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迅
我想講一點我的當作消閑的讀書——隨便翻翻。但如果弄得不好,會受害也說不定的。
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到得現(xiàn)在,還是如此,不用心,不費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書籍之后,覺得疲勞的時候,也拿這玩意來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確能夠恢復疲勞。
倘要騙人,這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F(xiàn)在有一些老實人,和我閑談之后,常說我書是看得很多的,略談一下。我也的確好像書看得很多,殊不知就為了常常隨手翻翻的緣故,卻并沒有本本細看。
看完一部書,都是些那時的名人軼事,某將軍每餐要吃三十八碗飯,某先生體重一百七十五斤半;或是奇聞怪事,某村雷劈蜈蚣精,某婦產生人面蛇,毫無益處的也有。這時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這是幫閑文士所做的書。
凡幫閑,他能令人消閑消得最壞,他用的是最壞的方法。倘不小心,被他誘過去,那就墜入陷阱,后來滿腦子是某將軍的飯量,某先生的體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講扶乩的書,講婊子的書,倘有機會遇見,不要皺起眉頭,顯示憎厭之狀,也可以翻一翻;明知道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書,已經過時的書,也用一樣的辦法。
例如楊光先的《不得已》是清初的著作,但看起來,他的思想是活著的,現(xiàn)在意見和他相近的人們正多得很。這也有一點危險,也就是怕被它誘過去。
治法是多翻,翻來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較,比較是醫(yī)治受騙的好方子。鄉(xiāng)下人常常誤認一種硫化銅為金礦,空口是和他說不明白的,或者他還會趕緊藏起來,疑心你要白騙他的寶貝。但如果遇到一點真的金礦,只要用手掂一掂輕重,他就死心塌地:明白了。
“隨便翻翻”是用各種別的礦石來比的方法,很費事,沒有用真的金礦來比的明白,簡單。
我看現(xiàn)在青年的常在問人該讀什么書,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銅的欺騙。而且一識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識得了硫化銅,一舉兩得了。
但這樣的好東西,在中國現(xiàn)有的書里,卻不容易得到。我回憶自己的一點知識,真是苦得可憐。
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
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
直到今年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我久不看現(xiàn)行的歷史教科書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說;但在報章雜志上,卻有時還看見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過去了,原沒有什么大關系,但也許正有著大關系,而且無論如何,總是說些真實的好。
所以我想,無論是學文學的,學科學的,他應該先看一部關于歷史的簡明而可靠的書。但如果他專講天王星,或海王星,蝦蟆的神經細胞,或只詠梅花,叫妹妹,不發(fā)關于社會的議論,那么,自然,不看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