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誠杰(甘肅省甘谷縣蔡家寺初級中學(xué))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學(xué)習(xí)技能,它是讀者與文本的溝通過程。當下,一個新的熱點名詞成為閱讀領(lǐng)域的“座上客”——群文閱讀,我們運用群文閱讀的新視角,針對群文閱讀關(guān)于“整合”的原則,對同一作家文學(xué)作品的人物形象進行整合,以獲得對人物形象的再認識。
看小說也好,看其他類型的文學(xué)作品也好,當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其中重要的元素。通過窺探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看他們的成長蛻變、觀他們的言行舉止,我們也能品味不一樣的人生軌跡,促使我們?nèi)シ此忌?、融入生活。本文就以初中教材中魯迅的文學(xué)作品為例,來談?wù)勅宋镄蜗蟮某砷L,在探究人物成長與蛻變的同時,嘗試挖掘其中的原因。
《風(fēng)箏》是魯迅的一篇散文作品。作品中的“我”是一個知識分子,對于風(fēng)箏是深惡痛絕的,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所以一直不會給自己的兄弟放。當“我”看見他制作風(fēng)箏的時候,“(我)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fēng)輪擲在地下,踏扁了”,徹徹底底地斷了兄弟的念想,當時的“我”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滿臉勝利的面容。成年之后,“我”從一本書上看到了游戲?qū)和闹匾裕胍浹a這個過錯,但遺憾的是兄弟已經(jīng)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錯過了不能彌補的“過錯”,難道不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嗎?此文批判了封建道德和家長式的專制制度對中國老百姓的奴役。
《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就是孔乙己,他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他在“四書”“五經(jīng)”中耗盡了青春,最終“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因為他一輩子都在讀“圣賢之書”,所以在生活中沒有一丁點謀生的技能,只能做一些偷竊的事情。但這個活在封建舊時代的“文人”卻有著與世無爭的孤傲:一輩子穿長衣,因為長衣是讀書人的標志,即便貧困潦倒也不甘與“短衣幫”為伍;“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標榜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即使被人揭穿了“偷書”,卻硬要說成是“竊書”。他雖然窮困,但是“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酒錢,即使一時半刻記在了酒肆的板子上,也會很快擦去。他也善良,教“我”認字,經(jīng)常分茴香豆給小孩,他的這種善良在封建的舊時代顯得光芒萬丈,但諷刺的是他的這種善良與孤傲反而成為別人嘲笑他的談資。最終,他被人打斷了腿,了此殘生,人生匆匆,遺憾的是以悲劇收場。通過孔乙己,我們看到那個時代讀書人的無奈與唏噓。他年過半百,明明已經(jīng)錯過了考取功名的最好年齡,但他仍然敢于與絕望抗爭,這一點值得我們敬佩,而他的善良更值得我們傳承。
《藤野先生》是魯迅于1926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在日本仙臺學(xué)醫(yī)的留學(xué)生活,文中熱烈贊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xué)、誨人不倦、沒有民族偏見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fēng),但這種認識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藤野先生給“我”的印象是不修邊幅,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留級的同學(xué)說他“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面對他為我修改的密密麻麻的講義,我“還不服氣”,這些都是“我”對這位老師的不屑的一面。第三件事,為“我”能參加解剖實習(xí)課而感到高興,因中國人對于鬼神非常敬重,擔(dān)心“我”不肯從事解剖的工作。更為重要的是第四件事,藤野先生為“我”擺平“作弊”事件。第五件事,從電影院事件之后,“我”已經(jīng)醒悟到醫(yī)學(xué)只能拯救一個人的疾病,卻不能拯救一個人、一個民族的靈魂,于是“我”放棄學(xué)醫(yī),但是又不敢向藤野先生和盤托出,只能說了個謊話“去學(xué)生物學(xué)”,藤野先生的反應(yīng)是“嘆息”,一方面為“我”是個可造之材而惋惜,另一方面也為中國的醫(yī)學(xué)而惋惜。通過這幾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跨越了時代、跨越了民族意識的先進知識分子,這些精神品質(zhì)在現(xiàn)在看來依然是難能可貴的。從文章中,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認識藤野先生有一個質(zhì)的變化過程,這種認識,其實與我們生活中看待一個人的成長與改變是一樣的,只不過魯迅通過文本的方式表達出來。
以上三個人物的身份都是知識分子,他們的認識、他們的素養(yǎng)都代表著那個時代有學(xué)問、有知識的一代人。同時,在魯迅的文學(xué)作品中,農(nóng)村的人物形象也不少。
閏土是魯迅作品《故鄉(xiāng)》中的主人公。少年時的閏土朝氣蓬勃,富有青春活力,他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多,他的勞動能力極強,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少年時代的閏土學(xué)會了很多看家、謀生的本領(lǐng):看瓜地、網(wǎng)魚、曬稻谷、掌握竹編手藝等。父親在魯迅家做忙月時,閏土也常常跟著去,由于閏土和魯迅年齡差不多,二人常在一塊兒玩耍,并以“兄弟”相稱。他成了魯迅最要好的少年朋友,還給魯迅講了很多關(guān)于農(nóng)村的新鮮故事:雪地里捉鳥,下河撈魚,晚上在瓜地里看西瓜——閏土是少年時代魯迅心中的英雄,這種親密的關(guān)系一直延續(xù)到青年時代。后來,魯迅準備搬家,看到閏土變成了一個神情麻木、寡言少語、萎靡不振的人,更為可怕的是他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等級觀念(稱呼“我”為老爺)、迷信(拿香爐供奉),年少的英雄變成了為生活所累的木偶人。這個人物是舊時代下層勞動人民的代表,終日為了三餐而奔波勞碌,作者對他除了同情,更是無盡的唏噓。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是魯迅1926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阿長是文中的主人公,在魯迅的筆下,她是魯迅很崇敬的人,那么,阿長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呢?她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在阿長買回《山海經(jīng)》之前,作者對阿長的態(tài)度是厭惡,因為她幾乎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她既粗俗又盡責(zé),她喜歡“切切察察”,指指點點;夏天睡覺時擺成“大”字睡姿;可能由于承擔(dān)了照顧的責(zé)任,所以十分緊張“我”,對我管束嚴格,不允許隨便走動。另外,她既迷信愚昧又品性質(zhì)樸,阿長要求“我”正月初一一定要說“恭喜”、吃福橘,這樣就可以保證一年到頭順順溜溜;叮囑不能從曬褲子的竹竿底下鉆過去,不然會倒霉,這是農(nóng)村婦女來自生活的質(zhì)樸想法。所以“我”一直對她不屑,但不識字的阿長聽到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山海經(jīng)》,就關(guān)切地詢問這件事。她利用放假的一段時間,費盡千辛萬苦,連城里有學(xué)問的人都沒有辦法“謀”來的書居然被她拿到手,而且花費了自己的勞動所得,為迅哥兒買來他朝思暮想的圖畫版《山海經(jīng)》。就這一點而言,不但值得作者尊敬,也值得所有讀者崇敬萬分。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生活當中,我們不能隨便定義一個人的優(yōu)劣,雖然在這個農(nóng)村婦女的身上,封建時代人性的弱點充分展示了出來,但是她仍然不失為一個善良的人,她文化有限,導(dǎo)致封建迷信的思想充斥她的頭腦,所幸的是封建迷信沒有摧毀她的心靈。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阿長算是比較正面的、積極的人物形象,是魯迅時代農(nóng)村婦女的代表。
將初中語文所有魯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做一個整合,這些人物有知識分子、有農(nóng)民、有打工者、有外國人,涵蓋了不同層面的人物。眾所周知,魯迅的小說有著反封建思想的特質(zhì),對美好人性的期望、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對和諧生活的追求始終是文意指向,魯迅只能通過一個又一個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來。而群文閱讀的意義也在這里,這種閱讀模式將某個類型、某個作者、某種主題思想相近的文本進行整合、區(qū)分、梳理,有助于我們從整體把握文本的主題思想。所謂“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群文閱讀這種方式有助于我們更高效地進行文本閱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