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琦 沈蘊之 通訊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心血管科)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心臟泵血功能受損,心排血量無法滿足機體所需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患者會出現(xiàn)明顯的活動受限、呼吸困難、體液潴留等癥狀,心功能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近年來,我國患心衰的人數(shù)還在不斷增多,尤以老年人群為主。導致心衰發(fā)生的原因十分復雜,同各種心肌損傷均有著一定聯(lián)系,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
在疾病初期階段,心衰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但隨著病情的持續(xù)發(fā)展,患者則會出現(xiàn)胸悶、氣喘、憋氣等現(xiàn)象,部分患者還會伴有頭暈、乏力、下肢水腫等癥狀,病情嚴重時,患者的生命也將面臨一定的威脅。
運動對心衰患者而言有著明顯的好處。但在運動時也需注意選擇合適且科學的運動方式和運動種類,如若運動不當,不僅無法起到促進效果,相反甚至還會使得病情更加嚴重,同時還可能導致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血壓上升、心臟破裂、室壁瘤等疾病合并產(chǎn)生,使得心臟的負擔增加,對生命的威脅也更加嚴重。
因此,對于心衰患者而言,運動時機最好選擇在病情穩(wěn)定期,運動方式盡量以室內(nèi)慢走為主,或可嘗試干一些較輕的家務活。如若患者身體可耐受,且有更大的運動需求時,則可選擇一些戶外運動,但盡量以沒有爆發(fā)性的運動為主,如騎自行車、走路、打太極、爬樓梯等活動。
對于那些四肢不適或水腫的患者,還可加強四肢方面的運動,以此降低靜脈曲張的風險,使患者有更強的機體免疫功能。在運動時,千萬要注意不可突然跳躍,也不可突然進行轉(zhuǎn)體等動作,以免產(chǎn)生反作用。
目前臨床認為,心衰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主要為有氧運動,以快走最佳。因此,對于心衰患者來說,可以將快走看作一個常規(guī)的運動方式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如若患者覺得快走運動較為枯燥乏味,還可嘗試以牽寵物遛彎的方式進行,以此增加快走的趣味性。
另外,對于心衰患者而言,游泳也是一項可推廣的運動,能夠使心肺功能得以提升,同時也有助于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化。游泳過程中,可選擇輕水健身操、水中漫步等形式進行。
有研究也提到,騎自行車也是一項較為可行的運動方式,在心衰患者中開展騎車運動,能夠使其腿部肌肉得以訓練,對血液循環(huán)有著促進效果,可使心臟回流效果增強,從而改善心臟泵血功能。
雖然運動的好處頗多,但運動也需有度,必須控制好每日的運動量。適度運動有助于健康,過度運動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損傷,因此必須量力而行。尤其是在心衰患者,如若運動量過大,運動強度過猛,還可能造成其他疾病的合并產(chǎn)生,而運動量過小又不能起到明顯的幫助效果。
因此,臨床認為心衰患者運動時應循序漸進,盡量從少次數(shù)的運動開始,隨后再逐步過渡到多次數(shù)的運動。起初時,每次的運動時間可保持30 分鐘左右,運動方式以熱身運動、常規(guī)運動、整理運動為主,運動應在餐后的2 小時進行。
另外,運動期間也需注意監(jiān)測好患者的心率變化。對于那些機體免疫功能較為低下的心衰患者,則可適當將熱身運動時間延長,保持10~15 分鐘的熱身時間,隨后再進行正常的運動活動,運動活動也同樣維持15 分鐘即可,而運動頻率保持在每周3~5 次。
通過運動雖然能夠促進心衰患者的康復,但其作用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進行,同時也需經(jīng)歷一個循序漸進的累積過程。諸多科學研究也表示,12 分鐘的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最顯著。在進行有氧運動或其他運動時,可按照整體的運動量,將整個運動分為幾段進行,如此既能達到總的運動目標,同時還能減輕身體負擔,緩解疲勞感。
在心衰患者之中,為了使運動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必須注意運動的科學性特點,同時注意規(guī)避運動風險。運動時,可邀請專業(yè)的醫(yī)生或教練予以指導,運動前需評估患者的機體狀況,結(jié)合患者的耐受力和運動承受力進行運動計劃安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提前為患者制定一個具有針對性特點的運動方案,使運動能夠多次、分段進行。
計劃中也應詳細闡明每次的運動量、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確保運動具有針對性,且患者也可耐受。例如,心衰患者可將運動分作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主要進行準備活動,以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運動時間保持5~10 分鐘。
第二階段主要以訓練為主,包括常見的力量訓練、有氧運動、柔韌性運動等等,但運動一定要注意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圍內(nèi)進行。當患者能承受后,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如若患者的體力相對較差,則可從慢走開始,慢走5 分鐘后再適當延長步行的時間,延長至30~60 分鐘,持續(xù)1 周,以此強化心肺功能。力量運動則主要以低重量的阻力運動為主,例如托舉礦泉水瓶、啞鈴操等等。通過力量訓練,能夠使患者四肢肌肉群的力量得以強化,對臨床疲乏癥狀有著明顯的緩解效果。一般情況下,力量訓練每日訓練1~2 組即可,每組15 次左右。
第三階段則主要以放松運動為主,時間可保持5~10 分鐘,如若患者心衰程度較為嚴重,放松時間也可適當延長,放松運動可因地制宜進行,盡量以簡單的運動方式為主。
相關研究提到,心衰具有明顯的個體化特點,不同心衰患者的疾病狀況和身體素質(zhì)也有一定差異,因此,患者的運動結(jié)果也會有所不同。
對此,臨床認為,心衰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家屬或醫(yī)生最好進行陪護和監(jiān)督,以免不良事件產(chǎn)生。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心衰患者運動時,如若運動強度過大或運動方式有誤,則可能引發(fā)身體不適現(xiàn)象,甚至會產(chǎn)生反作用。因此,運動過程中最好有專業(yè)的指導和陪護,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了不適癥狀,如頭痛惡心、胸悶氣短、心前區(qū)疼痛等現(xiàn)象時,則需馬上停止,并及時采取專業(yè)的護理措施,確?;颊吣軌虻玫接行菹ⅰH缛粜菹⒑?,患者癥狀依舊不見緩解,不適感較強時,還應馬上送至醫(yī)療機構就診。
在運動過程中,陪護人員也需定期定時糾正患者的動作,如若發(fā)現(xiàn)動作錯誤或不符合患者個體需求時,應馬上指導并鼓勵患者改正,以此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防止不良事件產(chǎn)生。臨床中也提到,有效運動的前提是保證運動安全,如此才能將運動作用更好的發(fā)揮,促進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