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內容提要:2002年12月—2003年1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獅象遺址進行試掘,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期遺存一批,包含灰坑、墓葬、柱洞等遺跡以及陶器、石器等遺物,可見粵北石峽文化,粵東虎頭埔文化、后山文化,珠江三角洲古椰文化、涌浪文化等文化因素,為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區(qū)與周邊早期考古學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礎資料。
獅象遺址位于廣州市從化區(qū)呂田鎮(zhèn)獅象村東南約1200米處,東距呂田鎮(zhèn)約2500米,南靠獅象巖,流溪河自北側約470米處流經(圖一)。獅象巖是呂田盆地西南部一座獨立的石灰?guī)r山體,因形似獅、象而得名,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約275米,相對高度約70米,巖體上發(fā)育數個洞穴。遺址位于獅象巖與流溪河之間的河岸臺地上,地勢南高北低。
圖一//獅象遺址在珠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圖[1]
獅象遺址發(fā)現于1984年。2002年12月—2003年1月,為摸清遺址的內涵及文化層堆積情況,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遺址進行試掘。試掘區(qū)位于獅象巖西北側靠山體區(qū)域的臺地上,采用探方法發(fā)掘,共布5×5米探方8個(編號為T0606、T0607、T0706、T0707、T1216、T1217、T1316、T1317),發(fā)掘面積200平方米(圖二),發(fā)現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期灰坑、墓葬、柱洞等遺跡,出土陶罐、石錛等遺物?,F將發(fā)掘收獲簡報如下。
圖二//獅象遺址考古發(fā)掘探方分布圖
遺址地層堆積呈南高北低傾斜狀,根據土質土色及包含物分析,可分為3層:①層為表土層,見于所有探方,為近現代耕土層;②層,見于絕大多數探方,局部缺失,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③層,見于所有探方,較純凈,為流水沖積而成,多未清理到底。現以T0606、T0607西壁剖面(圖三)為例,說明地層堆積如下。
圖三//T0606、T0607西壁剖面圖
①層:表土層。厚0.24~0.57米。黃灰色沙質土,土質較松軟,含植物根系和小石塊。出土遺物見印紋陶片和石器,另有少量唐—清代陶、瓦片及一些石片、石塊等。開口于該層下的遺跡有柱洞1個。
②層:灰褐色黏質土,土質較緊密。距地表深0.24~0.57、厚0~0.22米,T0607探方局部缺失該層。出土遺物見印紋陶片和石器。
③層:黃褐色黏質土,較純凈,質地密實,含碎石和細砂顆粒,出土極少量夾砂碎陶片。分布于整個發(fā)掘區(qū),距地表深0.48~0.73米。③層多未清理完,T0606、T0607經局部試掘,厚1~1.43米。
③層以下土質土色與③層類同,但無文化遺物出土,為生土。
本次考古發(fā)掘共計發(fā)現灰坑26個、墓葬1座、柱洞51個。絕大多數開口于②層下,打破③層或生土;少量開口于①層下。根據層位關系,結合陶器組合及形制變化特征,將獅象遺址文化遺存分為三個時期。
未見文化層堆積及遺跡單位,在地層出土少許陶器殘片。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器形有釜、豆等。
釜 2件。侈口,圓唇,斜折沿,弧腹較直,口沿和肩腹飾豎向繩紋,局部交錯。T0706②︰8,夾粗砂灰黃陶。復原口徑20、殘高8.5厘米(圖四︰1)。T0706②︰4,夾粗砂深灰陶。復原口徑15、殘高13厘米(圖四︰2;彩插三︰1)。
圖四//獅象遺址第一期遺物
1.釜殘片(T0706②︰4)
豆 皆為豆柄殘片,夾細砂淺灰陶,喇叭形圈足,器表可見復線刻劃紋。T0607②︰10,殘存豆柄上部為直筒形,下部外撇,外壁可見上下三組橫向復線刻劃紋,每組間可見多組豎向復線刻劃紋。殘高8.8厘米(圖四︰3)。
遺存有各探方②層以及發(fā)現的所有遺跡,含灰坑26個、墓葬1座、柱洞51個(圖五、六)。遺物為上述遺跡和地層出土的陶器和石器,以及因擾亂而混入晚期地層內的遺物。
圖五//獅象遺址遺跡分布圖(一)
圖六//獅象遺址遺跡分布圖(二)
1.灰坑
共發(fā)現灰坑26個,編號H1—H26。開口形狀近圓形、橢圓形,剖面多呈口大底小,平底或弧底,坑內出印紋陶片居多,部分底鋪石塊。以H1—H3、H13為例介紹如下。
H1 位于T0606西南部,開口②層下,打破③層。坑口平面呈橢圓形,坑壁自上而下略向內斜,壁面較規(guī)整,坑底較平,底與壁面轉折明顯。坑口長約1.4、寬約1米,坑底長約1.1、寬約0.75米,深約0.48米??觾忍钔练譃?層:①層為灰褐色沙質土,結構較松軟,厚約0.15米,出土遺物見陶片、石器、紅燒土顆粒、石塊、小河卵石等。陶片以夾粗砂陶為主,陶色多為淺灰、灰黃色,器表多拍印紋飾,以交錯繩紋為主,另有附加堆紋、籃紋、曲折紋等,部分陶器口沿可見刻劃符號??杀嫫餍斡谐陂L頸罐口沿、陶豆等,石器有石錛1件。②層為黃褐色黏土,結構較致密,厚約0.33米,遺物分布于坑底,以大型石塊為主,少見河卵石,陶片極少(圖七)。
圖七//H1平、剖面圖
H2 位于T0607西北部,開口于②層下,打破③層。北部打破H3,僅清理東半部,西半部位于發(fā)掘區(qū)外。已清理部分,呈南北向不規(guī)則形,坑壁自上向下斜內收,壁面明顯但不規(guī)整,平底略下凹。坑口距地表深約0.52、坑深約0.38米,坑口南北長約2.9、東西寬約0.75米。填土為灰黃色,土質松軟,含紅燒土塊及石塊等。出土遺物有石塊、陶片、石器等。石塊多見棱角分明的大石塊,小河卵石較少,位于南部。陶片多為夾砂陶,素面居多,另有繩紋、曲折紋、葉脈紋、附加堆紋等。可辨器形有陶器座、陶豆、陶罐等。石器見石鑿、礪石各1件(圖八)。
圖八//H2、H3平、剖面圖
H3 位于T0607西北部,開口于②層下,打破③層及H21,西部被H2打破。西部延伸到探方外,北部伸入北隔梁未清理,已清理部分呈不規(guī)則形,坑壁自上而下斜內收,坑壁較明顯但不規(guī)整,底部不平,呈西高東低狀。坑口距地表深約0.55、坑深約0.75米,坑口東西長約2.1、南北寬約1.95米,坑底東西長約1.8、南北寬約1.36米。坑內填土為灰紅色沙黏土,土質松散。出土遺物較豐富,有石塊、陶片、石器、燒土塊等。石塊較多,多鋪于西部坑底。陶片以夾細砂陶為主,器表紋飾較多樣,繩紋、籃紋、長方格紋、曲折紋、葉脈紋等。可辨器形有罐、釜、豆等。石器見石錛等(圖八)。
圖九//H13平、剖面圖
H13 位于T1216北部,開口于①層下,打破③層,底部疊壓T1216D1?;铱颖辈可烊胩椒奖备袅海亚謇泶蟛糠?,坑口平面近似橢圓形,斜弧壁,底不平,略由西向東傾斜??涌诰嗟乇砩罴s0.32、坑深約0.2米,坑口長徑約1.8、短徑約1.4米。坑內填土為灰黑色黏質土,含雜斑,土質較疏松。出土陶圈足罐、圜底罐各1件,另有石錛、石鏃、穿孔石器等。
2.墓葬
僅發(fā)現1座墓葬。
M1 位于T1217中部,開口于②層下,打破③層,被T1217D2、D3打破。豎穴土坑墓,坑口平面近長方形,墓壁豎直,墓底較平略東高西低。墓向120°??涌诰嗟乇砩罴s0.4、墓口長約2.3、寬約1.03、殘深約0.2米。填土為純黃色黏質土夾雜褐色土斑。未見棺木及人骨痕跡。隨葬器物9件,器形有陶罐7、陶豆1、石塊1件(圖一〇)。
圖一〇//M1平、剖面圖
3.柱洞
共發(fā)現柱洞51個,各探方單獨編號。平面多為橢圓形或圓形,少量為長方形或方形,口徑介于15~43厘米之間;坑壁多為直壁,少量為斜弧壁,多為圜底;深淺不一,介于0.1~0.58米之間。坑內填土多為灰、灰褐色,較松軟,多數無陶片出土,僅T0606D3、T0607D9、T0706D1填土出少許碎陶片、紅燒土塊/顆粒、小石塊等。通過柱洞分布平面圖看,多數柱洞無法組合以構成完整遺跡,但部分柱洞呈直線或弧形分布,且間距相等,似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圖五、六),參考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其他遺址,推測可能為干欄式建筑遺存。
遺物種類見陶器、石器,發(fā)現于②層和遺跡中,①層亦混入本期遺物。
1.陶器
經過統(tǒng)計共發(fā)現5000余片陶片,陶質可分為夾砂陶和泥質陶。夾砂陶有夾粗砂和夾細砂之別,夾細砂居多;陶色總體以灰黃色為主,占比約一半,淺灰、紅褐色次之,另有少量灰褐、深灰色等。泥質陶占20.2%,陶色以灰黃、淺灰色為主,紅褐、深灰色次之。此外還有少量硬陶,火候較高,質地堅硬,以淺灰色為主,部分陶器因燒制時火候不高、受熱不均,器表顏色駁雜,少量陶器器表可見黑色陶衣或釉質層。
器表裝飾紋飾的約占60%,紋飾制法多拍(壓)印、附加堆紋,少鏤孔、戳印、刻劃。陶器口沿有的施弦紋,頸部以下均飾幾何形印紋,附加堆紋多在肩部和腹部,有些矮圈足罐底部亦施紋飾。有些單一紋飾飾法多樣,如繩紋、籃紋、曲折紋、弦紋等有粗細之分,長方格紋有正斜之別。紋飾以繩紋為大宗,約占全部紋飾的70%,多數紋飾因拍印時重疊導致交錯現象比較普遍,籃紋次之,較多見的還有曲折紋、葉脈紋、長方格紋、方格紋、網格紋等,部分陶器口沿內壁還裝飾刻劃符號。
陶器以手制為主,有的陶胎厚薄不均,有些內壁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tài),部分陶器口沿、腹部和圈足出現變形。有些陶片斷面為層狀并可見胚層脫落現象,可知為泥片貼筑法制成。罐一類器物的口沿、圈足多經慢輪修整,可見較為明顯的輪旋痕;從口沿、圈足斷裂位置來看,器物的口沿、圈足應為單獨制作后再與器身粘接,圈足與腹底粘貼處按壓痕明顯。
完整器中,器形可見夾細砂圈足罐,夾粗砂圜底罐、釜、器座,泥質或夾細砂陶豆,紡輪等;另有可辨器形的圜底罐口沿近500件,圈足罐口沿或圈足約60件??傮w看,陶器以圜底罐為主,另有部分釜、圈足罐、豆、器座等。
罐 數量最多。可分為圜底罐、圈足罐兩型。除完整器外,獅象遺址還出土大量罐口沿,經與完整器進行比對,發(fā)現長頸圈足罐口沿多直口、尖圓唇;圜底罐口沿多敞口或侈口,唇外有凸棱。根據二者口沿形態(tài)的區(qū)別,將罐口沿分別歸入上述兩型一并介紹。
A型 圜底罐。完整器較少,多數為口沿及腹部殘片。折沿或長頸,唇外多有凸棱,鼓腹,圜底,少量為扁腹,肩部多拍印紋飾,頸部輪制形成的凸起現象較普遍。H18︰4,夾粗砂淺灰硬陶。口部變形,敞口,圓唇,斜長頸,弧肩。頸部內外壁有慢輪修整形成凹痕,肩部飾籃紋,腹部和底飾曲折紋,大部分交錯,口沿內壁有三個半月形刻劃符號??趶?2.1、最大腹徑16、高13.5厘米(圖一二︰1;彩插三︰2)。M1︰3,夾粗砂灰黃陶。敞口,尖圓唇,口沿外一道凸棱,短頸微束,溜肩,肩腹飾交錯繩紋。口徑12.3、最大腹徑17.5、高13.4厘米(圖一二︰2;彩插三︰3)。M1︰4,夾粗砂紅褐陶。敞口,尖圓唇,口部變形,口沿外有一道凸棱,溜肩,弧鼓腹,最大腹徑位于下腹部,內口沿有對稱半圓形刻劃符號,肩腹飾曲折紋,局部紋飾磨損不清??趶?.2、最大腹徑14.5、高11.2厘米(圖一二︰3)。H13︰2,夾粗砂紅褐陶,敞口,圓唇,斜直頸,圓鼓腹,腹部飾交錯繩紋??趶?1、最大腹徑13.3、高11厘米(圖一二︰4)。M1︰1,夾粗砂紅褐陶,器表局部呈灰色。敞口,圓唇,斜長頸,弧肩,扁弧折腹。下腹及底飾粗曲折紋,交錯明顯??趶?4.5、最大腹徑17.5、高12.3厘米(圖一二︰5;彩插三︰4)。
圖一一//陶器紋飾拓片
圖一二//陶罐
2.圜底罐(H18︰4)
3.圜底罐(M1︰3)
4.圜底罐(M1︰1)
B型 圈足罐??诙嘟笨?,尖圓唇,長頸,矮圈足。腹部多拍印繩紋、曲折紋及附加堆紋等。H13︰3,夾細砂淺灰硬陶。近直口,微敞,長直頸,頸部有一道凸棱,弧肩,直腹,下腹弧收,圜底,矮圈足外撇。內口沿有“十”字形刻劃符號,肩、腹、底部飾交錯繩紋,肩和下腹部各飾泥條狀附加堆紋一條??趶?0、最大腹徑15、圈足徑8.5、高14.5厘米(圖一二︰6;彩插三︰5)。H3︰13,夾細砂灰硬陶。直口,圓唇,長直頸,圓鼓腹,圜底,矮圈足。腹部和底飾交錯繩紋,底部紋飾近乎抹平??趶?0、最大腹徑12.5、底徑8、高11.2厘米(圖一二︰7;彩插三︰6)。M1︰2,泥質淺灰硬陶。直口,尖圓唇,長直頸,弧肩,鼓腹,圜底,矮圈足外撇。頸部可見慢輪修整痕,頸外壁有半月形刻劃符號,肩部拍印籃紋,腹部和底飾曲折紋,交錯明顯,腹中部一圈附加堆紋。口徑12.5、最大腹徑16.4、圈足徑8.9、高14.6厘米(圖一二︰8;彩插四︰1)。T0706②︰2,夾粗砂灰褐陶。敞口,圓唇,斜長頸,圓鼓腹,下腹與圈足之間殘缺無法復原,平底,矮圈足外撇??谘貎缺谟蠽形刻劃符號,腹部飾曲折紋,局部交錯。復原口徑10.3、最大腹徑15、上腹殘高12、復原圈足徑8.2、殘高1.1厘米(圖一二︰9)。M1︰5,夾細砂硬陶,器表顏色斑駁。器體微變形,直口微敞,圓唇,短斜直頸,溜肩,弧鼓腹,圜底,下附矮圈足??谘貎缺诳梢妰傻镭Q向“1”形刻劃符號,上腹近口部飾籃紋,下腹和底飾曲折紋,局部有交錯??趶?0.2、最大腹徑21、圈足徑7.6、高18厘米(圖一二︰10;彩插四︰2)。H3︰4,夾粗砂灰黃陶。敞口,圓唇,長直頸微束,弧肩,鼓腹,圜底可見圈足接痕,圈足殘。肩部飾籃紋,腹部飾葉脈紋,局部交錯明顯??趶?1、最大腹徑17.6、高15厘米(圖一二︰11)。
5.圈足罐(H13︰3)
6.圈足罐(H3︰13)
釜 數量少,僅見少許口沿。夾粗砂陶。敞口,折沿,折腹或弧腹。H9︰1,灰黃陶。圓唇,唇外微凸成棱,寬折沿,溜肩折腹,下部殘缺。素面。復原口沿20.5、殘高7厘米(圖一三︰1)。H3︰14,灰黃陶。短折沿,弧腹近直,上腹部飾豎向長方格紋。復原口徑23、殘高6.8厘米(圖一三︰2)。采︰18,淺灰陶,局部為黑灰色。圓唇,長豎頸,斜肩。頸中部有一道凸棱,肩部飾曲折紋。復原口徑23、殘高6.5厘米(圖一三︰3)。
1.圈足罐(M1︰2)
2.圈足罐(M1︰5)
圖一三//陶器
豆 多為細膩的泥質陶,部分為夾細砂陶。素面,圈足多裝飾鏤孔。完整器較少,根據口沿形態(tài)看皆為斂口,根據圈足形態(tài)不同,可分為竹節(jié)形和喇叭形兩型,以喇叭形圈足為主。
A型 竹節(jié)形圈足。1件。T0706②︰1,泥質灰黃陶。斂口近直,圓唇,斜弧腹,圜底。竹節(jié)形圈足微外撇,唇外凸呈棱,中部有對稱橢圓形鏤孔,一組2個,一組1個??趶?3、圈足徑9.5、高15厘米(圖一三︰4;彩插四︰3)。
3.豆(T0706②︰1)
B型 喇叭形圈足。根據圈足是否有棱,分為兩個亞型。
Ba型 圈足近底部有棱呈臺狀。僅1件完整器,其余皆為圈足殘片。M1︰6,泥質淺灰陶。斂口,尖圓唇,深弧腹,圜底。圈足上部呈粗筒形,下部外撇呈喇叭形,近底部有一道凸棱,素面。復原口徑24.8、圈足徑14、高16.6厘米(圖一三︰5)。采︰45,泥質紅褐陶。復原底徑21、殘高6.3厘米(圖一三︰8)。
Bb型 圈足無棱。T0706②︰3,泥質淺灰陶。斂口,深弧腹,圜底,喇叭形高圈足。圈足壁飾對稱三鏤孔,鏤孔呈扁橢圓形??趶?3、圈足徑15.5、高12.5厘米(圖一三︰6;彩插四︰4)。H3︰16,泥質灰黃陶,灰黑胎。豆盤殘缺,豆柄上部呈筒形,裝飾12個圓形鏤孔,上下各兩個為一組,共三組,上下鏤孔間有一道凸棱,豆柄下部呈喇叭形外撇。底徑16.5、殘高9.3厘米(圖一三︰7)。
4.豆(T0706②︰3)
器座 均為夾砂陶,紅褐色為主,少量為灰黃、淺灰色。素面。根據有無底部,可分為兩型。
A型 無底。2件。直腰中空,兩端外撇。皆素面。H3︰10,夾粗砂紅褐陶,厚胎。直徑8.5~10、高15厘米(圖一三︰11;彩插四︰5)。
5.器座(H3︰10)
B型 有底。2件。亞腰形,兩端外撇。素面。T0607②︰6,泥質淺灰陶。底部微凹。復原底徑7.6、殘高7.6厘米(圖一三︰12)。
器足 1件。T0706②︰7,夾粗砂紅陶。錐狀足,足端平直,上部殘缺,截面為圓形。素面。足徑1.7、殘高6.5厘米(圖一三︰9)。
環(huán) 1件。T0707②︰5,泥質灰黃陶。大部分殘缺,矮身環(huán)形,外壁微凹弧,內壁豎直,截面近似豎長方形。殘長 8.3、寬 4.1、肉寬 1.2、厚2.5厘米(圖一三︰10)。
紡輪 3件。根據截面形狀分為兩型。
A型 截面呈梯形。2件。T0607②︰1,泥質淺灰陶。扁餅狀,微殘。兩面較平,側邊斜直,截面呈梯形,中間有小圓孔,底面有戳印小圓點組成“十”字形紋飾。復原直徑2.6~3.1、孔徑0.4、厚1厘米(圖一三︰13;彩插四︰6)。
6.紡輪(T0607②︰1)
B型 截面呈橢圓形。1件。采︰30,夾細砂淺灰陶。扁圓餅狀,殘存一半,截面呈橢圓形,外壁圓弧,孔壁較直。復原直徑3.2、孔徑0.6、厚0.6厘米(圖一三︰14)。
2.石器
共54件。除1件石塊和石坯外,其余皆為磨制。石料質地主要為變質巖,其中片巖占比超70%,次為角巖和千枚巖;另有少量沉積巖,為砂巖和粉砂巖;火成巖僅1件,為正長巖。器形可見石錛、石鏃、石斧、石環(huán)、礪石、石鑿、穿孔石器、石芯和一些石坯等。
石錛 數量最多,20件??煞譃閮尚汀?/p>
A型 雙肩石錛,14件,其中1件有段。分為兩個亞型。
Aa型 13件。雙溜肩,肩部多不明顯,器身多扁體長條形,少量錛體短寬,柄多短于器身或與器身等長,少量為長柄。T1316②︰1,灰色粉砂巖。長柄,單面斜直刃微弧。長5、刃寬 3.5、厚1厘米(圖一四︰1)。H18︰1,灰白色千枚巖,器表微風化。單面弧刃。長6、刃寬3.7、厚1厘米(圖一四︰2;彩插五︰1)。
1.錛(H18︰1)
Ab型 1件。雙肩、有段,肩段均不明顯。T1217①︰3,灰色角巖。寬短柄,雙溜肩不明顯,錛體呈長方形,正面平直,背面斜直,柄與錛體連接處有不明顯段,單面寬弧刃。長8.7、寬5.2、厚2.3厘米(圖一四︰4)。
B型 梯形石錛,4件。平面呈梯形。T0607②︰3,灰色砂巖、單面弧刃微殘。殘長7.5、寬3.5、厚1.4厘米(圖一四︰3;彩插五︰2)。
2.錛(T0607②︰3)
石斧 1件。T0607②︰4,黃褐色砂巖、平面呈梯形,器體較厚重,平頂,直側邊,正面較平,后面弧鼓呈柄狀,微起段,雙面寬直刃。長7、寬4.3、厚2.5厘米(圖一四︰5;彩插五︰3)。
3.斧(T0607②︰4)
石鑿 4件。器形較小,扁長方形,磨制。采︰28,黑色角巖、扁長方形體,直頂,一角殘缺,兩面較平,直側邊,雙面直刃,一刃面凹弧,一刃面窄直。長5.3、寬2.5、厚0.5厘米(圖一四︰6)。H2︰3,黑色片巖,平面呈長方形,斜頂,直側邊,雙面直刃。長4、寬2、厚0.9厘米(圖一四︰7)。
石鏃 10件。其中1件為角巖,其余皆為片巖,石質細膩,磨制光滑??煞譃閮尚汀?/p>
A型 柳葉形。9件。器身扁長,窄葉,中部起脊,截面呈菱形,鋌多為扁六邊形。T0707①︰3,深灰色片巖。長5.8、寬1.5、厚0.4厘米(圖一四︰12)。H13︰5,黑色片巖。鏃尖微殘。通長6、鋒長3.7、鋌長2.3、寬1.4、厚0.25厘米(圖一四︰13)。T0606①︰5,深灰色片巖。鏃尖微殘。殘長5.2、寬1.5、厚0.3厘米(圖一四︰14)。
B型 三棱形。1件。T1217①︰1,深灰色片巖。器身前段呈三棱形,截面為三角形,后段為圓柱形,后接圓柱形鋌。通長5.6、鏃身長3.6、寬1、鋌長2、直徑4.5~5厘米(圖一四︰11;彩插五︰5)。
4.環(huán)(T1317①︰5)
5.鏃(T1217①︰1)
石環(huán) 3件。根據環(huán)肉形狀可分為兩型。
A型 扁環(huán)狀,環(huán)肉較窄。1件。T1317①︰5,深灰色片巖。石質較細膩,半成品,兩面和環(huán)外壁稍經磨制,環(huán)內壁稍斜,可見單面管鉆痕。外徑8~8.8、內徑5~5.7、肉寬1.5~2、厚1.25厘米(圖一四︰9;彩插五︰4)。
B型 扁平環(huán)狀,環(huán)肉較寬。2件。T0607①︰1,深灰色角巖。殘缺大部分,扁平環(huán)狀,內壁圓弧,外壁平直,兩面磨平。殘長6.6、肉寬1.2、厚0.8厘米(圖一四︰10)。
石鉆芯 2件。黑色片巖。扁平餅狀,單面管鉆,截面呈梯形,兩面較平,側邊管鉆痕明顯。T1316①︰4,一面中部有一不規(guī)則坑。直徑4~4.4、厚1.2厘米(圖一四︰20)。T1317①︰2,直徑4.1~4.5、厚1.5厘米(圖一四︰21)。
穿孔石器 2件。黑色片巖。磨制,均為殘件,呈不規(guī)則扁體狀,雙面對鉆穿孔。T1317①︰3,不規(guī)則扁體狀,兩面磨光,兩個側邊磨直,另外兩邊殘缺,中部有一孔,雙面鉆。殘長3、寬3、厚0.3、外孔徑0.9、內孔徑0.35厘米(圖一四︰15)。H13︰4,不規(guī)則扁體狀,兩面磨制光滑,一端可見殘缺一半圓孔,雙面對鉆而成。殘長6.5、寬3.5、厚1.2厘米(圖一四︰16)。
礪石 1件。H2︰5,灰黃色正長巖,石質細膩。兩端殘斷,整體呈長方體,有兩個側面磨礪呈凹弧形。殘長4.5、寬3、厚1.4厘米(圖一四︰8)。
石坯 10件。多長條形,未經磨制,推測成品為石錛、石鑿、石鏃類器。H9︰2,黑色片巖。長方形扁體狀,一端殘缺,兩面和側邊經磨制,兩面正中各有一道切割加工留下的豎向凹槽。殘長4.5、寬3.8、厚0.5厘米(圖一四︰17)。T0707②︰10,黑色片巖。呈長條形,兩端殘缺,側邊為打制面,兩面打制平整,未經磨制。殘長11、寬3.8、厚1厘米(圖一四︰18)。T0606①︰2,黑色片巖。長條形,兩端殘斷,一面和側邊經磨制。殘長5.2、寬2.2、厚0.5厘米(圖一四︰19)。
未見遺跡單位,僅在探方①層中見少許遺物,部分探方②層亦可見零星遺物。
多為泥質陶,質地較硬,灰陶居多,紋飾以方格紋、網格紋為特征,未見完整器,可辨器形多為罐。
折沿罐 1件。T0606①︰6,泥質深灰陶,器表呈紅褐色。唇部殘缺,敞口,斜折沿,弧肩,下部殘缺。肩部飾網格紋。殘存部分復原口徑23、殘高6.2厘米(圖一五︰1)。
圖一五//獅象遺址第三期遺物
卷沿罐 2件。T0607②︰8,泥質淺灰陶。侈口,方圓唇,唇面有一道凹槽,短束頸,溜肩弧腹,下部殘缺。頸部慢輪修整痕明顯,肩腹飾方格紋。復原口徑14、殘高5.8厘米(圖一五︰2)。T0606①︰8,泥質深灰陶。侈口,唇面有一道凹槽,長束頸,斜肩。頸部內壁多道慢輪修整形成的凹痕,肩部飾網格紋。復原口徑13.5、殘高5.3厘米(圖一五︰3)。
2件,皆為石璋。深灰色角巖。磨制光滑,扁平長條形。采︰55,器身殘缺,柄部近長方形,尾端弧狀,對稱方形扉牙,不甚明顯,中部有一雙面對穿圓孔。殘長8.5、寬6.3、厚1.4厘米(圖一五︰4)。T0606①︰4,端刃和柄部部分殘缺,器身平直,略窄于柄部,柄尾端斜直,小方形扉牙,不對稱,中部有一雙面鉆圓孔。殘長13.5、寬5.2、厚1.3厘米(圖一五︰5;彩插五︰6)。
6.璋(T0606①︰4)
通過本次發(fā)掘,我們有如下認識。
(1)獅象遺址第一期遺存僅見少許陶器殘片,文化內涵較簡單。其中陶釜為夾粗砂陶,器表裝飾豎向繩紋,這種器形和裝飾風格的陶釜見于廣東韶關石峽遺址一期晚段(T5D④︰166)[2]、高明古椰遺址早期Ⅱ段[3]、和平謝屋背遺址一期(M2︰2、4、5、10、11)[4]等。據此推斷獅象遺址一期遺存絕對年代為距今約5500—5300年,屬古椰文化范疇。
(2)獅象遺址第二期遺存是本次考古發(fā)掘最大的收獲。陶器中夾砂陶占大宗,器形以敞口圜底罐和直口矮圈足罐為主,腹部拍印曲折紋、交錯繩紋、斜長方格紋,肩腹部見附加堆紋,罐口沿內壁流行刻劃符號。這種陶器的造型、紋飾及裝飾手法,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早期文化中不見蹤跡,但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期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卻反復出現,被稱為“涌浪文化”[5]。與二期遺存面貌最接近的是同屬流溪河流域的橫嶺類型遺存[6],此外還廣泛見于香港涌浪晚期遺存[7],廣東東莞圓洲遺址早期遺存[8]、珠海寶鏡灣遺址二期[9]、增城金蘭寺遺址中層[10]、三水銀洲遺址一期[11]、佛山河宕遺址[12]、南海魷魚崗一期遺存[13]等;除珠江三角洲外,粵東虎頭埔文化[14]、龜山遺址一期遺存[15]、龍川荷樹排遺址一期遺存[16],粵北石峽遺址二期晚期遺存[17]、龍門縣廟山遺址一期遺存[18]、佛岡大旺田M1[19]亦有發(fā)現。獅象遺址T0707②層出土木炭碳十四年代為3450±30 BP,樹輪校正后的年代為 3829—3637 cal.BP(2σ)[20]。結合遺址層位關系推斷二期遺存當不晚于上述碳十四測年,參考周邊遺址同類遺存測年數據,推斷獅象遺址二期遺存年代距今約4300—3700年,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之際。
從分布地域來看,直口矮圈足罐廣見于珠江三角洲、粵北、粵東地區(qū),但尤以粵東榕江、韓江流域分布最密集。特別是在普寧虎頭埔遺址發(fā)現了制陶遺址,直口印紋矮圈足罐是其最大宗、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關于虎頭埔文化的源頭,學界尚有不同意見,有學者認為與福建曇石山文化關系密切[21],亦有學者將源頭指向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以古椰為代表的本地考古學文化,但不排除曇石山文化對虎頭埔文化的影響,并指出與浙江好川墓地之間存在復雜的關系[22]。圜底罐或釜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傳統(tǒng)器形,獅象遺址依然保持著圜底罐/釜的傳統(tǒng),與早期同類器相比,口沿變化較大,燒造溫度更高,且印紋裝飾風格發(fā)生了變化,由早期單一的繩紋變?yōu)榍奂y、交錯繩紋、葉脈紋、斜長方格紋等多種印紋裝飾,而這種裝飾風格與周鄰地區(qū)的曇石山文化最接近。泥質陶中,圈足豆占大宗,圈足區(qū)別最明顯、形態(tài)各異,而圈足帶凸棱的陶豆,與粵北石峽文化Aa型豆類同,具有相同的文化屬性。獅象遺址二期遺存雖然未見石峽文化典型的玉器、弓背?、圈足盤、三足鼎、三足盤等,但周邊橫嶺[23]、茶嶺[24]、甘草嶺[25]、金蘭寺[26]等遺址的新發(fā)現已表明石峽文化向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擴散。獅象遺址二期遺存石器以石錛為大宗,其中雙肩石錛占比約70%,反映出以雙肩石器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向北部山地的傳播。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之際是嶺南地區(qū)考古學文化大繁榮、大變遷期,獅象遺址地處珠江三角洲平原與粵北、粵東山地過渡地帶,二期遺存所見粵北、粵東及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不同文化因素,為我們研究三地乃至嶺南與嶺北早期考古學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機。
(3)獅象遺址第三期遺存典型陶器有飾網格紋或方格紋卷沿罐,可茲比較的器物見于粵東普寧后山遺址[27],其中T0606①︰8與后山遺址M10︰2類同,T0606①︰6與后山遺址采︰6類同。后山遺址年代為夏商之際或商代早期,距今約3500—3000年。獅象遺址陶器殘片中未見凹底器和平底器,仍以圜底為主,時代應與后山遺址相差不大或略早。第三期還見石璋2件,牙璋在嶺南地區(qū)開始于商代早期或商代中期前段,流行于商代中期和晚期,到西周早期之后消失,其鉏牙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再到退化的過程[28]。獅象遺址所出石璋器身或端刃殘缺,殘存部分與南沙鹿頸遺址[29]、增城紅花林[30]、東莞村頭遺址[31](89DCT08 11③︰15)所出牙璋形制相近,扉牙形態(tài)簡單,年代應該為商代早中期。綜上所述,獅象遺址第三期遺存年代相當于商時期,具體可能為商代早中期,內涵與后山文化相近。
(附記:本次發(fā)掘項目負責人為全洪;參與發(fā)掘的有易西兵、朱家振、熊偉、張開果等;器物修復由呂俊耀、肖麗麗、司穎、劉展宏等完成;繪圖由易西兵、朱家振、熊偉、武保林、曹耀文等完成;拓片由武保林、周志堅完成;攝影由易西兵、楊鵬完成;參與整理的還有雷雨晴、白云海等。)
執(zhí) 筆:曹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