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年前,唐朝都城長安是當時的世界中心,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長安人口中,外國使者、留學生、留學僧、商人等總數不下3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各國遣使來唐的熱度綿延數百年。據載,當時來長安與唐通使的國家、地區(qū)多達三百余個。唐太宗曾意氣風發(fā)地寫道:“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獨愛之如一?!?/p>
在中國兩千余年的封建歷史中,大唐帝國是個獨一無二的存在。論文治武功,前有秦皇漢武,后有成吉思汗,不比唐帝國差;論經濟繁榮,宋朝更為富有。唐帝國之獨特,在于它骨子里所體現出來的高度自信和包容。
唐開元五年,19歲的日本留學生井真成登上了遣唐使船。這批船上的557人中還有另外兩名留學生,與井真成同歲的阿倍仲麻呂和長他們三歲的吉備真?zhèn)?,以及一個叫玄昉的留學僧。
在海上漂泊了7個月后,他們終于抵達了歐亞大陸上的夢幻之都——長安。踏上155米寬的朱雀大街那一刻,井真成被眼前這座如棋盤一般整齊的大城震撼了。長安長約9.7公里,寬約8.6公里,總面積約87平方公里,是同期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的六倍,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七倍,人口百萬。
狹義上的遣唐使指公元7世紀起日本派往中國唐朝的19次帶有政治外交任務的官方使團。實際上遣唐使的范圍非常廣,如《舊唐書》記載:“永徽二年(651年)八月乙丑,大食國(古阿拉伯帝國)遣唐使朝獻?!笔份d,從651年至798年,阿拉伯派遣唐使約40次。
從朝鮮半島到羅馬,來長安的人遍及世界各地。各國使臣、商人、僧侶,以及像井真成一樣的留學生,都從長安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走過。廣州、泉州、揚州成為重要國際商埠和易貨集散地,尤以廣州影響最大,有“珍貨輻輳”之稱,每年抵港的異邦商船有4000多艘。
長安的東、西市,不僅各方商旅云集,還薈萃了天下奇珍異貨。學習之余,井真成完全可以先在西市的胡姬酒肆來杯葡萄酒,再到東市酒樓嘗一嘗將魚切薄片生吃的新奇菜肴(如今被認為是“日本料理”的生魚片,實際上從唐朝傳入),順便再幫玄昉買一本雕版印刷的佛經。
對遣唐使團來說,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唐政府對留學生給予優(yōu)待,補助日常生活費用,發(fā)放被服,允許他們在國子監(jiān)太學、四門學等一流機構讀書。據《資治通鑒》記載,從貞觀十四年開始,長安國子監(jiān)增筑學舍并增加學員,“于是四方學者云集京師,乃至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圣堂講筵者至八千余人”。長安既有恢宏華麗的氣勢,更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大唐帝國對各地前來長安的人,文用其才,武用其能。外國人可以在此長期居留、觀摩學習,甚至通過考試成為“公務員”。其中,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成績突出,被破格錄取進入太學讀書,勤學數年之后參加科舉考試,一舉中第;新羅人崔致遠12歲來大唐帝國求學,17歲時考取賓貢進士,在唐為官十年;大食人李彥升一舉及第,成為當年全國23名及第學子之一、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阿拉伯進士……
大量回國的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將他們學習、了解到的唐文化與典章制度傳播到各國,因此王維以“虛往實歸”四字來形容遣唐使團的收獲。
遣唐使的路途有多艱辛
古代交通極不方便,出國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路途艱險。
自公元630年派出第一批遣唐使起,二百多年間,日本19次派出遣唐使,其中成行并到達長安的有13次。由于造船技術不成熟,遣唐使船經常發(fā)生事故,有學者估算,日本遣唐使的死亡率接近50%。
653年,日本第二次派出遣唐使。為求萬全,他們同時派出了兩組人馬。第一組人馬成功完成了任務,而第二組人馬出航不久,就在薩摩國的竹島附近遇難,全船覆沒,僅有五人抱著木板漂流到竹島,得以生還。
738年的遣唐使團抵達揚州,一下船“人人患痢”。第四船“船中人五人身腫死”。第二年準備從揚州回國時,第一船“水手射手六十余人,皆并臥病辛苦”。回國途中一名水手病重,因為怕他傳染,人還沒死,人們就把他用小艇送到岸上,遺棄在海邊。負責送他的人回船說:“病人未死,乞飯水。語云:‘我病若愈,尋村里去?!贝现?,莫不惆悵。
778年那次更為驚險。這一年九月,遣唐使船隊中的第一條船從長江口出發(fā)返回日本,突遇狂風巨浪,大浪把船上的38名日本人和包括唐朝使節(jié)趙寶英在內的25名中國人卷走,葬身大海。幾天后,在海上顛簸數日的大船因桅檣支撐不住,轟然倒下,將大船劈為兩段,船上人也被分成兩部分,41人留在船尾,56人留在船頭。幸運的是,船頭船尾在海上漂流兩天后,居然分別漂回日本西仲島。
日本學者估計,歷史上派出的遣唐使船約48艘,沉入海底的有12艘以上,即至少有四分之一遇難。
即使道路坎坷,一批批遣唐使仍然爭相來唐。公元623年,回日本的藥師惠日等人曾向天皇上奏:“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比毡緦W者田口卯吉形容:“此輩遣唐使及留學生習染中國之風俗,返國以后,戴唐式冠,穿唐式衣服,吟唐詩,說唐話,意氣揚揚,百事皆慕戀唐式。”
日本是受唐代文化影響最深、范圍最廣的國家之一,唐文化深入到日本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漢字、圍棋到飲茶,自傳入日本后長期發(fā)展已成常人習慣。日本美術史家伊勢專一郎說:“日本一切文化皆從中國舶來?!?/p>
唐朝如何管理外國留學生
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最早出現在隋朝,在唐朝達到了一個高峰。
要想來唐留學,首先要經過本國政府的嚴格選拔,避免“游手好閑之輩”來華留學,影響本國和唐帝國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派遣留學生這件事情上,各國的態(tài)度都是慎之又慎。比如,日本留學生,其成績必須非常優(yōu)秀,其出身必須是貴族。日本來華學習的留學僧,也得是日本國內佛教界的名僧。
唐帝國對留學生有嚴格的入學審批制度,還會勸退成績不合格的留學生。
空海是日本高僧,804年來華。他歷經艱辛來到福建,正在他拿起行李準備前往長安時,遣唐使告訴他,其資歷較淺,沒有留學資格??蘸2桓市?,直接給當地官員寫信,當地官員認為空海求學的熱情非常高,破格錄取了他。
橘逸勢是日本著名書法家、嵯峨天皇的外戚,本以為憑借皇親國戚的關系,便可來大唐帝國留學,但因漢語差,最終沒法進入國子監(jiān)留學。
在唐朝,鴻臚寺為專門接待和管理留學生的機構,國子監(jiān)為留學生來大唐帝國留學的學府。國子監(jiān)在長安和洛陽都設置有學習場地,來到國子監(jiān)的外國留學生不能散布詆毀唐帝國的言論,必須學習《論語》等中國傳統(tǒng)的課程。其所學的課程和中國學生的大同小異。
唐帝國給留學生解決最基本的涉及衣食住行的生活保障。留學生的祖國往往會在出發(fā)前給他們備足行李。比如,日本政府會給留學生配備“絁四十匹、綿一百屯、布八十端”。留學生還得給國子監(jiān)老師準備本國特產,體現其尊師重教。
來華留學生完成國子監(jiān)各專業(yè)的最長學習時間為9年。如果在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內完不成學業(yè),就得退學回國。大唐帝國還規(guī)定,留學生如果在連續(xù)三年的考核中成績均在下等,有游蕩、賭博、打架、辱罵老師的行為,會被直接勒令退學。
根據《唐律疏議》規(guī)定,如果留學生來華犯法,打傷了大唐百姓,必須按照大唐帝國的法律進行懲罰,留學生沒有“治外法權”。留學生來華不能隨便和大唐女子戀愛,更不能隨便和大唐女子結婚。一旦發(fā)現,將按照《唐律疏議》予以治罪。所以,外國留學生來華和中國女性談戀愛這事情,在唐朝幾乎不可能發(fā)生。如果有,也只能入贅來華在中國生活,不能帶回國內。
據統(tǒng)計,在唐王朝做官的外國人為數不少。王維所寫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在唐朝留學生這里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外國人如何才能在唐朝做官
外國留學生來大唐學習,在國子監(jiān)順利畢業(yè)后,可以參加特設的科舉考試,及第者可以在唐朝政府為官??紤]到外國留學生的經史知識和文章水平有限,長慶元年,唐穆宗還下詔為他們專門設置了一項考試制度——賓貢進士。賓貢進士在考試難度和錄取方式、錄取比例上與本土進士有所區(qū)別,說白了就是給留學生一定的優(yōu)惠政策。
咸通九年,12歲的新羅(古代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留學生崔致遠肩負著父親對他“十年不第,非吾子”的期望,渡海來到唐朝求學,并于乾符元年17歲時考取了賓貢進士,被授以江南西道宣州溧水縣尉一職。
溧水縣尉三年任滿后,崔致遠自薦到他仰慕已久、文武雙全的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jié)度使、諸道行營兵馬都統(tǒng)高駢的幕下做官。高駢唯才是舉,任命崔致遠先擔任掌書記之職,“凡表狀文告,皆出其手”。不久,黃巢起義爆發(fā),震驚天下,為穩(wěn)定政局,安定民心,崔致遠執(zhí)筆撰寫了檄文《討黃巢書》,檄書中一句“不惟天下之人皆思顯戮,抑亦地中之鬼已議陰誅”,言辭之凌厲,令一代豪杰黃巢都心生怯意。
因為檄書文采飛揚,鋒芒畢露,崔致遠一戰(zhàn)成名。高駢又加授崔致遠館驛巡官之職,除撰寫文告外,還掌管公文傳遞、官物轉運、官員接待等事宜。后來,高駢特授崔致遠以都統(tǒng)巡官,教閱軍隊、參與軍事活動。崔致遠從儒生轉變?yōu)檐娛鹿賳T,可謂志得意滿,“稱心懷捧檄之榮,滿口詠從軍之樂”。
崔致遠除了官員身份,還是一位名揚天下的詩人,他被唐朝文壇譽為“文童”,并且以晚唐著名詩人的身份被載入中國文學史冊,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他其實是朝鮮人。
中和四年,27歲的崔致遠因離開祖國多年,思念日甚,向高駢遞交了辭呈。高駢以加封名銜和豐厚賞賜為他送行,唐朝朝廷授予崔致遠唐朝“國信使”,委托他承擔起加強新羅與唐朝交流的重任。崔致遠回國時帶回了許多唐朝的文化典籍,在傳揚中國文化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今仍被韓國人尊奉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被稱為“東國儒宗”。
留學生之間還為考試排名發(fā)生過爭執(zhí)。
渤海國和新羅的關系一度十分緊張。一年,渤海國烏昭度入唐科舉,與新羅李同都通過了賓貢科舉,烏昭度排名在前,讓新羅大為不滿,崔致遠甚至寫道:“既致四鄰之譏,永貽一國之恥?!?/p>
崔致遠后來科舉成功,排名在前,他自得地寫道:“光榮遠播于三韓,自此以來,未之或改。”后來,烏昭度的兒子烏光贊也參加了賓貢科舉,名列新羅留學生之后,烏昭度當時正好出使唐朝,請求調高兒子的排名,被唐廷拒絕。
李白、王維的日本好友
詩仙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
晁衡,聽起來像中國人的名字,其本名阿倍仲麻呂,是日本著名遣唐留學生。717年來大唐求學,入了國子監(jiān)太學,畢業(yè)后參加科舉,一舉考中進士,成為日本遣唐使制度兩百多年里唯一科舉及第的人。他仕途順利,作為高級官員活躍于大唐朝廷,從最初整理校對書籍到陪伴玄宗第十二子儀王李璲讀書,后升任秘書監(jiān)、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等職。
阿倍仲麻呂在唐為官近20年后,上書唐玄宗請求回國。唐玄宗愛才,不給辦離職手續(xù)。當他在唐為官36年、已經55歲時,再次上表請歸。唐玄宗這才準許他回國,為了表彰他的功績,還將其官位升為從三品,任命他為唐朝回聘日本使節(jié)。唐玄宗還特意給他寫了一首贈別御詩: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朝。
念余懷義遠,矜爾畏途遙。
漲海寬秋月,歸帆駛夕飆。
因驚彼君子,王化遠昭昭。
臨行前,長安友人紛紛為他送行。王維寫了《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一詩相贈,尾句云:“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阿倍仲麻呂歸國途中,航船遇險,傳聞他在海上遇難,李白聽后十分悲痛,揮淚寫下了上述《哭晁卿衡》。阿倍仲麻呂后來活著回到長安,朋友們驚喜交加。阿倍仲麻呂看到李白為他寫的詩,當即寫下了著名詩篇《望鄉(xiāng)》:
卅年長安住,歸不到蓬壺。
一片望鄉(xiāng)情,盡付水天處。
魂兮歸來了,感君痛苦吾。
我更為君哭,不得長安住。
阿倍仲麻呂在唐朝為官54年,成為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時期的“三朝元老”。公元770年,73歲的阿倍仲麻呂卒于長安,唐代宗特追封他為從二品潞州大都督。時至今日,阿倍仲麻呂還經常被當作歷史上中日友好交流的典范,受到中日兩國的紀念。
中國史上唯一一個阿拉伯進士怎么誕生
黑衣大食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阿巴斯王朝。大食人李彥升因仰慕唐朝文明昌盛,自少年起便跟隨長輩到中國經商,又積極學習、鉆研儒家經典,最終成為一名精通漢學的蕃客。
因為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且對儒家經典有深刻見解,他被宣武節(jié)度使盧鈞發(fā)現,盧鈞認定他是個人才。加上希望能借助其家族在大食的勢力,來促進唐朝與大食的關系,盧鈞上書朝廷,請求唐宣宗恩準李彥升參加科舉。唐宣宗經過對李彥升的調查,認定他不是心懷不軌的他國間諜,準許他參加大中二年的科舉。
李彥升在考試中不負眾望,所撰論文賦體之妙,策問對答之熟,非同一般,他一舉及第,成為當年全國23名及第學子之一,消息傳出,朝野皆驚。當時正值安史之亂之后,朝廷有人加強了對外國人和外族人的警惕,認為應該取消李彥升進士資格。
據《全唐文·華心說》記載,反對者都質疑李彥升參加科舉的動機,以及對朝廷的忠心。他們認為,李彥升若躋身高位,難以保證他不會成為安祿山、史思明第二,對唐朝國家安全百害無一利。不過,也有部分朝臣力挺李彥升,認為英雄不論出處,只要有真才實學,就應該為我所用。盧鈞在唐宣宗面前稱李彥升雖是蕃客,但是“形夷而心華”,朝廷應當破格重用他,唯此才能體現帝國的開放及包容。
唐宣宗認為盧鈞說得很有道理,便欽點李彥升為翰林學士。由此,李彥升成為中國史上唯一一個阿拉伯進士。
波斯國王四次請求唐朝出兵馳援
除了李彥升,還有其他的中東人在唐為官。其中,波斯人阿羅漢在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任職右屯衛(wèi)將軍,波斯人李元諒在唐德宗時期任職華州刺史,在唐玄宗時期任職河西節(jié)度使。
精明能干的波斯人是歐洲與遠東商貿中最為活躍的“中間商”,波斯語甚至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通用語言”。波斯人可以參加科舉、與唐人通婚,功勛卓越者賜姓李、封官開府,死后葬于中土。如在太宗貞觀初年,波斯安朏汗率5000余人歸順唐朝后,被安置于維州(今四川茂縣),任維州刺史,封定襄郡公。唐高宗時期,安朏汗之子安附國繼任維州刺史,加封子爵,晉升右戍衛(wèi)大將軍,病故后葬于長安。
面對阿拉伯人勢不可當的政治威脅與軍事進攻,波斯薩珊國王伊嗣俟曾三度“遣使朝貢”,向唐朝求援。但因路途遙遠,唐太宗愛莫能助。642年,阿拉伯大軍徹底摧毀薩珊軍,攻克泰西封,薩珊帝國遂亡。
伊嗣俟之子卑路斯逃至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求救于唐朝。為了安撫流亡的波斯王子,同時也出于對西部疆域安全的考慮,661年,唐朝在疾陵城(今阿富汗西南部的扎蘭季)設波斯都督府,拜卑路斯為都督。
翌年,卑路斯被唐高宗封為波斯王。據載,卑路斯兩度“遣使來朝”,向唐高宗“獻方物”,并于673年親自訪華。674年,由于不斷遭到阿拉伯人的進攻,卑路斯入唐避難,定居長安,高宗授其為右武衛(wèi)將軍。
678年,卑路斯客死長安,唐高宗立其子泥涅師為波斯王,并派吏部侍郎裴行儉帶兵護送其回國光復。裴行儉率軍行至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附近)后折返。迫于阿拉伯帝國強大的軍事壓力,泥涅師長期滯留在吐火羅,部下離散,復國無望。但他仍與唐朝保持聯(lián)系,曾于682年和706年“遣使貢獻”。707年,泥涅師返回長安,被唐中宗封為左威衛(wèi)將軍,不久病故。
泥涅師之子蒲桑被立為波斯王之后,在河中地區(qū)與阿拉伯人奮力抗爭,直至730年。危難之中的波斯王渴望與大唐修好,頻繁地“遣使朝貢”。唐玄宗力推“文官用漢人,武將用胡人”的新政,波斯人則如魚得水。719年,波斯王先后三次“遣使朝貢”;722年,“波斯國遣使獻獅子”……據《冊府元龜》記載,波斯人“朝貢”十余次。
唐玄宗之后,有關波斯王“遣使朝貢”的記錄已不多見。780年唐德宗即位后,再無此類官方交流的記錄,但中國與波斯之間的民間交往依然密切。無論是在唐代兩京、絲路沿線的節(jié)點城市涼州等地,還是在東南沿海的通商口岸泉州、廣州等地,都有設店經商、行醫(yī)、從軍和傳教的波斯人。從各類文獻資料中可以明顯看到,波斯移民幾乎遍及大唐各地?!顿Y治通鑒》云,787年,四千波斯人滯留長安,有的長達“四十余年”,他們“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取利,安居不欲歸”。
“大凡波斯人足跡所至之處,皆有祆祠(波斯寺)?!眱删┮膊焕?,長安的布政坊、醴泉坊、普寧坊和靖恭坊,洛陽的會節(jié)坊、立德坊及南市西坊均建有祆祠。748年,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漂流至海南島振州(今三亞市崖州區(qū)),聽聞當地“南北三日行,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都是波斯人。波斯人入唐,強化了多民族意識。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建立與征服戰(zhàn)爭的結束,絲綢之路又變得暢通無阻。中東史專家彭樹智評價道:“伊朗文明同中華文明之間悠久、廣泛而互動的交往,是一部經久不衰、開發(fā)不盡的歷史研究資源。”
天竺戒日王想模仿唐帝國政體
唐貞觀年間,天竺(古印度)戒日王逐步統(tǒng)一印度北部,并建立戒日帝國。戒日王在后唐書中被稱為尸羅逸多,《舊唐書》記載:
貞觀十五年,尸羅逸多自稱摩伽陀王,遣使朝貢。
唐太宗降璽書慰問,戒日王得到回書后十分吃驚,問諸國人曰:“自古曾有摩訶震旦(中國人)使人至吾國乎?”皆曰:“未之有也?!?/p>
第一次見到中國人的戒日王對唐太宗的詔書頂禮膜拜,再次遣使入唐。唐太宗以其地遠,禮之甚厚,復遣衛(wèi)尉丞李義表報使。這次,戒日王遣大臣郊迎,將整座都城布置一新,焚香夾道以示隆重,自己率群臣面向東拜受唐太宗的敕書,并且再次遣使入唐,獻上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樹等珍貴貢品。此時戒日王已經統(tǒng)一了北印度,是一位雄主。
642年,戒日王于首都曲女城為大唐高僧玄奘舉行了無遮大會,20多位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羅門教高級學者參加了大會,由玄奘宣講大乘佛教教義,與會者沒人能駁倒他,他因而獲得了“大乘天”的尊號。會后,戒日王請玄奘騎象巡游天下,宣講說法,一時間在印度掀起了“中國熱”。
玄奘對戒日王也稱贊不已,他記載道:“王每以一日分作三時,一時理務治政,二時營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p>
戒日王通過對東土高僧的隆重禮遇表達他的政治訴求。
戒日王一統(tǒng)北印度之后,并沒有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的龐大帝國只是個依靠武力結成的松散聯(lián)盟。薩他泥濕伐羅、卡腦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羅國在其直接控制之下,其余30余個王國各有其君主、軍隊,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它們只是屈從于戒日王的威力,承認他的霸主地位,向他稱臣納貢。
相較之下,唐王朝是一個帝國體制十分完備的國家,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國力益隆,如日中天。戒日王對此頗為心折,他想要模仿唐帝國的政體,建立一個理想的“印度中央集權國”。他向唐朝數度派去使者,又對玄奘著意殊寵,似乎是想向唐帝國示好。
唐太宗也注意到戒日王有“向化之意”,數度互遣使通好之后,為了進一步鞏固“中印友好關系”,他在貞觀二十一年派右率府長史王玄策前往印度訪問。不想這一去變故橫生,兵亂大興。
王玄策帶領使節(jié)團隊剛到印度,得知戒日王在恒河晨浴時溺亡,他治下的帝那伏國主阿羅那順發(fā)動政變,篡權奪位。阿羅那順對于突然來印度的唐朝使團猜忌萬分,干脆派兵襲擊,王玄策等人被俘。事發(fā)突然,遠在千里之外的唐帝國最快也要數月后才能反應過來。好在王玄策很快逃了出來。他當機立斷,向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借兵,以大唐討逆之名征招人馬,集結近一萬人組成“聯(lián)合國軍”。阿羅那順驚聞王玄策殺來,集結六萬兵馬防御,結果迅速戰(zhàn)敗,一國之都城三日即告城破,阿羅那順也很快被活捉?!斑h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余頭匹。天竺震懼?!?/p>
當王玄策獻阿羅那順于長安時,唐太宗大喜過望,教訓阿羅那順:“婆羅門不劫吾使者,寧至俘虜邪?”
在太宗至玄宗年間,印度遣使朝唐頻繁,唐書記載:
乾封三年,五天竺皆來朝。開元時,中天竺遣使者三至;南天竺一,獻五色能言鳥,乞師討大食、吐蕃,丐名其軍。玄宗詔賜懷德軍。使者曰:“蕃夷惟以袍帶為寵?!钡垡藻\袍、金革帶、魚袋并七事賜之。
可見貞觀之后,唐王朝的威懾力已經滲透進整個印度半島,印度人以中國衣冠為榮,國威興隆至此,王玄策對印度征戰(zhàn)之震懾不可忽略。
與世界對話的大唐帝國
遣唐使見證了大唐帝國的開放與包容。
唐帝國的疆域雖然廣袤,卻缺少明顯的邊界:在西方、北方沒有長城,也沒有邊塞。在這片開放的領土上,任何族群愿意歸屬,其領導人都可以取得中國政府的官職,被列入大唐天下之內。曾有人這樣分析唐帝國在東亞所構建的體系:
1、唐朝本土;
2、羈縻州地區(qū)(凡歸朝廷而在原居住地不離開故土的諸部落,均設羈縻州。其大者為都護府,最遠至帕米爾以西地區(qū),有16國);
3、具自治性的民族地區(qū),如突厥、回鶻、吐蕃等;
4、具有一定依附性的國家,如新羅等;
5、僅有朝貢之名的主權國家,如大食、日本等。
學者許倬云在評論漢唐秩序時說得十分形象:漢代重視的是從上到下的堅實結構,而唐代的機制則大開大合、來者不拒,向四方延伸……漢代是厚實的,唐代是宏大的,各有其特色。唐帝國的這種開放和包容性,不僅僅體現在邊疆政策上,更是體現在帝國體系的方方面面。
作為當時的一個“超級大國”,唐朝非常注意中外交流,密切國與國之間的聯(lián)系。除與中亞的康國、安國、石國、曹國等維持朝貢關系外,新羅使節(jié)到唐長安89次,阿拉伯大食使節(jié)進入長安約40次,拂菻(拜占庭)使節(jié)有7次,師子國(斯里蘭卡)使節(jié)有3次,日本使節(jié)有13次,林邑(中南半島古國)24次,真臘(中南半島古國)11次。至于史書記載次數不詳的朝鮮(高麗、百濟)、婆羅門(印度)、泥婆羅(尼泊爾)、驃國(緬甸)、波斯以及西亞、北非諸國,遣使來朝也非常普遍,因此唐人的視野比之前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開闊。
唐朝都城長安是當時的世界中心,大量的國外商人、使者、留學生匯集到長安,長安城的外國人占到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二。
唐朝政府對于外國人移居中國,曾在737年制定專門的政策規(guī)定:“化外人歸朝者,所在州鎮(zhèn)給衣食,具狀送省奏聞。化外人于寬鄉(xiāng)附貫安置?!绷硗?,還可免去他們的十年賦稅。
當時的廣州,專門劃出一塊地供外國人居住。按照唐代定時開市的制度,每當鼓聲敲響時,各種膚色的外國人以及來自唐朝境內各地的漢人都來到大市場,他們或在店內密謀策劃,或在商船上討價還價,進行緊張的貿易活動。每當日落時分的鼓聲敲響,他們又各自散去,返回自己的居住區(qū)。后來隨著唐帝國管控力度減弱,夜市興起,他們偶爾也到夜市去,用異國腔調大聲討價還價。
開放體系的背后,是大唐對外部世界的精準認知。唐廷負責外交事務的主要機構是鴻臚寺。外國使節(jié)到達長安后,由鴻臚卿向其勘問土地風俗、衣服貢獻、道里遠近等情況。貞元年間,賈耽任鴻臚卿兼宰相職務,他憑借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寫成《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此書共40卷,詳細記錄了鄰國的位置、前往該國的道路、與唐的距離等,成為唐朝官員尤其是外交官員的標準參考書。與此書幾乎同時完成的還有一幅“世界地圖”,寬三丈、長三丈二尺,兩地之間的距離用比例尺標示。一次,德宗皇帝在接見外國來使時展示這份地圖。使者們經過仔細查看,確認圖中關于自己國家的信息準確無誤。
唐太宗更是意氣風發(fā)地寫下:“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獨愛之如一?!痹谥袊龉俚耐鈬思葹樽约旱膰?guī)ハ冗M的漢文化,也為中國帶來豐富的文化氣息。
當時的唐朝人常常在酒宴上擺放一個頭戴寬檐帽、藍眼睛、高鼻梁的小木偶人。當這種滑稽的小木偶跌倒時,它倒的方向指向哪位賓客,這位賓客就必須將杯中的酒喝干。年輕的詩人們常常一邊喝酒,一邊苦苦思戀著大都市酒肆中那些楚楚動人的伊朗女侍者。
8世紀是中亞的琴師和舞女在唐朝大都市中受到熱情歡迎的世紀。9世紀時,外來物品價格特別昂貴,而且也很不容易得到。這樣一來,一種充滿著浪漫的回憶色彩,以反映外來事物作為主要特點的文學作品就開始大量流行起來。例如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胡旋女》: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爭能爾不如。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在唐朝,中國人通過學習他人和迎接朋友來提升自己。中國人追求的是展示自己文化的魅力,“近悅遠來”“和而不同”。遣唐使的歷史,是中國人開放與包容精神的最好體現,而這種精神,被代代傳承。
(責編/陳小婷、趙雪純 責校/張超、李希萌 來源/《中日交流兩千年》,藤家禮之助著,章林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9年7月第1版;《雷鈺:絲綢之路見證下中國與波斯的友好關系》,雷鈺/文,《光明日報》2022年4月11日;《外國人如何在唐朝做官》,柏舟/文,《傳奇故事》2020年第1期;《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么》,沈灃/文,《北京日報》2022年5月18日等)