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平
盧卡奇的“總體性”作為顯示現(xiàn)實世界關聯(lián)性的哲學辯證法命題,它試圖將彼此分裂、矛盾、沖突的多重聲音調(diào)和為鮮活而熱烈的對立的統(tǒng)一體,其總體性理念在批判性繼承黑格爾的“簡單統(tǒng)一體”、馬克思的“社會關系的總體”的基礎上,完成了對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的辯證法與馬克思的“異化或物化”的批判意識的雙重接納、超越并完成其哲學觀念的重構,盧卡奇的總體性理念也因此成為文藝理論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審美標準與價值標準。與之相應的是,作為民族秘史的小說,是否達到了敘事的總體性表達、是否具備了虛構的總體性品格、是否完成了典型的總體性敘事,往往成為衡量作家的歷史洞察力和小說的敘事史詩性的重要標準,“總體性”如同小說的朝圣與蠱惑,引渡著當代作家不斷對小說的總體性敘事進行多維的探秘——宏大歷史敘事?lián)撝骷以谀撤N歷史主導觀念掣肘下對時代圖景的全景勾勒,但諸多歷史的幽暗、吊詭與細節(jié)常常在宏大圖景的勾勒當中被裁減或被放逐;個體敘事能有效地再現(xiàn)個人性的日常生活紋理,呈現(xiàn)帶有相當真實感和體驗感的個人生活風景,但與之相伴的是對異質(zhì)歷史或他者圖景的阻隔與模式;非虛構歷史敘事試圖借助于創(chuàng)作主體的視聽觸思等全感官從當下躍入歷史現(xiàn)場,并將對歷史“真實質(zhì)感”的還原奉為文體圭臬,但對歷史、時代和階層的總體透視同樣囿于敘事主體的視野局促而難以回避被認為是“文學想象”的重重質(zhì)疑。因此,歷史的總體性敘事不僅需要對敘事觀念的超克,更亟待敘事實踐的超克,從而實現(xiàn)兼顧宏大與日常、階層與個體、理念與情感、截面與流動、故事與意義等的立體化整合,正是在此視閾當中,黃寧的《客從何處來》實現(xiàn)了歷史敘事“總體性品格”的創(chuàng)造性構建,即作者不僅賦予小說以跨界或破圈的文體自主性,而且將歷史圖志、革命斗爭、商戰(zhàn)詭譎、人格觀照、人性省察、哲思發(fā)現(xiàn)等構筑為一座精妙的文學機杼。
《客從何處來》以南洋華僑與中華民族的“離散”與“回歸”為敘事軸心,完成了成長史、家族史、民族史、世界史等四重歷史魅影的集體記憶展示。這種展示雖以層次明朗的扇形圖譜結構“總體”,但黃寧卻以獨具匠心的敘事技巧與敘事修辭,將多重的歷史語境進行了虛構性的“共同體融合”。多重的歷史魅影彼此交織、互為表里、互嵌互融,形構出一種深具日常紋理性和立體縱深感的“空間化歷史”,它不僅構成小說的敘事動力、矛盾沖突、性格演變、命運跌宕、行動抉擇等的精微敘事裝置,而且也是對廈門建市之時紛雜而糾葛的真實歷史感的深描。同時,小說當中的個體人物乃至群體肖像,一方面他們以其顯豁的性格特征表征著空間化歷史語境當中的異質(zhì)階級話語修辭,中國共產(chǎn)黨(章慧)、國民黨(戴笠)、民族資本家(鄭堂秋、陳廣利、陳峰)、買辦資本家(鄭家駒)、日本商人(鐘和夫)、日商鷹犬(陳三甲、陳細甲等)、變節(jié)文人(黃玉郎)、工人階級(蘇環(huán)球)等,人物充當著各自符號化和象征性的階層意蘊,并由此構成宏大而抽象的“空間歷史”當中可感而微觀的個人性存在;另一方面,這些人物群像又以其富有生活邏輯、情感邏輯、社會邏輯、思維邏輯性和人性邏輯的日常行動,暗合并呼應著歷史精神和歷史情緒的“進步共名”話語,并逐步成長為具有高度的成長性、主體性、抉擇性的“歷史個體”,最終蛻變?yōu)榫邆淠軇拥姆粗朴跉v史走向或階層生態(tài)的“完備而鮮活之人”。由此,空間化歷史與微觀化個體,不僅形構出生動的舞臺與歌者的“總體性景觀”,而且形塑出鮮活的歷史與個人之間的共為內(nèi)聯(lián)的“關系性景觀”。
《客從何處來》展示出“南洋華僑”這一華夏游民部落由“身份迷失”“身份尋根”“身份重建”到“身份堅守”這一華僑群落尋根之旅的艱難文化自覺與文化身份賦形。小說聚焦于中華民族的海外游民即華僑這一特殊群體的“世界命運”及其“精神尋根”,即一方面直面他們對中華民族認同的巨大差異所導致的生活姿態(tài)(如鄭堂秋和章啟智等的“認同”、鄭堂春和鄭家駒等的“疏離”、鄭家明和陳峰等的“游弋”),這種差異不僅表征為他們對自我身份認知的意識迥異,而且表征為人物在思想觀念與日常行動當中的分裂區(qū)隔,并以鄭家明等人的紙醉金迷或奢侈萎靡的日常生活,隱喻華夏游民喪失民族身份認同之后的生命困厄,以鄭堂秋等人的實業(yè)救國或自我犧牲,隱喻華夏游民確立中華民族身份認同之后的生命高光;另一方面,小說展示出南洋華僑階層有意或無意所隱匿的民族身份的“永恒性”“自在性”和“內(nèi)隱性”,即自我的身份認同在和平時期的被隱匿并非意涵民族身份的徹底消弭,因為在“國族危難”(民族危難、政治危難、資本危難、信仰危難)發(fā)生的特殊歷史與生活語境當中,身份尋根或身份重建不僅成為華僑群體集體性的自為精神訴求,而且蘊含著對自我作為“游民”狀態(tài)的艱難而主動的蛻變,他們以離心式的關系狀態(tài),標識出“中華民族”這一民族身份母體所蘊藏的超越時空、超越地域、超越階層、超越政治的“生活共同體”所具有的聚合能量,它既是華夏游民即華僑的集體身份記憶,也是華夏游民的生活日常感召體(語言、情感、道德、倫理、正義、認知等),標志出南洋華僑作為“華夏游民”在民族存亡的歷史時刻,所集體蘊藏的根祖回歸與堅定認同,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政治信仰、家族賡續(xù)、道義擔當、價值抉擇和人文堅守,并在小說當中構建出以鄭家明陣營與鐘和夫集團之間圍繞民族/外族、信仰/絕望、斗爭/和解、抵抗/臣服為內(nèi)在砥礪的行動主線和敘事圖景。
小說以廈門建市之初社會各階層的歷史存在或歷史行動(政治、革命、貿(mào)易、資本、戰(zhàn)爭、市井、文娛、愛情)為透視鏡像,對包括華僑在內(nèi)的近現(xiàn)代中國進行了“總體性”敘事,完整譜繪出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所內(nèi)蘊的階級群體紋理,并突破了各階級群體之間對立沖突的敘事窠臼,展現(xiàn)出近現(xiàn)代中國各階級群體自身的“多重性”或“悖論性”,民族資本家在經(jīng)濟追求與國家守衛(wèi)之間的艱難抉擇、青年革命者對抗戰(zhàn)事業(yè)所充盈的浪漫蒂克與自我犧牲的雙重氣質(zhì)、華僑企業(yè)家在回鄉(xiāng)報國與慘烈商戰(zhàn)之間的痛苦煎熬等等,小說以回歸“歷史現(xiàn)場”的辯證思想觀對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群體的“進步性”或“理想性”或“頹廢性”,都給予著富有真實感的勾勒,譜繪出不同階層之間交叉/合作/糾葛/沖突的“并置”歷史境況。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在復原出被廈門建市前后的紛紜復雜的歷史場景的同時,也以氤氳著畫面感和懸疑感的敘事虛構解密出“時代走向與城市未來何以如此”的前世今生與歷史隱秘。也就是說,小說完成了全景式地呈現(xiàn)廈門建市的城市歷史記憶,這種文化記憶不僅包含著市井煙火與飲食男女,更包含著作者以“當代性”意識重審歷史肌理時,對多元化的階級力量或階層力量及其所構筑的廈門建市歷史的錯綜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內(nèi)里的“總體性”審視,更青睞于對某一階級能成為時代與歷史主導,而另一階級淪為時代與歷史沒落的“文化意識”“情感結構”“生活本能”“信仰捍衛(wèi)”“人格倫理”“政治認同”等的敘事生活化解析,并通過南洋華僑群體的回鄉(xiāng)報國、抵御外寇、振興實業(yè)、淬煉人格、磨礪精神等高度戲劇性和典型性的敘事結構完成對這一奧義的藝術表達。
小說將“民族資本家”這一群像作為文學主角,突破了對這一群體在百年中國文學人物形象譜系當中的“刻板印象”,不僅凸顯出民族資本家或民族企業(yè)家所內(nèi)蘊的多元性和異質(zhì)性(愛國愛鄉(xiāng)的章啟智;專注實業(yè)的陳廣利陳峰父子;崇尚資本的鄭家駒;游民到子民的鄭家明等),而且有效地剝離出“民族資本家”這一群體在社會性現(xiàn)象或文學性誤讀當中被一度誤讀或遮蔽的家國情懷、儒商風范、人格風骨、道義恪守、民族認同。小說當中包括鄭家明在內(nèi)的資本家系列,普遍承擔著多重身份角色,譬如鄭家明擔負著家族后嗣、青年企業(yè)家、華夏子民、抗日分子等角色,章慧擔負著中共黨員、小資女性、工人領袖、抗日特工等角色,章啟智承擔著民族資本家、家族長者、愛國志士、俠義紳士等角色,他們在同以鐘和夫、陳三甲等為代表的日籍商人或日商鷹犬的經(jīng)濟戰(zhàn)、貿(mào)易戰(zhàn)、商品戰(zhàn)、貨幣戰(zhàn)等經(jīng)濟實踐和民族政治的斗爭領域當中,所展示出的是南洋華僑企業(yè)家和民族資本家對自我多重身份的調(diào)適、重構與凈化,并在“抗戰(zhàn)”這一歷史劫難與壯舉當中,各自形塑出以“國家捍衛(wèi)”“家園守護”“民族救亡”“底層悲憫”“堅守氣節(jié)”為核心的日常政治實踐,在民族戰(zhàn)爭語境當中確立起其“中華子民”這一高貴而自尊的主體身份與民族角色。
小說故事與人際關系的總體運行,在內(nèi)化和遵循“階級政治話語”和“商業(yè)經(jīng)濟話語”的同時,更內(nèi)隱著南洋華僑和民族資本家這一群體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倫理”與“民間道義”的暗合與恪守,作者獨出機杼地將之作為結構故事情節(jié)、人物關聯(lián)、日常行動、價值抉擇的軸心基石。由此,南洋華僑和沿海商人這一在時間和空間上與中華民族具有“距離化”的群體,卻普遍具備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倫理”“觀念”“價值”“信仰”,這是小說對這一角色群體進行觀照或透視的深刻發(fā)現(xiàn)。因此,小說當中諸多人物盡管其物質(zhì)外殼(生活習性、飲食衣著、興趣愛好等)頗具現(xiàn)代化的南洋氣息和地方性的閩南風格,他們的商業(yè)實踐都極具近現(xiàn)代商業(yè)階層的冒險開拓與開放進取精神,但他們無論是在商戰(zhàn)領域、政治領域、日常生活領域,都恪守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倫理與民間道德,包括誠信守諾、知恩圖報、抑強扶弱、愛國守家、嫉惡如仇、除暴安良、慷慨俠義、仗義疏財、舍身取義等,民間傳統(tǒng)的樸素倫理不僅是人物行動的法則,也賦予小說飽含人文倫理性的民間敘事“傳奇美學”。而小說當中背離民間倫理道德等“逆?zhèn)鹘y(tǒng)化”的人物或行徑,包括背叛家國、賣友求榮、宗法宰制、欺凌弱者、踐踏生命、尊卑森嚴、褻瀆情義等,在小說當中無不充當?shù)氖秦撁娑磩拥姆栆馕叮M管這類人物序列(鐘和夫、陳三甲、陳細甲、黃玉郎、鄭家駒等)的行動選擇同樣具有“人性”或“情感”或“道德”的自洽性,但是,作者并未以存在主義和相對主義的現(xiàn)代主義立場賦予其過多的同情理解或解構消弭,即并未用人性的普遍遮蔽其道德倫理的瑕疵或人性抉擇的陷阱,相反,作者將這一系列人物放置于抗戰(zhàn)歷史、家國信仰、民族存亡、民間倫理乃至現(xiàn)代商業(yè)精神等所組構的綜合天平臺,來彰顯極具誘惑性的歷史漩渦當中“人”的選擇的可能性——利己或利他、保守或開放、同情或宰制、個體或集體、堅守或逃離、和解或乖戾、等級或民主等,并在“階級政治話語”“商業(yè)經(jīng)濟話語”“傳統(tǒng)倫理道義”的三重掣肘之下,完成了小說對人文正義、歷史正義、詩性正義、政治正義、民族正義的詮釋與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