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衛(wèi)鋼
那天午后,應約去會一個朋友,我騎電瓶車到滬太路、中山北路口時,前方左轉信號燈正由綠變黃。閃念一想,在這種主干道上等下趟綠燈,需較長時間。我遂抱著僥幸心理加速、準備大轉彎。在馬路中央,有一根內環(huán)高架立柱,平時各種車輛逆向大轉彎時,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沿本方向內檔行駛,這樣就相安無事。但當天偏偏有位逆向而來的快遞小哥也想搶時間,并且“不按規(guī)矩出牌”——他竟繞到立柱的外檔、我前行的方向疾駛過來!眼看就要兩車相撞,幸好對方反應更快,擰一下車頭,我倆擦肩而過……
無獨有偶,前幾日我去看電影,在影院門前停車時,發(fā)生了意外:我撐電瓶車撐腳時,車把手只稍碰了下旁邊的共享單車,由于其撐腳太直,立即向外側倒去,并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將緊靠它的一輛電瓶車也推倒。只聽一聲悶響,傾覆的車子剛好重重地摔在一位也在停車的老先生跟前。
我當即“呃喲”叫出了聲,趕緊去搬扶倒在地上的那輛電瓶車。因為此刻我最擔心的是壓壞老先生。誰料對方笑瞇瞇道:“我沒事,剛巧是這輛電瓶車的座椅倒在我腳跟前了——你先把共享單車扶起來,再搬電瓶車吧。”我一面照他的吩咐扶車,一面連聲打招呼,表示實在對不起。
我之所以如此忌憚這事兒,是因為它使我聯(lián)想起不久前一位搞家裝朋友的慘痛遭遇:在一個雨天,他騎一輛電瓶車,在拐彎時突然滑倒,左小腿被重重地壓在車身下。結果,住院兩個多月,接骨、植皮動了四次手術,縫了七八十針,花費十余萬元,還留下后遺癥。
暇時琢磨,就我而言,發(fā)生上述兩件事的根源可以歸結成兩個字——匆忙。第一件事,假如事故一旦發(fā)生,我不僅將受皮肉之苦,也需按交規(guī)擔責。后一個意外事件中,若真的導致那位老先生被電瓶車壓傷,我?guī)缀跻撊?。那將要為之付出的時間、精力和費用,可能就是一個“無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