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在喧囂中沉淀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園》一書中展現了他對社會和人生多方面的見解,在他反諷、幽默、犀利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一種很久都沒有在文藝作品中體會過的品質:真誠。他未必洞悉這世間一切真理,他說的每一句話也未必都是金玉良言,但是他的思考是真誠的,而且他將他的思考真誠地展現出來。他大膽地表現自己的俗氣,對錢權名利毫不避諱,不裝清高深沉,他只寫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在喧囂的時代中,他呼吁人們反省自身、保持理性,他希望人們尊重事實,注重實證,不要被虛假的道德和自身的局限所蒙蔽。王小波仿佛站在一個煙塵喧囂的道路旁,不斷提醒人們停下來,慢一些,想一想。他在書中提及的許多問題,今天依然存在,依然在考驗著我們,他的話語沒有過時,反而更加振聾發(fā)聵,不得不說,他的眼光是多么銳利,精神是多么超前。他講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小事,這么多年過去了,許多事情都滄海桑田,可是他所講述的一切讀來卻那么親切和熟悉,就像昨天才寫就的評論。
一個人也許會犯很多錯誤,因為無知,因為年少輕狂,但在王小波身上,我感到一種“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他不奢求自己總是正確,但他希望永遠認真地對待人生:“我以寫作為生,我知道某種文章好,也知道某種文章壞。僅知道這兩條尚不足以開始寫作。還有更加重要的一條,那就是:某種樣子的文章對我來說不可取,決不能讓它從我筆下寫出來,冠以我的名字登在報刊上。以小喻大,這也是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边@種真誠,或許也是今天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們普遍缺失的。
對于別人常常問及的小說的寓意,王小波說:“我竭力去做的是把一件過去的事述說完全,使讀者可以了解一切。除此之外,沒有很深的寓意。在我看來,最困難的就是讓處在與我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朋友可以了解我說的事。假如我已做到了這一點,那就是最大的成功。我以為在一篇小說中,假如敘事部分被理解了,一切都被理解了。只要小說中的這些事被理解無誤,讀者樂意得到什么結論都可以。因為對于過去的時代和已發(fā)生的事,我抱中性的態(tài)度?,F在固然可以做種種價值評判,但是最主要的是正確和完全的敘述?!痹谶@里,王小波表現出對一個人自身有限性的深刻洞察。一個文藝作品,其中包含了許多潛移默化的文化背景和時代特征,包含許多永恒的但連作者本人都不曾察覺的海量信息。一部世代流傳的作品,每一個時代的人們都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求給出完全不同的解釋。作品一旦產生,其寓意已經不再由作者掌控,因為寫出這個作品的不止有作者,還有整個社會和世界。作者只是其中有限的一粒微塵,折射出世界某一角的光線,僅此而已。所以,作者要做的就是放寬心胸,以一種真實、誠懇的態(tài)度記錄時代,至于千百年后的人會怎樣理解和評價,那就不是作者所能干涉的了。
精彩展示1
《江村經濟》的長處在于十分誠實地描述了江南農村的生活景象,像這樣的誠實在中國人寫的書里還未曾有過。中國的讀書人有種毛病,總要對某些事實視而不見,這些事實里就包括了中國農民的生活。讀書人喜歡做的事情是埋首于故紙堆里,好像故紙之中什么都有了。中國的典籍倒是浩若煙海,但假若沒人把事實往紙上寫,紙上還是什么都沒有。人忠于已知事實叫作誠實,不忠于事實就叫作虛偽。還有些人只忠于經過選擇的事實,這既不叫誠實,也不叫虛偽,我把它叫作浮囂。人若把學問當作進身之階來做,心就要往上浮。誠實不是學術界的長處,因為太誠實了,就顯得不學術。像費先生在《江村經濟》里表現出的那種誠實,的確是鳳毛麟角。
…………
還有些大學問家有著另外一種經歷:他大概沒有做對過什么習題,也沒有編對過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間想通了一個大道理,覺得自己都對。這種豁然貫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動了,以至于他覺得自己用不著什么證明,必定是很聰明。以后要做的事情只是要養(yǎng)吾浩然正氣——換言之,保持自己對自己的感動,這就是他總是有理的原因。這種學問家在我們中國挺多的,名氣也很大。但不管怎么說吧,比之浩然正氣,我還是更相信“共同體驗”。
(節(jié)選,有刪改)
片段賞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談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一重要論斷,對我們各行各業(yè)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在象牙塔里待久了,很容易說出一些違反基本事實、罔顧社會規(guī)律、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荒謬言論。一個人不管從事什么領域的研究,都要走出圖書館、走出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到市井街巷,去傾聽百姓的聲音,去調查最基本的事實,去把握時代最迫切的需要。如果沒有實踐,沒有調查,不管學術做出來有多么漂亮的外表,都不過是“空談”罷了。
精彩展示2
以前的城墻頂上不但能跑汽車,肚子里還能修倉庫。像這樣的城墻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可惜已經被拆了個精光。沒有了宏偉的城墻、寂寞的城樓,北京城是一座沒有了歷史的城市。有些人會說,它怎么會沒有歷史——歷史寫在紙上。這種看法是不對的,一座城市的歷史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它的建筑。北京城就其本來面目來說,是一座碩大無比的四合院。沒有了城墻它就不成個樣子。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部歷史有一半寫在故紙上,還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歷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鄭王府在很長時間里保持了舊貌,屋檐下住滿了燕子。傍晚時分,燕子在那里表演著令人驚訝的飛行術:它以閃電般的速度俯沖下來,猛地一抬頭,收起翅膀,不差毫厘地鉆進椽子中間一個小洞里。一二百年前,鄭王府里的一位宮女也能看到這種景象,并且對燕子的飛行技巧感到詫異——能見到古人所見,感到古人所感,這種感覺就是歷史感。很遺憾的是,現在北京城里蓋滿了高樓,現在的年輕人讀到“似曾相識燕歸來”,大概也讀不懂了。 (節(jié)選,有刪改)
片段賞讀
王小波在書中多次提到對文物古建筑的保護:“每個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環(huán)境中,這一部分是不會死的。在海德堡,在劍橋,在薩爾茲堡,你看到的不僅是現世的人,還有他們的先人,因為世世代代的維護,那地方才會像現在這樣漂亮。”古建筑不僅留下了美學和技藝,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先人的生活方式。只有親身感受過古人所處的環(huán)境,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留下的文字。只有紙上的記錄是不夠的,如果一切舊物都被毀滅,那么總有一天后人將無法明白文字的意義和自身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