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慶大水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人骨的健康狀況及葬式

2023-04-29 12:19:18滕逍霄代玉彪原海兵白九江
人類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骨三峽

滕逍霄 代玉彪 原海兵 白九江

摘要:重慶大水田遺址是近年三峽地區(qū)考古的重要發(fā)現,其墓葬出土的數量較多、葬式豐富的人骨材料在長江中上游地區(qū)十分罕見。本文立足于該遺址2014 年度出土的大溪文化時期的248 例人骨材料,研究了該人群的人口特征、健康狀況、營養(yǎng)水平、身高和埋葬姿勢等,并結合考古背景探討了生業(yè)經濟、人地關系和喪葬葬式演變特征等。研究表明,三峽地區(qū)史前人群非常適應周邊聚落分散、水網密集、野生資源富集的山地環(huán)境,當時人們以采集漁獵為主,原始旱作農業(yè)為輔,過著安定和平的生活。同時,山地陡坡和相對封閉的地貌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存與健康。該研究為我們考察本區(qū)域史前人類與環(huán)境的雙向互動提供了新的視角。此外,對葬式的考察表明時人在埋葬亡者時對尸身進行了有意識地屈肢陳置,且葬式存在由“屈”向“直”的歷時性演變特征。隨著大溪文化的衰落,三峽地區(qū)屈肢葬式漸次退出歷史的舞臺。

關鍵詞:三峽;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人骨;葬式

大水田遺址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xiāng),地處長江北岸的緩坡臺地。2013 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和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發(fā)現了該遺址,并于次年進行了發(fā)掘。主體堆積屬大溪文化,涵蓋一至四期。遺跡包括墓葬、灰坑、房址和溝,其中墓葬212 座,均為豎穴土坑墓,以單人葬為主。出土器物豐富,包括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1]。目前,遺址對動物坑和植物遺存開展了研究。鄧曉等認為狗坑與動物崇拜相關[2]。馬曉嬌等鑒定了植物遺存,認為采集漁獵是重要的經濟來源,農業(yè)以種植黍、粟的臺地旱作農業(yè)為主[3]。

大溪遺址因發(fā)現于巫山大溪鎮(zhèn)而得名。1962 年,林向命名了大溪文化,分布區(qū)域為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4-5];屬新石器時代晚期1),絕對年代為6300~5300 BP[6]。大溪文化在南方地區(qū)可與同時期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比肩,堪稱長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明珠[7]。大溪文化遺址出土的人骨大多保存較差,少部分遺址只進行了性別年齡鑒定,體質人類學研究成果少。朱泓對中堡島遺址出土人骨進行了性別和年齡鑒定并記錄了牙齒磨耗和疾病情況,王建華等對大溪遺址出土人骨進行了古人口學分析,潘其風和陳山分別研究了大溪居民的種系類型[8-11]。

對人骨的研究,不僅能夠直觀地反映古代居民的人口、健康、發(fā)育等信息,更能全面地展現文化的全貌。大水田遺址出土的人骨,為我們探討三峽地區(qū)新石器時期的生業(yè)方式、喪葬習俗、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考古學問題增添了新的線索和材料。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材料為大水田遺址2014 年度發(fā)掘出土的248 例人骨。研究內容包括人口結構、創(chuàng)傷、疾病和身高水平,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生業(yè)經濟、健康與營養(yǎng)以及人群與環(huán)境間的互動關系。此外,本文還研究了大水田居民的葬式,總結其特征和演變規(guī)律。受埋葬環(huán)境的影響,遺址出土的顱骨保存狀況差,尤其是細小易碎的面部骨骼大多已缺失或碎片化程度高,很多重要的測點丟失,故本文未進行顱骨形態(tài)學研究。

性別與年齡是人骨研究的基礎。鑒定方法依據朱泓、Tim D. White、邵象清建立的標準[12-14]。性別以骨盆作為主要觀察項,輔以顱骨、下頜骨和長骨特征判定。年齡依據恥聯面、耳狀面、顱骨骨縫、牙齒萌出、骨骺、臼齒磨耗和骨骼老年性變化判定。同時,采用階段性年齡分期法對結果進行歸納,分為嬰兒期(0~2 a)、幼兒期(3~6 a)、少年期(7~14 a)、青年期(15~23 a)、壯年期(24~35 a)、中年期(36~55 a) 和老年期(>56 a)[12]。

本文研究的創(chuàng)傷與疾病包括齲病、骨折、貧血和骨關節(jié)炎。齲病是一種破壞牙體組織的疾病,以牙體缺損形成齲洞作為判定依據。在統(tǒng)計時,患病率P=(n/N)×100%, 式中,n— 患齲個體數,N— 牙齒可供觀察的個體數;齲齒率Pt=(nt/Nt)×100%, nt— 齲齒數,Nt—可供觀察的總牙齒數;齲均( 指某一人群中平均每人患齲的牙齒數)n1 =nt/n。骨折是古代居民中最常見的創(chuàng)傷類型,以出現骨折線、新骨生成和骨骼形態(tài)改變作為判斷依據,并記錄愈合和感染情況。貧血是營養(yǎng)代謝類疾病,作為“生存壓力的生物學指標”,它可以研究古人的飲食和營養(yǎng)。在古病理學研究中,貧血表現為眶頂板篩孔樣和多孔性骨肥厚[15]。

眶頂板篩孔樣為眶頂壁多孔樣病變,多孔性骨肥厚為顱骨板障層增厚,枕骨、額骨和頂骨表面有粗顆粒狀多孔,呈“橘皮”樣。骨關節(jié)炎是考古中常見的慢性、進展性關節(jié)疾病。

本文參考Tony Waldron 建立的標準[16],以骨質增生、新骨生成、表面疏松多孔、關節(jié)形態(tài)異常和骨質象牙化為判斷依據。在統(tǒng)計創(chuàng)傷與疾病時,參考患病率P=(n/N)×100%,式中,n— 患創(chuàng)傷或疾病的個體數,N— 保存相應骨骼的總個體數,對于不完整的骨骼,如保存可判定疾病的關鍵部位,則納入統(tǒng)計。

身高是生長發(fā)育的一個重要生理參數。對身高的研究不僅可以反映個體和群體的發(fā)育狀況,還能闡明身高族群差異性和環(huán)境適應性的歷史變遷過程。根據人骨推算身高的方法包括在原墓葬骨架未變動原位置的情況下測量顱頂最高點至跟骨結節(jié)的最遠點[17],測量長骨長度以及顱骨、胸骨、鎖骨、肩胛骨、髖骨、骶骨、掌骨等的對應尺度[18]。此外,殘骨的局部測量結果也可間接地用于身高推算[18],但采用完整長骨長度推算身高的方法準確度更高[19]。

因此本文參照《人體測量手冊》中的方法[14],測量保存完整的肱骨、尺骨、橈骨、股骨和脛骨的最大長。身高與長骨長度之間存在著線性關系,可建立反映變量之間的數量變化關系的回歸方程[19]。目前,基于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材料已有很多方程,但它們有著種族和區(qū)域性差異。

為減少誤差,本文選擇適用黃種人或依據中國南方地區(qū)標本所建立的一元回歸方程,使用長骨最大長代入對應的公式推算身高。若同一個體可測多根長骨,則在使用每一種方程時分別計算每根長骨所對應的身高,最終取均值為該個體使用某一方程推算的身高結果。

通過骨的長度(L) 推算人身高(H) 的公式為H=kL+C,式中,參數k—系數,C—常量。具體有5 組參數供選擇:

I:黃種人組,C=5( 不隨骨骼不同或性別不同而發(fā)生變化),k 值男(M) 女(F) 有別[20]。肱骨k(M)=5.06,k(F)=5.22; 尺骨k(M)=6.41,k(F)=6.66; 橈骨k(M)=6.86,k(F)=7.16;股骨k(M)=3.66,k(F)=3.71;脛骨k(M)=4.53,k(F)=4.61。

II:選用南、北方九省區(qū)31~40 歲組材料[19]。左側肱骨:C=704.10,k=3.05;右側肱骨:C=751.77,k=2.88;左側橈骨:C=870.15,k=3.30;右側橈骨:C=885.91,k=3.22;左側尺骨:C=810.19,k=3.32;右側尺骨:C=845.92,k=3.15;左側股骨:C=640.21,k=2.32;右側股骨:C=635.64,k=2.33;左側脛骨:C=776.34,k=2.44;右側脛骨:C=759.27,k=2.49。

III:選用華南地區(qū)材料[21]。肱骨C=74.91,k=2.82;尺骨C=93.65,k=2.66;橈骨C=92.23,k=2.93;股骨C=81.58,k=1.85;脛骨C=86.53,k=2.10。

IV:選用重慶地區(qū)材料[22]。肱骨k=3.48,C=55.54;橈骨k=3.58,C=78.89;尺骨k=3.38,C=78.39;股骨2)k=2.52,C=54.69;脛骨k=2.80,C=64.33。

V:選用南、北方九省區(qū)材料,僅適用于女性[23]。左側肱骨C=638.470,k=3.242;右側肱骨C=741.288,k=2.875;左側尺骨C=742.932,k=3.530;右側尺骨C=463.228,k=4.786; 左側橈骨C=565.720,k=4.721; 右側橈骨C=519.208,k=4.873; 左側股骨C=483.913,k=2.671;右側股骨C=459.290,k=2.752;左側脛骨C=597.332,k=2.899;右側脛骨C=603.069,k=2.908。

此外,本文在原始埋葬中對埋葬姿勢進行了記錄,使用解剖學術語[12] 對其進行系統(tǒng)分類,并以顱骨朝向的地理方位記錄頭向。為了解居民是否有意識地對男女進行不同的埋葬,本文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 對實施屈肢葬的個體進行分析,利用卡方檢驗分析差異顯著性。若P>0.05,無顯著差異;若0.01

2 性別與死亡年齡

本文研究的248 例人骨中,202 例個體可判定性別,鑒定率為81.45%(202/248)。其中,男性115 例(56.93%),女性87 例(43.07%),性別比Rs=115/87×100=132.18。173 例個體可判定年齡,鑒定率為69.76%(173/248)。大水田居民總體平均死亡年齡為34.76 歲。死亡年齡段占比從高至低依次為中年期(n=99; 57.23%)、未成年(<14 a, n=33;19.08%)、壯年期(n=30; 17.34%)、青年期(n=8; 4.62%) 和老年期(n=3; 1.73%)。圖1 表明兩性死亡年齡高峰均在中年期,在這一年齡段中,男性(n=60; 75.00%)死亡率高于女性(n=38; 65.52%)。兩性在壯年期的死亡率均居第二,且男性死亡率(n=19; 23.75%) 仍高于女性(n=9;15.52%)。此外,在青年期階段,女性也有較高的死亡率(n=9; 15.52%)(圖1)。

3 創(chuàng)傷與疾病

3.1 齲病

大水田人骨中共有105 例個體保存牙齒及頜骨,其中26 例個體患齲病,占24.76%(26/105)。附著在頜骨上的牙齒及能夠確定牙位的游離齒共1478 顆,其中齲齒共80 顆,均恒齒,占5.41%(80/1478);DMFT 為0.76(80/105)。女性患病率(n=13, 32.50%) 和齲齒率(n=38; 6.28%) 均高于男性(n=13; 26.53%; n=42; 6.00%)。齲病在各成年組中均有發(fā)現,患病率從高至低為老年組(n=1; 50.00%)、中年組(n=21; 33.33%)、青年組(n=1; 25.00%) 和壯年組(n=3;14.29%)。齲齒率從高至低為中年組(n=71; 8.31%)、老年組(n=1; 6.25%)、壯年組(n=7; 1.83%)和青年組(n=1; 1.51%)。

3.2 創(chuàng)傷

248 例人骨中,4 例個體骨折,占比1.61%(4/248)。在保存椎骨的90 例個體中,3 例個體脊柱壓縮性骨折,患病率為3.33%(3/90)。在保存脛骨的137 例個體中,1 例個體脛骨骨折,患病率為0.73%(1/137)。

壓縮性骨折個體均為女性。2014WQDM153 個體(簡稱M153,下同)和M239 個體受損部位分別為第5 腰椎和第12 胸椎,M288個體受損部位為第1 腰椎,累及相鄰兩節(jié)椎體。

受損椎體呈楔形改變,椎體表面塌陷變扁,骨皮質斷裂,腹側面有不規(guī)則褶皺。壓縮性骨折的原因分為外傷性和自發(fā)性,后者指因骨質疏松、腫瘤、感染、退行性變等病理性原因所致[24]。所有患者椎體不見腫瘤所致的椎體溶骨性骨質破壞,未伴感染,整體脊柱形態(tài)、椎弓根及椎間隙均正常,故排除腫瘤與感染。M153 和M239 個體均處于中壯年期,未發(fā)現骨質疏松,病變非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為外力所致。外傷引起的壓縮性骨折多因屈曲暴力,如從高處墜下或不慎跌倒,脊柱處于屈曲位,當外力超過脊柱承受限度時,椎體受擠壓而變形[25]。M288 個體為老年,椎體嚴重骨質疏松,退行性病變明顯,因此骨質疏松可能是骨折的原因。老年人的關節(jié)、肌肉、韌帶功能逐步減退,應變能力差,輕微的外力就會骨折。

M179 為45 歲男性,左側脛骨干骨折,伴有相應位置的腓骨骨折。因為脛骨全長約1/3表面位于皮下,骨折往往伴有表皮的損傷,所以脛骨的開放性骨折比其他長骨更為常見,并極易引發(fā)感染、遲延愈合或不愈合等并發(fā)癥[26]。多數脛骨開放性骨折由高速和高能量的創(chuàng)傷引起,這在醫(yī)療與衛(wèi)生條件有限的新石器時代是非常致命的,但該個體骨折愈合情況較好,未發(fā)生感染,應是輕度的、低能量的閉合性骨折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是日常勞作中受到創(chuàng)傷。

3.3 貧血

大水田居民中,有64 例個體的枕骨、額骨、頂骨和眼眶保存較好。30 例個體患貧血,患病率為46.88%(30/64)。2 例為眶頂板篩孔樣(1 男1 女),28 例為多孔性骨肥厚( 男18 女9 不詳1)?;疾€體均為成年人,表明損傷已愈合。男性患病率為46.15%(18/39),女性患病率為40.90%(9/2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這與現代醫(yī)學中觀察到現象相反[27]。食物與營養(yǎng)、創(chuàng)傷、疾病和感染等都會導致貧血。患有貧血的個體中,有2 例個體骨折,其余個體均未發(fā)現感染與疾病。因此,食物與營養(yǎng)是引發(fā)貧血的關鍵原因。

3.4 骨關節(jié)炎

248 例人骨中,34 例個體患骨關節(jié)炎,占比13.71%(34/248)。患病部位37 處,累及膝、肘、椎和足部關節(jié),總體上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表1)。1 例肘關節(jié)患病個體為中年期,另1例年齡段不詳。膝關節(jié)患病個體年齡段不詳。患椎關節(jié)炎的個體大多超過50 歲,表明年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患病椎位主要為上部胸椎,下部頸椎、胸椎和腰椎。足部關節(jié)炎在青、壯、中和老年期均有發(fā)現,主要累及跟骨、距骨、第三楔骨和趾骨,常見象牙化。

4 身高

重慶大水田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人骨的兩性身高分別見表2 和表3。I、II、III、IV 方程推算的男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4.19 cm、164.94 cm、162.31 cm、163.96 cm,分別較現代中國南方漢族男性(165.53 cm) 低1.34 cm、0.59 cm、3.22 cm、1.57 cm,分別較現代重慶郊區(qū)男性(159.12 cm) 高5.07 cm、5.82 cm、3.19 cm、4.84 cm;I 和V 方程推算的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55.81、156.69 cm,分別較現代中國南方漢族女性(154.56 cm) 高1.25 cm、2.13 cm,分別較現代重慶郊區(qū)女性(150.30 cm) 高5.51 cm、6.39 cm[28,29]。

5 埋葬姿勢

5.1 葬式的分類

可判斷葬式的個體共166 例。上肢長骨姿勢無規(guī)律,根據下肢長骨的姿勢,可分為(A 類) 直肢葬和(B 類) 屈肢葬兩類(圖2;表4)。

直肢葬身體直立,上肢帶骨、軀干骨、骨盆和下肢長骨呈解剖學姿勢,共41 例個體。

根據身體朝向分為A1、A2 兩型:A1 型為仰身直肢葬,身體呈現自然的仰臥姿態(tài),為直肢葬的主要形式,例M3(圖2: 1);A2 型為俯身直肢葬,身體呈現趴倒的姿態(tài),僅2 例。

屈肢葬下肢彎曲,共125 例。根據中軸骨朝向和下肢屈曲度可分為B1、B2 和B3 三型。

B1 型為仰身屈肢葬,上肢帶骨和軀干骨呈解剖學姿勢,下肢長骨微屈、折屈或折疊。根據下肢長骨屈曲的類型和程度可分為B1-a、B1-b、B1-c 三個亞型。B1-a 型為仰身跪屈葬,下肢長骨折屈一次,脛腓骨向后方折屈,與股骨平行或形成小夾角,呈現跪的姿勢。脛腓骨遠端在上、近端在下。根據股骨的方向、脛腓骨折屈的方向以及雙側膝關節(jié)與人體測量基準面中矢狀面的關系,仰身跪屈葬的方向可分為三種:正跪屈姿勢中,雙側股骨內翻,前面向內,遠端并攏相對,呈現倒“八”字形。雙側膝關節(jié)分別位于矢狀面兩側,雙側脛腓骨向后上方折屈,后面向前,置于股骨外側,與股骨平行,亦呈現倒“八”字形,例M78(圖2: 3)。左側跪屈姿勢中,雙側股骨均朝向左下方,前面向左。雙側膝關節(jié)均位于矢狀面左側,雙側脛腓骨向右后方折屈疊壓于股骨下,例M130(圖2: 6)。右側跪屈姿勢則相反, 例M299( 圖2: 4)。B1-b 型為仰身蹲屈葬,下肢長骨向前方折屈兩次,雙側股骨向上方折屈,緊貼胸廓與骨盆,遠端在上,近端在下。脛腓骨向下方折屈,緊貼股骨,與股骨形成小夾角,近端在上,遠端在下,呈現蹲坐姿勢。根據下肢長骨的方向及雙側膝關節(jié)與人體測量基準面中的矢狀面的關系,仰身蹲屈葬的方向可分為三種:正蹲屈姿勢中,下肢長骨方向大致與中軸骨方向一致,雙側膝關節(jié)分別位于矢狀面兩側;左側蹲屈姿勢中,股骨朝向左上方,脛腓骨朝向下方或右下方,雙側膝關節(jié)均位于矢狀面左側,例M98(圖2: 9);右側蹲屈姿勢則相反,例M124(圖2: 10)。B1-c 型為仰身微屈葬,下肢長骨微屈,股骨和脛腓骨形成大于90° 的大夾角。例M76 為疊肢葬,上、下兩層人骨陳置方向相反,上層人骨呈仰身微屈(圖2: 2)。

B2 型為側身屈肢葬,上肢帶骨和軀干骨非解剖學姿勢,身體轉向一側,下肢長骨卷曲或折疊,呈側跪或側蹲的姿勢。根據下肢長骨卷曲的程度可分為B2-a 和B2-b 兩個亞型。

B2-a 型為側身跪屈葬,下肢長骨折屈一次,雙側脛腓骨向側上方折屈緊貼或疊壓于股骨下,遠端在上、近端在下。股骨與中軸骨夾角較大,呈現側跪的姿勢。根據身體的朝向和股骨的方向,側身跪屈葬可分為兩種:右側跪屈姿勢中,雙側股骨均朝向右下方,前面向右。脛腓骨向左上方屈折,例M73(圖2: 5);左側跪屈姿勢則相反。B2-b 型為側身蹲屈葬,下肢長骨折屈兩次,雙側股骨向側上方折屈,緊貼胸廓與骨盆,近端在下,遠端在上,股骨與中軸骨夾角較小。脛腓骨向下折屈,緊貼股骨,近端在上,遠端在下,呈現蹲坐姿勢。根據身體的朝向和股骨的方向,側身蹲屈葬的方向可分為兩種:左側蹲屈姿勢中,身體朝向左側,股骨向左上方折屈,后面朝向左側,脛腓骨向下方或右下方折屈,前面朝向左側,雙側膝關節(jié)位于軀干骨左側,例M87(圖2: 11);右側蹲屈姿勢則相反,例M147(圖2: 7)。

B3 型為俯身屈肢葬,僅1 例,個體呈俯身蹲屈狀,例M253(圖2: 8)。

5.2 頭向

大水田居民中可辨別頭向的個體共204 例。埋葬頭向有東、西、南、北、東北和西南6 種,其中東和東北向分別占62.75%(128/204) 和23.53%(48/204),是主要流行的朝向。

5.3 葬式的性別分布

大水田居民中共79 例男性可辨葬式, 其中實施屈肢葬的男性共61 例, 占77.22%(61/79);68 例女性可辨葬式,其中實施屈肢葬的女性共48 例,占70.59%(48/68),沒有顯著差異性[χ2=0.837; P(0.360)>0.05]。由此看出,屈肢葬在兩性間的流行程度一樣。仰身屈肢葬在兩性間的分布也不具有顯著差異性[χ2=0.418; P(0.518)>0.05]。但側身屈肢葬具有顯著差異[χ2=6.229; P(0.013)<0.05],男性更流行此類葬式。

6 相關問題討論

6.1 人口結構與特征

在大水田遺址中,男性居民多于女性,性比偏離平衡值在103:100 至107:100 范圍[30],呈現微弱的“高性比”現象。大溪遺址中,早晚期男性居民共34 例,女性居民共57 例[9],女性多于男性,性比(Rs=59.65) 嚴重失衡。與之相比,大水田遺址居民人口結構更加穩(wěn)定。

大水田居民人口死亡集中在中年期,平均死亡年齡低于大溪遺址早期人口的平均年齡42.77 歲和晚期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齡42.52 歲[9],這與老年個體的數量有關。大溪遺址老年期個體占比較多,而大水田遺址老年個體極少。相較大溪遺址居民,大水田遺址居民壽命短,生存狀況差。此外,大水田遺址中未成年死亡率很高,占近五分之一,以嬰幼兒為主。這一現象也出現在大溪遺址中,其早、晚期未成年的死亡率分別為23.40% 和27.03%[9]。未成年生存狀況差,食物匱乏、營養(yǎng)不足、醫(yī)療短缺、傳染病和艱苦的生存環(huán)境等都易導致未成年人夭折。

兩性死亡年齡分布具有兩個特點。首先,男性的中壯年期死亡率高于女性。這通常與男性承擔危險、繁重的生業(yè)勞動和發(fā)生群體間的沖突有關。遺址出土器物多為工具、裝飾品和生活用具,不見武器[1],也未見砍創(chuàng)、鈍器傷、箭簇傷以及顱面部骨折等與沖突暴力有關的創(chuàng)傷,因此生業(yè)勞動可能是中壯年男性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居民的生計活動為采集漁獵和農業(yè)[1],漁獵可能存在一定危險性,尤其是狩獵大型動物。原始農業(yè)勞動強度高,中壯年男性作為漁獵和農業(yè)生產的中堅力量,承擔著更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更大的死亡風險。其次,男性的青年期死亡率為0,而女性的青年期死亡率較高,這可能與適孕期女性的生育有關。艱苦的環(huán)境和衛(wèi)生、匱乏的醫(yī)療和飲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在懷孕期、產褥期和生育期的死亡率。例如1 例16 歲的年輕女性盆腔處有一胎兒遺骸,母體未見創(chuàng)傷與疾病,可能是難產或醫(yī)療的局限導致了母親和孩子的死亡。

6.2 健康發(fā)育、生業(yè)與環(huán)境

齲病與生業(yè)經濟密切相關,因此齲齒率可為研究史前居民的生業(yè)經濟類型提供線索。Turner 通過對世界范圍內不同經濟類型的人群齲患情況的調查后認為采集狩獵型經濟的居民齲齒率為0~5.30%( 平均齲齒率為1.30%),混合型經濟的居民齲齒率為0.44%~10.30%( 平均齲齒率為4.84%),農業(yè)型經濟的居民齲齒率為2.14%~26.9%( 平均齲齒率為10.43%)[31]。大水田遺址居民齲齒率為5.41%,接近混合型經濟居民齲齒率的平均值,其生業(yè)經濟包括采集漁獵和農業(yè)。大水田遺址濱臨長江,水網密布,植被繁茂,生物富集,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資源為采集漁獵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遺址中發(fā)現了由河灘礫石制作而成的石鏃、骨矛和骨錐等漁獵工具,以及許多魚骨、螺螄殼等水生生物遺骸[1],表明采集漁獵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受山地型環(huán)境的制約,大水田農業(yè)處于初期階段。大溪遺址發(fā)現了石鋤,反映農業(yè)水平不低[4],而大水田遺址并未發(fā)現此類農具,其農業(yè)發(fā)展水平應不及大溪遺址。人們生計方式以采集漁獵為主,農業(yè)為輔,與以往對大水田居民生計方式的研究相符[1]。

為比較大水田居民與其他史前居民的健康,為比較大水田居民與其他史前居民的健康,本文統(tǒng)計了賈湖[32]、西坡[32]、溝灣[33]、姜家梁[34]、蔣莊[35]、白羊村[36]、焦家[37]、梁王城[38]、磨溝[39] 九個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居民罹患貧血、創(chuàng)傷和骨關節(jié)炎的情況(表5)。大水田居民46.88% 的個體患有貧血,遠高于其他組,表明其居民營養(yǎng)狀況較差,這可能與過渡型經濟有關。早期農業(yè)生產水平低下,漁獵受野生資源的分布與豐度制約,穩(wěn)定性低,可能出現食物短缺的情況。此外,谷物中富含的肌醇六磷酸(植酸)為抗營養(yǎng)因子,會降低蛋白質及礦物元素的利用率[40],干擾營養(yǎng)吸收。原始農業(yè)導致人群食譜發(fā)生改變,部分野生動植物被谷物替代,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野生動植物攝入降低,營養(yǎng)水平下降。此外,男性貧血率高于女性,表明男性營養(yǎng)和生存狀況更差。相較其他各組,大水田居民骨關節(jié)炎的患病率處于中等水平,但男性椎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患病情況卻十分突出。男性患病椎位主要為下部胸椎和腰椎,是負重大、活動多的承重關節(jié)。男性在農業(yè)生產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承擔了墾荒、種植、收割等環(huán)節(jié)中的大部分勞動,胸腰椎的活動量多,承受較大的壓力。同時,肘關節(jié)炎患病個體均為中年男性,這也與農業(yè)生產相關。遺址出土的砍伐工具以斧、錛、鑿為多,尤其石斧占極高的比例。這類砍伐工具通常與實行刀耕火種式的森林耕作制有關[41]。長期使用石斧砍伐樹木會造成肘關節(jié)負荷重,關節(jié)間受到更多的摩擦與沖擊。值得注意的是,足部關節(jié)炎是大水田居民發(fā)病率最高的關節(jié)疾病,這在其他遺址中非常少見。大水田居民各年齡段均有患病個體,因此年齡并非致病的原因。兩性患病率均超過30%,差異性并不顯著,說明足關節(jié)炎并非由社會分工導致,男女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接觸到致病因素。因此,山地環(huán)境可能是該地區(qū)足關節(jié)炎高發(fā)的重要原因,長期上下坡、爬山的機械性活動所帶來的重復壓力會使關節(jié)軟骨結構遭到破壞,導致骨與骨的直接接觸和軟骨下骨的異常磨損,引發(fā)足部關節(jié)疾病。

從表5 可以看出,大水田居民中創(chuàng)傷率僅1.61%,為所有組中最低,反映出大水田遺址所代表的社會較為安定,沖突較少。壓縮性骨折是主要的類型,均為女性,這個現象十分特別,可能與遺址的環(huán)境有關。山地環(huán)境高差懸殊,女性進行采集時,從高處不慎墜落或跌倒所致臀部觸地,椎體受到上下兩個方向的擠壓力而造成壓縮性骨折。

身高是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指標之一。為了解大水田居民在古代人群中的身高水平,本文選擇了使用與本文相同方程推算身高的新石器遺址進行對比。南方地區(qū)遺址包括鯉魚墩[42]、鯉魚嘴[43]、甑皮巖[44]、魷魚崗[45]、蠔崗遺址[46],北方地區(qū)遺址分別為梁王城[38]、柘林[47]、白羊村[36]、汪溝[48]、姜家梁[34]、磨溝[39] 和溝灣[33] 遺址。表6 表明,大水田組男、女兩性平均身高低于全部北方組。在南方地區(qū)各組中,大水田遺址男性平均身高處于中等水平,而女性平均身高則處于較高水平,僅低于鯉魚墩組,表明該遺址男性的身高發(fā)育水平比女性差。

6.3 葬式的特征及歷時性變化

大水田居民在埋葬死者時對尸體進行了有意識的陳置,大部分死者的頭向朝東和東北。葬式多樣,可分為屈肢葬(75.30%) 和直肢葬(24.70%) 兩類,基本涵蓋了以往大溪文化中發(fā)現的所有類型。屈肢葬為主流葬式,以仰身屈肢為主,這種類型為大溪文化所開創(chuàng),并成為其特色的埋葬習俗,影響后世甚大[4]。遺址還發(fā)現了蹲屈葬,這種葬式最早發(fā)現于甑皮巖遺址,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少見[49]。人死后尸體會逐漸僵硬難以折屈,僅憑下葬前有意識地擺放無法完成,需使用繩索、藤蔓、樹皮等對尸體進行捆綁固定。因此相較其他類型的屈肢葬,折屈程度很大的蹲屈葬實施起來更復雜。此外,大水田遺址的俯身葬僅2 例,數量極少。大溪遺址中的俯身葬也僅占6.66%,表明俯身葬并不是大溪文化流行的葬式,這種葬式可能為特殊身份的人所使用。

在以往對西南地區(qū)葬俗的研究中,常??梢娔行匝錾碇敝?,女性側身屈肢朝向男性,暗示男性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49],大水田遺址并未體現這種差異。雙人合葬墓以個體均屈肢而葬最為流行,常見同性并排,其中一人仰身正跪屈,另一人側身跪屈,也可見兩人以相對的跪屈姿勢埋葬。此外,側身屈肢葬在大水田遺址男性中更為流行,這可能暗示兩性地位分化的觀念并不明顯。

大水田遺址的葬式體現出了時間上的差異,演變關系明確。遺址尚未發(fā)現大溪文化一期明確葬式的墓葬,因此不予探討。大溪文化二期早段以屈肢葬為主,直肢葬數量極少。屈肢葬有B1-a、B1-b 和B2-b 型,以仰身正跪屈葬最為流行,側身葬和蹲屈葬非常少。

二期晚段直肢葬數量增加,但仍主要流行屈肢葬。類型豐富,包括B1-a、B1-b、B2-a、B2-a 和B3 型。同時,這一階段蹲屈葬數量最多。第三期直肢葬進一步發(fā)展,其數量和屈肢葬數量相當。屈肢葬類型減少,以B1-a 型為主,蹲屈葬數量極少。這一階段還出現了B1-c 型仰身微屈葬。在第四期僅發(fā)現1 座明確葬式的墓葬,為仰身直肢葬。

整體來看,屈肢葬最遲在大溪文化二期早段出現,此后數量增加,類型更為豐富,卷曲程度更甚,至二期晚段達到鼎盛。從大溪文化三期開始,屈肢葬數量開始下降,類型減少,直肢葬開始發(fā)展。到第四期,僅可見直肢葬??梢?,以大水田遺址為代表的大溪文化的葬式演變經歷了由早期以屈肢葬為主逐漸發(fā)展到末期以直肢葬為主的演變過程。屈肢程度經歷了由屈幅較大的“跪屈”到折屈最甚的“蹲屈”,再到屈幅較小的“微屈”的變化。葬式是最堅固而穩(wěn)定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一[7],葬式的變化與其他外來文化的影響緊密相連。

三峽地區(qū)屈肢葬最早發(fā)現于城背溪文化時期,僅見于秭歸朝天嘴遺址。到了大溪文化時期,屈肢葬和直肢葬同時流行,但屈肢葬分布范圍較大。從大溪遺址到楊家灣遺址的三峽東部區(qū)域(奉節(jié)- 宜昌區(qū)域)發(fā)現了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的屈肢葬,其中以大溪遺址和大水田遺址為代表。結合大水田遺址中屈肢葬的演變特征,在大溪文化中期,屈肢葬在三峽地區(qū)發(fā)展至鼎盛,晚期逐漸衰落。到了屈家?guī)X文化時期,直肢葬已替代屈肢葬成為主流葬式。這一時期屈肢葬仍在東部地區(qū)流行,但范圍縮小,見于宜昌的中堡島和楊家灣遺址。在石家河文化時期,屈肢葬也非常少,其分布范圍從三峽東部轉移至了三峽西部,主要集中在忠縣附近的中壩和哨棚嘴遺址??梢?,大溪文化是屈肢葬在三峽地區(qū)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隨著漢東地區(qū)油子嶺文化及其后續(xù)屈家?guī)X文化向西擴展,屈肢葬逐漸被仰身直肢葬所替代[7]。伴隨著大溪文化的衰落,三峽地區(qū)的屈肢葬也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7 結語

作為一個特殊的地貌單元,山地有著自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這些特征給古代居民提供生存資源和發(fā)展機會的同時,也對其生存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從人骨的視角出發(fā),我們可以看到大水田遺址表現出了文化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征。山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森林、野生動植物和水能資源方面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居民的生存策略以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為主,尤其是水生生物,這為人們的生存與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根基。同時,由于高山河谷阻隔,山地聚落具有地域分散性和閉塞性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群間的搶掠與沖突,降低了發(fā)生暴力和創(chuàng)傷的頻率,為居民營造了一個穩(wěn)定和平的生存環(huán)境。然而,也正是這種封閉性導致了農業(yè)發(fā)展的原始與落后,生產力低下,人們用石斧進行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荒耕作制,這直接影響了居民的生存、發(fā)育、營養(yǎng)與健康,尤其在承擔繁重勞動的男性群體中表現非常突出。此外,高差懸殊的環(huán)境也對居民的生存和健康構成了威脅,人們易高處墜落,上下坡的機械活動也給足骨帶來很大的壓力。這顯示了史前居民在適應山地環(huán)境的過程中與環(huán)境的非良性互動。

屈肢葬是大溪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三峽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性葬式。大溪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與外來文化交流與互動。大溪文化特色的仰身屈肢葬,深刻地影響了中原地區(qū)的葬俗[4]。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大溪文化也受到其他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其葬式經歷了由“屈”向“直”的變化。隨著直肢葬的持續(xù)滲透,三峽地區(qū)的屈肢葬漸趨末路。

致謝:本文所使用的人類骨骼和牙齒樣本是由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在此深表感謝!

附屬材料:本文網絡版附有如下相關材料:附表1—長骨測量表,敬請查閱。

參考文獻

[1]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巫山縣文物管理所.重慶市巫山縣大水田遺址大溪文化遺存發(fā)掘簡報[J].考古,2017, 1: 42-60

[2] 鄧曉,劉曉亮.重慶巫山大水田遺址中獨立“狗坑葬”初探[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 41(1): 21-24

[3] 馬曉嬌,白九江.三峽地區(qū)大溪文化時期的生業(yè)經濟:重慶巫山大水田遺址2014 年浮選結果分析[J].南方文物,2022, 2: 127-134

[4] 林向.大溪文化與巫山大溪遺址[A].見: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1980)[C].北京:文

物出版社,1982, 124-132

[5]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考古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 考古學[M].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83

[6] 白九江.重慶地區(qū)的新石器文化:以三峽地區(qū)為中心[M].成都:巴蜀書社,2010, 22-25

[7] 白九江.三峽地區(qū)大溪文化的邊緣效應:廊道效應、互惠交換、在地精神和簡單聚落[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3: 33-38

[8] 國家文物局三峽考古隊.朝天嘴與中堡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07-311

[9] 王建華,曹靜.大溪遺址單人墓葬人口自然結構及相關問題研究[J].東方考古,2014, 11: 274-283

[10] 潘其風.中國古代居民種系分布初探[A].見:蘇秉琦.考古學文化論集(1)[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21-232

[11] 陳山.大溪文化居民種族類型初探[A].見:徐州博物館(編).徐州博物館三十年紀念文集(1960-1990)[C].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186-199

[12] 朱泓.體質人類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 92-106, 152-154

[13] White TD, Black MT, Folkens PA. Human Osteology (Third Edition) [M]. Burlingt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1, 379-426

[14] 邵象清.人體測量手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34-56, 150-158, 174-184

[15] El-Najjar MY. Maize, malaria and the anemias in the pre-columbian New World[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76, 46: 329-337

[16] Waldron T. Palaeopathology[M]. London: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7-28

[17] 杜百廉,張松林,等.河南青臺原始社會遺址人骨的研究[A].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文物考古與研究( 一)[C].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3, 1298-1310

[18] 陳世賢.法醫(yī)人類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82-93

[19] 公安部課題組.中國漢族男性長骨推算身高的研究[J].刑事技術,1984, 5: 1-49

[20] 陳世賢.法醫(yī)骨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80, 226-227

[21] 莫世泰. 華南地區(qū)男性成年人由長骨長度推算身長的回歸方程一文的更正[J]. 人類學學報, 1984, 3(3): 295-296

[22] 王永豪,翁嘉穎,胡濱成.中國西南地區(qū)男性成年由長骨推算身高的回歸方程[J].解剖學報,1979, 10(1): 1-6

[23] 張繼宗.中國漢族女性長骨推斷身高的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1, 20(4): 302-307

[24] 施杞.常見骨傷疾病的中醫(yī)預防和護養(yǎng)[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76-77

[25] 朱少廷.軀干骨折與脫位[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51

[26] 黃公怡,劉長貴,溫建民.現代創(chuàng)傷骨科學[M].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7, 367

[27] 張之南,殷德厚.貧血[M].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9, 57

[28] 李詠蘭,鄭連斌,宇克莉.從體質特征看中國南方漢族的人種歸屬[J].人類學學報,2017, 36(2): 248-259

[29] 徐玖瑾,杜若甫.北京與重慶地區(qū)成人身高變化的研究[J].人類學學報,1985, 4(2): 151-159

[30] 金文俊,劉紅亮.人口公共管理:理論、政策與思考[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 30

[31] Turner C. Dental anthropolog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e among the Jomon people of central Japan: X. Peopling of the Pacific[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79, 51: 619-635

[32] 王明輝.中原地區(qū)古代居民的健康狀況:以賈湖遺址和西坡墓地為例 [J].第四紀研究,2014, 34(1): 51-59

[33] 王一如.溝灣遺址新石器時代人骨研究 [D].長春:吉林大學,2015, 25-28, 42-49

[34] 李法軍.河北陽原姜家梁新石器時代人骨研究 [D].長春:吉林大學,2004, 160, 203-208

[35] 朱曉?。K興化蔣莊良渚文化墓葬人骨研究 [D].長春:吉林大學,2018, 109-116, 142-143

[36] 趙冬月,朱泓,閔銳.云南賓川白羊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人骨研究 [J].南方文物,2016, 1: 160-165

[37] 張曉雯.章丘焦家遺址大汶口文化居民生存狀態(tài)研究 [D].濟南:山東大學,2017, 60

[38] 朱曉汀,林留根,朱泓.江蘇邳州梁王城遺址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研究 [J].東南文化,2013, 4: 53-64

[39] 趙永生.甘肅臨潭磨溝墓地人骨研究 [D].長春:吉林大學,2013, 22-33, 59-70

[40] 傅啟高.植酸對單胃動物的抗營養(yǎng)作用 [J].動物營養(yǎng)學報,1998, 10(4): 1-10

[41] 郭立新.論長江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生計經濟與人口壓力 [J].華夏考古,2006, 3: 33-39

[42] 李法軍,王明輝,朱泓,等.鯉魚墩:一個華南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生物考古學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3, 222-224

[43] 劉文,羅安鵠,朱芳武,等.柳州大龍?zhí)鄂庺~嘴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人骨[J].廣西民族研究,1994, 3: 22-37

[44] 張子模,漆招進,朱芳武,等.桂林甑皮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人骨[J].廣西民族研究,1994, 3: 1-21

[45] 黃新美,劉建安.廣東南??h魷魚崗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人骨[J].人類學學報,1988, 7(2): 102-105

[46] 張德興,張文光,賀新紅,等.東莞新石器時代“ 蠔崗人” 遺骸的鑒定和保存[J].解剖學研究,2004, 26(1): 58-59

[47] 熊建雪,鄭秀文,黃翔,等.上海柘林遺址良渚文化墓地人骨初步研究[J].南方文物,2020, 6: 238-245

[48] 周亞威,周貝,顧萬發(fā).汪溝遺址仰韶文化居民的肢骨特征[J].解剖學報,2020, 51(1): 114-123

[49] 丁長芬.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屈肢葬俗[J].四川文物,1991, 3: 12-19

猜你喜歡
人骨三峽
三峽電站再創(chuàng)新高
三峽電站再創(chuàng)新高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峽留下我多少夢
青年歌聲(2019年4期)2019-04-11 08:35:02
曲阜奧體中心戰(zhàn)國兩漢與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學觀察
東方考古(2018年0期)2018-08-28 10:05:14
章丘城子崖遺址H393出土人骨的鑒定與分析
東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8:16
探秘最詭異的人骨吊燈
奧秘(2016年11期)2016-12-17 13:50:48
春到三峽
中亞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4
人骨教堂 “離上帝最近的地方”
我死后,要當教堂一塊磚
苏尼特右旗| 万全县| 贵港市| 舟曲县| 同德县| 繁峙县| 华宁县| 兰坪| 福州市| 永登县| 襄垣县| 黄浦区| 龙岩市| 长乐市| 湖南省| 灵山县| 武隆县| 加查县| 哈巴河县| 济宁市| 高青县| 樟树市| 喀喇沁旗| 绥化市| 海兴县| 黎平县| 利川市| 江城| 宁都县| 和田县| 宁陵县| 元氏县| 石台县| 香格里拉县| 静安区| 扬中市| 辉县市| 京山县| 昔阳县| 清原|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