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卉
一、“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
“雙減”政策的內(nèi)容是為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做兩個“減法”,其一是減輕課后作業(yè)的負擔,其二是減輕校外培訓的負擔。通過分析“雙減”政策的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心思想是減負增效,增加學生學習的效率并減輕學習的負擔。從目前情況看,在英語學習方面,初中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英語素質(zhì)較強,已經(jīng)擁有了相當程度的英語理解能力;而有的學生英語素質(zhì)較差,基礎較薄弱,有關(guān)英語的各方面能力比較欠缺。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師會對這兩類學生采取完全相同的教學方法,制定完全相同的教學目標,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面對一樣的學習任務,有的學生可以輕易完成,有的學生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對于前一類學生而言,學習任務過于簡單,無法有效鍛煉英語能力;對于后一類學生而言,容易因挫折打擊學習的積極性,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學習負擔。這樣,既無法增效,也無法減負,也不能實現(xiàn)“雙減”政策的要求和初衷。因此,需要在課堂引入“分層教學法”。
所謂分層教學法,就是因材施教,或者叫做差異化教學,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壓力相對較小,學習目標變得觸手可及,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得到增強。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能更有效地推動“雙減”政策的實施。
二、在“雙減”背景下進行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
(一)對教育對象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法的第一步是對教育對象實施分層,這是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會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在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中,很多英語教師單純依照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依據(jù)。他們認為,考試成績直接反映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但是,考試成績存在著延時和過于單一等問題,無法完全將學生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客觀地反映出來。教師在考慮分層時,需從行為、態(tài)度、策略、方法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既包括學生周期性的考試成績,又要考慮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具體表現(xiàn)等,從而確保分層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以及針對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多次英語考試成績,還有課堂觀察記錄中的內(nèi)容,將學生分為三層:第1層選擇英語成績優(yōu)異,英語能力較強,學習興趣濃厚并愿意主動學習的學生;第2層主要選擇在班級英語屬于平均水平的學生,這一層的學生往往態(tài)度認真,能夠完成教師的學習計劃,在聽、說、讀、寫方面至少有一項優(yōu)勢;第3層則是英語水平較差、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這一層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自制力較差,難以主動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也是教師需要重點關(guān)注、監(jiān)督和引導的群體。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的主要用途是對學生進行激勵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動機直接加以影響。如果目標定得太高,學生就會產(chǎn)生過大的壓力;如果目標設置得太低,又很難達成鍛煉的效果。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該將教學目標分層化處理,把學生承受的學業(yè)壓力控制在自身負荷的限度以內(nèi),以達成減負增效的效果。以課文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為例,對于第3層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記住各種食物的單詞,如:hamburger, pear, tomato, strawberry, orange, ice cream等,記住并會使用“Yes, I do.”和“No, I dont.” 來回答問題。對于第2層的學生,則需要求他們了解課文中相關(guān)的語法和句式,可以根據(jù)音節(jié)拼讀拼寫出各種食物的單詞,并用課文中的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對于第1層的學生,則需要他們能夠熟練運用課文中涉及的所有單詞和語法,并進行段落仿寫等。通過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可以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對自己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從而達成減負增效的效果。
(三)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活動之中采取的各種方法和途徑,也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在“雙減”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秉承減負、增效的原則,對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尤其是第3層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足,在傳統(tǒng)課堂上往往難以跟上教師的思路,從而“消化不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建議采用小組合作、情景創(chuàng)設等方法,在課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為第3層次的學生提供視頻學習資料和學習任務單等內(nèi)容,讓第3層的學生在課前進行準備,記下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課堂上向教師進行提問。這種教學方法提高了第3層學生在聽課時的起點,減輕了他們在課堂上的壓力,讓他們能夠跟上教師的思路,消化所學的知識。此外,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對第3層的學生采用游戲教學法,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對于第2層的學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因為這一層次的每一名學生在聽說讀寫中至少有一項是優(yōu)勢,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他們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對于第1層次的學生,可以采取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方法,布置更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并要求他們自主思考、獨立完成,這種方法可以充分激發(fā)能力較強學生的學習潛能。與此同時,課堂上的提問也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英語能力的差異,選擇挑戰(zhàn)性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回答出問題,維護他們的自信,確保每名學生都可以保持學習的熱情。以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中的教學活動為例,對于第1層的學生,就要求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使用英語準確表述自己在周末的活動,并發(fā)表相關(guān)的感想。對于第2層的學生,在提問時需要降低一些挑戰(zhàn)性,讓他們對周末的活動進行列舉。對于第3層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講出這節(jié)課中的重點詞匯以及句式。
(四)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分層
“雙減”政策最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讓他們可以擁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能力,對課后作業(yè)分層,在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的同時,也能保證通過作業(yè)提升學習的質(zhì)量。以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中的教學活動為例。對于第3層的學生,教師在作業(yè)中可以多設計一些選擇題,他們只要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并進行復習就能順利完成作業(yè)。對于第2層的學生,可圍繞課程重點設計一些更有難度的填空和改錯題。對于第1層的學生,則可以設計綜合性的問題,需要全面綜合的英語知識才能完成。通過對課后作業(yè)的分層設計,確保所有學生的作業(yè)都位于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只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完成作業(yè)時保持專注,都可以順利完成作業(yè)。這樣既達到了減負的效果,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達到增效的目的。在設計作業(yè)時,除了進行難度上的分層以外,教師也需要確保作業(yè)形式和內(nèi)容的豐富性,比如閱讀形式和朗讀形式的作業(yè)、整理課堂筆記、畫思維導圖、根據(jù)思維導圖對課文進行復述等等。豐富的層次可以提升作業(yè)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完成作業(yè)。
(五)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客觀地反映出目前的教學效果以及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對于調(diào)整教學計劃有非常大的幫助。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過度依賴考試結(jié)果,對于學生的批評或者表揚完全基于考試成績。這種教學評價模式會打擊一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那些雖然學習認真但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保持良好成績的學生,他們背負著過高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學評價同樣也需要進行分層,評價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是否認真努力?是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英語水平?是否取得學習上的進步?通過對每個層次學生的教育水平以及學習行為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與等級劃分,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對于第3層次的學生,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應以表揚和鼓勵為主,找出他們的優(yōu)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以及端正學習態(tài)度。對于第2層的學生,教學評價則需要以引導為主,對他們的付出與努力加以肯定,并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英語學習之中存在的問題,補足自己的短板,讓英語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第1層的學生,重點則在于激勵,對于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同時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更上一層樓。教學評價的差異化可以增加學生在接受評價時的舒適程度,減輕心理壓力的同時,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進一步提升學習成績,并以此達成減負增效的最終效果。
三、分層教學法實施效果的反饋
實踐證明,在課堂上引入分層教學法之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明顯的改善,具體體現(xiàn)如下:
(一)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
在引入分層教學法之前,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于英語課有著明顯的抵觸心態(tài),課堂氣氛不佳,學生的參與度不是很高。在引入分層教學法后,學生的狀態(tài)開始有了明顯的改善,在課堂上更愿意積極地配合教師,甚至有些在課堂上不愿意發(fā)言的同學也開始主動提出問題,不再是以前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而愿意主動地對學習進行探究。
(二)更好的自信心
在引入分層教學法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都存在問題,比如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遇到一點點小的困難和挫折就輕易退縮;同時嚴重依賴教師,很多問題只要學生自己愿意動腦就可以解決,但還是更傾向于直接詢問教師。在引入分層教學法后,學生的自信心明顯增強,在遇到問題時愿意迎難而上,依靠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困難。很多處于第3層的學生,之前考試成績出來之后就會把試卷收起來,并置之腦后,引入分層教學法之后,他們變得更愿意主動思考自己的錯題。
(三)英語成績提升明顯
在引入分層教學法后,班級英語考試的及格率約提升了15%,班級的整體英語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并且,考試成績中的最高分與最低分都較之前有所提升。這說明分層教學法不僅提高了整體的成績,對每一個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也都有正面效果。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引入分層教學法對于政策的落地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通過對該教學方法的客觀探究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達成“減負增效”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