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中華
大凡名勝古跡,無不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商丘古城也不例外,而商丘古城又因應天書院這個特殊文化光環(huán)的籠罩顯得與眾不同,使得這里的一磚一瓦,一階一柱,甚至一草一木,都透露出一種令人不可小覷的尊榮。有人說,商丘因古城而名揚,古城因書院而升華。
冷氣夾裹深秋,天空欲晴還羞。我懷著無比景仰、敬畏的心情,拜訪應天書院,零距離觸摸它跳動千年的精神氣脈,聆聽這里曾有的瑯瑯讀書聲,尋找它留給我們的歷史記憶。
入大門前行,迎面是一座巍峨壯觀的雄偉大殿,紅柱灰瓦,朱門青磚,飛檐凌空,這就是主要景點之一的崇圣殿。五開間,殿內正中尊立著孔子的雕像,雕像的背后上方,是四個金光大字“萬世師表”。大殿的兩側偏殿,是陳列室,陳列著應天書院的歷史和成就。墻上的展板上書寫著一排排書院培育出的杰出名人。這些名人中,范仲淹不得不說。
翻開應天書院厚重的歷史,會發(fā)現(xiàn)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有不解之緣。學成于應天書院的范仲淹,后又授學于這所書院,促成并見證了應天書院最輝煌的時期,使京東之學風一時大振。
范仲淹本來家居蘇州。他兩歲喪父后,母又改嫁朱氏。因不堪忍受別人的欺侮,1011年,23歲的他來到應天書院,從此開始了他的苦讀生涯,也留存了他苦澀甜蜜交織的青春記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他以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的成績考中進士。宋仁宗時,范仲淹因母親去世,辭去了興化縣令的職務,在應天居喪。
應天知府晏殊特聘服喪在家的范仲淹主講于應天書院,范仲淹欣然受命。由于名師任教,整飭學風,四方學者紛紛慕名前來就學。范仲淹憑借自己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憂國憂民的言行,贏得了學生的擁護和愛戴。此時,應天書院在全國的地位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一時“人樂名教,復鄒魯之盛”,儼然為中州一大學府。
范仲淹雖身在學校,而以天下為己任。在此期間,他還向宋仁宗呈《上執(zhí)政書》:“請擇郡守,舉縣令,斥游惰,去冗簪,慎選舉,撫將帥……”希望朝廷無過,民生無怨。可以說,范仲淹后來的政治改革思想,在這里已初步形成。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冬天,范仲淹被提拔到中央任秘閣校理,離開應天府。
有人說,再厚重的物質,再炙熱的權力,在書院這片寸土上,都輕如鴻毛,都會隨時間而消亡,而不朽的是人的崇高精神與博愛情懷。正如一句名言所語:“水清萬物潔,文厚萬物輕?!彼?,盡管朝代換了幾代、江山改了多回,應天書院也起起落落,但它的靈魂如鐵打一般硬氣,總保持一副淡定從容、波瀾不驚的樣子,因為它知道該如何守望、更該如何傳承。
(摘自《京九晚報》,有刪改)
知識卡片
求學需求
北宋科舉取士規(guī)模日益擴大,而宋初官學卻長期處于低迷不振的狀態(tài)。士人求學需求很大,卻苦無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書院應運而生,起到了填補官學空白的作用,為廣大士子提供了讀書求學的場所。
適逢其時
宋朝朝廷崇尚儒術,鼓勵民間辦學。宋初提倡文治,但國家一時又無力大量創(chuàng)辦官學,故朝廷對書院給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贊助。像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應天書院、嵩陽書院都得到朝廷賜書、賜匾額、賜學田和獎勵辦學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這些支持無疑是促進宋初書院興盛的直接動因之一。
學術思想
宋仁宗慶歷年三年(1043年),擔任宋廷參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貢舉、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取胡瑗蘇湖教法改革當時教育系統(tǒng),當時應天府已升格為南京國子監(jiān),先行實施改革,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
范仲淹執(zhí)教應天書院時,經常教導學生要“從德”,而不能僅以科舉仕進作為求學的最終目的。在他提出的“為學之序”中,學、問、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實到“行”上。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講院碑記》,建藏書樓,回顧范仲淹的講學生涯。
在范仲淹主講該書院的過程中,率先明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匡扶“道統(tǒng)”的書院(學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確立了培養(yǎng)“以天下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動了宋初學術、書院學風朝經世致用方面的轉變;后來又通過“慶歷興學”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勵了這些成就,進一步推動了北宋書院的發(fā)展,明確了學術、大師在書院中的重要作用和歷史地位。
先后有主盟北宋文壇的戚同文、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畢士安、王洙等人,“宋初三先生”之中的孫復、石介二人,“雙狀元兄弟”宋庠、宋祁,“北宋五子”之一的張載等,皆畢業(yè)于應天書院。撇開論資排輩,單就開學術風氣之先及薦拔人才而論,范仲淹的宋學開山地位也是當之無愧的。
課程設置
范仲淹掌管應天書院時,總結先師戚同文的教學方法,為書院制定出一系列學規(guī),要求“為學次序”和“讀書次序”,嚴格要求院生學習?!渡蠄?zhí)政書》提出“固國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事”6件大事。其中,“重名器”就是慎科舉、敦教育,初步形成了宋初河南書院教育的基本宗旨。
學院的基本課程是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春秋》,強調“夫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勸學之要,莫尚宗經。”學生會按照不同專長而入讀各項分科,課程主張學以致用,提倡實地考察,即所謂“明體達用”。范仲淹說:“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在于教以經濟之業(yè),取以經濟之才?!痹凇敖洕拧钡目傄笙拢€要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他亦把“德”說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張選拔人才要德才兼?zhèn)?,且首先注重德?/p>
成語故事
▲劃粥割齏 【解釋】意思是等粥凍結后把粥劃成若干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形容十分刻苦。
【出處】范仲淹劃粥割齏的故事。
▲信手拈來 【解釋】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地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么思考。
【出處】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p>
▲藏之名山 【解釋】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出處】三國·魏·魚豢《魏略》:“雖未能藏之名山,將以傳之同好?!?/p>
▲學富五車? 【解釋】形容學問淵博。
【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p>
▲滿腹經綸 【解釋】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出處】《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經綸。”
本期讀2版參考答案
1. 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國,戰(zhàn)火不斷,生靈涂炭,國破家亡的悲慘景象,為無力挽救國家的命運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禮,面對國都與故土,他既有依依不舍,更有以死報國的決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