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獸之美者:滇象北往與貢象南來(二)
——基于歷史民族學(xué)的人象倫理關(guān)系考察

2023-04-05 16:18:37郝時遠
關(guān)鍵詞:馴象

郝時遠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北京100732)

三、馴象之貢:“喜看瑞物應(yīng)升平,馴象南來萬里程”

象牙之貢歷史久遠,大象活體之貢亦源遠流長且規(guī)模龐大。且不論“商人服象”的時代,是指商人具備獵捕野象和役使馴象的能力,還是“貢象南來”的早期史證,至少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越獻馴象、能言鳥”[1],是為南地貢象南來的正史記錄。由此開啟了“象車,漢鹵簿最在前”的皇朝儀仗“五輅”之制,以大象示威儀、壯聲勢的宮廷鹵簿儀衛(wèi)為歷朝各代傳承。晉武帝太康中平吳后,“南越獻馴象,詔作大車駕之,以載黃門鼓吹數(shù)十人,使越人騎之。元正大會,駕象入庭”[2]。所謂“使越人騎之”,即指伴隨馴象南來的藩屬外邦的馭象者。由此可知,南蠻之地貢象,不僅由馴象駕馭者一路馭使入朝,而且馴象者將陪伴馴象留駐宮廷以盡飼養(yǎng)、訓(xùn)練和保障儀衛(wèi)演示之責(zé),故“貢象南來”包括了馴象者南來。

漢代傳入的佛教,亦稱“象教”,系指釋迦牟尼弟子刻木為佛“瞻敬之,以形象教人也”[3]。此說雖與大象無關(guān),但佛祖誕生的“乘象入胎”傳說卻賦予了大象與佛教的淵源關(guān)系。經(jīng)文中“文殊騎獅子,普賢騎象王”之類的故事和見諸宗教造像范疇的大象圖案,隨著“漢時西域僧以象馱經(jīng)至洛陽化為石”[4]的傳說,強化著大象在皇權(quán)威儀中象征祥瑞的天命意義,以至人象互動關(guān)系中善有善報、盲人摸象、刻舟稱象等故事,也在佛教典籍中國化的進程中成為流布社會、化導(dǎo)信眾的民間知識。

大象之于人類,不屬于馴化動物之列,但產(chǎn)象之地通過對大象個體的馴服以供役使,又十分普遍。殷商墓葬中的人、象陪葬遺骸,通常解讀其人為馭象者。而馭象之技并非常人所有,故凡貢象必由馭象者調(diào)馴、駕馭而來,是為“專業(yè)人士”。佛教經(jīng)典中記載了佛門“象調(diào)御”之道,如“昔者剎利頂生王有捕象師”,為其捕獲野象后,王令“善調(diào)象師,汝今可速調(diào)此野象”。調(diào)象師的制象方法之一,是“使人捉鉤,騎其頭上”,鉤其額而上下左右馴導(dǎo)之,使野象“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xí)愛人間”。經(jīng)“善調(diào)御、得上調(diào)御、得最上調(diào)御”之象,“可中王乘,受食王廩,稱說王象”[5]。不過,佛家的馴象之道,只是對人間馴象之法的教義化渲染而已,其意在以佛法教化眾生。類似故事如“憍薩羅主勝軍大王,敕捕象人捕大野象,令調(diào)象者依調(diào)象法善調(diào)御之”。其后大王乘象游獵,因遇雌象群而座象“欲心熾盛,即便奔逐。象師盡術(shù)制不能回,王與象師俱被傷損”,大王追究象師之責(zé),象師稱“我能調(diào)身,不能調(diào)心”,世間“有謂佛世尊,能調(diào)眾生身心諸病”,王遂“乘所調(diào)象往詣佛所,……佛即為王說甚深法”[6],云云。以示大王由此皈依佛門。

佛經(jīng)中“象調(diào)御”的“捕象師”“調(diào)象師”之稱,尚有眾生平等之意。而人世間此等“專業(yè)人士”,雖有“挽索據(jù)脊”、駕馭龐然大物之技能,卻被稱之為“象奴”,如“滇人善馴象,呼象奴”[7]。宮廷馴象“使越人騎之”的越人亦然,實則因“象奴”皆為“蠻夷”之屬。捕獲野象以馴之,貴不在牙,故不可傷其體膚。捕象之法,通常于大象出沒處沿路放置甘蔗、果蔬等物,且以馴熟之雌象為誘,引至無路可逃的封堵之處或陷阱之中,先以饑餓、后誘以食,野象“終亦狎而求飼,益狎人,乃鞭之以棰,少馴則乘而制之”。而“制之”利器即為“象鉤”,通常柄長一米左右,頭部接駁或嵌套金屬刃鉤(镢),馴者持鉤騎于大象耳后頸部,擊鉤其痛點、反復(fù)喝令馴導(dǎo)[8]。史稱“凡制象必以鉤,交人之馴象也,正跨其頸,手執(zhí)鐵鉤以鉤其頭,欲象左、鉤頭右,欲右鉤左,欲卻鉤額,欲前不鉤,欲象跪伏,以鉤正案其腦,復(fù)重案之,痛而號鳴?!w象之為獸也,形雖大而不勝痛,故人得以數(shù)寸之鉤馴之,久久亦解人意。見乘象者來,低頭跪膝,人登其頸則奮而起行”[9]。經(jīng)此調(diào)御遂為馴象,“馴者,教能拜起周章,從人意也”[1]。至今人們所見馬戲團、動物園、旅游點的大象“從人意也”的種種技藝表演,人們多以大象為獸中智商高者釋之,孰不知其經(jīng)歷多少鞭撻、鉤痛之馴導(dǎo)。

產(chǎn)象之地或產(chǎn)象之古國,“番人皆畜以服重,酋長則飭而乘之”[10]。故馴象、役象、馭象之技皆為這些地方或民族所獨有。史稱云南之地,“滇人蓄象,如中夏畜牛、馬然,騎以出入,裝載糧物,而性尤馴。又有作架于背上,兩人對坐宴飲者”[11]。唐明皇時“每賜酺御樓,引大象犀?;虬莼蛭瑁瑒又幸袈伞盵12]的表演,實則由南蠻之地引進,即滇地“蠻王宴漢使于百花樓前,設(shè)舞象。曲樂動,倡優(yōu)引入一象,以金羈絡(luò)首,錦襜垂身,隨膝騰踏,動頭搖尾,皆合節(jié)奏”[13]。這些地區(qū)更有沖鋒陷陣之戰(zhàn)象。

古羅馬時代,北非迦太基的漢尼拔率幾十頭大象翻越阿爾卑斯山與羅馬軍團交戰(zhàn)的故事,是西方歷史中象軍之戰(zhàn)的著名案例。但較之亞洲天竺諸土邦中“國之東南野象群暴,故此國中象軍特盛”[14]之狀,可謂小巫見大巫?!吨T蕃志》記西印度注輦國“與西天諸國斗戰(zhàn),官有戰(zhàn)象六萬,皆高七八尺。戰(zhàn)時象背立屋,載勇士,遠則用箭,迎則用槊”[15]34;甚至有記載稱真臘吳哥王朝強盛時,有“戰(zhàn)象幾二十萬”[15]7之說。中國“古者軍旅有象”[16],可上溯黃帝駕象車戰(zhàn)蚩尤的壯舉,或“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之說,亦延續(xù)到滇、桂等地所謂蠻夷馭象為陣以戰(zhàn)的象兵傳統(tǒng)[17]。

自漢以降,馴象之貢已成慣例,將馴象納入宮廷鹵簿儀仗、造象輿和象輦以乘坐或為先導(dǎo)探路(尤其是試橋梁穩(wěn)固),為歷朝各代所因襲。及至唐代,隨著嶺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宮廷馴象的豢養(yǎng)成制、數(shù)量大增,除儀衛(wèi)之用亦為娛樂表演,以彰顯“蠻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18]的天下一統(tǒng)、四夷歸心的盛世景象,而唐人頌象詩賦文學(xué)、造像繪畫藝術(shù)之多也為前此所無,對此學(xué)界研究頗多[19]。其時,與馴象有關(guān)的大事,一是唐德宗時一度清明圖治,“詔禁天下,不得貢珍禽異獸,銀器勿以金飾。丁亥,詔文單國所獻舞象三十二,令放荊山之陽,五坊鷹犬皆放之,出宮女百余人”[20],被史家贊譽為堪比禹放龍蛇,周公驅(qū)虎豹、犀象以養(yǎng)人的“無愧于先王”[21]之舉。二是唐玄宗時安史之亂,安祿山入洛陽設(shè)宴款待諸戎胡酋長,令宮廷樂工奏樂、驅(qū)馴象拜舞以示祥瑞天降其身,然樂工雷海青拒不演奏,且“象皆怒目不動,終不肯拜。祿山怒,盡殺之”[13]的故事。馴象“寧死終不舞”的春秋大義,也為后人留下大象“遂與雷海青,垂名照千古”[22]的評說。

宋代宮廷尚象之風(fēng),除前述象牙事外,宮廷馴象對皇朝典禮儀仗、京城市井生活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是時,大象種群雖分布江南諸地,但在中原地區(qū)亦偶有流徙[23]。自宋太祖始,朝廷即專設(shè)養(yǎng)象所“掌調(diào)御馴象”[24],史稱:“乾德五年八月,有象自嶺南來,至都城外獲之。其后吳越、廣南、交州繼獻馴象四十五頭,于南薰門外玉津園東北置養(yǎng)象所,作馴象旗?!盵25]玉津園系皇家園林,飼養(yǎng)各類珍奇動物、栽植花果草木、耕種稼禾,是皇帝射獵觀魚、欣賞花草、觀看農(nóng)耕勞作的休閑之地,亦是舉辦宴飲、款待蕃邦貢使、他朝使臣之處,其中包括“舊例,北使到闕,玉津園射弓畢,觀看馴象”[26],以彰顯上朝大國威儀,北宋時契丹使臣初識馴象即在此處。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九月,“占城獻馴象,能拜服,詔養(yǎng)于寧陵縣”[25]。是時,養(yǎng)象所的馴象在寧陵縣放養(yǎng)。即“每四月送象于應(yīng)天府寧陵縣西汴北陂放牧,九月復(fù)歸。歲令玉津園布種象食茭草十五頃”[26]。即入夏至秋,馴象牧放于田野,及至入冬至春則在養(yǎng)象所飼料喂養(yǎng)。

北宋時期,不僅朝廷豢養(yǎng)馴象的體制趨于完善,而且馴象在鹵簿儀衛(wèi)陣仗中的利用及其規(guī)制也達到空前規(guī)模,甚至宮廷樂章專有《馴象》一首,以謳歌“嘉彼馴象,來歸帝鄉(xiāng)”的“神化無方”[24]。宋太祖、太宗時南郊引駕,先后以馴象十、六為陣仗,后不斷完善其儀軌和規(guī)模,大駕鹵簿儀仗從宋初萬余人擴大到宋神宗時兩萬余人的規(guī)模[27],且頒行《南郊教象儀制》[25]以遵循,可謂空前絕后?!端问贰份d:“宋鹵簿,以象居先,設(shè)木蓮花坐,金蕉盤,紫羅繡幨絡(luò)腦,當胸、后鞦并設(shè)銅鈴杏葉,紅牦牛尾拂,跋塵。每象,南越軍一人跨其上,四人引,并花腳幞頭、緋繡窄衣、銀帶。”[24]。除大象背馱寶座、身著飾物外,跨背馭象的“南越軍一人”,即是隨貢象入朝的南越“象奴”。所謂南越,“其地非一處,其人非一種”[28],宋時尤指安南王國。

宋朝多次頒定典禮儀制,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頒行的《政和五禮新儀》,系自《大唐開元禮》后中原王朝皇家禮儀頗具大成的儀典。其中鹵簿先導(dǎo)之中道隊列,“養(yǎng)象所押象官一員騎象,簇引三十人”[26],六象“分左右為三重,各持鐵鉤一人跨其上,執(zhí)轉(zhuǎn)光小緋旗”,在三重六象的隊列前后、中間和左右,除執(zhí)旗者外,還有執(zhí)七寶鉤二人、銀鉤二人、鍮石鉤(黃銅礦石鉤)二人、朱漆鉤二人、鐵鉤一人行走[29],以彰顯馭象利器之威。馴象儀仗不僅在皇朝鹵簿序列中以象征祥瑞而位列先導(dǎo),而且以其裝飾華麗的龐大雄姿象征了君臨天下的威儀。是故,每逢祭祀大典,鹵簿儀仗之排練亦尤重于馴象隊列的演習(xí)。

史稱“遇大禮年,預(yù)于兩月前教車象自宣德門至南熏門外往來一遭,車五乘以代五輅輕重,每車上置旗二口、鼓一面,駕以四馬,挾車衛(wèi)士皆紫衫帽子,車前數(shù)人擊鞭。象七頭前列,朱旗數(shù)十面,銅鑼鼙鼓十數(shù)面,先擊鑼二下,鼓急應(yīng)三下,執(zhí)旗人紫衫帽子,每一象,則一人裹交腳幞頭、紫衫,人跨其頸,手執(zhí)短柄銅镢尖其刃,象有不馴,擊之。象至宣德樓前,團轉(zhuǎn)行步數(shù)遭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喏”[30]。大象拜起周章、通人意的行為,實則皆由馴象者以象鉤馭使[9]。對中原王朝來說,舉行大典、展現(xiàn)聲勢浩大的鹵簿儀仗,包括了向四夷蕃邦顯示禮儀之邦國家力量的效應(yīng)。故典禮之際,亦安排朝貢使者、鄰邦國使觀禮。宋太祖朝始于玉津園款待北使宴射并觀馴象的傳統(tǒng),也為契丹王朝效法中原鹵簿之制向宋朝索要馴象埋下了伏筆。

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是北宋繁盛發(fā)展時期。期間宋遼關(guān)系總體上和平相處,禮尚往來不斷,期間亦有以馴象為禮的故事。如前所述,遼之契丹似對象牙及其制品并不熱衷,唯因俗而治的南面官用象牙笏。不過,遼朝卻有接受域外貢象的記錄。遼開泰九年(1020年)十月,“大食國遣使進象及方物,為子冊割請婚”,次年三月復(fù)來請,遼帝“封王子班郎君胡思里女可老為公主,嫁之”[2]。大食國唐季通中國,其地在波斯以西之阿拉伯地區(qū),自公元八世紀中葉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達,開啟了阿拉伯帝國的強盛時代。及至大食國貢象和親于遼,阿拔斯哈里發(fā)王朝疆域已裂解為眾多國家,即宋人所記“大食者,諸國之總名也?!邪状饑?,大食諸國之京師也”[9]。宋遼之際,巴格達亦相繼為布韋希王朝、塞爾柱帝國所領(lǐng)據(jù)。其赴遼貢象和親之大食國為哪一王朝無考,而貢象在遼地的命運亦無跡可尋。其后,則有契丹向宋朝索要馴象一事。

大食國貢象三十五年后,宋朝應(yīng)允契丹索馴象一事。期間,宋廷曾遭逢馴象數(shù)量銳減的危機,“真宗天禧五年正月,玉津園養(yǎng)象所言:‘舊管象四十六,今止三頭,望下交州,取以足數(shù)’。詔知廣州段曄規(guī)度,如有,即以進來,勿須宣索”[32]卷97。宋仁宗至和二年、遼興宗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正月,宋遣使赴遼朝賀并“饋馴象”,二月遼興宗“召宋使釣魚、賦詩”[31]卷20于混同江。有意思的是,馴象北上契丹留駐于哪里?若是上京臨潢府(內(nèi)蒙古巴林右旗林東鎮(zhèn)),或中京大定府(內(nèi)蒙古寧城縣天義鎮(zhèn)),兩地分別處于北緯43°57′-44°00′和北緯41°17′-41°53′之間,且其時正值北方初春乍暖,氣溫仍在零下,宋“送契丹國馴象二”[32]卷177,是否遭逢了唐代長安宮廷馴犀越冬之際“飲冰臥霰苦蜷跼,角骨凍傷鱗甲蹜”[33]的悲劇,亦未可知。但作為馴象個體從初春漸暖的河洛之地北上風(fēng)寒草原,當屬中國歷史時期南來貢象北上的一個奇跡。

不過,遼代文獻、墓葬壁畫中并未顯現(xiàn)以馴象為儀衛(wèi)的蛛絲馬跡。遼代佛教大興,佛塔林立,遼興宗重熙十六年(1047年)所建慶州白塔[34]的磚雕圖案中,胡人馴象圖頗為生動[35],但這只是佛教造像藝術(shù)在中國傳承的普遍規(guī)制。自漢始,磚雕藝術(shù)圖案中的馴象題材就很豐富,且多有馭象者以象鉤左右大象之狀,“形成了獨特的‘胡人—象’圖像模式”[36]。在遼代,除佛塔圖像外,其鹵簿儀仗之“五輅”之制,雖“象輅行道,用之黃質(zhì)象飾,馀如金輅,駕黃騮”[31]卷16,車輿儀仗唯駝馬[37],旗仗亦無馴象旗。從這個意義上說,遼雖有馴象輸入但未成為宮廷政治文化的要素和標志,或因豢養(yǎng)不佳而亡。

其時,遼興宗以契丹“惟貴族近臣得與,一歲盛禮在此”的混同江“水上置宴釣魚”[32]卷177,款待押送馴象而來的宋使,其禮儀非同尋常,系契丹統(tǒng)治者“春捺缽”[38]傳統(tǒng)中的“卓帳冰上,鑿冰取魚”[31]卷16的“頭魚酒筵”[39]。其地在長春州(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qū))東北三十五里的鴨子河濼[40],即今查干湖水域西南之畔[41]。當代,查干湖冬季鑿冰捕魚的盛況,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追根溯源其一方水土的漁獵文化傳統(tǒng),可知歷史上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華文化多樣性傳承中承前啟后的作用。就廣義的文化而言,民間社會是傳統(tǒng)文化形態(tài)、要素生成和傳承的土壤,而某些傳統(tǒng)為統(tǒng)治階級制度化、儀式化,則會形成導(dǎo)引社會尊崇和規(guī)約民眾認同的國家力量象征。

遼興宗款待宋使王拱辰一行,是宋遼和平相處關(guān)系轉(zhuǎn)折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是時,遼興宗對宋仁宗大有“無由一會”的遺憾,屢屢表達“朕與宋主約為兄弟,歡好歲久,欲見其繪像”[31]卷16的愿望,甚至遣遼使耶律防“竊畫圣容,曾未得其真”[42]。后遣使先“送其像及隆緒畫像凡二軸,求易真宗皇帝及上御容”[43],索要馴象之請亦在其時。是故,此次雖宋朝皇帝御容未至但達“饋馴象”之愿,故遼興宗厚待宋使。宴飲間詳問宋帝家世,且每釣得魚即親彈琵琶勸酒,贊譽宋使王拱辰為“南朝少年狀元,入翰林十五年矣”[43]。言談中不僅解釋了遼與西夏和親等事,而且流露了對契丹皇位繼承的憂慮,提醒宋使“吾有頑弟,他日得國,恐南朝未得高枕也”[32]卷177,意在密切和維系遼宋和好關(guān)系。

遼興宗求、易宋仁宗繪像和索要馴象之舉,可謂前所未有。故宋廷朝議時“仁宗顧左右,皆嘿然不敢對”[44]。其后,宋仁宗雖饋馴象且應(yīng)允御容之請,但至遼興宗去世亦未獲睹其容。遼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再度遣使以完其父志,并按宋之要求先送上自己的繪像以示遼宋侄伯之序,但宋廷朝臣仍意見不一,或稱:“彼嘗求馴象,可拒而不拒;嘗求樂章,可與而不與,兩失之矣。今橫使之來,或謂其求圣像,圣像果可與哉?”[24]或議者疑契丹居心叵測,求索御容“慮有厭勝之術(shù)”[43]的施咒陰謀。但也有朝臣以“明信義,重曲直,酌人情,量事勢”論辯之,稱:“契丹與中國通盟久矣,而向來宗真特于信好,自表殷勤,別有家書繼以畫像,圣朝納其來意許以報之,而乃遷延至今,遂欲食言而中輟,是則彼以推誠結(jié)我,我以不信待之,失信傷義,甚非中國待夷狄之術(shù),而又其曲在我,使彼易以為辭。”[45]歐陽修“失信傷義”之論終占上峰,可見以“是非曲直”認知歷史才是解讀“大一統(tǒng)”意義的正途。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冬十月,宋“且許以御容約,因賀正旦,使置衣篋中交致焉”[43]。按大宋朝臣的論說,遼的馴象之求可拒,唯因馴象乃蠻夷外藩的職貢之物,雖有“饋”或“遺”的字眼講究,但仍不免大宋之于契丹“以下獻上”的朝貢之嫌;而契丹“向時嘗借樂譜”[46]卷6則為禮樂文章之事,屬天朝“有必須此以給其用者”[47]之優(yōu)越,應(yīng)與之。是論,實遵循春秋大義夷夏觀的禮制。其實,遼興宗要馴象并沒有居高臨下的索貢心態(tài),馴象儀衛(wèi)在中原王朝宮廷政治中早已是“禮樂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斑|人嗜學(xué)中國”[48],尤其是遼興宗崇尚儒學(xué),推崇唐、宋禮儀,其馴象之需亦可理解為完備遼朝宮廷儀衛(wèi)、以示正統(tǒng)的愿望[49]。這是中國歷史上“四夷”之屬的王朝模仿或移植、吸收或繼承中原政治文化,認同大一統(tǒng)的常態(tài)。只是中原禮制之繁復(fù)講究與四夷習(xí)俗之簡約直白,相互難免有磨合、抵牾之處。

漢匈時期,所謂“南有大漢、北有強胡”之說,在“五方之民”交相逐鹿中原、建立王朝的歷史中,形成國號稱大的正統(tǒng)政治傳統(tǒng),即“昔湯武革命,發(fā)大號以順人。唐漢開基,因始封而建國,宜國號大宋”[50]。是故,契丹阿保機稱帝立“國號大契丹”[39],后改大遼再復(fù)大契丹均屬中原王朝之傳統(tǒng)?;食按蟆闭咧?,有政權(quán)“分庭”以示正統(tǒng)地位的倨傲含義,但并無政治“抗禮”以圖另起爐灶的用心,實遵循“發(fā)大號以順人”的湯武革命傳統(tǒng)。大漢、大唐、大宋、大遼,及至大金、大元、大明和大清,無論何族而建,概莫如此。只是四夷之屬立朝建國,多有其各自文化傳統(tǒng)滲透其中的特點,故與中原王朝交聘關(guān)系中亦有“不為小禮以自煩”[1]的“天之驕子”隨性[51],遼興宗時期亦是如此。

遼興宗遣使赴宋頗為頻繁,甚至“不時而來”,出使名目翻新且有“今契丹使來無名” 的隨意性,且其所請事端“非彼書語及,只是黠使口陳”[46]卷6。尤其是易御容、索馴象之請,更令大宋朝臣面面相覷,實無前例可循,唯感有違“華夏禮法猶在”[46]卷6的體統(tǒng)和尊嚴。遼興宗生前雖未獲宋帝繪像,但畢竟已得馴象,故其款待宋使尤重,史稱“自來奉使北朝,禮遇之厚無如王拱辰”,以致數(shù)度擔(dān)任遣遼史的王拱辰,亦有“南朝峭漢惟吾”[52]的自恃。其出使過程中有損大宋王朝體統(tǒng)的不端言行——赴遼途中“只著窄衣赴北朝餞宋選御筵,以隨行京酒換去彼酒,痛飲無算,深夜喧酗,坐位失序,客主不分”,尤其是赴混同江御筵“當彼主親彈胡琴送酒之禮,乃是損體生事辱君之甚”的行為,因事關(guān)“今后彼使來朝欲扳以為例,如何拒之”[46]卷7的大宋皇帝尊嚴,故受到“鐵面御史”趙抃的反復(fù)彈劾,使北宋出使契丹使臣“違禮得罪”[53]的朝堂政治風(fēng)波再起高潮。因涉及朝廷權(quán)臣黨爭,宋仁宗也只好頒詔告誡“奉使契丹及接伴送使臣僚,每燕會毋得過飲,其語言應(yīng)接務(wù)存大體”[32]卷97了事。

契丹“頭魚酒筵”不拘中原王朝君臣禮儀之舉,雖未引起宋遼之間的直接沖突,但契丹主在“頭魚酒筵”上對藩屬部落的倨傲態(tài)度,卻引發(fā)了生女真部起兵滅遼的危機。遼天慶二年(1112年)二月,天祚帝耶律延禧幸混同江釣魚,“界外生女直酋長在千里內(nèi)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獨阿骨打辭以不能。諭之再三,終不從”。此舉引起的契丹朝臣的不滿和疑慮,而阿骨打亦“疑上知其異志,遂稱兵”[31]卷6。拉開了滅遼與攻宋的序幕。金太宗天會年間,史稱其“既滅遼舉宋,即議禮制度,治歷明時,纘以武功,述以文事,經(jīng)國規(guī)摹,至是始定”[54]。所謂“始定”,實際上就是移植了北宋宮廷的一套禮儀。靖康之變,金軍除根括洗劫汴京金銀珠寶、齒革羽毛等資財外,將北宋王朝“禮樂文章”之屬的所有載體竭盡索取,若鹵簿儀仗之旗鼓車輿,文籍圖書及其印版,上自天臺渾儀、下及博戲之具,竭盡席卷北去。因此,金朝鹵簿儀衛(wèi)中的五輅之制和馴象旗,皆因襲宋制。其時,金軍“須索無所忌憚,至求妓樂、珍禽、馴象之類,靡不從之”[55]。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六月,圍攻汴京的金右副元帥完顏“宗望獻所獲三象”[54]卷3,即源于此。至于宗望所獲馴象三,獻至何處史籍無載,但養(yǎng)于燕京最為可能。

據(jù)《金史》記載,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熙宗幸燕,始備法駕,凡用士卒萬四千五十六人”,規(guī)模亦堪稱龐大。其儀仗隊列中有“押馬六人,象二十三人”的記載,表明有馴象儀仗。后,海陵王完顏亮弒熙宗繼位,天德五年(1153年)遷都于燕京,行法駕黃麾仗一萬八百二十三人,隊列分八節(jié),第一節(jié),中道,為“象二十三人。節(jié)級二人,銅鑼、七寶、石俞石、銀鉤各一,鐵鉤二,小旗十五,并服花腳幞頭、青錦絡(luò)縫緋衤癸衫,金鍍銀雙鹿束帶”[54]卷41。比較而言,與宋徽宗政和元年所定五禮新儀中的象隊人數(shù)相同,即節(jié)級二人、擊鑼一人、執(zhí)七寶鉤和銀鉤各一人、鍮石鉤二人、鐵鉤一人,執(zhí)轉(zhuǎn)光小緋旗十五人,共二十三人,“并服花腳幞頭,緋絁防衫,金鍍銀雙帶”,區(qū)別主要在于并無“象五,中道前一,余分左右為二重,各持鐵鉤一人跨其上”[56]的記述。但是,金朝鹵簿儀仗中曾用象,且基本按照宋朝鹵簿之制陳布,則是事實。金朝鹵簿儀仗之馴象,均在燕京現(xiàn)身,或許就是宗望從汴京擄掠的馴象三頭,一直養(yǎng)息于燕京。只是天眷三年、天德五年距宗望獻馴象,已經(jīng)有14年或27年之久。當然,若其豢養(yǎng)得法,并非不可能。金朝儀象僅見于金熙宗和海陵王兩朝,此后金朝鹵簿僅存馴象旗二而無象。不過,至少今天北京人工養(yǎng)象的歷史可推溯到金朝。

南宋偏安,朝廷鹵簿儀仗因襲北宋規(guī)制,唯其規(guī)模有所縮減,其中馴象數(shù)量尤少。南宋馴象管理專設(shè)“象院,在嘉會門外。御馬院養(yǎng)喂安南王貢至象三”[57]。每逢郊祀等禮典,“命象院教象,前導(dǎo)朱旗,以二金三鼓為節(jié),各有幞頭紫衣,蠻奴乘之,手執(zhí)短镢,旋轉(zhuǎn)跪起,悉如人意”[58]。不過,鹵簿儀仗先導(dǎo)馴象僅為兩頭[57]。馴象儀仗,確有以祥瑞巨獸昭示君臨天下的威勢,但貢象南來之艱辛、飼養(yǎng)訓(xùn)導(dǎo)之耗費,亦是朝廷一大負擔(dān)?;食騼?nèi)域外之朝貢,一旦入關(guān)入境皆由各路府州縣接待迎送,馴象之貢又關(guān)涉開路架橋、供給飼養(yǎng)、精心呵護,“象綱所過州縣類有宴犒夫腳、象屋之費”[9],勞民傷財。且南宋高宗時期內(nèi)憂外患不斷,備戰(zhàn)之需迫切,致遣官赴大理買馬。紹興八年(1138年),大理國王遣使“以馬五百及馴象”入獻,宋廷“還馬直,卻馴象”[59],對馴象之貢興趣索然。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安南乞請入貢,貢物除金銀珠寶外包括“馴象五頭”,宋廷許之。但安南“后乞入貢,朝廷輒卻之”[9]。事指“紹興三十一年正月,安南獻馴象。高宗曰:‘蠻夷貢方物乃其職,但朕不欲以異獸勞遠人,其令帥臣告諭,自今不必以馴象入貢’”[24]。宋高宗卻安南馴象之貢的重要原因,一是宋仁宗寶元初進封安南國主李德正為南平王,其子李日尊繼位后“發(fā)大號”以“自稱大越國”,有僭越中央王朝之嫌,故未得到天朝上國的承認。及至宋高宗時,安南國主李天祚雖系李日尊之孫,但率先向南宋朝貢,迎合了南宋草創(chuàng)之初重建天朝上國尊嚴的政治需要,即“建炎南渡,李天祚乞入貢,朝廷嘉其誠,優(yōu)詔答之”[9],固紹興二十六年允安南之貢。二是紹興二十六年安南朝貢陣仗非凡,“所獻方物甚盛,表章皆金字”,尤其是盛以金瓶的百顆珍珠,大者如茄子,中者似核桃,小者亦如棗核,實為罕見,這對遭逢靖康之變,至“二百年府庫蓄積,一旦掃地盡矣”[60]的大宋王朝來說,面對蠻夷之屬的安南“使者頗以所進盛多自矜”之狀,大感有損天朝顏面,慮其“稱大”之心未泯,故三十一年卻貢馴象實有對“其國僣偽自李日尊始”[9]的政治考量。

當然,藩屬邦國貢象之舉并未因宋太宗“朕不欲以異獸勞遠人”的利他態(tài)度而終止。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因?qū)m中“見管馴養(yǎng)牙象二頭,皆口齒高大,恐有不測,誤大禮應(yīng)奉,乞令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司速行計置,收置齒嫩、馴熟、雄良牙象一十頭,限大禮前到”[26]。次年遂“朝旨符廣西下安南買馴象”,安南國主李天祚順勢以貢象回應(yīng)。此次貢物雖“似非紹興入貢之盛”,但馴象之貢頗為隆重,“以五象進奉大禮……又以十象賀登寶位”,其意在得到南宋王朝的政治承認,誠如其貢使途中吟詩所稱“此去優(yōu)成賜國名”,終得到“封為安南國王”的地位和印信[9]。此次貢象十五頭,亦隨貢象公十五名[27]。當時,安南貢象之舉在朝臣中也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則高宗皇帝前有卻安南貢象的詔令,二來貢象之途的種種弊端也引起朝臣和地方大吏的不滿,引發(fā)了以南來貢象“物或違性”,即違背自然生態(tài)的機理與“誠心愛民”的理學(xué)思想爭論[49]。其時,湖北安撫使劉珙針對“安南貢象,所過發(fā)夫除道,毀屋廬,數(shù)十州騷然”之弊,“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見于經(jīng),驅(qū)而遠之,則有若周公之典。且使吾中國之疲民,困于遠夷之野獸,豈仁圣之所為哉!”[24]劉珙以“周公驅(qū)象”之典,論列了皇朝象儀之制“不見于經(jīng)”的違禮,直指勞民傷財之弊端。

是故,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詔卻安南所貢象,以其無用而煩民”[24],卻之。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就兵部申乞收買馴象一事(1)出處不明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3年)安南貢象15頭且應(yīng)符合宋廷所需“齒嫩、馴熟、雄良牙象”,而淳熙十六年(1189年),即16年后兵部再乞奏收買馴象,似表明宮廷馴象數(shù)量已不敷鹵簿儀典之用,應(yīng)屬馴象豢養(yǎng)累年死亡減員所致。再次表示“見設(shè)象所,經(jīng)從騷擾不可言,不如且已。將來郊祀,不用亦可”[26]。然而,雖偶有帝王以唐德宗“縱馴象、出宮女”為清明之鑒,朝臣亦反復(fù)諫言、屢陳其弊:“夫象大而無用,且又傷人,受貢遠致,其害甚廣,治道建屋、儲糧衛(wèi)送、校人求索、無所不至,其輕人而貴畜甚矣”[21];但對皇朝統(tǒng)治者來說,大象的祥瑞象征和儀衛(wèi)威勢,又是揮之不去的天佑心理。因此,對取向伐金雪恥的宋寧宗趙擴而言,馴象儀衛(wèi)仍具有壯大宋王朝聲勢的意義。宋寧宗“慶元六年十月、嘉泰二年九月、開禧元年八月真里富國貢瑞象”[25],顯然與此相關(guān)。開禧元年(1205年),即“開禧北伐”之始。

貢象南來,清人郭嵩燾詩云:“喜看瑞物應(yīng)升平,馴象南來萬里程?!盵61]其路途遙遠,梯山航海。域外貢象之路線,學(xué)人已有詳考[62]?;蚪?jīng)由陸路,“頃年貢象治路,略容象行,謂之象路”[63],歷時耗費,期間不免“象實能浮,象奴所至水津,索舟以載,得錢然后驅(qū)以濟”[9]的明白勒索;或經(jīng)由海路,亦費時艱難。如開禧元年真里富國“所進象,令沿海制置司計置津發(fā)赴行在”,其歷時長達數(shù)月,期間不僅照例“支給米面酒,館待番官”,而且也難以避免“所進象在海遭風(fēng)大浪擺,損四腳,兼伏熱不食水草身死”[26]的后果。即便如此,朝廷也少不了“厚往薄來以馭四裔”[64]的賞賚賜封。至于養(yǎng)象、典禮之費則開銷無算。

如同北宋,南宋朝廷若籌備大典祭祀,亦“預(yù)于兩月前教習(xí)車象。其車每日往來,歷試于太廟前,至麗正門,回車輅院一次”[57]。是時,內(nèi)修司“修飾郊壇及絞縛青城齋殿等屋凡數(shù)百間,悉覆以葦席、護以青布,并差官兵修筑泥路,自太廟至泰禋門、又自嘉會門至麗正門計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輅之往來?!忠攒囄宄藟褐澡F,多至萬斤與輅輕重適等,以觀疾徐傾側(cè)之勢,至前一月進呈,謂之閃試”[65]。所謂“閃試”,即預(yù)演。其演練用時之長、耗費之巨令人側(cè)目。從宋元之際的一首詩文,大可體會貢象南來之耗費以及馴象儀衛(wèi)的奢靡,“半年傳舍勞供億,德色中朝動搢紳。粉飾太平焉用此,只消黃犢一犁春”[66]。

宋朝貢象及馴象儀衛(wèi)之利用,是唐代以后的一個高峰,并對遼、金模仿、移植中原王朝禮制產(chǎn)生了影響。但遼、金兩朝,一則沒有貢象南來的政治地理條件,二來所獲幾頭馴象付諸儀典或為一時想象、或為曇花一現(xiàn)。南宋因襲北宋之制,亦圖重振皇朝威儀,但畢竟靖康重創(chuàng)、偏安一隅且始終受到北方的壓力,其貢象南來和馴象利用均呈式微之勢。元朝大一統(tǒng),平滇征緬等一系列南征活動,不乏與這些地區(qū)土邦象兵對陣和目睹大象之民間利用的經(jīng)歷,是為中央王朝大一統(tǒng)歷史上深入產(chǎn)象地區(qū)之最,以至貢象南來再度形成高潮,并在鹵簿馴象儀仗的儀典利用之外,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皇帝乘輿馭象巡幸兩京之制,及至對明清兩代宮廷造大輅駕象以乘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

猜你喜歡
馴象
漢畫像石上的馴象圖
月讀(2023年6期)2023-06-14 03:54:01
明代京城馴象考論
明代廣西馴象衛(wèi)新論
廣西地方志(2021年6期)2021-11-26 13:00:04
嫉妒神象的國王
馴象
老國王和大白象
宣傳員
泰國文化面面觀
綠色科技(2017年17期)2017-09-30 02:58:21
馴象師與豪豬斗士
讀書文摘(2016年12期)2017-01-12 20:47:26
商人服象用途研究
文物季刊(2016年2期)2016-02-03 08:52:48
开阳县| 兴和县| 辰溪县| 射洪县| 泰来县| 博湖县| 南涧| 丹江口市| 贡山| 颍上县| 长寿区| 定州市| 芦溪县| 威海市| 舒城县| 横峰县| 武冈市| 赞皇县| 琼海市| 威海市| 永吉县| 西盟| 隆子县| 湖南省| 新沂市| 平利县| 庆云县| 长治县| 东丽区| 马尔康县| 莆田市| 石泉县| 临江市| 宁阳县| 封开县| 科技| 凤台县| 株洲县| 大余县| 安化县|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