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廣文
(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德清中學,山東 德州 253400)
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將繁瑣復雜的生物知識以直觀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思維導圖的使用能夠讓學生直觀掌握生物知識內容,將不同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完善的生物知識體系.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應當組織學生之間進行有效合作,利用思維導圖提升生物學習質量,簡化復雜的知識點,轉變學生生物學習態(tài)度.
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模式,且在開展思維導圖設計工作時就需要組織學生針對生物知識點進行加工處理,實現對不同章節(jié)知識的有效串聯(lián),逐漸形成完善的網絡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使用的基礎是生物概念,在不斷歸納與總結中以特殊的聯(lián)系將不同概念串聯(lián)起來,形成簡單的思維導圖.學生只有學會使用思維導圖才能不斷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處理方法,實現高效學習目標,逐漸產生學習好生物知識的自信心.
學生想要學習好生物知識,就需要具備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實現對不同知識點的有效串聯(lián),在展現思維導圖優(yōu)勢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需要合理使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形成開闊的思維,逐漸提升學習效率.運用思維導圖還可以將學生帶入到自主探究活動中,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而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能夠逐漸提升學習能力,感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
初中生物新授課屬于學生獲取知識、完善知識結構的重要渠道,對學生學習與發(fā)展有著積極影響.教師通過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邏輯展現出來,逐漸形成完善的知識框架,在展示教學思路的基礎上加深對本節(jié)知識點的認識.所以,在新授課中需要做好新課導入工作,在做好導入設計后就需要利用關鍵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做好關鍵詞延伸,使用思維導圖完善知識框架,將生物知識點有序展現出來,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在使用思維導圖時還需要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并根據小組劃分原則,實現對學生的準確劃分,展現學生主體性,確保全體學生都可以參與到知識構建中去,在相互合作與探究中掌握生物知識.在小組合作完成后教師還要及時針對小組中所制定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組織學生之間進行練習,鍛煉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能力,實現知識有效遷移目標,檢驗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在講述生物的特征時需要先設定教學步驟,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一是設定教學目標.(1)準確區(qū)分生物、非生物,闡述生物所具備的共同特征.(2)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能力.(3)強化學生對自然的熱愛,逐漸形成保護生物意識;二是確定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準確區(qū)分生物與非生物,在了解其共同特征的基礎上明確生物所具備的特征;三是使用合理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特征知識,就可以使用講授法、問答法等方法,或是組織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實現對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四是做好教學準備工作.為保障生物教學高效開展,教師需要使用互聯(lián)網收集與生物相關的視頻資料,以此來提升教學的吸引力;五是確定教學過程.(1)在導入階段中為學生播放動物視頻、校園中的植物、操場、教室中的物品等,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在思考問題的同時明確學習主題.使用直觀導入法能夠讓學生順利進入到問題情境中,在深入觀察基礎上產生思考欲望.(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思考所展示的內容中哪些屬于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闡述自己的想法,順勢引入本節(jié)課主題.學生通過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能夠實現對生物、非生物的準確分類.在視頻資料的啟發(fā)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猜測,在結合自身理解的基礎上發(fā)表意見.而教師則需要針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價,以學生答案為主做好繼續(xù)啟發(fā)工作,展現學生主體性,保持學生學習主動性.(3)在小組合作完成后需要做好分類展示工作,而教師也要為學生展示正確答案,并提出問題,利用問題啟發(fā)學生,歸納生物所具備的共同特點,完成思維導圖繪制.通過小組之間的有效合作,可以實現相互補充與完善目標,進而找出生物的共同特點.(4)在小組合作接受以后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繼續(xù)啟發(fā)學生,在鞏固好知識點的基礎上在在為學生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在放學后觀察路上的生物,說出其共同特征.(5)在教學中需要堅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熟悉的內容為主,激發(fā)學生思考欲望,讓學生在猜測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保持學習主動性.
復習課中需要及時回顧知識點,明確學習主題,梳理知識內容,在提煉關鍵詞的基礎上完善知識結構,做好知識點整理與加工.在梳理知識時還需要及時啟發(fā)學生,組織學生回憶知識點,實現對基礎知識的有效梳理,運用思維導圖總結知識點,解決重點與難點問題,在深入理解生物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在小組合作階段中需要結合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完成思維導圖繪制工作,針對知識點進行探究,確定復習重點,實現對思維導圖的補充.在習題測練階段中需要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做好啟發(fā)等工作的基礎上鍛煉學生學以致用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如在復習《被子植物的一生》時,就需要確定好教學過程:一是設定復習目標.(1)掌握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所需要的條件,了解與植物生長相關的知識,明確開花與結果內容.(2)組織學生針對章節(jié)進行復習,鍛煉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確保學生能夠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點逐漸提升分析、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3)組織學生學習被子植物,樹立起正確的生命科學觀,在主動愛護花草的基礎上保持對大自然的熱愛;二是確定復習重點與難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清楚認識到掌握種子萌發(fā)過程與條件、闡述花的主要結構、傳粉授粉過程、受精過程與受精后子房發(fā)育過程的重要性;三是確定好教學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復習這一知識,可以使用歸納總結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四是在教學準備階段中需要組織學生準備思維導圖;五是完善教學過程,保障教學的高效開展.(1)先組織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知識點,明確學習主題.在復習中需要先使用思維導圖復習知識點,隨后進行小組評選,找出質量最高的思維導圖.借助這一過程能夠讓學生明確復習任務,共同制作思維導圖,展現直接導入作用,讓學生明確復習要點.(2)做好知識點梳理工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就可以設置對照組與實驗組,確保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掌握重點知識,完成種子萌發(fā)條件思維導圖繪制.學生通過回憶過去所學習的知識點,不僅可以明確本章節(jié)內容,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學習主動性.(3)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小組探究,完成思維導圖繪制.在復習中需要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思維導圖繪制,確定學習重點,在彼此之間的有效合作中完善思維導圖內容.(4)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習的內容,完成單元檢測.(5)在教學反思過程中應當明確復習中使用思維導圖需要從明確主題出發(fā),以被子植物的一生為關鍵詞,要求學生在回憶知識的同時確定各級標題,明確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突出本節(jié)課重點,完善知識脈絡.
在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繪制方法以后,教師就需要及時指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完成預習任務.在學生初步感知學習內容以后,就需要及時針對關鍵詞進行整理,結合知識點之間所存在的邏輯關系,形成不同的分支,構建知識框架.在課前預習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強化學生學習目的性與計劃性,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及時將難以理解的內容標注出來.而在教師講解過程中也可以有重點地理解知識.預習并不是隨意進行的,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預習標準,確保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基礎上逐漸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課前預習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小組預習任務,針對預習結果、生物知識點等進行分析,做好展示工作,加強小組之間的合作,在小組成員的有效合作下共同完成思維導圖,找出預習中的問題,為后續(xù)課堂學習高效開展提供支持.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課堂中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與內容相對較多,所以,學生在課堂中需要及時記錄筆記,將教師所講述的重點、難點知識記錄下來,以教師思維為學習思維,很少有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表現出生物學習主動性不強等.但是在思維導圖的使用下學生可以在教師講述知識時充分理解生物知識,自主構建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實現對課前預習的補充.使用思維導圖記錄重點與難點知識,就需要學生掌握知識的邏輯關系,完成繪制工作,展現學習自主性,凸顯思維導圖的個性化.在豐富多樣的思維導圖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習趣味性.因初中學生理解能力不足,需要教師及時指導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學習狀態(tài),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性理解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指導措施,幫助學生完善思維導圖,減輕學習壓力,實現查缺補漏目標.如在講述動物主要類群中腔腸動物時,就可以將腔腸動物作為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將其生活方式、營養(yǎng)方式等作為知識點,完成思維導圖繪制.同時還要組織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填寫枝干知識,借助箭頭、不同顏色的畫筆等進行標示,將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展現出來.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不斷完善生物知識框架,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發(fā)展,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從課前預習出發(fā),做好教學指導工作,進行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鍛煉學生在復習中使用思維導圖的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對生物知識產生深刻印象,完善生物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