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劼
人們常用水比喻世界上的萬物,更有甚者,如古希臘的泰勒斯,將水視作萬物的本原。水之所以獲得人們的青睞,大概是因為它溫柔、堅毅、生生不息……在我看來,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不僅需要火焰般的熱情,也需要如水一般的品性。
堅韌如水,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
火是熱烈的,卻也是短暫的;而水看似柔弱,日積月累,卻能穿石?!懊也挥谐?,鮮克有終?!痹S多人都曾有過間歇性的勵志,卻鮮少有人能夠做到持續(xù)拼搏。追求理想矢志不渝如愛迪生,經(jīng)歷三千多次失敗后終于讓光明照亮黑夜;又如袁隆平,迎著質(zhì)疑在田間鉆研數(shù)十年,終讓饑餓遠離神州。反觀一些青年,看了幾個勵志視頻,便豪氣干云準備大干一場,卻難以靜下心來一點一滴地積累微小的進步,終難取得收獲。因此,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塑造高山峽谷的絕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河流千萬年的沖刷。因此,追求理想,離不開如水般的堅毅。
平和似水,不被外界的喧嘩所擾。
水不在乎生于何處,無論是寬闊的江?;蚴且煌菟樱际撬?,也終會在陽光的照耀下化作蒸汽,變作云,再落到新的天地。人也應(yīng)如此,無論外界如何變換,我們都應(yīng)如水一樣,堅守自己的初心。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環(huán)境影響人的成長,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現(xiàn)?!彼倪@種智慧并不是無欲無求,隨遇而安,而是在認清自我后達到一種如余秋雨筆下的成熟——“一種終止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青年當做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用自身的清來應(yīng)對世間的濁,如蘇子之豁達,宋濂之淡然。
包容若水,海納百川融他人之長。
水并不排斥污泥,它將糟粕沉淀、分解,將養(yǎng)分儲存,孕育自己的生態(tài)。正是有了這樣寬廣的胸懷,流動的水才不是沒有生命的死物。在不斷的循環(huán)中,水不斷地接受新的養(yǎng)分,從而使自己永遠流動不腐。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也應(yīng)如水一般,積極地接納、吸收,做魯迅筆下的“拿來主義”者。當然,這種包容也不是不加辨別的接納,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前進之路,我們需要這種有選擇的包容。
水優(yōu)點無數(shù),可正如老子所說,“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青年人若想成功逐夢,便應(yīng)將水的品性化為自身的實踐準則,以水的姿態(tài),向理想進發(fā)。
點評
這篇議論文讀來給人一種大氣磅礴之感。這種氣韻不僅來自于橫向展開議論層次分明的結(jié)構(gòu),更來自于作者對分論點層層推進的嚴密邏輯。文章思維清晰,思考深入,充滿理性之光。
(指導(dǎo)教師:黃聽松)
《學(xué)習(xí)方法報》讀寫拍檔高中版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