寶釵的“推”字,更凸顯關(guān)系的親疏遠(yuǎn)近。
其次,是改與代的差別。薛寶釵讓寶玉將詩中的“綠玉”改為“綠蠟”,是修改或點(diǎn)撥,而林黛玉代擬《杏簾在望》,便有一點(diǎn)琴瑟和鳴的味道了。薛寶釵的改是克制的、理性的,這可能是兩人關(guān)系還沒有親密到不分你我程度的體現(xiàn),也可能是薛寶釵知性得體性情的表現(xiàn)。反觀林黛玉,一句“替你作”,直接表明了自己與賈寶玉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且是“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tuán)子”“擲在他跟前”,一系列動作率意而不粗莽,似欲隱蔽卻不甚避人。
再則,是撥正與唱和的區(qū)別。薛寶釵改字的原因是賈妃不喜紅香綠玉,避免給賈妃一種有意與之爭馳的錯覺,旨在維持賈妃省親溫馨的氛圍,維護(hù)賈寶玉在賈妃心中的形象,有點(diǎn)“賢妻相夫”的意思。反觀林黛玉,則較少顧忌賈妃,直接沿用賈寶玉的“杏簾在望”為題,滿心的執(zhí)拗,一腔的隨性,用詩文昭示著與賈寶玉的心靈相通。
且看全詩,以嵌名的方式開頭,勾勒了此處景致青山斜阻、杏花錦簇的總體輪廓,讓人不由得升起一種對世外桃源農(nóng)莊生活的向往之情,可謂格調(diào)老成,渾然天成?!傲廛簟眱删涫菫榻?,采用列錦的手法,名詞連用卻暗藏化用名詞,將“水”化用作動詞“戲水”,將“梁”化用作動詞“筑巢”,靜中有動,濃淡相宜,滿眼的自由自在,滿心的溫馨祥和。且暗用典故,含蓄委婉?!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中有:“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边@其中的荇菜,又名水鏡草,荇菜所居,清水繚繞,污穢之地,荇菜無痕,故而被古人稱為高潔之物。《毛傳》有云:“后妃,有關(guān)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備庶物,以事宗廟也?!边M(jìn)而表達(dá)了對賈妃德配其位的贊美。而“桑榆”一詞又出自于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僅點(diǎn)明了賈妃省親這一事件,而且包涵有賈妃進(jìn)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榮耀賈府門庭的奉承。此種解讀雖不符合林黛玉的性情,但作為代寶玉寫的詩,自然要從寶玉的角度考慮,這樣也就合情合理了。
頸聯(lián)“一畦”對“十里”,由近及遠(yuǎn),虛實(shí)結(jié)合,從視覺和嗅覺的角度,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豐收喜悅的景象,象征著安謐幸福的生活,因其緊承“桑榆燕子梁”之句,也就間接表達(dá)了賈府富貴生活與賈妃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也正是這一聯(lián)的存在,才使得賈妃最終將“浣葛山莊”更名為“稻香村”。
相對于前三聯(lián)的借景抒情,尾聯(lián)更顯直白,充分流露出對沒有饑荒凍餒的太平盛世的頌美之情,所謂曲終奏雅,符合頌圣詩的特點(diǎn),更符合自己與賈妃對寶玉的期許,也符合林黛玉對于社會的認(rèn)知,畢竟作為巡鹽御史家的小姐,是不可能對民間疾苦有真切認(rèn)知的,所以才會有“何須耕織忙”的超世理想。但無論如何,這里邊包含了林黛玉的生活情趣和理想抱負(fù),只可惜生為女兒身,無緣成為那造福百姓、勸善規(guī)過的賢相名臣。
由此看來,林黛玉的理想是怡然自得的山居生活,有如世外桃源的安逸,有如詩書耕讀的愜意。對于賈寶玉,則是希望他能有詩禮簪纓之族風(fēng)雅的氣度,樹立無為而治、福佑百姓的政治理想,擔(dān)負(fù)起振興家族、光耀門楣的重大使命。但期望歸期望,這只是林黛玉一廂情愿,以賈寶玉的聰敏不可能不察覺林黛玉的期望,一向裝傻賣瘋且稱讀書人為“祿蠹”的他很自然會選擇主動無視。而此后的林黛玉在與賈寶玉相處時,也是只談詩書,不談功名,準(zhǔn)確將自己定位為“知心愛人”,這與薛寶釵“賢妻”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這也為寶黛釵最終的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
總之,《杏簾在望》絕對是《紅樓夢》中被低估的一首詩,它依托大觀園題詠,牽連著“杏簾在望”的命名,隱喻著黛玉、寶玉、李紈母子的命運(yùn),細(xì)微處暗藏著黛釵的較勁,詩篇中體現(xiàn)著林黛玉的才情與抱負(fù),包含著林黛玉對賈寶玉的希冀與期望。當(dāng)然,這節(jié)外生枝的“作弊”行為,也暗含了寶玉不愿意走“仕途”的人生選擇,正應(yīng)了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讓人開卷時激昂慷慨,掩卷時慷慨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